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宮殿上四美成婚 孤城中兩忠遇難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小計,不知有濟否?”總兵道:“道爺妙計,必然不差,請道其詳。
”誠齋道:“吾聞武侯曾有木牛流馬之法,如念頭陀必要對面咒人,不若吩咐軍中,連夜趕做數百木人木馬,人用金盔亮甲,馬足都用車盤,馬腹可以藏人,馬口俱藏火炮。
老總戎調兵出戰,待他殺敗逃去,須大震金鼓,喊叫追趕,就将木人木馬撥動機關,假作人馬追在海邊,使彼一時莫辨。
頭陀必在船頭弄撥,那時馬口火炮齊發,不怕頭陀賊船不彈為齑粉。
此計不知可好?請老總戎商酌定奪。
”總兵大喜道:“人說讀書人胸藏甲胄,信不謬也。
弟雖有武藝,隻知上陣相殺,哪有這些神機妙算。
今聞道爺妙策,諒這賊頭陀指日可破矣。
望道爺畫一圖樣,連夜着木匠做就便了。
”誠齋當即畫就木人木馬圖,送到總兵處,總兵果叫木匠連夜做就,肚内果可藏人,撥動機關,走如飛馬,遠至百步,便看不出是真是假。
馬口俱藏火炮,一一妥當。
正要出兵,算來神出鬼沒,雖有奸惡頭陀,怎逃馬口神炮。
誰知不應木馬成功,點兵時,忽有一個馬兵謅狗兒酒醉不到,總兵大怒道:“行兵之際,豈容臨點不到,發令箭一枝,整整綁赴轅門,斬首示衆。
”内有一兵與狗兒有親,急急報知。
狗兒自知難免,趁令箭未到,先逃到海船,将木人木馬之計,一一報知,以為進身之地。
頭陀海賊聞知,盡吃一驚,道:“此計果然厲害,幸鄒狗兒報知,不然我軍盡入局中矣。
為今之計,隻有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速點兵将百員,埋伏海口,候他木馬追來時,可将木馬盡行撥轉,使向彼軍跑去,火炮一發,豈不反皆彈死。
”算計已定,就發兵對敵。
總兵哪裡知道,原用前計,将木人木馬去,誰知将近海口,被伏兵撥轉木馬,反向本陣趕回,火炮齊發,吓得兵将急急躲避,已彈死大半。
總兵急急收兵入城。
知為鄒狗兒所賣,無可如何,惟有閉城固守,與守道連夜做就文書報知。
督扶達部又修成疏章,奏知皇上,請發救兵。
皇上見疏,大驚道:“台灣系江浙門戶,台灣若失,江浙危矣。
”速命大臣會議,發兵救應要緊。
當有兵部尚書啟奏道:“臣昨觀來文雲:海賊屢戰屢敗,甚是無用,即一總兵李紹基足堪抵敵,無用救兵接應。
所慮者頭陀邪術厲害,無人敢當,故請兵相助。
今觀在朝諸将,武藝高強者雖多,能滅邪破法者鮮有。
隻有鎮西侯金玉與左右二将鐵純鋼、石有光,昔年蕭化龍造反,道人妖法更比頭陀厲害,皆賴彼三人之力,一朝破法斬除。
今若要破頭陀,除此三人,無人可去,不識聖意若何?”皇上遲疑半晌,道:“卿所舉雖是,但西安亦系要地,況平定未久,若将兵馬撤回,誠恐餘賊乘機竊發,危害不淺,必要想一兩全之策為妙。
”早有左丞相出班:“啟奏吾皇,臣聞聖慮果是不差,但尚書所舉,亦不為謬。
依臣遇見,将軍鐵純鋼久居西安,民情地理素所熟悉,不若使他權護鎮西侯印信,鎮守西安。
将軍石有光武藝甚好,可命征海之任。
鎮西侯金玉正直無私,邪魅不能相犯,可為監軍之職,前往破法,豈不一舉而三得乎。
不識聖意若何?”皇上道:“卿言甚是有理,可速傳旨鎮西侯金玉,加封靖海公,帶領兵馬,速征台灣,監軍破法。
其鎮西侯印信着将軍鐵純鋼署理,鎮守西安。
将軍石有光封征海大将軍,帶領兵馬前往台灣,征伐海寇。
有功之日,另行升賞。
”旨意一出,兵部即刻着人飛馬赍到西安。
金玉聞知,同鐵、石二将接過聖旨,見旨意緊急,又知台灣守道就是誠齋,危在旦夕,遂即将印信、兵符、令箭交與純鋼署理,自同有光拜别父母,急要點将起身。
彥庵知道,立刻寫書一封寄候誠齋。
夫人道:“妾身向年曾許天竺香願,至今未還。
今相公既往浙江,妾可好同到杭州,還了香願,何如?”金玉道:“救兵如救火,一則旨意緊急,二則伯父有難,刻不容緩,豈能帶得家眷。
夫人既要還願,可禀知公婆前去便了。
我若僥幸成功,或者在彼相會也不可知。
