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場空徒成畫餅 三不受相決終身
關燈
小
中
大
日怎幺與這老婆子厮打?”醜兒便将父親冤獄,阿姊賣身,王婆作中,林家扣銀送官,事情不妥,又不退銀,一一禀知。
守備就叫王婆吩咐道:“石家為事在獄,他女兒賣身救父,也出于無奈的了。
你怎幺還拴通林家扣他銀子,又不替他妥當,反在街坊叫喊。
本應責你一頓闆子,可惜我是武職衙門,權且饒打。
可即刻到林家照數要還石家銀子。
倘有毫厘短少,我移送到府,活活把你敲死。
快些去罷!”吓得王婆急到林家說知。
員外原知守備與四府知縣都好不敢違拗,隻得忍着肉痛,照數付還不題。
且說守備發付王婆去後,就對醜兒道:“你父親既有此事,如何不來與我商議?這二衙理他怎幺,他今日得了銀子,就放了。
縣官回來,利家再告,此事原不完。
我想你父親不過開一方子,又未發藥。
那夫人突然瀉死,其中必有緣故。
不是家人買藥毛病,定是侍妾妒忌奸謀。
你隻要将這緣故做一辯狀,縣尊不在家,竟向四府投遞。
那四府是最有風刀不怕事的,又與我最好,我去會他,要他行一角文書,到杭州吊家屬對證。
他決然不肯,反要從寬完結了,豈不做得幹淨幺。
”醜兒道:“多謝老爺妙算,隻是小人向蒙老爺教習武藝,尚苦家貧無物孝敬。
這事怎敢又來驚動老爺?”守備道:“你這話又差了。
我們山東人,與人相與了,頭顱也肯贈人。
這樣小事,難道我也與縣丞一般,想你謝幺。
如今也不遲,你快快做辯狀,到四府去投。
我就去會他,要他即速行提便了。
”醜兒大喜,果将辯狀向四府投遞,守備果去說了。
立刻批準行文,一面提訊,縣丞哪裡知道。
書辦打聽林家銀已付還,石家竟不來說。
對官說知,立刻提出,正要用刑,四府恰已來提,隻得交付去了。
縣丞氣得要死,歸怨書辦,将他到手銀子退去,又叫他拿定主意,送到十二兩不受,今弄得一場空,押着要他賠。
書辦又迎官不會趁銀子,互相怨恨不題。
且說刑廳文書到杭,果不出守備所料,家屬沒有付來一角回文,倒求四府從寬釋放。
刑廳也不深究,随将道全釋放回家,周氏接着大喜。
道全不見女兒,問起方知要救她賣身林宅,便大哭一場。
又知全虧守備出力相救,急同兒子到守備衙門叩謝。
過了兩日,又到林家看看女兒。
幸喜女兒在彼,小姐甚是喜她,同伴亦甚相好,道全便也放心回家。
身價尚存十八九兩,置些粗用家夥,用去三四金,尚存十四五兩。
買些雜貨等物,門前賣賣,意欲積聚積聚,以為贖女之計。
又立誓再不行醫了。
醜兒見事妥當,下操日仍到教場學武。
一日,适同父親在店中,忽見一個相面先生,到店中買紙,将醜兒細細一看,便道:“好相,好相。
”道全見他贊得奇異,便道:“先生你叫哪個好相?”那先生道:“小子李鐵嘴,在江湖上談相二十餘年。
富貴貧賤的相,相過了多少,從未看差一人。
今見二位尊相都好,想是喬梓了。
”道全道:“這個正是小兒。
但先生說,從未相錯一人,今叫愚父子都是好相,隻怕就錯了。
”相士道:“豈有此理!尊相若不嫌繁,待小子細細一談何如?”道全道:“極願請教。
隻小弟貧窮,出不起相金,不敢勞動。
”相士道:“說哪裡話。
小子不是利徒,不見招牌上有三不受幺!目下貧賤,将來富貴的不受;目下富貴,将來貧賤的不受;目下貧賤,終于貧賤的不受。
蓋因貧賤的,送出也有限,要等他相準後,受他的厚謝。
富貴的,無不喜奉承,說他将來貧賤,必然大怒,說我不準,還想他厚謝幺?至于終身貧賤的,不如我多了,怎還要他相金?故言三不受。
若賢喬梓,正小子将來厚望之人,豈敢要相金!”道全道:“據先生如此說,愚父子果有好日幺?”相士道:“尊相休得看輕了。
依小子看來,上年春季不利,該有飛災橫禍,幸有陰德紋化解,不至大害。
今年尊庚幾何?”道全道:“三十二歲。
”相士道:“目下還隻平平。
交四十歲,到鼻運就好了,足足有四十年好運。
