第三回 金閨女詩嘲狂士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一個櫥裡,及小姐出來,因有他事忙亂,竟忘記了禀知小姐。
及臨期,各家來取詩文,人人都有,獨沒有晏公子的绫扇。
晏公子便發急道:“為何獨少我的?”老家人着忙,祇得又到玉尺樓來問。
一時查不着,祇得又出來回複晏公子道:“晏爺的绫扇,前因事忙不知放在哪裡,一時沒處查。
晏爺且請回,明日查出來再取吧。
”晏公子聽了大怒道:“你莫倚着相府人家欺侮我,我家也曾做過宰相來。
怎麼衆人都有,獨我的查不出來。
你可去說,若肯寫時,就寫了;若不肯寫時,可将原物還了我。
”老人家見晏公子發話,恐怕老爺知道見怪,因說道:“晏爺不消發怒,等我進去再查。
”老家人纔回身,晏公子早跟了入來。
跟到玉尺樓下,祇見樓門旁貼着一張告示說道:“此樓上供禦書,系才女書室,閑人不得在此窺觑。
如違,奏聞定罪。
”晏公子跟了入來,還思量發作幾句,看見告示,心下一跳,便不敢做聲,蹑着足悄悄而聽。
祇聽見老家人在樓上禀道:“江西晏爺的绫扇曾查出嗎?”樓上的侍妾應道:“查出了。
”老人家又禀道:“既查出了可求小姐就寫。
”公子直入,親自在樓下立等過了一晌,又聽見樓上吩咐老家人道:“可請晏老爺少待,小姐就寫。
”晏公子親耳聽見,滿心歡喜,便不敢言,祇在樓前階下踱來踱去等候。
卻說小姐在樓上查出绫子與金扇,祇見上面一張包紙寫着:“江西晏閣老長孫晏堯明諱文物,新考知府,政事文章頗為世重,求大筆讚揚。
”小姐看了微笑道:“甚麼人,自稱政事文章!”又聽見說樓下立等,便悄悄走到樓窗邊往下一窺,祇見那個人頭戴方巾,身穿闊服,在樓下斜着眼拐來拐去。
再細細看時,卻是個眇一目,跛一足之人。
心下暗笑道:“這等人,也要妄為。
”便回身将绫子與金扇寫了,叫侍妾交與老家人,傳還晏公子。
晏公子打開一看,其中詩意雖看不出,卻見寫得飛舞有趣,十分歡喜,便再三緻謝而去。
正是: 詩文自古記睚眥,怒罵何如嬉笑之。
自是登徒多醜态,非關宋玉有微詞。
晏公子得了绫子與詩扇,欣欣然回到寓處展開細看,因是草書看不明白。
卻喜得有兩個門客認得草字,一一念與他聽。
祇見扇子上寫: 三台高捧日孤明,五馬何愁路不平。
莫詫黃堂新賜绶,西江東閣舊知名。
又見绫子上寫兩行碗大的行書道: 斷鳌立極,造天地之平成。
撥雲見天,開古今之聾聩。
晏公子聽門客讀完了,滿心歡喜道:“扇子上寫的『三台東閣』是讚我宰相人家出身;『五馬黃堂』,是讚我新考知府。
绫子上寫的『斷鳌撥雲』等語,皆讚我才幹功業之意。
我心中所喜,皆為她道出,真正是個才女。
”門客見晏公子歡喜,也就交口稱讚。
晏公子見門客稱揚,愈加歡喜。
遂叫人将绫子裱成一幅畫兒,珍重收藏,逢人誇獎。
餅了月餘,命下選了松江知府。
親友來賀,晏文物治酒款待。
飲到半酣,晏文物忍耐不定,因取出二物,展與衆客觀看。
衆客看了,有讚詩好的,有讚文好的,有讚字好的,有讚做得晏文物好的,大家争誇競獎不了。
内中祇有一個詞客,姓宋名信,号子成,也知做兩首歪詩,專在缙紳門下走動。
這日也在賀客數内。
看見衆人稱讚不絕,他祇是微微而笑。
晏文物看見他笑得有因,問道:“子成兄這等笑,莫非此詩文有甚不好嗎?”宋信道:“有甚不好!”晏文物道:“既沒不好,兄何故含笑,想是有甚破綻處麼?”宋信道:“破綻實無,祇是老先生不該如此珍重他。
