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五、六·上層
關燈
小
中
大
【詩詞歌吟雜類三十七篇】
(按:原書卷之四收詩、吟類一百零一篇,
卷之五收詞、歌、賦、曲、贊類五十七篇,
卷之六收箴、銘、雜文類五十一篇,共二百零九篇。
這裡隻選取三十七篇,附其全目于後。
) 【君臣弈棋】 仁廟在東宮時,嘗觀二内侍弈棋。
因命曾子先生,應制詩雲: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裡封缰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将征旗逼楚城。
興盡計窮征戰罷,松蔭花影滿殘枰。
仁宗和雲: 二國争強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赢。
馬行曲路當先道,将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金城。
等閑識得軍情事,一着成功見太平。
詞意宏偉,尤勝前詩,君臣器量見矣。
【君臣贈答】 嘉靖間,蔣太傅冕,曆仕三朝,緻政歸全州。
朝廷複使聘之,三年不至。
皇上頒詩一道雲: 聞說江南一老牛,征書聘下已三秋。
主人有甚相虧汝,幾度加鞭不轉頭。
冕稱疾,稽首望阙上詩雲: 老牛用力已多年,領破皮穿隻愛眠。
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苦又加鞭。
終不肯仕。
【詠詩見志】 唐宣宗微時,因武宗忌之,遁迹為僧,時遊方外,至黃蘖寺與黃蘖禅師同觀瀑布。
黃蘖得詩一聯雲: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宣宗續之曰: 溪澗豈能容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谛觀此詩,王者氣象,自與人别。
【詠鷹知賢】 崔铉,元略之子也。
為兒時,随父至韓晉公,指架上鷹,令詠焉。
吟曰: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拟飛騰未有因。
萬裡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縧人? □曰:&ldquo此兒可謂萬裡前程也。
&rdquo後寶曆三年登第,久居廊廟,三擁節麾,封魏國公。
【愍肅詩谶】 少保大司馬,錢塘于愍肅公謙,景泰初,監修京城時,見石灰,因而口占一絕雲: 千槌萬鑿出深山,烈火坑中煉爾顔, 粉骨碎身皆不顧,隻留清白在人間。
後公因主易,儲慘,緻大禍。
此詩預為之谶也。
【題項羽廟】 項羽廟,在内黃烏江道中。
歲時,士人過客祀焉。
有士人遊其廟,瞻像呀嗟,惜其不得秦鹿,竟落烏江之浒,命殒青鋒,因書壁以詩曰: 楚水淋淋漢水波,楚山河屬漢山河。
範增有意空彈铗,項伯無謀為倒戈。
子弟八千垓下散,佳人一曲帳中歌。
今來欲問前朝事,莫也将軍記得麼? 詩方就,大風西來,揚沙飄瓦,江湧洶濤,凜有喑啞叱咤之餘威。
士人曰:&ldquo項将軍憤郁其未泯欤?何聞詩而遽怒也。
&rdquo複吟一絕以慰之曰: 巍巍廟宇峙江濱,大将端為血食神。
尊德不須懷舊恨,漢家今已屬他人。
由是,風恬浪息,天晶日如故。
後有士人,複以詩嘲之雲: 君不君兮臣不臣,緣何立廟在江濱? 三分天下猶嫌少,一百紙錢值幾文? 雲罷,狂風大作,撤轉廟門向後,不受其祀。
觀此,則凡英雄豪傑,雖物故于千百載之上,其英氣靈爽,尤轟烈于天地間也。
【摯牌賣】 詩宋隆興仇萬頃未達時,挈牌賣詩,每首三十文。
停筆磨墨,罰錢十三。
至一富家,方治棺,就以為題,即書雲: 梓人所就像紋杉,作就神仙換骨函, 儲向明窗三百日,這回抽出也心甘。
又有婦人,持白扇,以扇為題。
仇舉筆,婦曰:&ldquo未也,以紅字為韻。
&rdquo遂書雲: 常在佳人掌握中,靜時明月動時風。
有時半掩佯羞面,微露胭脂一抹紅。
又有婦人,以箋紙出求題曰:&ldquo即紙是矣,紙乃蘆雁也。
&rdquo書雲: 六七葉蘆秋水裡,兩三個雁夕陽邊。
青天萬裡渾無礙,沖破寒潭一柱煙。
又有婦人,方刺繡,以針為題,以羹字為韻雲: 一寸堅鋼鐵作成,绮羅裡面度平生。
若教稚子敲成鈎,鈎得魚來便作羹。
【遇盜索詩】 李涉為國子博士,嘗過九江,至皖口,遇盜。
盜問曰:&ldquo何人?&rdquo從者曰:&ldquo李博士也。
&rdquo其為盜者曰:&ldquo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剝奪。
久聞詩名,願求一篇足矣。
&rdquo涉贈一絕雲: 春雨灑灑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相逢不識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盜感其詩,果不之奪。
【鬼女聯詩】 有一逸士,道經一孤村,陰雨,乃吟詩曰:&ldquo山前山後雨蒙蒙。
&rdquo未得接句,忽路傍一宅,有女刺繡簾内,和曰:&ldquo才入桃源路便通。
&rdquo士曰:&ldquo偶向堂前逢繡女,&rdquo女曰:&ldquo豈知簾外有詩翁。
&rdquo士曰:&ldquo三春楊柳家家綠,&rdquo女曰:&ldquo二月桃花處處紅。
&rdquo士曰:&ldquo欲問今宵端的事?&rdquo女曰:&ldquo想來隻是夢魂中。
