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場空徒成畫餅 三不受相決終身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回 一場空徒成畫餅 三不受相決終身
詞曰:
急雨狂風,頃化作晴空千裡。
才過眼,炎涼反覆,誰為為此。
人世大都多此态,天公作俑何妨爾。
笑伊家、忽喜忽然悲,誠哉鄙。
鼓棹去,随波駛,叉手立,看雲起。
任英雄狡狯,聞雷喪也。
放我逍遙。
春夢外,容君千百秋毫裡。
歎人間,逝者總如斯,徒然耳。
右調《滿江紅》 話說王婆見無瑕要賣身,說有個好人家,原來就是林員外家,說他家大小姐如何樣好。
許與金老爺家,金家又如何樣好。
周氏終于不忍。
無瑕道:“莫說人家好,就是不好,隻要救得爹爹,死也甘心。
”王婆又再三相勸,周氏隻得允從。
王婆随即叫一乘小轎,将無瑕擡到林家。
愛珠一看,甚是中意。
員外就問要多少身價?王婆道:“她原是好人家,因父親冤獄在監,二衙要他銀子,許出脫他,沒奈何賣身救父的。
要三十金。
”員外道:“太多。
隻好二十金。
”王婆兩邊說合,說到二十四金,方才立契。
員外又道:“二衙與我最好,他要送銀子與他,何不存在我處,我代去送,還可省些。
且二衙不好違拗,包他即刻釋放。
”王婆與周氏說知,周氏也大喜,說定十八兩。
員外一力包妥當,隻付出銀六兩。
且說員外扣了十八兩,隻封銀四兩,又随封八錢,也不通知書辦,竟親手送進二衙。
那縣丞初受了這張狀詞,滿望兩邊賄囑。
誰知利家一去不來,石家又窮,打合不上,心已冰冷。
忽見林員外來說這事,竟送銀四兩八錢,喜出望外,滿口應允,即刻釋放。
員外亦喜十三兩二錢,穩穩到手。
随即别去縣丞就叫書辦,即刻查卷釋放。
誰知那書辦是王婆壁鄰,王婆賣了無瑕,回家将無瑕賣身救父,員外扣銀,代送二衙,一一對老公細講,都被書辦聽見。
滿拟明日必來近他,也好趁一個大東道。
誰知員外竟親自與官說妥,竟不理他。
趁官要查卷,便說:“林家來送老爺多少銀子?”縣丞道:“四兩。
”書辦道:“好心狠。
”縣丞道:“怎幺心狠?”書辦道:“石家賣了女兒,扣十八兩在林家送老爺,他隻送四兩,倒留了十三四兩,豈不心狠!”縣丞道:“何不早講,今已應允,奈何?”書辦道:“這何難,一面将銀退回林家,一面上緊吊審。
不怕這銀子不一并送來。
”縣丞道:“妙!妙!妙!你真是我的招财神道了。
就着你送還林家,即刻出票提審,倘果如數送來,将小禮一總與你便了。
”書辦道:“這個都在我。
隻老爺也要拿定主意,不足此數,不要應允。
”縣丞道:“這個自然。
”随将銀付書辦,立刻送到林家,說:“事情重大,恐利家還有說話,老爺擔當不起。
原禮璧上,多多緻意。
”說完去了。
員外聽說,吓了一呆,想縣丞不過請益之意,竟不留書辦商議。
随又添了幾兩,重複送進。
縣丞不允,必要十六金,随封在外。
員外一想如數送他,自竟落空。
即刻喚王婆來說:“二衙必要二十四金方妥,要他将找去六兩頭退來方能妥當。
”王婆辭出,要到石家。
行至半途,恰好遇見醜兒。
原來周氏見丈夫不放,叫醜兒來問王婆。
适王婆被林家喚去,門兒鎖着。
醜兒問她鄰裡,恰好問着了二衙書辦,原認得的,便道:“你父親事,怎不早早妥當了。
縣官将回,本官就要訊供詳解了。
”醜兒道:“我正為此來尋王媽媽。
”書辦道:“這事我也知道。
隻你投差了人了。
聞得你扣十八兩銀子,在林家送官。
他隻将四兩送進,本官大怒,立刻璧還了。
你若拿來自送,我包你今日就妥當。
方才林家來喚王婆,想就為此,你候上去,總問她退銀子就是了。
”醜兒聽說,果候到半路撞見王婆,便将員外之言一說。
醜兒道:“既不妥,還我銀子罷。
”王婆道:“員外說,銀子十八兩,已送進去了。
隻要找去就妥當,哪裡退得出?”醜兒就對面一啐道:“事又不妥,銀又不退。
終不然,白送你罷。
”王婆道:“我是好意,替你說說。