”晏文物道:“她十分稱讚我,教我怎不珍重?”宋信道:“老先生怎見得她十分稱讚?”晏文物道:“她說『三台東閣』,豈不是稱我相府出身;他說『五馬黃堂』,豈不是讚我新選知府;『造天地開古今』豈不讚我功業之盛。
”宋信笑道:“這個是了。
且請問老先生,她扇上說『日孤明,路不平』,卻是讚老先生那些兒好處?她畫上說『斷鳌撥雲、平成、聾聩』卻是讚老先生甚麼功業?請細細思之。
” 晏文物聽了,啞口無言。
想了一回道:“實是不知,乞子成兄見教。
”宋信複笑道:“老先生何等高明,怎這些兒就看不出來?他說『日孤明』是譏老先生之目;『路不平』是譏老先生之足。
『斷鳌撥雲』猶此意也。
”晏文物聽了,羞得滿面通紅,勃然大怒道:“是了,是了,我被小丫頭耍了。
”因将绫畫并扇子都扯得粉粉碎。
衆客勸道:“不信小小女子有這等心思。
”宋信也勸道:“老先生如此動怒,倒是我學生多口了。
”晏文物道:“若不是兄提破,我将绫畫挂在中堂,金扇終日持用,豈不被人恥笑!”宋信道:“若是個大男子,便好與她理論。
一點點小女兒,偶為皇上寵愛,有甚真才,睬她則甚。
”晏文物道:“她小則小,用心真實可惡。
她倚着相府人家,故敢如此放肆。
我難道不是相府人家,怎肯受她譏诮,定要處治她一番,纔洩我之恨。
”衆客再三解勸不聽,遂俱散去。
晏文物為此躊躇了一夜。
欲要隐忍心下卻又不甘;欲要奈何她,卻又沒法。
因有一個至親姓窦,名國一,是個進士知縣,新行取考,選了工科給事中,與他是姑表弟兄,時常往來。
心下想道:“除非與他商議,或有良策。
” 到次日絕早,就來見
及臨期,各家來取詩文,人人都有,獨沒有晏公子的绫扇。
晏公子便發急道:“為何獨少我的?”老家人着忙,祇得又到玉尺樓來問。
一時查不着,祇得又出來回複晏公子道:“晏爺的绫扇,前因事忙不知放在哪裡,一時沒處查。
晏爺且請回,明日查出來再取吧。
”晏公子聽了大怒道:“你莫倚着相府人家欺侮我,我家也曾做過宰相來。
怎麼衆人都有,獨我的查不出來。
你可去說,若肯寫時,就寫了;若不肯寫時,可将原物還了我。
”老人家見晏公子發話,恐怕老爺知道見怪,因說道:“晏爺不消發怒,等我進去再查。
”老家人纔回身,晏公子早跟了入來。
跟到玉尺樓下,祇見樓門旁貼着一張告示說道:“此樓上供禦書,系才女書室,閑人不得在此窺觑。
如違,奏聞定罪。
”晏公子跟了入來,還思量發作幾句,看見告示,心下一跳,便不敢做聲,蹑着足悄悄而聽。
祇聽見老家人在樓上禀道:“江西晏爺的绫扇曾查出嗎?”樓上的侍妾應道:“查出了。
”老人家又禀道:“既查出了可求小姐就寫。
”公子直入,親自在樓下立等過了一晌,又聽見樓上吩咐老家人道:“可請晏老爺少待,小姐就寫。
”晏公子親耳聽見,滿心歡喜,便不敢言,祇在樓前階下踱來踱去等候。
卻說小姐在樓上查出绫子與金扇,祇見上面一張包紙寫着:“江西晏閣老長孫晏堯明諱文物,新考知府,政事文章頗為世重,求大筆讚揚。
”小姐看了微笑道:“甚麼人,自稱政事文章!”又聽見說樓下立等,便悄悄走到樓窗邊往下一窺,祇見那個人頭戴方巾,身穿闊服,在樓下斜着眼拐來拐去。
再細細看時,卻是個眇一目,跛一足之人。
心下暗笑道:“這等人,也要妄為。
