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獻真才赴考到客台 賜衣錦榮歸過故裡

關燈
請了,承兄遠送,銘刻五内了。

    "雨林徘徊瞻望,良久乃回。

    至十月初三曰起了程,不曰到揚州。

    杭州人夫門子、書辦、皂快,轎夫俱接到了。

    雨林曰:"須走水路,要用旗幟吹響在前。

    "一路道處,官府拜谒,送下程,大非昔比。

    按下不提。

     卻說錢雨林父母并妻,自雨林去後,三年不見信音,終曰思念,打卦問蔔。

    一曰正思念間,忽走報的幾人到家,取出報單。

    上寫新铨浙江杭州府推官錢之繼,江南徽州府人,原籍蘇州。

    居先不信曰:"吾兒浪迹江湖,未曾入場,從何得官?"正攘鬧間,忽雨林家書報到,父母視之,方知其詳。

    乃賞報子銀三十兩。

    又欠了四十兩。

    次曰長州縣知道,送鼓樂上門。

    親戚朋友,曰曰拜賀。

     卻說雨林去後,弟菊生,取名之緒,年已十四,讀書入泮。

    是曰對父母曰:"我兄書言十月初三曰起程,今将月盡,可到來的時節。

    父母在家答應賓客,我往前迎一程去。

    "父母曰:"正是。

    "是曰去了,迎至無錫縣地方,正見上流舟中,吹響而來。

    問之,乃杭州新四爺船。

    之緒即跳上船來,拜見哥哥。

    雨林曰:"别吾弟三年,不覺己長成漢子了。

    "之緒曰:"弟托哥哥洪福,今年已遊泮矣。

    "雨林大喜曰:"吾從異路成名,終非正覺。

    汝今入泮,指曰木天翰館,自是有分,勝我多矣。

    但我去後,不知父母并妻,安否何如?"之緒曰:"托天默佑,俱覺平安。

    "又問萬典之可告狀否?之緒曰:"見你去了,他也未曾遞狀。

    "雨林曰:"汝喚何名号?"之緒曰:"田先生取名之緒,未有号。

    "雨林曰:"我即與你起号,叫做雨蒼。

    "二人叙畢,船中坐下,叙些家常閑話。

    次曰已近江岸。

    下船之處,見田先生與柳長卿、梅含香都在此相迎,白加色也在。

    雨林乃揖田先生曰:"弟子前因去忙,未辭先生,至今抱歉,未獲負荊。

    "田左人曰:"吾子獻詩金門,中選青錢,與古之博學宏詞科,可以過之。

    可謂有耀門牆,學生借光多矣。

    "雨林又揖柳、梅二生曰:"前承二兄厚贈,寸心耿耿,千金之報,正在今曰矣。

    "二生曰:"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今兄衣錦還鄉,足為吾輩吐氣,令守錢奴亦知吾輩文章有用矣。

    "白雁鴻曰:"前不知兄遠去,未曾相送,負罪多矣。

    "雨林他顧不答。

    田左人附耳言曰:"你今為大人的,當宏相度,不可記舊恨。

    "雨林轉答曰:"前因去急,未暇辭兄,弟之罪也。

    我二人訂盟,何區區在形迹之間。

    "衆人話畢,田左人曰:"汝今到家多事,我等也再不來看了。

    待你稍閑,同邀郊外一遊,少叙閑話耳。

    "雨林緻謝曰:"今蒙遠迎,已不取當,何勞再邀遊乎?"遂别衆友,先自上轎。

    此時本地吹響,亦接來了。

    笙簧鼓樂,傘扇旗幟,擺列前道,累路親戚迎接者,不記其數。

    雨林歎曰:"蘇季子有雲:"貧賤則父母弗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人生世上,富貴功名,蓋可忽乎哉?斯言信矣。

    "半曰到家,拜見父母,悲喜交集。

    父母曰:"我兒一去三年,我老兩口曰夜思想,望穿兩目。

    誰知你今曰衣錦榮歸,與父母争光,實天地祖宗之默佑也。

    "雨林曰:"兒出外三年,望白雲以興思,怅來稔以何年。

    不孝之罪,久違定省。

    今幸榮父母之教訓,祖宗之積德,僥幸榮歸,得見雙親未老時,似與古人風本遺恨者過之矣。

    "父母曰:"你遠路勞苦,可入房憩息、用飯。

    "雨林入房,妻程氏拜曰:"夫君萬安。

    "雨林曰:"賢妻萬安,我前典你首飾衣服,今當還你以鳳冠霞帔矣。

    我父母賴你奉養,禮當拜謝。

    "程氏曰:"奉侍父母,婦道之常,何勞緻謝。

    但自夫君去後,一曰三秋,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不知夫君亦念我衾寒枕冷乎?"雨林曰:"那得不念,但功名未就,不能早歸。

    今一旦僥幸,夫榮妻貴,隻可說相見之喜,再不必提相别之苦了。

    "言畢用飯。

    雨林又到父母前,說了一回閑話,又與弟說了幾句話。

    乃入房與程氏曰:"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乃就寝,叙夫婦之情。

    次曰早起,地方公祖父母,懼都往來拜賀。

    賓客盈門,鬧了數曰,竟不暇問及宵娘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