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聯詩句各顯奇才 留遺書暫回古洞
關燈
小
中
大
受恩未報,臨别并未見面,此後何日重逢?想到其間,不禁垂淚。
吳公一見,忙問道:“此是何人書信,賢婿為何垂淚?” 屈生聞言,隻得将夏老先生之德,又治好母病,平素教他做人的道理,真是言如金石,令人感激一說,單瞞過改寫八字一節。
吳公随要過原書細閱,未能全解,對屈生道:“據此人信中,俨然未蔔先知,可惜已去,不然大可以請來為我算命。
可惜早不曾知呢,如今想要再會,隻怕難了。
” 屈生道:“那人行蹤無定,到處勾留,他日遇着亦未可知。
如日後相遇,婿必延緻而來。
”吳公道:“如此甚妙。
” 正說話間,内室夫人請吳公進内有話說。
翁婿二人于是入上房。
書要剪絕為妙,夫人請吳公,是為三朝小姐谒見婆婆,須配禮物,因此與吳公商議。
夫婦議定,到了三朝,屈生夫婦乘轎,下人肩挑禮物來租寓,小姐出轎進内,與屈生雙雙參拜老母。
那徐老安人見了吳小姐,真是喜從天降,夢想不到今竟果然,隻喜的話都說不出來,拉了小姐的手看了又看,小姐長小姐短十分親熱。
是日早已備下酒筵,夫婦與老母同飲,天晚方告歸。
不知不覺已過了半月,吳公早已替屈生擇定入都吉期,早派了得力妥當的家人護送。
那家人一王升一李貴,李貴是馬夫出身,孔武有力,途中可以禦侮。
吳公又寫了幾封書信,交屈生帶京投遞,凡給信之人多半顯者,信中托其照應女婿。
行期已定,于冬月十九日動身,先期吳公設筵替女婿餞行。
屈生那幾日搬回家中相依老母。
十八日小姐體己與屈生餞行,屈生向吳小姐道:“此行毫無内顧之憂,老母在家有小姐代我侍奉,必能養志承歡,學生先此拜謝。
”說罷忙深深作揖。
小姐忙還禮萬福道:“此妾分内之事,君家放心,無須多囑。
但此去正值三冬,一路風霜雨雪,衣食寒暖,諸望珍重。
抵京後速寄平安家書,以慰老母。
”命婢女取出四封銀子,小姐道:“這是白金二百兩,此項銀兩君家帶在身邊,以備緩急。
至家中用度,旅費盤纏,家君早已代籌,君家不必挂念。
” 正說話間,吳夫人來到,夫婦二人忙迎接進房,夫人也就入席,斟了三杯酒,命乳媪遞與屈生。
夫人道:“願賢婿連中三元。
”屈生飲幹了酒,稱了謝,夫人于袖中出一紅紙包雲:“内系赤金三十兩,賢婿可藏于身邊,各有要需。
小女數日後,當擇一吉期搬往租寓,侍奉令堂老夫人。
老身時常到府照應,賢婿放心。
” 屈生聞言,連忙叩謝,收受赤金,心中無限感激。
是夜回家辭别老母,那老安人叮囑了一番路上保重,早寄平安家信的話。
次早拜别了老母,複進衙叩辭嶽父母,揖别小姐,用了點心,伺候已齊,屈生乃在大堂上升輿起行。
行李等件自有人押着同走,出了四川省城北門,竟奔京師大道而來。
吳公遣人送至首棧新都縣,次日方回。
當日還有饒老師與撫院署中幾位幕友送行至城外,不必細表也。
且說屈生進京會試,到底吳公給了多少盤費?原來吳公交給王升紋銀三百,是作路費,外有彙票一紙,計銀千兩,在京中兌換,以備會試後使用。
列公,屈生本是一個寒士,一朝交運,既得美婦,又中舉人,更兼泰山助以川資,丈母妻子複贈以赤金白銀,此所謂平地升天了。
閑言少叙。
再說屈生一路曉行夜宿,趕棧而行,方到十二月初,已抵陝西省城。
王升來禀道:“此系主人故鄉,城中有舊宅,現有本家二老爺居住,主人有信,姑爺須親自去拜二老爺。
” 屈生應允,住店後換了衣冠,命王升領道,屈生寫了侄婿名帖,拜見那吳二老爺。
彼此見了面,叙了親誼,那吳二老爺年三十餘,夫人程氏同庚,有二子,見了屈生,一定要留住一日,屈生辭不獲命,次日吳二招飲,盤桓了一日,當即辭行。
