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上層

關燈
【華陽奇遇記】 天曆二年,己巳之歲,于潛秀才文信美,偶出遊,至半道,忽有二使,布袍葛履,聯袂而來,長揖于前曰:&ldquo華陽丈人,薰沐而請!&rdquo信美倉卒辭避曰:&ldquo信美天目之鄙人,華陽地肺之靈境,仙凡既隔,造詣何由?&rdquo二使曰:&ldquo已辦軒車,願勿多讓。

    &rdquo遂與同行。

    果有竹兜子一乘,俟于道左。

    信美既上,舁去如飛,頃刻即至。

    使者偕信美入,丈人玉冠绡衣,秉簡出迓,且緻辭雲:&ldquo潛越奉邀,曲承枉顧,幸勿以牽率見罪也!&rdquo與之抗禮,并坐于堂。

    茶罷出,杯珍羅列,丈人親執盞于信美前曰:&ldquo老夫叨處洞天,久思閑逸,而男婚女嫁,尚爾關心。

    今弱息及笄,議婚震澤,将納其次子為婿。

    佳期式屆,聘禮已臨,諸事皆備,惟回書未得人耳。

    稔聞名士,尤擅才華,特此樊迓,無非借重。

    &rdquo命左右,取筆硯鸾箋,置于幾案之上。

    信美肘若神運,思如泉流,揮灑無停,略不經意。

    雲: 福地陰陽合,洞天諧二姓之緣;龍池歲月深,水府締萬年之好。

    專憑兔穎,虔複鸾緘。

    恭維震澤主者順濟昭王親家阙下:乾坤粹氣,星鬥寒芒。

    果證真仙,受害資于上界;位齊海渎,膺顯号于明時。

    為霖運仁靜之施,體道存智之用。

    涓流必納,廓其量于有容;衆派爰歸,彙其涯于無際。

    久著朝宗之望,夙推潤下之功。

    視事坐魚鱗堂,斑行肅睦;休退晏玳瑁殿,歌舞鮮妍。

    官聯天上之豪華,廟食吳中之綿,遠民虔崇于香火,世尊俯仰于威靈。

    福祿攸同,商農均賴。

    某,志耽沖素,體法謙虛,通籍金門,生殺忝司于下土;秉鈞玄省,朝參幸近于清光。

    既交鄰壤之歡,仍羨華腴之盛。

    如令嗣某,昂聞望,允為白面繡衣;即小女某,婉娩聽從,讵謂紅樓富家。

    仁厚慕象美之公子,肅雍愧下嫁之王姬。

    自顧何人,敢辭非耦。

    宜其家,宜其室,納微式謹于初盟;投以桃,投以李,将意莫酬于厚贶。

    長春不老,永世齊芳。

     丈人讀罷,稱歎再三,遂留宿以光花燭之會。

    于是遣價赍書。

    遍請附近洞府群仙,壯觀禮席。

    至日骈集,車馬之多,旗麾之盛,蓋世所未有。

     丈人頂九旒之冠,佩五嶽之圖,被赤霜之服,宿客于别殿。

    俄而千驺萬騎,擂鼓鳴笳,翠蓋文旌,擁雕鞍之先後;繡裳衮服,俨珠履之尊崇。

    燈燭輝煌,笙歌缭亮。

    待者走報:&ldquo新婿及門也!&rdquo群從起迎,引入幕次。

    忽内間傳命,索催妝詩甚急。

    而婿所帶相行之人,艱澀殊甚。

    從者數十輩,絡繹不絕。

    婿緝知信美在坐,私下遣人緻。

    信美即代吟之。

    詩曰: 玉鏡台前綠鬟,象牙梳滑墜床間。

     寶钗金鳳都簪遍,早出紅羅繡幔看。

     又 十八鬟鬓氣力橋,妝成不覺夜迢迢。

     風流自有張生筆,留取雙眉見後描。

     媒持以入,衆皆喝彩。

    但見得,紅妝百隊,畫燭兩行。

    箫管喧嘩,香風淡蕩。

    引婿入洞房合卺。

    執事者又忘将撒帳文來,左右皆失色。

    婿呼媒耳語,複使出緻信美,信美撰附之曰: 伏以未判,固溟滓之無形;清濁既分,使剛柔之有對。

    粵從開辟之始,已生配匹之名。

    至道所存,大婚尤謹。

    恭惟震澤新婿郎君,華陽元姬淑女,早鐘間氣,夙孕真姿。

    禮樂文章,端可作吳彩鸾之倩;工容言德,允宜為王君迥之妻。

    非能自從于靈源,紅華肯題于流水。

