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學師一身聯嘉偶 秀才雙喜慶登科
關燈
小
中
大
神爽也。
題目既下,屈生振筆直書,不過半日,三文一詩已就,再三修飾方才謄正,果然三作俱斟酌飽滿,詩句清新,随進三場都甚得意。
出場後屈生忙将文章錄出兩分,一分送饒老師處,一分送至真人,以決中否。
真人看了一遍,許以必中;饒老師看後批雲:一定報捷,不出五名。
随将文章封了,進入院上陳師爺看,陳師爺轉交與老家人送進上房,夫人小姐一同閱視屈生之文,擊節歎賞,謂無論中與不中,算得無愧。
監臨照例早出闱十日,八月底吳公已出闱,到了署中,見了屈生場作,吳公決定必中。
當即着家人在外面替屈生租了住房,令屈生搬入新居,于榜前行聘下定。
饒老師通知三日内已租好房,屈生奉母移入,随端整了行聘下定禮物,于九月初六日下定。
屆期饒公兩下道喜作媒,又遣人來屈生處照料。
下定已畢,吳公出了允帖八字,吉期為十月二十三日。
吳公之意,如屈生不中,無庸議,候過了年再令他夫婦搬出署中。
如中,冬月内即須動身進京,小姐候滿月後即遷居租房,以使侍奉婆婆。
這也不必細表。
不覺重九已到,放榜揭曉,屈生果中了第五名。
那時屈母之喜歡不必說明,那吳公夫婦與未過門之小姐亦快活非常。
屈生于是谒見房師座師兩主考,見了面問起來,知是吳公新婿,無不歎服吳公能于未遇時特識英雄,羨慕屈生何幸得此知己泰山。
月餘光陰,看看吉期将至,吳公賠嫁女兒的嫁妝早已預備好有年矣。
而今不過說明折乾多賠送些銀兩,至于屈生新居中一切用度,都是吳公給資。
到了吉期前二日,屈生親到青陽宮去見真人說:“弟子特來叩謝。
陳明尊命,不敢奉請去吃喜酒,但弟子心中萬分過不去,隻好多磕幾個頭罷。
”說罷跪下連連叩首。
真人大笑道:“你太拘泥了,我是最怕與人往還,所以不能來替你照應。
别的事不必說,就是那八字一事,你切記永不可說出來。
我不日将歸去也。
” 屈生驚道:“老師為何要回府,幾時再來?” 真人道:“不過有意,不定去不去,你且去,改日再見罷。
”速催屈生動身。
屈生止得辭出回家,忙告老母,商議如何報答大德。
老母道:“何不送上百金以備老人家費用?”屈生聞言速即封了紋銀百兩,複至廟中見真人,取出銀子奉上,跪下說:“一定要求賞收!” 真人道:“你既奉母命而來,我且留下,替我謝謝。
”屈生這才心下稍安,辭别回來。
過了二日,即是婚期。
是日吳公隻請媒人與幕中數位師爺,其他賓客概不驚動,滿城官員送禮一概璧謝。
到了吉時,是撫署發轎來迎新郎。
屈生那時已打扮整齊靜候,轎子已到,屈生辭母登轎。
一路上鼓樂喧天,好不熱鬧。
路人争看新郎,衆口同聲都誇好個人品,又是新貴,明年怕不是鼎甲?可見讀書人畢竟比别樣高出百倍。
不言衆人稱羨,再說那吳公已在衙中等候,先迎煤人後接新郎,轎子已到,直擡至二堂然後出轎,即有禮生引道,先至上房堂屋下立定,然後見仆婦喜娘去請新人。
随即聞鼓樂大作,三請新郎入室,與新人參拜天地神佛後,拜吳氏祖先,然後請丈人丈母受禮。
吳公與夫人分東西而立,夫婦行四雙八拜之禮,吳公夫婦還以一恭一福,随即送入洞房,交杯坐床灑帳挑蓋頭,這些俗套而已,書中不必煩叙。
新郎挑去紅巾偷看,那吳小姐果是天姿國色,心中暗想道:“再不想我一個寒士,今日竟得與此女為配,第恐折福。
” 旋有衆婦女仆婦喜娘來叩喜,跪了一地。
夫人也進新房代吩咐道:“少刻領賞。
”屈生乃出來至花廳,當與那幕友們坐談。
不多時擺宴,直吃至一更後方散。
吳公親送新郎入洞房,隻見内房門緊閉,屈生在外間坐下。
婢女走過來禀道:“小姐有命,有個對子請姑爺即對,以寸香為度,如對不出逾了限,小姐不開門。
如對出請房中相見。
” 屈生道:“對子快拿來。
” 婢女遞過去一紙,上寫的是:“貧無谄富無驕未足盡人生之能事”。
師魯問:“有筆否?”婢曰:“有。
”屈生提筆寫對雲:“孝于家忠于國亦不過士子所應為。
”遞與婢女。
婢叩門呈對,小姐看罷笑了一笑說:“開門請進。
”屈生這才得進房,但見小姐已換了便衣坐在一旁,低垂粉頸不發一言。
屈生此時該怎樣說話方才得體,說書的倒替他為起難來了。
