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救小主窮途乞食 作大媒富室求親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回 救小主窮途乞食 作大媒富室求親
詩曰:
忿爾遭奇禍,猿聞也慘然。
椿萱皆見背,貧病複相連。
彈铗歸無路,招魂賦可憐。
藉非忠義仆,安望得生全。
話說彥庵夫婦留住在山,與純鋼母子日夜想殺賊報仇,難于下手。
今且暫停不題。
且說老家人俞德,同公子跳下江中。
幸喜俞德善于水性,将公子托在闆上,在浪裡亂颠,登時漂去數十裡,漂到沙灘上方住。
俞德幸而無恙,看公子時,像已死了,便号啕大哭,道:“老爺夫人小姑,想已死在強盜之手,我隻望救得公子,還可延了金氏一脈。
不想公子又死,眼見金氏無後了,我還要這性命何用!隻是公子屍首,不要說棺木沒有,就要領破席包一包,把塊土埋一埋,也不能。
這便怎幺處?”一頭哭,一頭将公子身上一摸,見心口還熱,喉間尚有微微一息,道:“謝天地,還有些氣。
隻是如此荒涼所在,哪得火來一烘、熱湯來一灌便好。
”見天已微明,四邊一望,見東角上一箭之地,有一間茅屋在那裡,且将公子背到那邊再處。
怎奈自己雖然無恙,在江中漂了一會兒,是虛弱的,如何背得動?隻得一步一步,捱到茅屋邊。
原來是一個茅庵,走進一看,并無鍋竈。
隻見一個道者,打坐在内,便上前拜見。
那道者道:“你是何人?如何将一個死孩子,背到我庵中來?”俞德道:“老漢是江南金老爺家人。
我老爺新選了陝西浦城縣尹,來此上任。
不料江中遇盜,一家被害,老漢急急将公子相救,跳下江中,随浪漂到此地。
不想這般光景,幸而還有一息之氣,欲到寶庵,借些柴火一烘,弄些熱湯一灌,倘得活轉,也不枉救他一場。
”道人道:“老人家來差了。
貧道随地化緣,随處打坐,又無煙竈,何來柴火熱湯?快快背到别處去罷。
”俞德四邊一看,見空空的一間草房,實無一些柴火。
到外邊一望,又絕無人煙。
便大驚道:“罷!罷!罷!”金氏當絕了。
老爺、夫人、公子俱遭大難,我還依靠何人?不如也死了幹淨!”便一把捧住公子大哭,道:“老奴不能救你了,隻有随你到陰司,服侍你罷。
”說罷,要撞死。
道人急止住,道:“善哉!善哉!看你這般忠義,貧道豈忍坐視。
我有小衣一件,你可将去替公子着在貼身,外邊仍舊穿上濕衣。
我還有丹藥兩粒,你可吃一粒,将一粒放在公子口中,自然就活。
”俞德道:“多謝老師。
”接來一看,是一件黃布單背心,中間有一珠砂大印。
兩粒丹藥,隻有芥菜籽大。
想道:“這件單背心,有什熱氣?若仍舊穿上濕衣,連這件少不得也濕了。
至于丹藥,芥菜籽一般,隻好放在牙齒縫内,如何救得?”誰知俞德肚内思想,道人早已知道,說:“老人家,不要看差了這兩件東西:這件小衣,有萬法教主玉印在上,受熱的穿上,便冷;受寒的穿上,便熱。
這還不足為奇:倘遇急難時,穿在身上,刀箭不能傷,邪魁不敢犯,不但目下可以救得公子,将來正有用處,不要輕棄了。
至于丹藥雖小,一粒可使七日不饑,精神滿足。
快快救公子,再遲一刻,就無救了。
”俞德聽說,就先将一粒,放在自己口中。
将那一粒,放入公子口内。
便将公子濕衣脫去,穿上黃布背心,又将濕衣仍舊穿好。
不一盞茶時,公子口中,吐出多少水來。
未幾,忽然氣轉?叫一聲:“吓死我也!”俞德看見大喜?捧住公子道:“老奴在此。
”公子開眼一看,道:“你是俞德幺?強盜哪裡去了?老爺、夫人在哪裡?”俞德道:“強盜去了,老爺、夫人在船上。
我與公子跳下江中,漂流到此,蒙這位師父丹藥救你的。
”公子道:“身上甚熱,扶我起來。
”俞德果将公子扶起。
誰知身上暖烘烘的,濕衣都幹了,好不奇怪!連連對着道者磕頭,道:“小主蒙老師相救,無家可歸,情願相随老師出家。
”道人道:“此時尚早,金家宗嗣無人,況有多少俗緣未了,豈是出家時候!”俞德道:“但不知公子将來前程若何”如今流落此地,盤費全無,眼見家鄉難到,如何是好?”道人道:“你們吃了丹藥,此去七日,可以不饑。