    天作之合,神助其成。

    惟化工不離于陰陽,而道妙造端乎夫婦。

    曲房窈窕。

    羅帏翠被。

    郁金香盛服輝光,火烷罩衣繡方領。

    揭蓋露珠冠之飾,交杯互玉之#嘗。

    錦褥平鋪,軟襯金蓮之襪;黛螺濃染,輕描偃月之眉。

    二姓百年,一雙兩好。

    燕婉既諧于伉俪,綢缪宜合于琴瑟。

    于以采藻,于以采蘋,蒸嘗之薦。

    載弄之璋,載弄之瓦。

    合歡讵讓于名花。

    并帶宛同于奇果。

    嘁嘁似朝陽之鳳,雍雍類春渚之鴻。

    響犀帏幔,蹙龍鱗之輕細;夢回鴛枕,口含雞舌之芳馨。

    奇逢已遂于結缡,善頌更陳于撒帳。

    請歌辭語,庸助17萬錦情林歡聲。

     撒帳東:羅帏繡幕圍春風,紅綻櫻桃含白雪,元精耿耿貫當中。

     撒帳西:歌舞留人月易低,驚起芙蓉睡新足,倚風情态被春迷。

     撒帳南:新人轎上着春衫,雲鬓半偏新睡覺,斷腸春色在江南。

     撒帳北:雲樓半開壁斜白,小語低聲問玉郎,春色腦人眠不得。

     撒帳上:兩雨紅妝笑相向,淡雲輕雨拂高堂,睡覺不知新月上。

     撒帳下:滿山明月東風夜,水箪銀床夢不成,美酒清歌曲房下。

     伏願撒帳之後,姑媳交慶,家室攸宜。

    一掬瓊漿,謾說裴航之奇遇。

    五雙白璧,可知雍伯之陰功。

    縱石爛而海枯,諒天長而地久。

    螽斯秩秩。

    麟趾振振。

     奈何婿之傧相,多作吳語,不善于讀,複傳呼文秀才抵内寝。

    珠玉相輝,绮羅交映;桃腮杏臉,粉頸酥胸者,不知其幾千百人,如非女與婿對坐象床,斷不能辨其孰為新歸也。

    信美抗聲郎誦,從容閑雅,抑揚高下,甚得其宜,聽者齊聲道好,禮成而出。

    須臾,婿遣媒緻謝,利市冰绡二匹,明珠二顆。

    信美拜受,便赴禮筵。

    所設皆非煙火之食,不能名識。

    丈人遍告坐賓,贊譽信美之才調。

    且作而言曰:&ldquo惟茲嘉禮,曠劫罕遇。

    今文士贲臨,群仙光降。

    願留珠玉,以為洞天之重,不識可乎。

    &rdquo信美獻《洞天花燭》。

    詩曰: 玄黃初分□靈壤,峭璧穹岸絕來□。

    深岩不遣俗人到,窈窕惟宜法宮敞。

    重重疊疊峙華構,畫棟淩霄挂金榜。

    丈人華蓋鈞軸相,佐治蓬萊生殺掌。

    神明自與世塵異。

    婚嫁本無情欲想。

    陰陽動靜合橐龠,示有偶配非惚恍。

    高闳孰是可作對,震澤尊居百川長。

    時良日嘉車輛多,瓊樹瑤柯頓成雙。

    烹龍鳳設賓筵,拷鼓撾鐘震霆響。

    蹇予凡陋忝司箋,利市平分珠與镪。

    雍容喜得廁衣冠,賓相甯期近屏幌。

    庖丁絡繹進珍羞,座客紛纭□□□。

    飲河鼹鼠愧盈腹,止魯慚厚享。

    幸觀花燭獻新篇,留與千年洞天賞。

     衆賓傳玩,鹹贊新奇。

    宴罷酒闌,扶攜而出。

    明日,丈人于玄清内殿,特待新婿,專命信美陪席。

    信美固讓不敢當,翁婿交請,乃就坐。

    酒三行,美人捧紅羅二端、文錦二匹為謝。

    既終宴,遣前二使送出。

    還家,家人驚怪,失已半月矣。

    信美悉出諸物貨賣,遂成富室,子孫甚盛,号遇仙文氏。

    于潛人至今稱之不絕。

     【張于湖宿女真觀記】 話說宋朝淮西和州泾陽縣,有一秀才,姓張,名孝祥,字安谷,号于湖。

    腹中背記五車書,胸内包藏千古史。

    因戀新婚,不赴科第。

    其父作詩以誡之: 西風飒飒逼槐黃,文士紛紛赴選場。

     休戀鳳衾鴛帳暖,桂花香似麝蘭香。

     于湖見詩,遂赴京應舉。

    幸喜高登,除授江西臨江縣尹。