要知怎樣成親,且聽下回分解。
題目既下,屈生振筆直書,不過半日,三文一詩已就,再三修飾方才謄正,果然三作俱斟酌飽滿,詩句清新,随進三場都甚得意。
出場後屈生忙将文章錄出兩分,一分送饒老師處,一分送至真人,以決中否。
真人看了一遍,許以必中;饒老師看後批雲:一定報捷,不出五名。
随将文章封了,進入院上陳師爺看,陳師爺轉交與老家人送進上房,夫人小姐一同閱視屈生之文,擊節歎賞,謂無論中與不中,算得無愧。
監臨照例早出闱十日,八月底吳公已出闱,到了署中,見了屈生場作,吳公決定必中。
當即着家人在外面替屈生租了住房,令屈生搬入新居,于榜前行聘下定。
饒老師通知三日内已租好房,屈生奉母移入,随端整了行聘下定禮物,于九月初六日下定。
屆期饒公兩下道喜作媒,又遣人來屈生處照料。
下定已畢,吳公出了允帖八字,吉期為十月二十三日。
吳公之意,如屈生不中,無庸議,候過了年再令他夫婦搬出署中。
如中,冬月内即須動身進京,小姐候滿月後即遷居租房,以使侍奉婆婆。
這也不必細表。
不覺重九已到,放榜揭曉,屈生果中了第五名。
那時屈母之喜歡不必說明,那吳公夫婦與未過門之小姐亦快活非常。
屈生于是谒見房師座師兩主考,見了面問起來,知是吳公新婿,無不歎服吳公能于未遇時特識英雄,羨慕屈生何幸得此知己泰山。
月餘光陰,看看吉期将至,吳公賠嫁女兒的嫁妝早已預備好有年矣。
而今不過說明折乾多賠送些銀兩,至于屈生新居中一切用度,都是吳公給資。
到了吉期前二日,屈生親到青陽宮去見真人說:“弟子特來叩謝。
陳明尊命,不敢奉請去吃喜酒,但弟子心中萬分過不去,隻好多磕幾個頭罷。
”說罷跪下連連叩首。
真人大笑道:“你太拘泥了,我是最怕與人往還,所以不能來替你照應。
别的事不必說,就是那八字一事,你切記永不可說出來。
我不日将歸去也。
” 屈生驚道:“老師為何要回府,幾時再來?” 真人道:“不過有意,不定去不去,你且去,改日再見罷。
”速催屈生動身。
屈生止得辭出回家,忙告老母,商議如何報答大德。
老母道:“何不送上百金以備老人家費用?”屈生聞言速即封了紋銀百兩,複至廟中見真人,取出銀子奉上,跪下說:“一定要求賞收!” 真人道:“你既奉母命而來,我且留下,替我謝謝。
”屈生這才心下稍安,辭别回來。
過了二日,即是婚期。
是日吳公隻請媒人與幕中數位師爺,其他賓客概不驚動,滿城官員送禮一概璧謝。
到了吉時,是撫署發轎來迎新郎。
屈生那時已打扮整齊靜候,轎子已到,屈生辭母登轎。
一路上鼓樂喧天,好不熱鬧。
路人争看新郎,衆口同聲都誇好個人品,又是新貴,明年怕不是鼎甲?可見讀書人畢竟比别樣高出百倍。
不言衆人稱羨,再說那吳公已在衙中等候,先迎煤人後接新郎,轎子已到,直擡至二堂然後出轎,即有禮生引道,先至上房堂屋下立定,然後見仆婦喜娘去請新人。
随即聞鼓樂大作,三請新郎入室,與新人參拜天地神佛後,拜吳氏祖先,然後請丈人丈母受禮。
吳公與夫人分東西而立,夫婦行四雙八拜之禮,吳公夫婦還以一恭一福,随即送入洞房,交杯坐床灑帳挑蓋頭,這些俗套而已,書中不必煩叙。
新郎挑去紅巾偷看,那吳小姐果是天姿國色,心中暗想道:“再不想我一個寒士,今日竟得與此女為配,第恐折福。
” 旋有衆婦女仆婦喜娘來叩喜,跪了一地。
夫人也進新房代吩咐道:“少刻領賞。
”屈生乃出來至花廳,當與那幕友們坐談。
不多時擺宴,直吃至一更後方散。
吳公親送新郎入洞房,隻見内房門緊閉,屈生在外間坐下。
婢女走過來禀道:“小姐有命,有個對子請姑爺即對,以寸香為度,如對不出逾了限,小姐不開門。
如對出請房中相見。
” 屈生道:“對子快拿來。
” 婢女遞過去一紙,上寫的是:“貧無谄富無驕未足盡人生之能事”。
師魯問:“有筆否?”婢曰:“有。
”屈生提筆寫對雲:“孝于家忠于國亦不過士子所應為。
”遞與婢女。
婢叩門呈對,小姐看罷笑了一笑說:“開門請進。
”屈生這才得進房,但見小姐已換了便衣坐在一旁,低垂粉頸不發一言。
屈生此時該怎樣說話方才得體,說書的倒替他為起難來了。
要知怎樣成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