”說完,遂同有光領兵去了。
正是欲報君恩又兼私誼,未知此去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誠齋道:“吾聞武侯曾有木牛流馬之法,如念頭陀必要對面咒人,不若吩咐軍中,連夜趕做數百木人木馬,人用金盔亮甲,馬足都用車盤,馬腹可以藏人,馬口俱藏火炮。
老總戎調兵出戰,待他殺敗逃去,須大震金鼓,喊叫追趕,就将木人木馬撥動機關,假作人馬追在海邊,使彼一時莫辨。
頭陀必在船頭弄撥,那時馬口火炮齊發,不怕頭陀賊船不彈為齑粉。
此計不知可好?請老總戎商酌定奪。
”總兵大喜道:“人說讀書人胸藏甲胄,信不謬也。
弟雖有武藝,隻知上陣相殺,哪有這些神機妙算。
今聞道爺妙策,諒這賊頭陀指日可破矣。
望道爺畫一圖樣,連夜着木匠做就便了。
”誠齋當即畫就木人木馬圖,送到總兵處,總兵果叫木匠連夜做就,肚内果可藏人,撥動機關,走如飛馬,遠至百步,便看不出是真是假。
馬口俱藏火炮,一一妥當。
正要出兵,算來神出鬼沒,雖有奸惡頭陀,怎逃馬口神炮。
誰知不應木馬成功,點兵時,忽有一個馬兵謅狗兒酒醉不到,總兵大怒道:“行兵之際,豈容臨點不到,發令箭一枝,整整綁赴轅門,斬首示衆。
”内有一兵與狗兒有親,急急報知。
狗兒自知難免,趁令箭未到,先逃到海船,将木人木馬之計,一一報知,以為進身之地。
頭陀海賊聞知,盡吃一驚,道:“此計果然厲害,幸鄒狗兒報知,不然我軍盡入局中矣。
為今之計,隻有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速點兵将百員,埋伏海口,候他木馬追來時,可将木馬盡行撥轉,使向彼軍跑去,火炮一發,豈不反皆彈死。
”算計已定,就發兵對敵。
總兵哪裡知道,原用前計,将木人木馬去,誰知将近海口,被伏兵撥轉木馬,反向本陣趕回,火炮齊發,吓得兵将急急躲避,已彈死大半。
總兵急急收兵入城。
知為鄒狗兒所賣,無可如何,惟有閉城固守,與守道連夜做就文書報知。
督扶達部又修成疏章,奏知皇上,請發救兵。
皇上見疏,大驚道:“台灣系江浙門戶,台灣若失,江浙危矣。
”速命大臣會議,發兵救應要緊。
當有兵部尚書啟奏道:“臣昨觀來文雲:海賊屢戰屢敗,甚是無用,即一總兵李紹基足堪抵敵,無用救兵接應。
所慮者頭陀邪術厲害,無人敢當,故請兵相助。
今觀在朝諸将,武藝高強者雖多,能滅邪破法者鮮有。
隻有鎮西侯金玉與左右二将鐵純鋼、石有光,昔年蕭化龍造反,道人妖法更比頭陀厲害,皆賴彼三人之力,一朝破法斬除。
今若要破頭陀,除此三人,無人可去,不識聖意若何?”皇上遲疑半晌,道:“卿所舉雖是,但西安亦系要地,況平定未久,若将兵馬撤回,誠恐餘賊乘機竊發,危害不淺,必要想一兩全之策為妙。
”早有左丞相出班:“啟奏吾皇,臣聞聖慮果是不差,但尚書所舉,亦不為謬。
依臣遇見,将軍鐵純鋼久居西安,民情地理素所熟悉,不若使他權護鎮西侯印信,鎮守西安。
将軍石有光武藝甚好,可命征海之任。
鎮西侯金玉正直無私,邪魅不能相犯,可為監軍之職,前往破法,豈不一舉而三得乎。
不識聖意若何?”皇上道:“卿言甚是有理,可速傳旨鎮西侯金玉,加封靖海公,帶領兵馬,速征台灣,監軍破法。
其鎮西侯印信着将軍鐵純鋼署理,鎮守西安。
将軍石有光封征海大将軍,帶領兵馬前往台灣,征伐海寇。
有功之日,另行升賞。
”旨意一出,兵部即刻着人飛馬赍到西安。
金玉聞知,同鐵、石二将接過聖旨,見旨意緊急,又知台灣守道就是誠齋,危在旦夕,遂即将印信、兵符、令箭交與純鋼署理,自同有光拜别父母,急要點将起身。
彥庵知道,立刻寫書一封寄候誠齋。
夫人道:“妾身向年曾許天竺香願,至今未還。
今相公既往浙江,妾可好同到杭州,還了香願,何如?”金玉道:“救兵如救火,一則旨意緊急,二則伯父有難,刻不容緩,豈能帶得家眷。
夫人既要還願,可禀知公婆前去便了。
我若僥幸成功,或者在彼相會也不可知。
”說完,遂同有光領兵去了。
正是欲報君恩又兼私誼,未知此去若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