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美情郎陡遇美嬌娃 妒心人暗施妒奸計
關燈
小
中
大
佳人才子兩相當,一思難忘,一見難忘。
竊玉頻頻又偷香,說不牽腸,怎不牽腸。
妒花風雨來何狂,驚起鴛鴦,驚散鴛鴦。
情郎情女各杳茫,說不思量,怎不思量。
右調《一剪梅》 話說錢雨林,一日在書房中與白雁鴻誦讀。
正值春和天氣,隻見"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萋萋芳草埋階砌,細細莺聲過短牆"。
錢雨林語白生曰:"春和景明,正可郊外踏青,尋花問柳。
隻管埋頭案上,不幾令春色笑人寂寞乎?我同汝告知田先生,待三月三日,曲水流觞之辰,前往虎丘遊玩一番,何如?"白雁鴻曰:"正合我意,日在此間悶坐,真如楚囚,不知人世間更有樂事矣。
"兩人議定,不在話下。
卻說姑蘇有一人,姓萬名锺,别号典之。
家道富豪,廣有錢财。
但為人趨勢赴炎,結交權貴,性情悭吝,真是一個守錢奴。
娶妻李氏,生下一女,年已及笄。
有沉魚落雁之容,閉花羞月之貌。
《西廂》本上有幾句,足以形容:翠裙鴛帶金蓮小,紅袖鸾绡玉筍長。
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
妖嬌,滿面兒撲堆着俏,窈窕,一團兒純是嬌,這女子,因正月十五日元宵所生,取名宵娘。
賦性聰明,女工之外,吟詩作對,書畫琴棋,無不通曉,且無一不妙。
求親者日至其門,他父母隻不輕許。
此是何故?隻因宵娘美貌高才,自誓必須要貌若潘安,才如子建者,方許牽絲。
若是俗子白丁,縱堆r篡金積玉,他也看不到眼裡。
父母因愛惜他,凡求婚者,必與他商量。
那有一個如他意的?所以桃夭未詠,徒賦标梅耳。
當日生他之時,原在虎丘祈保,如今一十五歲。
三月三日,父母要往虎丘還願。
到了三月三日,準備轎馬,安排香燭,宵娘與母各乘轎而來。
萬典之引童仆,乘馬随之。
一路上柳綠花紅,山明水秀,看不盡的好景緻。
宵娘在轎中,詩興勃勃,遂口占傷春詩一首: 春光知我早來迎,春草春花遍野生。
春樹暮雲增感歎,春江漲水阻離情。
春詩牽惹文魔興,春酒掃除榆鬼橫。
隻有春思思不盡,無端春悶悶春城。
吟畢,不覺已至虎丘。
下轎,參拜觀音大士。
宵娘因記得小青當日參拜菩薩詩一首,遂述而告菩薩之前曰: 稽首慈雲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願将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并蒂蓮。
拜畢,父母拈香酬願。
誦經已完,山僧供柏子茶,松花菜,用飯完,宵娘同侍女喜兒自去遊玩。
父母在僧舍閑談,且按下不提。
又說錢雨林與白雁鴻至三月三日,遂将欲往虎丘遊玩之意,告知田先生,先生大喜,說:"昔李青蓮道:'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今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尋花看柳,正是吾輩快心事。
但昔日聖門狂士遊春,也要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可再邀幾個知己,方不寂寞于春光。
"錢雨林素有相知二人,皆年方二八,長于詩歌,一名柳長卿,一名梅含香。
即請二人到,相見禮畢,五人共往虎丘。
不乘轎馬,緩步而行,互相談論,一路而來。
隻見桃花亂飛,人踏千片紅玉,柳絮橫舞,鳥啄萬縷黃金。
萬紫千紅,試問春價值多少;綠暗紅稀,不知肥瘦竟何如,行至半途,見一塢中,秾桃錦杏,梨花含笑,楊花飛雪。
又有一小橋流水,芳草芊芊,盡自可人。
田左人曰:"我等且少憩此處,茵草而坐,各拈一花,題詩一首,如不成者,罰依金谷酒數。
"衆皆從之,請各拈花。
遂将杏花、桃花、梨花、楊花,寫成四阄。
柳長卿曰:"我輩五人,如何隻用四樣花?"田左人曰:"小徒白雁鴻詩學尚淺,不通推敲,隻付在某花之下,作一絕句足矣。
"四人笑笑說:"也罷。
"錢雨林首拈杏花。
遂吟曰: 桃花開罷杏花開,一望江城錦繡堆。
孔聖壇中沾雨化,董仙林内倚雲栽。
枝頭紅鬧惹詩興,村裡香聞問酒杯。
牆外遊人雖可愛,何時得襯馬蹄回。
吟畢,衆人稱賞不已,日:"字字推敲,真詩壇飛将,直駕鮑、庾而上之矣。
且末二句,取古詩'一色杏花紅十裡,狀元歸去馬如飛'之意,意氣亦自不凡。
