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依舅氏醜女入秦 好武功郊外打獵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白秀英蒙屈家婆媳及吳夫人十分優待,當日就留他吃了晚飯才去。
從此不出數日,必來吳府與吳小姐細談衷曲。
也作了詩句,請教吳小姐。
其詩句甚佳,不能盡述。
吳小姐深愛其才,亦屢次召之來,竟成了閨中知己。
屈生那時禀明老母,要回川祭祖,意欲将恩賜紋銀置買些田地,以備他年歸養之計,屈母深以為然。
屈生遂帶領幾名家人,辭别母親嶽丈夫婦,由陝入川。
此去一路自有人迎送,非比當年入都會試也。
那恩賜銀兩,吳小姐囑屈生帶去八千,說道:“如買田置房不敷,寫一信來,有銀子寄去,僅管放心。
”原來小姐手中除嫁資不計外,尚有萬餘金積蓄,所以囑夫婿四川多置産業,将來回去,不至憂貧也。
這且按下不表,即屈生回去祭祖,也不必先說,如今要說一家醜夫妻姻緣成就的事。
且說那常國公死後封王,上回書中已表過。
國公有一子一女,女年十五。
常爺歸天如今又三年矣,那小姐年已十八,因容貌醜陋,無人問名。
小公子年交十二,已武藝精通。
蘇氏夫人一定要公子習文,公子隻好背地請姊姊教他武藝。
公子一學即會,也是武将家風,所以容易。
那小姐經常爺教導他,又天生神力,兩膀有數千斤膂力,專喜歡使槍,練就一杆鐵槍,重一百二十斤,足有萬夫不擋之勇。
自常爺死後,蘇氏夫人帶著兒女在京居住,小姐時要出外打獵,夫人不準。
恰好母舅蘇公元佑由大理寺卿放了陝西左布政,止有小姐一人,并未有子。
夫人李氏與蘇夫人甚相得,因勸蘇夫人帶了兒女同往陝西,既可以消愁解悶,又可以為甥男女定親擇婿。
陝西素稱大省,長安人才出衆,誰人知道甥女醜陋,此行兩全其美。
也蘇夫人因嫌寂寞在京難於選婿,是以應允,遂帶了兒女,一同赴任,此屈生來到長安以前之事。
不覺一住半年,常小姐終日在衙門中無可消遣,十分氣悶。
活該湊巧那一年終南山出了猛獸,虎豹豺狼往往下山傷人,地方官曾遣獵戶去驅逐,也曾打過幾隻白狼,無如有三隻猛虎,實在利害,每出來有風聲相助,人不能傷,反傷獵戶。
這信息傳出,當有晏中丞少子晏俊,年方十八,天生醜陋,不喜讀書,專好習武,中丞屢戒不聽,無法了治,隻好由他在衙門中拿刀弄棍,請了教師,教他武藝,一學即精,不上半年,十八般兵器皆已精通,最喜使長槍與鞭,足敵萬人。
生性耿直,是條好漢。
聞說猛虎下山傷人,那公子禀明父親,要去打虎。
中丞初次不準,再三要去,夫人遂對晏公道:“蠢子生的醜陋,又好用武,何妨叫他去打虎。
若能打死老虎為民除害更好。
否則他教虎屹了,也去了我家一害,免得日後惹禍。
”晏公聞言應允,遂分付晏俊隻許帶兵三十名前去打虎。
公子遵命,選了膽大有氣力的兵丁三十名,帶了刀槍幹糧弓箭,出城直奔終南山那條路上來,等候打那虎。
其時常小姐也知有虎傷人信息,時刻在蘇布政面前說要去打虎除害。
蘇公道:“甥女是個未出閨門小姐,怎好出外打獵?被人笑話。
”那小姐哭哭泣泣,尋死覓活,一定要去打虎。
蘇氏夫人不覺大怒,遂對蘇老爺道:“這個丫頭天生醜陋,又不安分,不如教他去喂了老虎罷。
僅管教他去就是了,舅舅何必攔他。
”蘇老爺聽姊姊如此說,止得派了家人,去向總鎮府借了三十名兵丁,跟著小姐去打圍。
小公子要同去,被蘇夫人罵了一頓,将他交與先生管束,不準出書房門,因此不得同去。
那常小姐帶了四個丫頭,跨了馬,帶了弓箭刀槍,領著兵丁家人出城,行圍打獵,一心要打老虎,竟往終南山這條路上來。
恰好是晏公子行圍之日,不過時候不同,方向不對。
晏公子是由東方奔東南方,常小姐是從南方奔東北方。
