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逆奸相翰院興兵 獲先鋒西賓合計

關燈
,正要殺入潼關,直取河南府。

    忽見喽羅來報,道:“朝廷差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兵馬殺來,紮營潼關,特來報知。

    ”大王道:“你可曾探得元帥何名?有什本事?先鋒何人?喽羅道:“細情尚未探實。

    ”大王道:“既如此,再去打探。

    ”喽羅領命方去,又見兩個喽羅綁進一人,上前禀道:“小的是夜巡兵,昨晚拿得一個奸細,口稱是北京盧丞相差來,要求見大王的。

    小的不敢自專,解來請大王與軍師發落。

    ”大王将那人一看,問道:“你這狗頭,明明是個奸細,如何口稱盧丞相所差,要見孤家?我且問你,盧丞相是誰?要見孤家何事?快快說來!倘有一字支吾,着刀斧手伺候。

    ”那人吓得半晌不敢開口,慢慢定了性,方說道:“小的實是盧丞相所差。

    我丞相是當朝首輔,久仰大王威名,如雷貫耳,欲思拜谒,奈機會未便,又恐大王不肯信用。

    前見各省奏章,請旨發兵,丞相便乘機保舉了一個文狀元,假說他有文武全才,着他領兵前來。

    實是一個白面書生,一無所能。

    但做人狡猾,仍恐投降大王,聽信将來必生異心,特修書道達。

    倘大王起兵到京,丞相願為内應,”一面将書呈上,大王與軍師一看,大喜道:“此誠天助我也。

    ”将來人打發酒飯,一面就傳太子出來,吩咐他:“勸降向日西安所獲諸将,并領兵保守城中。

    孤與軍師,即刻起兵,打破潼關,殺了那書呆,再起大兵便了。

    ”純鋼道:“聞朝中差來征西大元帥,想亦是個武官,如何是個書呆?”大王道:“我兒不知其中緣故,有書一封在此,你去一看便知。

    ”将書付與純鋼,即同軍師領兵去了。

     不兩日,來到潼關。

    果見官軍已擺成陣勢相候,兩邊射住陣腳。

    隻見官兵中醜兒殺出,賊兵中烏合敵住。

    戰不數合,烏合抵擋不住。

    巫庸上前接住,又數合,敗下。

    蔔成功出馬,更是無用,被醜兒一槍搠死。

    吓得芮風刀趕上迎敵,又被搠死。

    于敵退、聞聲怕兩将齊上,奈醜兒武藝高強,兩個也不是他對手,被他左一槍,右一槍,兩上齊齊落馬,被官兵活捉去了。

    軍師見勢不好,急差何庸、畢書、房仁、符義一齊殺出。

    狀元見賊将齊出,恐醜兒一人難于招架,又着三員副将出關接應。

    兩邊鬥至十數合,賊将又将要敗。

    隻見軍師口中念念有詞,忽天上降下多少天兵天将,官軍盡皆捆倒,被賊将活捉過來。

    軍師急令斬首,大王道:“我看他先鋒武藝甚好,且羁緊,要他歸降,我軍益強矣。

    況我家有兩員大将被他捉去,我若殺他先鋒,彼必殺我大将。

    且待捉了那書呆,一同殺也不遲。

    ”軍師道:“既如此,可将囚車囚了,解到西安與太子收管,待貧道再施小術,拿那書呆便了。

    ”一面将醜兒解回西安,一面又着兵将攻打潼關。

     且說狀元見醜兒被獲,一發驚慌,不敢再與抵敵。

    軍師見他不出,知他是個沒用的官兒,便又念念有詞,忽天上降下無數天兵天将,殺上關去,料來決勝。

    誰知狀元身上穿了仙衣,見鬼兵殺進,正在危急,忽見一尊小小聖像,從狀元頂上現出。

    鬼兵見了,紛紛跌下,盡成紙豆。

    軍師見此法不靈,背上取下兩個葫蘆,口中一念,隻聽得呼呼大風,飛砂走石,又見火龍火馬,火将火箭,都向關上燒去,滿想此法萬無不靈,不怕那書呆不死于風火。

    哪知看看近關風火,忽然反望本陣吹來,賊兵燒死無數。

    吓得軍師急急收法,大王已經跌倒在地,連忙扶起,面上已燒得漆黑,胡須燒去一半,對軍師道:“方才軍師法術亦甚厲害,如何一近到關,神兵忽然不見,風火反向我軍吹來,莫非他也有神術幺?”軍師心上也慌張,隻得勉強支吾,道:“他就有術,怎敵得我的正法,想他命還未該就絕,大王但請放心,總在貧道身上,數日内包管成功便了。

    ”大王道:“全仗軍師神力,隻是方才孤家受此一驚,心上十分慌忽。

    ”奈何軍師見法不靈,巴不得大王去了,可以掩飾,便道:“大王既心上不快,且先請回宮靜養。

    這邊之事,全在貧道便了。

    ”大王大喜,就将一應兵将,盡留軍師調度,自己乘了暖轎,先回西安去了。

    正是青龍與白虎同居,吉兇事全然未保。

    要知回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