    在任一清如水,四民鹹仰。

     一日餘閑,往臨江亭觀玩。

    但見山青水秀,景物鮮明。

    見正面屏風畫着潇湘八景,左壁&ldquo範蠡歸湖&rdquo,右壁&ldquo子房歸山&rdquo。

    攸攸之樂,猛然觸心,遂于壁上題詩一首雲: 洞庭潮送客,景物晚煙籠。

     雨過山岚靜,潮回港舣通。

     北去搜千疊,南來轉萬篷。

     不如趨潮去,江邊學釣翁。

     題畢,歸衙,不在話下。

     不覺四季光陰如拈指,兩輪日月似奔梭,三年任滿,升越州通判。

    未任一年,改升金陵建康府尹。

    帶領伴仆王安,雇船前去。

     饑食渴飲,夜住曉行,來到揚子江,過金山寺,見十數人駕快船一隻,問雲:&ldquo來船莫不是建康府尹張爺的麼?&rdquo于湖叫王安答道:&ldquo隻說不是。

    &rdquo王安回道:&ldquo後船來的是。

    &rdquo那接官公人去了。

    王安問道:&ldquo相公何意,不要公人跟随入城?&rdquo于湖曰:&ldquo他們跟着,不得閑行遊玩。

    且同你入城,尋親訪友,茶坊酒肆,勾欄寺觀,俱以遊玩,方可理任。

    &rdquo 來到通江橋邊。

    時八月天氣,尚且炎熱。

    于湖吩咐王安:&ldquo上岸尋個寺觀,燒湯水洗浴。

    解涼則個。

    &rdquo王安上岸,行無半裡,見一座道觀,向前與門公唱喏,道曰:&ldquo我官人行船辛苦,欲借浴堂與官人洗澡則個。

    &rdquo門公曰:&ldquo請坐,待小人與觀主說知。

    &rdquo門公轉過鶴軒,與觀主說道:&ldquo有一官人,借浴堂洗澡。

    禀過觀主得知。

    &rdquo觀主曰:&ldquo天氣炎熱,洗浴何妨。

    &rdquo傳語請入。

     王安報知于湖。

    于湖即入軒前,與觀主相見。

    于湖将眼觑見:觀主頭戴星冠,身披鶴氅,人物清标,豐姿伶俐。

    于湖暗暗喝彩道:&ldquo不知來到女真觀,得遇此觀主,半老佳人,恁般風韻。

    &rdquo遂調《西江月》詞一阕,單道觀主妙處: 半舊鞋兒着穩,重糊紙扇風多。

    隔年煮酒味偏濃,雨過夭桃色重。

     強距公雞快鬥,尾長山雉枭雄。

    燒殘銀燭焰頭紅,半老佳人可共。

     吟畢,與觀主分賓主而坐。

    觀主問曰:&ldquo尊官何處?高姓貴名?因甚到此?&rdquo于湖曰:&ldquo小生洛陽人氏,姓何,名通甫。

    遊玩至此,天氣炎熱,敬到上宮,借求一浴。

    請問觀主高姓?貴庚?&rdquo觀主答曰:&ldquo貧道在俗姓潘,年四十有八,諱名法成。

    &rdquo正說之間,簾栊響處,隻見一人俄然而入。

    頭戴七星冠,身披紫霞服,皂絲縧,紅履,約有二十餘歲。

    顔色如三十三天天上玉女臨凡世,精神似八十一洞洞中仙女下瑤池。

    生得豐姿伶俐,冠乎天成。

    于湖一見,蕩卻了三魂,散卻了七魄。

    觀主令他進前。

    稽首施禮畢,伫立側邊,啟唇問曰:&ldquo官宰高姓?&rdquo于湖答道:&ldquo姓何,名通甫。

    &rdquo那道姑曰:&ldquo小道事冗,不及陪奉。

    &rdquo稽首而去。

    于湖想:&ldquo好個佳人,可惜做了道姑。

    &rdquo又問觀主曰:&ldquo适間來者是何人?&rdquo觀主曰:&ldquo就是敝觀知客。

    &rdquo 正問之間,隻見小童請相公沐浴。

    于湖至浴堂浴罷,到客房梳篦整冠。

    值門公在側,便問門公:&ldquo多少年紀?&rdquo門公曰:&ldquo小人今年六十二歲。