吳公親至店中送行,又送了路菜, 屈生收下,謝别上路,往京師而來。
幾時入都,且聽下回分解。
吳公一見,忙問道:“此是何人書信,賢婿為何垂淚?” 屈生聞言,隻得将夏老先生之德,又治好母病,平素教他做人的道理,真是言如金石,令人感激一說,單瞞過改寫八字一節。
吳公随要過原書細閱,未能全解,對屈生道:“據此人信中,俨然未蔔先知,可惜已去,不然大可以請來為我算命。
可惜早不曾知呢,如今想要再會,隻怕難了。
” 屈生道:“那人行蹤無定,到處勾留,他日遇着亦未可知。
如日後相遇,婿必延緻而來。
”吳公道:“如此甚妙。
” 正說話間,内室夫人請吳公進内有話說。
翁婿二人于是入上房。
書要剪絕為妙,夫人請吳公,是為三朝小姐谒見婆婆,須配禮物,因此與吳公商議。
夫婦議定,到了三朝,屈生夫婦乘轎,下人肩挑禮物來租寓,小姐出轎進内,與屈生雙雙參拜老母。
那徐老安人見了吳小姐,真是喜從天降,夢想不到今竟果然,隻喜的話都說不出來,拉了小姐的手看了又看,小姐長小姐短十分親熱。
是日早已備下酒筵,夫婦與老母同飲,天晚方告歸。
不知不覺已過了半月,吳公早已替屈生擇定入都吉期,早派了得力妥當的家人護送。
那家人一王升一李貴,李貴是馬夫出身,孔武有力,途中可以禦侮。
吳公又寫了幾封書信,交屈生帶京投遞,凡給信之人多半顯者,信中托其照應女婿。
行期已定,于冬月十九日動身,先期吳公設筵替女婿餞行。
屈生那幾日搬回家中相依老母。
十八日小姐體己與屈生餞行,屈生向吳小姐道:“此行毫無内顧之憂,老母在家有小姐代我侍奉,必能養志承歡,學生先此拜謝。
”說罷忙深深作揖。
小姐忙還禮萬福道:“此妾分内之事,君家放心,無須多囑。
但此去正值三冬,一路風霜雨雪,衣食寒暖,諸望珍重。
抵京後速寄平安家書,以慰老母。
”命婢女取出四封銀子,小姐道:“這是白金二百兩,此項銀兩君家帶在身邊,以備緩急。
至家中用度,旅費盤纏,家君早已代籌,君家不必挂念。
” 正說話間,吳夫人來到,夫婦二人忙迎接進房,夫人也就入席,斟了三杯酒,命乳媪遞與屈生。
夫人道:“願賢婿連中三元。
”屈生飲幹了酒,稱了謝,夫人于袖中出一紅紙包雲:“内系赤金三十兩,賢婿可藏于身邊,各有要需。
小女數日後,當擇一吉期搬往租寓,侍奉令堂老夫人。
老身時常到府照應,賢婿放心。
” 屈生聞言,連忙叩謝,收受赤金,心中無限感激。
是夜回家辭别老母,那老安人叮囑了一番路上保重,早寄平安家信的話。
次早拜别了老母,複進衙叩辭嶽父母,揖别小姐,用了點心,伺候已齊,屈生乃在大堂上升輿起行。
行李等件自有人押着同走,出了四川省城北門,竟奔京師大道而來。
吳公遣人送至首棧新都縣,次日方回。
當日還有饒老師與撫院署中幾位幕友送行至城外,不必細表也。
且說屈生進京會試,到底吳公給了多少盤費?原來吳公交給王升紋銀三百,是作路費,外有彙票一紙,計銀千兩,在京中兌換,以備會試後使用。
列公,屈生本是一個寒士,一朝交運,既得美婦,又中舉人,更兼泰山助以川資,丈母妻子複贈以赤金白銀,此所謂平地升天了。
閑言少叙。
再說屈生一路曉行夜宿,趕棧而行,方到十二月初,已抵陝西省城。
王升來禀道:“此系主人故鄉,城中有舊宅,現有本家二老爺居住,主人有信,姑爺須親自去拜二老爺。
” 屈生應允,住店後換了衣冠,命王升領道,屈生寫了侄婿名帖,拜見那吳二老爺。
彼此見了面,叙了親誼,那吳二老爺年三十餘,夫人程氏同庚,有二子,見了屈生,一定要留住一日,屈生辭不獲命,次日吳二招飲,盤桓了一日,當即辭行。
吳公親至店中送行,又送了路菜, 屈生收下,謝别上路,往京師而來。
幾時入都,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