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薦媒婆買得二女 寄嬌娥速下三吳

關燈
怕不肯出重赀。

    ”華母道:“我們也不是要販買人口發财,但得你父葬費,其餘人賬目完了,難道我還要你賣身錢來用麼?我這住房賣了,也夠棺材本了。

    隻要你投到個好人家,将來有出頭之日,我就念佛了。

    身價随他給,大約他也不能少給。

    等範伯伯來,我就應許他。

    ”母女二人商量好了,專等範老,暫且不表。

     再說劉升說:“還要那裡去尋這樣人,但不知他要多少身價,我意身價外,還要幫補他些銀子。

    此項開銷,回去禀明主人,決無話說。

    又有華姑娘活口對證,你看好不好?”範老者道:“足見你的心田好,将來定有好處。

    至于身價,他決不會多要。

    那華奶奶是個老實人,他又最疼閨女,隻要他肯賣身,價是好說的。

    ”一路談談說說,已回店了。

    劉升過意不去,說:“又勞動你老人家多走路,務乞在店中用了晚膳再回府,千萬賞我這個臉。

    ”範老見他意誠,應許擾他晚飯。

     劉升忙交派店小二添了幾樣菜,沽酒一斤,不多時菜已端整好了,劉升遂讓範老入座。

    二人相陪,說些家常閑話。

    範老倒也不客氣,果然吃了個酒醉飯飽。

    飲茶閑話,然後辭歸。

    順便走至華家叩門,華母開門,範老進去,問道:“令愛之事,競自如何,已議妥否?到底要若幹銀用。

    ”華母道:“小女願意。

    說身價任憑他給,我決不争論。

    ”範老說:“價總要你定,何妨多要些,那劉爺不是刻薄人,況且花的是他主人錢,他有什麼不肯?你樂得多要些銀兩,作養老送終之本。

    你不好說,等我替你要罷。

    竟要他一千金,看他還多少再定。

    ”華母道:“太多太多,萬一吓壞人家,把這事打散。

    ” 範老道:“你放心,揚州城内外的女子,我是深知的。

    要像令愛人物,決無第二,他怎肯散,管保決不駁回,照價付給。

    明早我就去同他說定歸日期,寫字付銀,此事必成。

    我回家去了,你聽好音罷。

    ”範老說畢,往外就走,華母道:“茶也不吃就走嗎,真正諸事承情照應,老身母女何以報答?”範老說再休如此說,一面走一面說,竟回他家去了。

     華母關好門,歸房與女兒叙說:“範翁是個好人,巴不得我們多弄幾個錢。

    ”華女道:“若得千金,除葬父還債外,母親可以留養老之赀,女兒也放心前去。

    ”母女又說了些閑話,然後睡下。

     次早,範老果然到店将華母要千金之言對劉升說了,說到:“你若嫌貴,随便還個價。

    這卻比不得買别人家之女,第一人好,第二是盡孝,第三憐老惜貧,盛德之事也。

    你意下如何?”劉升道:“就是千金,格外我再給他一百金,你看好否?”範老說:“如此甚好,難得難得。

    ” 話休煩叙。

    當日範老即告知華母,次日約了媒人,與華母堂弟湯二來寫字據,劉升當向銀号中取銀子一千一百兩,交與華母,言明姑娘仍住娘家,每月送三千朝夕飯錢,要等四人都齊,才動身上路。

    華家母女既獲一宗大财,母女又得暫聚,說不盡歡喜。

    以後葬父還債,置産營生,都是後話,交代已畢,不複提矣。

     事有湊巧,高媒也得一個好女子,年方十七歲,姓呂,雖不及華女,也有八分人材。

    言明價值五百兩,另謝媒人五十兩。

    範老與劉喬商議,将呂姓女子也送在華家居住。

    劉升随同老喬下蘇州,住客店。

    有蘇州銀号人照應,步不得喚媒婆,叫他尋女子,看了無數,好的甚少。

    不覺半個月工夫,還未成一個。

    劉喬二人十分心急,幸虧那銀号中有個夥計,是蘇州本城人,替他尋訪着了一家施姓,一女年十六歲,身材甚好,人亦聰明,看議準價費用六百餘金,那夥計親戚毛二又尋訪得一個女子,章姓,十七歲,與施女一樣費用,七百餘金才買妥。

    各立字據,又買了一個丫頭,十二歲,名采蓮,費用一千金,好一路扶持兩個女子。

    買妥人,銀交後,當即雇了船,五人上路,直奔揚州。

     走了數日,已抵揚州。

    船泊碼頭,命老喬在船照料,劉升先一人上岸,仍奔和順店内。

    店主人一見大喜,忙吩咐店小二雇挑夫打轎子,往碼頭上去接兩個女子。

    問了身價,點頭話道:“價到不貴,但不知性情如何。

    ”又看了丫頭,說:“這小女子,倒也聰明。

    此去一路伺候,到也罷下。

    但是都是些小女子,終久不便,若再得一老年婦人同行更好。

    ”劉升道:“此說甚好,容再打聽,若有赴陝之人,帶着家眷同行,一同結伴最妙。

    ” 話休煩叙,當下劉升忙到華家将買得兩人的話告訴華家母女與呂姑娘,次日送兩個女子到華家,四人同住,彼此有緣,大家都說得來,如姊妹一般。

    劉升商量雇船送至清江,再雇車赴陝。

    聽了店主人說,尋丁一個老媽媽,年紀五十多歲,本系秦人,順便還鄉,一舉兩得。

    得了此人,當即雇船一隻,搬下船去。

    那華母舍不得女兒,啼啼哭哭。

    劉升再三勸解,方止住哭聲。

     範老來送行,又引他兒子來送行,見見劉升。

    劉升取出了百金,送與範老,以表他引薦華女之情。

    範老推辭不過,隻得收受。

    大家叮囑常通音信,劉升道:“不用挂心,後會不難。

    ”大家送至船下,灑淚而别。

    這一來,吳夫人要囑咐華女,教導三個女子音樂,都在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