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救小主窮途乞食 作大媒富室求親
關燈
小
中
大
一路富饒,求吃回家,盤費何須慮得?”俞德道:“不知老師是何道号?将來何處再得拜見否?”道人道:“我雲遊四海,并不知有号。
若要相逢,十五年後,杭州天竺再得一會。
我當着徒弟鐵嘴道人,指引行藏便了。
”那時公子也起來了,見說道者救他的,便同了老家人一齊拜謝。
拜了幾拜,擡起頭來,道人忽然不見,連茅庵也沒有了。
二人俱在露天,深以為奇。
喜得身子比前更加強健。
方知那道者是個神仙。
我說這沙灘上,哪來這所茅庵?原來神仙變化在此,救公子的,看來公子将來,必有好處。
且依仙人吩咐,捱到前途再處。
于是走了六、七日,公子忽然病倒。
原來公子漂蕩江心,寒濕入骨,虧穿了仙衣,吃了仙丹,捱過七日,方才發作。
也是他命中還有數年厄運,婚姻上該有變更,遇了神仙,也不能挽回。
那時俞德将他扶入一個破廟中,神前拜闆上睡下,意欲到裡邊,讨些熱湯與公子吃。
誰知那廟中,有兩個道士,老道喚做無虛,徒弟名喚拂塵,甚是窮苦。
虧拂塵外邊化緣養師,那日不在家。
無虛做人是最刻薄的,見俞德要湯,不但沒有,反走出一看道:“此是神聖殿上,怎幺将個病人睡在此?快些扶了出去。
”俞德再三哀求,無虛必要趕出。
恰好拂塵化齋回來,看見問起,知是落難的公子,便勸進師父,對俞德道:“既是一位公子,這破殿上風又大,有病之人,如何睡得?可扶到裡邊廂房裡睡,隻是貧道窮苦,隻好早晚燒些湯水,照看照看,飯卻供你不起。
”俞德道:“隻求如此,已感激不盡了。
飲食我自去求讨來吃。
”遂将公子扶入廂房安睡。
拂塵又收些湯米與他吃了,又對俞德道:“我師父老年人,未免言三語四,要看我面上,不要理他。
”俞德道:“這個我曉得。
”俞德便出去,買了一方黃布,央道士寫了情節,背在背上,各處求化。
幸遇好善的多,讨來吃了。
剩下就請醫調治公子,奈公子惡運未脫,神仙尚不能救。
況凡醫豈能醫治?在廟中足足病了三年,方得痊愈。
飲食稍進,正想要行,忽然身上發一身瘋癞,滿頭滿臉皆生遍。
公子哭對俞德道:“我命運如此颠倒!方得病愈,又癞到這般光景。
莫說沒有出頭之日,就要見人,也無面目。
倒不如死了,還得幹淨。
三年受你與師父恩德,大約要來生補報了。
”俞德道:“公子說哪裡話!你在江中漂到沙灘的時節,穩穩必死,尚賴仙翁賜丹救活。
到此廟中病倒,若非師父收留,三年内怎能得活?處處遇着救星,得以病痊。
正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至于身上瘋癞,不過皮毛之病,不久自痊。
請自放心。
”拂塵也道:“公子正在青年,前程遠大。
疥癞之病,何必介意?小道将來,全仗護法。
”公子道:“在此帶累師父,吵鬧聖像,倘有好日,定當重興廟宇,再塑金身。
隻怕不好,就要負你了。
”無虛聽說便道:“這也不指望,隻願你遠退他方,别處利市去罷。
”拂塵急急止住道:“師父說哪裡話!讀書人魚龍變化。
将來我們正要靠他,做大護法哩!”無虛道:“等他來護法,我們好死了百十年了。
”俞德見他師徒争論,住了兩日,就同公子拜辭起身,一路乞食回家。
走了兩月,來到蘇州。
一想田産原無,房屋又上任時典與汪家,開了典當。
家夥什物盡帶上任,已一無所有,無家可歸。
欲再求乞,又都認得的,恐失公子體面。
想來無處安身,隻有金學師老爺,是老爺同年兄弟,最相契厚。
公子的親事,是他為媒,不知可還在此?且到學中一訪再處。
于是同了公子來到學前一問,原來還在此作教。
虧得新任理刑廳是他會同年,彼此往來甚密,府尊相待也甚好。
他又是個好靜的人,所以就了教職,安分守己,絕不鑽謀升轉。
到任五載有餘,倒也頗頗過得。
常常想念金彥庵,上任幾及四年,怎幺音信全無?想是他因家内無人,所以不通音信?然我與他這般相好,也該帶一信來問候我。
就是到任四載,也該升轉了。