”便回身将绫子與金扇寫了,叫侍妾交與老家人,傳還晏公子。
晏公子打開一看,其中詩意雖看不出,卻見寫得飛舞有趣,十分歡喜,便再三緻謝而去。
正是: 詩文自古記睚眥,怒罵何如嬉笑之。
自是登徒多醜态,非關宋玉有微詞。
晏公子得了绫子與詩扇,欣欣然回到寓處展開細看,因是草書看不明白。
卻喜得有兩個門客認得草字,一一念與他聽。
祇見扇子上寫: 三台高捧日孤明,五馬何愁路不平。
莫詫黃堂新賜绶,西江東閣舊知名。
又見绫子上寫兩行碗大的行書道: 斷鳌立極,造天地之平成。
撥雲見天,開古今之聾聩。
晏公子聽門客讀完了,滿心歡喜道:“扇子上寫的『三台東閣』是讚我宰相人家出身;『五馬黃堂』,是讚我新考知府。
绫子上寫的『斷鳌撥雲』等語,皆讚我才幹功業之意。
我心中所喜,皆為她道出,真正是個才女。
”門客見晏公子歡喜,也就交口稱讚。
晏公子見門客稱揚,愈加歡喜。
遂叫人将绫子裱成一幅畫兒,珍重收藏,逢人誇獎。
餅了月餘,命下選了松江知府。
親友來賀,晏文物治酒款待。
飲到半酣,晏文物忍耐不定,因取出二物,展與衆客觀看。
衆客看了,有讚詩好的,有讚文好的,有讚字好的,有讚做得晏文物好的,大家争誇競獎不了。
内中祇有一個詞客,姓宋名信,号子成,也知做兩首歪詩,專在缙紳門下走動。
這日也在賀客數内。
看見衆人稱讚不絕,他祇是微微而笑。
晏文物看見他笑得有因,問道:“子成兄這等笑,莫非此詩文有甚不好嗎?”宋信道:“有甚不好!”晏文物道:“既沒不好,兄何故含笑,想是有甚破綻處麼?”宋信道:“破綻實無,祇是老先生不該如此珍重他。
”晏文物道:“她十分稱讚我,教我怎不珍重?”宋信道:“老先生怎見得她十分稱讚?”晏文物道:“她說『三台東閣』,豈不是稱我相府出身;他說『五馬黃堂』,豈不是讚我新選知府;『造天地開古今』豈不讚我功業之盛。
”宋信笑道:“這個是了。
且請問老先生,她扇上說『日孤明,路不平』,卻是讚老先生那些兒好處?她畫上說『斷鳌撥雲、平成、聾聩』卻是讚老先生甚麼功業?請細細思之。
” 晏文物聽了,啞口無言。
想了一回道:“實是不知,乞子成兄見教。
”宋信複笑道:“老先生何等高明,怎這些兒就看不出來?他說『日孤明』是譏老先生之目;『路不平』是譏老先生之足。
『斷鳌撥雲』猶此意也。
”晏文物聽了,羞得滿面通紅,勃然大怒道:“是了,是了,我被小丫頭耍了。
”因将绫畫并扇子都扯得粉粉碎。
衆客勸道:“不信小小女子有這等心思。
”宋信也勸道:“老先生如此動怒,倒是我學生多口了。
”晏文物道:“若不是兄提破,我将绫畫挂在中堂,金扇終日持用,豈不被人恥笑!”宋信道:“若是個大男子,便好與她理論。
一點點小女兒,偶為皇上寵愛,有甚真才,睬她則甚。
”晏文物道:“她小則小,用心真實可惡。
她倚着相府人家,故敢如此放肆。
我難道不是相府人家,怎肯受她譏诮,定要處治她一番,纔洩我之恨。
”衆客再三解勸不聽,遂俱散去。
晏文物為此躊躇了一夜。
欲要隐忍心下卻又不甘;欲要奈何她,卻又沒法。
因有一個至親姓窦,名國一,是個進士知縣,新行取考,選了工科給事中,與他是姑表弟兄,時常往來。
心下想道:“除非與他商議,或有良策。
” 到次日絕早,就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