&rdquo士曰:&ldquo爾鬼耶?&rdquo遂不見,惟從棘而已。
士驚懼戰栗。
【束绫贈詩】
這裡隻選取三十七篇,附其全目于後。
) 【君臣弈棋】 仁廟在東宮時,嘗觀二内侍弈棋。
因命曾子先生,應制詩雲: 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
千裡封缰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将征旗逼楚城。
興盡計窮征戰罷,松蔭花影滿殘枰。
仁宗和雲: 二國争強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赢。
馬行曲路當先道,将守深宮戒遠征。
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金城。
等閑識得軍情事,一着成功見太平。
詞意宏偉,尤勝前詩,君臣器量見矣。
【君臣贈答】 嘉靖間,蔣太傅冕,曆仕三朝,緻政歸全州。
朝廷複使聘之,三年不至。
皇上頒詩一道雲: 聞說江南一老牛,征書聘下已三秋。
主人有甚相虧汝,幾度加鞭不轉頭。
冕稱疾,稽首望阙上詩雲: 老牛用力已多年,領破皮穿隻愛眠。
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苦又加鞭。
終不肯仕。
【詠詩見志】 唐宣宗微時,因武宗忌之,遁迹為僧,時遊方外,至黃蘖寺與黃蘖禅師同觀瀑布。
黃蘖得詩一聯雲: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宣宗續之曰: 溪澗豈能容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谛觀此詩,王者氣象,自與人别。
【詠鷹知賢】 崔铉,元略之子也。
為兒時,随父至韓晉公,指架上鷹,令詠焉。
吟曰: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拟飛騰未有因。
萬裡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縧人? □曰:&ldquo此兒可謂萬裡前程也。
&rdquo後寶曆三年登第,久居廊廟,三擁節麾,封魏國公。
【愍肅詩谶】 少保大司馬,錢塘于愍肅公謙,景泰初,監修京城時,見石灰,因而口占一絕雲: 千槌萬鑿出深山,烈火坑中煉爾顔, 粉骨碎身皆不顧,隻留清白在人間。
後公因主易,儲慘,緻大禍。
此詩預為之谶也。
【題項羽廟】 項羽廟,在内黃烏江道中。
歲時,士人過客祀焉。
有士人遊其廟,瞻像呀嗟,惜其不得秦鹿,竟落烏江之浒,命殒青鋒,因書壁以詩曰: 楚水淋淋漢水波,楚山河屬漢山河。
範增有意空彈铗,項伯無謀為倒戈。
子弟八千垓下散,佳人一曲帳中歌。
今來欲問前朝事,莫也将軍記得麼? 詩方就,大風西來,揚沙飄瓦,江湧洶濤,凜有喑啞叱咤之餘威。
士人曰:&ldquo項将軍憤郁其未泯欤?何聞詩而遽怒也。
&rdquo複吟一絕以慰之曰: 巍巍廟宇峙江濱,大将端為血食神。
尊德不須懷舊恨,漢家今已屬他人。
由是,風恬浪息,天晶日如故。
後有士人,複以詩嘲之雲: 君不君兮臣不臣,緣何立廟在江濱? 三分天下猶嫌少,一百紙錢值幾文? 雲罷,狂風大作,撤轉廟門向後,不受其祀。
觀此,則凡英雄豪傑,雖物故于千百載之上,其英氣靈爽,尤轟烈于天地間也。
【摯牌賣】 詩宋隆興仇萬頃未達時,挈牌賣詩,每首三十文。
停筆磨墨,罰錢十三。
至一富家,方治棺,就以為題,即書雲: 梓人所就像紋杉,作就神仙換骨函, 儲向明窗三百日,這回抽出也心甘。
又有婦人,持白扇,以扇為題。
仇舉筆,婦曰:&ldquo未也,以紅字為韻。
&rdquo遂書雲: 常在佳人掌握中,靜時明月動時風。
有時半掩佯羞面,微露胭脂一抹紅。
又有婦人,以箋紙出求題曰:&ldquo即紙是矣,紙乃蘆雁也。
&rdquo書雲: 六七葉蘆秋水裡,兩三個雁夕陽邊。
青天萬裡渾無礙,沖破寒潭一柱煙。
又有婦人,方刺繡,以針為題,以羹字為韻雲: 一寸堅鋼鐵作成,绮羅裡面度平生。
若教稚子敲成鈎,鈎得魚來便作羹。
【遇盜索詩】 李涉為國子博士,嘗過九江,至皖口,遇盜。
盜問曰:&ldquo何人?&rdquo從者曰:&ldquo李博士也。
&rdquo其為盜者曰:&ldquo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剝奪。
久聞詩名,願求一篇足矣。
&rdquo涉贈一絕雲: 春雨灑灑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相逢不識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盜感其詩,果不之奪。
【鬼女聯詩】 有一逸士,道經一孤村,陰雨,乃吟詩曰:&ldquo山前山後雨蒙蒙。
&rdquo未得接句,忽路傍一宅,有女刺繡簾内,和曰:&ldquo才入桃源路便通。
&rdquo士曰:&ldquo偶向堂前逢繡女,&rdquo女曰:&ldquo豈知簾外有詩翁。
&rdquo士曰:&ldquo三春楊柳家家綠,&rdquo女曰:&ldquo二月桃花處處紅。
&rdquo士曰:&ldquo欲問今宵端的事?&rdquo女曰:&ldquo想來隻是夢魂中。
&rdquo士曰:&ldquo爾鬼耶?&rdquo遂不見,惟從棘而已。
士驚懼戰栗。
【束绫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