"田左人拈得桃花,遂吟曰: 春光到處将無同,入眼桃花分外紅。
小院深
竊玉頻頻又偷香,說不牽腸,怎不牽腸。
妒花風雨來何狂,驚起鴛鴦,驚散鴛鴦。
情郎情女各杳茫,說不思量,怎不思量。
右調《一剪梅》 話說錢雨林,一日在書房中與白雁鴻誦讀。
正值春和天氣,隻見"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萋萋芳草埋階砌,細細莺聲過短牆"。
錢雨林語白生曰:"春和景明,正可郊外踏青,尋花問柳。
隻管埋頭案上,不幾令春色笑人寂寞乎?我同汝告知田先生,待三月三日,曲水流觞之辰,前往虎丘遊玩一番,何如?"白雁鴻曰:"正合我意,日在此間悶坐,真如楚囚,不知人世間更有樂事矣。
"兩人議定,不在話下。
卻說姑蘇有一人,姓萬名锺,别号典之。
家道富豪,廣有錢财。
但為人趨勢赴炎,結交權貴,性情悭吝,真是一個守錢奴。
娶妻李氏,生下一女,年已及笄。
有沉魚落雁之容,閉花羞月之貌。
《西廂》本上有幾句,足以形容:翠裙鴛帶金蓮小,紅袖鸾绡玉筍長。
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
妖嬌,滿面兒撲堆着俏,窈窕,一團兒純是嬌,這女子,因正月十五日元宵所生,取名宵娘。
賦性聰明,女工之外,吟詩作對,書畫琴棋,無不通曉,且無一不妙。
求親者日至其門,他父母隻不輕許。
此是何故?隻因宵娘美貌高才,自誓必須要貌若潘安,才如子建者,方許牽絲。
若是俗子白丁,縱堆r篡金積玉,他也看不到眼裡。
父母因愛惜他,凡求婚者,必與他商量。
那有一個如他意的?所以桃夭未詠,徒賦标梅耳。
當日生他之時,原在虎丘祈保,如今一十五歲。
三月三日,父母要往虎丘還願。
到了三月三日,準備轎馬,安排香燭,宵娘與母各乘轎而來。
萬典之引童仆,乘馬随之。
一路上柳綠花紅,山明水秀,看不盡的好景緻。
宵娘在轎中,詩興勃勃,遂口占傷春詩一首: 春光知我早來迎,春草春花遍野生。
春樹暮雲增感歎,春江漲水阻離情。
春詩牽惹文魔興,春酒掃除榆鬼橫。
隻有春思思不盡,無端春悶悶春城。
吟畢,不覺已至虎丘。
下轎,參拜觀音大士。
宵娘因記得小青當日參拜菩薩詩一首,遂述而告菩薩之前曰: 稽首慈雲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願将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并蒂蓮。
拜畢,父母拈香酬願。
誦經已完,山僧供柏子茶,松花菜,用飯完,宵娘同侍女喜兒自去遊玩。
父母在僧舍閑談,且按下不提。
又說錢雨林與白雁鴻至三月三日,遂将欲往虎丘遊玩之意,告知田先生,先生大喜,說:"昔李青蓮道:'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今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尋花看柳,正是吾輩快心事。
但昔日聖門狂士遊春,也要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可再邀幾個知己,方不寂寞于春光。
"錢雨林素有相知二人,皆年方二八,長于詩歌,一名柳長卿,一名梅含香。
即請二人到,相見禮畢,五人共往虎丘。
不乘轎馬,緩步而行,互相談論,一路而來。
隻見桃花亂飛,人踏千片紅玉,柳絮橫舞,鳥啄萬縷黃金。
萬紫千紅,試問春價值多少;綠暗紅稀,不知肥瘦竟何如,行至半途,見一塢中,秾桃錦杏,梨花含笑,楊花飛雪。
又有一小橋流水,芳草芊芊,盡自可人。
田左人曰:"我等且少憩此處,茵草而坐,各拈一花,題詩一首,如不成者,罰依金谷酒數。
"衆皆從之,請各拈花。
遂将杏花、桃花、梨花、楊花,寫成四阄。
柳長卿曰:"我輩五人,如何隻用四樣花?"田左人曰:"小徒白雁鴻詩學尚淺,不通推敲,隻付在某花之下,作一絕句足矣。
"四人笑笑說:"也罷。
"錢雨林首拈杏花。
遂吟曰: 桃花開罷杏花開,一望江城錦繡堆。
孔聖壇中沾雨化,董仙林内倚雲栽。
枝頭紅鬧惹詩興,村裡香聞問酒杯。
牆外遊人雖可愛,何時得襯馬蹄回。
吟畢,衆人稱賞不已,日:"字字推敲,真詩壇飛将,直駕鮑、庾而上之矣。
且末二句,取古詩'一色杏花紅十裡,狀元歸去馬如飛'之意,意氣亦自不凡。
"田左人拈得桃花,遂吟曰: 春光到處将無同,入眼桃花分外紅。
小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