出城之時,早已預備下帳房幹糧燈燭火把之類,以防黑夜打獵。
那一天走了五十餘裡,已
從此不出數日,必來吳府與吳小姐細談衷曲。
也作了詩句,請教吳小姐。
其詩句甚佳,不能盡述。
吳小姐深愛其才,亦屢次召之來,竟成了閨中知己。
屈生那時禀明老母,要回川祭祖,意欲将恩賜紋銀置買些田地,以備他年歸養之計,屈母深以為然。
屈生遂帶領幾名家人,辭别母親嶽丈夫婦,由陝入川。
此去一路自有人迎送,非比當年入都會試也。
那恩賜銀兩,吳小姐囑屈生帶去八千,說道:“如買田置房不敷,寫一信來,有銀子寄去,僅管放心。
”原來小姐手中除嫁資不計外,尚有萬餘金積蓄,所以囑夫婿四川多置産業,将來回去,不至憂貧也。
這且按下不表,即屈生回去祭祖,也不必先說,如今要說一家醜夫妻姻緣成就的事。
且說那常國公死後封王,上回書中已表過。
國公有一子一女,女年十五。
常爺歸天如今又三年矣,那小姐年已十八,因容貌醜陋,無人問名。
小公子年交十二,已武藝精通。
蘇氏夫人一定要公子習文,公子隻好背地請姊姊教他武藝。
公子一學即會,也是武将家風,所以容易。
那小姐經常爺教導他,又天生神力,兩膀有數千斤膂力,專喜歡使槍,練就一杆鐵槍,重一百二十斤,足有萬夫不擋之勇。
自常爺死後,蘇氏夫人帶著兒女在京居住,小姐時要出外打獵,夫人不準。
恰好母舅蘇公元佑由大理寺卿放了陝西左布政,止有小姐一人,并未有子。
夫人李氏與蘇夫人甚相得,因勸蘇夫人帶了兒女同往陝西,既可以消愁解悶,又可以為甥男女定親擇婿。
陝西素稱大省,長安人才出衆,誰人知道甥女醜陋,此行兩全其美。
也蘇夫人因嫌寂寞在京難於選婿,是以應允,遂帶了兒女,一同赴任,此屈生來到長安以前之事。
不覺一住半年,常小姐終日在衙門中無可消遣,十分氣悶。
活該湊巧那一年終南山出了猛獸,虎豹豺狼往往下山傷人,地方官曾遣獵戶去驅逐,也曾打過幾隻白狼,無如有三隻猛虎,實在利害,每出來有風聲相助,人不能傷,反傷獵戶。
這信息傳出,當有晏中丞少子晏俊,年方十八,天生醜陋,不喜讀書,專好習武,中丞屢戒不聽,無法了治,隻好由他在衙門中拿刀弄棍,請了教師,教他武藝,一學即精,不上半年,十八般兵器皆已精通,最喜使長槍與鞭,足敵萬人。
生性耿直,是條好漢。
聞說猛虎下山傷人,那公子禀明父親,要去打虎。
中丞初次不準,再三要去,夫人遂對晏公道:“蠢子生的醜陋,又好用武,何妨叫他去打虎。
若能打死老虎為民除害更好。
否則他教虎屹了,也去了我家一害,免得日後惹禍。
”晏公聞言應允,遂分付晏俊隻許帶兵三十名前去打虎。
公子遵命,選了膽大有氣力的兵丁三十名,帶了刀槍幹糧弓箭,出城直奔終南山那條路上來,等候打那虎。
其時常小姐也知有虎傷人信息,時刻在蘇布政面前說要去打虎除害。
蘇公道:“甥女是個未出閨門小姐,怎好出外打獵?被人笑話。
”那小姐哭哭泣泣,尋死覓活,一定要去打虎。
蘇氏夫人不覺大怒,遂對蘇老爺道:“這個丫頭天生醜陋,又不安分,不如教他去喂了老虎罷。
僅管教他去就是了,舅舅何必攔他。
”蘇老爺聽姊姊如此說,止得派了家人,去向總鎮府借了三十名兵丁,跟著小姐去打圍。
小公子要同去,被蘇夫人罵了一頓,将他交與先生管束,不準出書房門,因此不得同去。
那常小姐帶了四個丫頭,跨了馬,帶了弓箭刀槍,領著兵丁家人出城,行圍打獵,一心要打老虎,竟往終南山這條路上來。
恰好是晏公子行圍之日,不過時候不同,方向不對。
晏公子是由東方奔東南方,常小姐是從南方奔東北方。
出城之時,早已預備下帳房幹糧燈燭火把之類,以防黑夜打獵。
那一天走了五十餘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