雖不能事君治民,那皇封诰命,卻也不小,大約不出一二品之外。
若論富貴顯榮,還不止于此,隻怕還有半子的大顯
守備就叫王婆吩咐道:“石家為事在獄,他女兒賣身救父,也出于無奈的了。
你怎幺還拴通林家扣他銀子,又不替他妥當,反在街坊叫喊。
本應責你一頓闆子,可惜我是武職衙門,權且饒打。
可即刻到林家照數要還石家銀子。
倘有毫厘短少,我移送到府,活活把你敲死。
快些去罷!”吓得王婆急到林家說知。
員外原知守備與四府知縣都好不敢違拗,隻得忍着肉痛,照數付還不題。
且說守備發付王婆去後,就對醜兒道:“你父親既有此事,如何不來與我商議?這二衙理他怎幺,他今日得了銀子,就放了。
縣官回來,利家再告,此事原不完。
我想你父親不過開一方子,又未發藥。
那夫人突然瀉死,其中必有緣故。
不是家人買藥毛病,定是侍妾妒忌奸謀。
你隻要将這緣故做一辯狀,縣尊不在家,竟向四府投遞。
那四府是最有風刀不怕事的,又與我最好,我去會他,要他行一角文書,到杭州吊家屬對證。
他決然不肯,反要從寬完結了,豈不做得幹淨幺。
”醜兒道:“多謝老爺妙算,隻是小人向蒙老爺教習武藝,尚苦家貧無物孝敬。
這事怎敢又來驚動老爺?”守備道:“你這話又差了。
我們山東人,與人相與了,頭顱也肯贈人。
這樣小事,難道我也與縣丞一般,想你謝幺。
如今也不遲,你快快做辯狀,到四府去投。
我就去會他,要他即速行提便了。
”醜兒大喜,果将辯狀向四府投遞,守備果去說了。
立刻批準行文,一面提訊,縣丞哪裡知道。
書辦打聽林家銀已付還,石家竟不來說。
對官說知,立刻提出,正要用刑,四府恰已來提,隻得交付去了。
縣丞氣得要死,歸怨書辦,将他到手銀子退去,又叫他拿定主意,送到十二兩不受,今弄得一場空,押着要他賠。
書辦又迎官不會趁銀子,互相怨恨不題。
且說刑廳文書到杭,果不出守備所料,家屬沒有付來一角回文,倒求四府從寬釋放。
刑廳也不深究,随将道全釋放回家,周氏接着大喜。
道全不見女兒,問起方知要救她賣身林宅,便大哭一場。
又知全虧守備出力相救,急同兒子到守備衙門叩謝。
過了兩日,又到林家看看女兒。
幸喜女兒在彼,小姐甚是喜她,同伴亦甚相好,道全便也放心回家。
身價尚存十八九兩,置些粗用家夥,用去三四金,尚存十四五兩。
買些雜貨等物,門前賣賣,意欲積聚積聚,以為贖女之計。
又立誓再不行醫了。
醜兒見事妥當,下操日仍到教場學武。
一日,适同父親在店中,忽見一個相面先生,到店中買紙,将醜兒細細一看,便道:“好相,好相。
”道全見他贊得奇異,便道:“先生你叫哪個好相?”那先生道:“小子李鐵嘴,在江湖上談相二十餘年。
富貴貧賤的相,相過了多少,從未看差一人。
今見二位尊相都好,想是喬梓了。
”道全道:“這個正是小兒。
但先生說,從未相錯一人,今叫愚父子都是好相,隻怕就錯了。
”相士道:“豈有此理!尊相若不嫌繁,待小子細細一談何如?”道全道:“極願請教。
隻小弟貧窮,出不起相金,不敢勞動。
”相士道:“說哪裡話。
小子不是利徒,不見招牌上有三不受幺!目下貧賤,将來富貴的不受;目下富貴,将來貧賤的不受;目下貧賤,終于貧賤的不受。
蓋因貧賤的,送出也有限,要等他相準後,受他的厚謝。
富貴的,無不喜奉承,說他将來貧賤,必然大怒,說我不準,還想他厚謝幺?至于終身貧賤的,不如我多了,怎還要他相金?故言三不受。
若賢喬梓,正小子将來厚望之人,豈敢要相金!”道全道:“據先生如此說,愚父子果有好日幺?”相士道:“尊相休得看輕了。
依小子看來,上年春季不利,該有飛災橫禍,幸有陰德紋化解,不至大害。
今年尊庚幾何?”道全道:“三十二歲。
”相士道:“目下還隻平平。
交四十歲,到鼻運就好了,足足有四十年好運。
雖不能事君治民,那皇封诰命,卻也不小,大約不出一二品之外。
若論富貴顯榮,還不止于此,隻怕還有半子的大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