心中甚是疑惑,又想道:“他兒子親事,是我做媒,算起來,今年已十六歲了。
做親也在早晚,想為路遠音信難通,将來自然
若要相逢,十五年後,杭州天竺再得一會。
我當着徒弟鐵嘴道人,指引行藏便了。
”那時公子也起來了,見說道者救他的,便同了老家人一齊拜謝。
拜了幾拜,擡起頭來,道人忽然不見,連茅庵也沒有了。
二人俱在露天,深以為奇。
喜得身子比前更加強健。
方知那道者是個神仙。
我說這沙灘上,哪來這所茅庵?原來神仙變化在此,救公子的,看來公子将來,必有好處。
且依仙人吩咐,捱到前途再處。
于是走了六、七日,公子忽然病倒。
原來公子漂蕩江心,寒濕入骨,虧穿了仙衣,吃了仙丹,捱過七日,方才發作。
也是他命中還有數年厄運,婚姻上該有變更,遇了神仙,也不能挽回。
那時俞德将他扶入一個破廟中,神前拜闆上睡下,意欲到裡邊,讨些熱湯與公子吃。
誰知那廟中,有兩個道士,老道喚做無虛,徒弟名喚拂塵,甚是窮苦。
虧拂塵外邊化緣養師,那日不在家。
無虛做人是最刻薄的,見俞德要湯,不但沒有,反走出一看道:“此是神聖殿上,怎幺将個病人睡在此?快些扶了出去。
”俞德再三哀求,無虛必要趕出。
恰好拂塵化齋回來,看見問起,知是落難的公子,便勸進師父,對俞德道:“既是一位公子,這破殿上風又大,有病之人,如何睡得?可扶到裡邊廂房裡睡,隻是貧道窮苦,隻好早晚燒些湯水,照看照看,飯卻供你不起。
”俞德道:“隻求如此,已感激不盡了。
飲食我自去求讨來吃。
”遂将公子扶入廂房安睡。
拂塵又收些湯米與他吃了,又對俞德道:“我師父老年人,未免言三語四,要看我面上,不要理他。
”俞德道:“這個我曉得。
”俞德便出去,買了一方黃布,央道士寫了情節,背在背上,各處求化。
幸遇好善的多,讨來吃了。
剩下就請醫調治公子,奈公子惡運未脫,神仙尚不能救。
況凡醫豈能醫治?在廟中足足病了三年,方得痊愈。
飲食稍進,正想要行,忽然身上發一身瘋癞,滿頭滿臉皆生遍。
公子哭對俞德道:“我命運如此颠倒!方得病愈,又癞到這般光景。
莫說沒有出頭之日,就要見人,也無面目。
倒不如死了,還得幹淨。
三年受你與師父恩德,大約要來生補報了。
”俞德道:“公子說哪裡話!你在江中漂到沙灘的時節,穩穩必死,尚賴仙翁賜丹救活。
到此廟中病倒,若非師父收留,三年内怎能得活?處處遇着救星,得以病痊。
正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至于身上瘋癞,不過皮毛之病,不久自痊。
請自放心。
”拂塵也道:“公子正在青年,前程遠大。
疥癞之病,何必介意?小道将來,全仗護法。
”公子道:“在此帶累師父,吵鬧聖像,倘有好日,定當重興廟宇,再塑金身。
隻怕不好,就要負你了。
”無虛聽說便道:“這也不指望,隻願你遠退他方,别處利市去罷。
”拂塵急急止住道:“師父說哪裡話!讀書人魚龍變化。
将來我們正要靠他,做大護法哩!”無虛道:“等他來護法,我們好死了百十年了。
”俞德見他師徒争論,住了兩日,就同公子拜辭起身,一路乞食回家。
走了兩月,來到蘇州。
一想田産原無,房屋又上任時典與汪家,開了典當。
家夥什物盡帶上任,已一無所有,無家可歸。
欲再求乞,又都認得的,恐失公子體面。
想來無處安身,隻有金學師老爺,是老爺同年兄弟,最相契厚。
公子的親事,是他為媒,不知可還在此?且到學中一訪再處。
于是同了公子來到學前一問,原來還在此作教。
虧得新任理刑廳是他會同年,彼此往來甚密,府尊相待也甚好。
他又是個好靜的人,所以就了教職,安分守己,絕不鑽謀升轉。
到任五載有餘,倒也頗頗過得。
常常想念金彥庵,上任幾及四年,怎幺音信全無?想是他因家内無人,所以不通音信?然我與他這般相好,也該帶一信來問候我。
就是到任四載,也該升轉了。
心中甚是疑惑,又想道:“他兒子親事,是我做媒,算起來,今年已十六歲了。
做親也在早晚,想為路遠音信難通,将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