    &rdquo于湖曰:&ldquo你在此幾年?&rdquo門公曰:&ldquo有二十餘年。

    &rdquo于湖又問曰:&ldquo你身上衣服,誰管你的?&rdquo門公道:&ldquo告相公得知,小人但得三餐足矣。

    豈望衣服有無。

    &rdquo于湖謂王安曰:&ldquo你去船中取布一匹,賜與門公做衣服穿。

    &rdquo王安取與門公。

    門公拜謝。

    于湖就問門公曰:&ldquo方才鶴軒相見那個知客,姓名甚麼?那裡人氏?今年幾何?&rdquo門公曰:&ldquo姓陳,名妙常,今年二十三歲,金陵建康府人氏,十五歲在此出家。

    &rdquo于湖曰:&ldquo他的宿房在哪裡?&rdquo門公曰:&ldquo在東廊第一間便是。

    &rdquo言未已,被女童來請相公晚齋撞散。

     于湖到鶴軒相見,謂觀主曰:&ldquo蒙容洗浴,又賜晚齋,何以克當?生之舟中炎熱,故假館借宿一宵,來日便行,自當拜謝。

    &rdquo觀主曰:&ldquo無妨。

    如若未行,寬住幾日。

    &rdquo 當晚齋罷,于湖閑步東廊之下,明月如晝,吟詩一首: 浩蕩偏宜八月秋,蟾光皎潔照諸州。

     誰家玉鏡新磨出,挂在長空忘卻收? 乘此月明,信步閑行,聽得琴聲響亮,見座黑門樓未關,挨身而入。

    見十餘個道姑盤環而坐,知客中坐撫琴。

    于湖歎曰:&ldquo此女正是鳳凰與雞伴,難以類比。

    &rdquo正看之際,忽然琴弦已斷。

    知客曰:&ldquo莫不是有人盜聽吾琴?&rdquo于湖慌忙而轉,自言曰:&ldquo何年月日,再逢此女,吾願足矣。

    可憐落在空門。

    &rdquo乘此月色,題詩一首于粉壁上: 星鬥當天月正圓,忽聞窗下理琴弦。

     瑤池降下真仙子,看罷教人獨慘然。

     尾後書&ldquo洛陽才子何通甫題&rdquo。

    題畢,回房歇息。

     次早,門公來請早齋。

    齋罷,卻待收拾起程,隻見門公報曰:&ldquo知客有請。

    &rdquo于湖即至知客房中,分賓主而坐。

    茶罷,知客曰:&ldquo夜來軒中有失迎迓。

    &rdquo于湖曰:&ldquo冒渎多端,不罪幸矣。

    &rdquo觀見壁上有詩,而讀曰: 曉日瑤台夜氣清,天風吹落步雲聲。

     塵根未盡俗緣在,千裡關山月正明。

     于湖讀罷,問曰:&ldquo此詩何人所作?&rdquo知客答曰:&ldquo昔漢光武遊王母宮,見仙妃在彼,數日撫琴,故作&lsquo天風吹落步雲聲&rsquo。

    &rdquo于湖暗忖道:&ldquo十分人物,寫作俱高,有十二分奇妙。

    &rdquo知客曰:&ldquo小道今日上殿回來,見壁間題先生佳作,重蒙過獎。

    &rdquo于湖曰:&ldquo小生沖撞貴寓,竊聽琴音,回房亂道《臨江仙》小詞以奉。

    伏乞勿擲。

    &rdquo就袖中取出,遞與知客拆開觀看: 誤入蓬萊仙洞裡,松蔭忽睹數婵娟。

    衆中一個最堪憐。

    瑤琴橫膝上,共坐飲霞觞。

    雲鎖洞房歸去晚,月華冷氣侵高堂。

    覺來猶自惜餘香。

    有心歸洛浦,無計到巫山。

     知客看了暗道:&ldquo正是引賊入寨。

    &rdquo于湖曰:&ldquo知客休哂。

    &rdquo知客曰:&ldquo重蒙所賜佳章,又好笑,又好惱,書雲:夫人必自侮,然後侮人。

    小道欲言,尤恐冒渎洪威。

    &rdquo于湖曰:&ldquo久聞知客佳妙,小生誠為抛磚引玉。

    &rdquo知客道:&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