怎反傷觸我?” 兩人相争起來,竟扭住厮打。
适遇守備經過,齊齊叫喊,帶到衙門,見是醜兒,便問道:“連次下操,久不見你,今
才過眼,炎涼反覆,誰為為此。
人世大都多此态,天公作俑何妨爾。
笑伊家、忽喜忽然悲,誠哉鄙。
鼓棹去,随波駛,叉手立,看雲起。
任英雄狡狯,聞雷喪也。
放我逍遙。
春夢外,容君千百秋毫裡。
歎人間,逝者總如斯,徒然耳。
右調《滿江紅》 話說王婆見無瑕要賣身,說有個好人家,原來就是林員外家,說他家大小姐如何樣好。
許與金老爺家,金家又如何樣好。
周氏終于不忍。
無瑕道:“莫說人家好,就是不好,隻要救得爹爹,死也甘心。
”王婆又再三相勸,周氏隻得允從。
王婆随即叫一乘小轎,将無瑕擡到林家。
愛珠一看,甚是中意。
員外就問要多少身價?王婆道:“她原是好人家,因父親冤獄在監,二衙要他銀子,許出脫他,沒奈何賣身救父的。
要三十金。
”員外道:“太多。
隻好二十金。
”王婆兩邊說合,說到二十四金,方才立契。
員外又道:“二衙與我最好,他要送銀子與他,何不存在我處,我代去送,還可省些。
且二衙不好違拗,包他即刻釋放。
”王婆與周氏說知,周氏也大喜,說定十八兩。
員外一力包妥當,隻付出銀六兩。
且說員外扣了十八兩,隻封銀四兩,又随封八錢,也不通知書辦,竟親手送進二衙。
那縣丞初受了這張狀詞,滿望兩邊賄囑。
誰知利家一去不來,石家又窮,打合不上,心已冰冷。
忽見林員外來說這事,竟送銀四兩八錢,喜出望外,滿口應允,即刻釋放。
員外亦喜十三兩二錢,穩穩到手。
随即别去縣丞就叫書辦,即刻查卷釋放。
誰知那書辦是王婆壁鄰,王婆賣了無瑕,回家将無瑕賣身救父,員外扣銀,代送二衙,一一對老公細講,都被書辦聽見。
滿拟明日必來近他,也好趁一個大東道。
誰知員外竟親自與官說妥,竟不理他。
趁官要查卷,便說:“林家來送老爺多少銀子?”縣丞道:“四兩。
”書辦道:“好心狠。
”縣丞道:“怎幺心狠?”書辦道:“石家賣了女兒,扣十八兩在林家送老爺,他隻送四兩,倒留了十三四兩,豈不心狠!”縣丞道:“何不早講,今已應允,奈何?”書辦道:“這何難,一面将銀退回林家,一面上緊吊審。
不怕這銀子不一并送來。
”縣丞道:“妙!妙!妙!你真是我的招财神道了。
就着你送還林家,即刻出票提審,倘果如數送來,将小禮一總與你便了。
”書辦道:“這個都在我。
隻老爺也要拿定主意,不足此數,不要應允。
”縣丞道:“這個自然。
”随将銀付書辦,立刻送到林家,說:“事情重大,恐利家還有說話,老爺擔當不起。
原禮璧上,多多緻意。
”說完去了。
員外聽說,吓了一呆,想縣丞不過請益之意,竟不留書辦商議。
随又添了幾兩,重複送進。
縣丞不允,必要十六金,随封在外。
員外一想如數送他,自竟落空。
即刻喚王婆來說:“二衙必要二十四金方妥,要他将找去六兩頭退來方能妥當。
”王婆辭出,要到石家。
行至半途,恰好遇見醜兒。
原來周氏見丈夫不放,叫醜兒來問王婆。
适王婆被林家喚去,門兒鎖着。
醜兒問她鄰裡,恰好問着了二衙書辦,原認得的,便道:“你父親事,怎不早早妥當了。
縣官将回,本官就要訊供詳解了。
”醜兒道:“我正為此來尋王媽媽。
”書辦道:“這事我也知道。
隻你投差了人了。
聞得你扣十八兩銀子,在林家送官。
他隻将四兩送進,本官大怒,立刻璧還了。
你若拿來自送,我包你今日就妥當。
方才林家來喚王婆,想就為此,你候上去,總問她退銀子就是了。
”醜兒聽說,果候到半路撞見王婆,便将員外之言一說。
醜兒道:“既不妥,還我銀子罷。
”王婆道:“員外說,銀子十八兩,已送進去了。
隻要找去就妥當,哪裡退得出?”醜兒就對面一啐道:“事又不妥,銀又不退。
終不然,白送你罷。
”王婆道:“我是好意,替你說說。
怎反傷觸我?” 兩人相争起來,竟扭住厮打。
适遇守備經過,齊齊叫喊,帶到衙門,見是醜兒,便問道:“連次下操,久不見你,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