七日之後,
椿萱皆見背,貧病複相連。
彈铗歸無路,招魂賦可憐。
藉非忠義仆,安望得生全。
話說彥庵夫婦留住在山,與純鋼母子日夜想殺賊報仇,難于下手。
今且暫停不題。
且說老家人俞德,同公子跳下江中。
幸喜俞德善于水性,将公子托在闆上,在浪裡亂颠,登時漂去數十裡,漂到沙灘上方住。
俞德幸而無恙,看公子時,像已死了,便号啕大哭,道:“老爺夫人小姑,想已死在強盜之手,我隻望救得公子,還可延了金氏一脈。
不想公子又死,眼見金氏無後了,我還要這性命何用!隻是公子屍首,不要說棺木沒有,就要領破席包一包,把塊土埋一埋,也不能。
這便怎幺處?”一頭哭,一頭将公子身上一摸,見心口還熱,喉間尚有微微一息,道:“謝天地,還有些氣。
隻是如此荒涼所在,哪得火來一烘、熱湯來一灌便好。
”見天已微明,四邊一望,見東角上一箭之地,有一間茅屋在那裡,且将公子背到那邊再處。
怎奈自己雖然無恙,在江中漂了一會兒,是虛弱的,如何背得動?隻得一步一步,捱到茅屋邊。
原來是一個茅庵,走進一看,并無鍋竈。
隻見一個道者,打坐在内,便上前拜見。
那道者道:“你是何人?如何将一個死孩子,背到我庵中來?”俞德道:“老漢是江南金老爺家人。
我老爺新選了陝西浦城縣尹,來此上任。
不料江中遇盜,一家被害,老漢急急将公子相救,跳下江中,随浪漂到此地。
不想這般光景,幸而還有一息之氣,欲到寶庵,借些柴火一烘,弄些熱湯一灌,倘得活轉,也不枉救他一場。
”道人道:“老人家來差了。
貧道随地化緣,随處打坐,又無煙竈,何來柴火熱湯?快快背到别處去罷。
”俞德四邊一看,見空空的一間草房,實無一些柴火。
到外邊一望,又絕無人煙。
便大驚道:“罷!罷!罷!”金氏當絕了。
老爺、夫人、公子俱遭大難,我還依靠何人?不如也死了幹淨!”便一把捧住公子大哭,道:“老奴不能救你了,隻有随你到陰司,服侍你罷。
”說罷,要撞死。
道人急止住,道:“善哉!善哉!看你這般忠義,貧道豈忍坐視。
我有小衣一件,你可将去替公子着在貼身,外邊仍舊穿上濕衣。
我還有丹藥兩粒,你可吃一粒,将一粒放在公子口中,自然就活。
”俞德道:“多謝老師。
”接來一看,是一件黃布單背心,中間有一珠砂大印。
兩粒丹藥,隻有芥菜籽大。
想道:“這件單背心,有什熱氣?若仍舊穿上濕衣,連這件少不得也濕了。
至于丹藥,芥菜籽一般,隻好放在牙齒縫内,如何救得?”誰知俞德肚内思想,道人早已知道,說:“老人家,不要看差了這兩件東西:這件小衣,有萬法教主玉印在上,受熱的穿上,便冷;受寒的穿上,便熱。
這還不足為奇:倘遇急難時,穿在身上,刀箭不能傷,邪魁不敢犯,不但目下可以救得公子,将來正有用處,不要輕棄了。
至于丹藥雖小,一粒可使七日不饑,精神滿足。
快快救公子,再遲一刻,就無救了。
”俞德聽說,就先将一粒,放在自己口中。
将那一粒,放入公子口内。
便将公子濕衣脫去,穿上黃布背心,又将濕衣仍舊穿好。
不一盞茶時,公子口中,吐出多少水來。
未幾,忽然氣轉?叫一聲:“吓死我也!”俞德看見大喜?捧住公子道:“老奴在此。
”公子開眼一看,道:“你是俞德幺?強盜哪裡去了?老爺、夫人在哪裡?”俞德道:“強盜去了,老爺、夫人在船上。
我與公子跳下江中,漂流到此,蒙這位師父丹藥救你的。
”公子道:“身上甚熱,扶我起來。
”俞德果将公子扶起。
誰知身上暖烘烘的,濕衣都幹了,好不奇怪!連連對着道者磕頭,道:“小主蒙老師相救,無家可歸,情願相随老師出家。
”道人道:“此時尚早,金家宗嗣無人,況有多少俗緣未了,豈是出家時候!”俞德道:“但不知公子将來前程若何”如今流落此地,盤費全無,眼見家鄉難到,如何是好?”道人道:“你們吃了丹藥,此去七日,可以不饑。
七日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