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濮陽城三國大交兵 章邱邑二将深入敵
關燈
小
中
大
将,何必再來出醜!”張郃并不答話,舉槍直取馬超,兩個一來一往,戰到八十餘合,司馬懿急令鳴金收軍。
超見懿陣未動,亦不追趕。
張郃回到營中,問道:“都督何故收兵?”懿道:“我軍新敗,利守而不利戰,非戰又不能守,不分勝負,便可收兵,馬超軍鋒甚銳,我軍未能即勝,不勝即敗,再敗即不可收拾矣!”司馬懿張郃正議論間,探子飛報吳軍大敗,韓當受傷甚重,懿急令劉晔去吳營慰問。
諸将聞報,深服司馬都督神算,各自堅守,馬超亦不進攻。
孔明聽得右翼大捷,吳兵固守不出,令張飛入趙雲軍中,代領右翼全軍,仍用趙雲旗幟,令趙雲夫婦與嚴壽黃武回大營聽令。
趙雲得令,來到大營,參見孔明。
孔明喚入帳中,說道:“吳軍大敗,陸遜必領兵來援濮陽,子龍可星夜領親軍還許昌,請雲長君侯撥騎兵萬人,令人代守新蔡,調廖化全軍八幹人,倍道兼行,由六安徑取合肥;得了合肥,不必進取,但嚴防守,調吳懿全軍駐紮六安,調黃叙領襄陽戎兵萬五千人進駐新蔡,以為聲援,而檄劉牧遣兵填撫襄陽可也。
” 趙雲聞命大喜,同了夫人二将,領了三百親軍,兼程還許,見了雲長,詳告一切。
雲長笑道:“孔明可謂用兵如神,非子龍亦不足當此重任也!”即将部下分撥萬騎,與雲帶領前往,調遣之事,不煩過慮;雲拜别雲長,火速去了。
雲長恐呂蒙南歸路絕,橫轶徐土,令關平領兵萬人,出防淮陽;趙累領兵萬人,出防甯陵;飛檄荊州,遣兵填防襄陽,調黃叙進屯六安,調吳懿駐新蔡。
又以江夏方面防務,漸趨平緩,留蔣琪領兵萬人,随馬良會合水師鎮守江夏;令吳班率長沙零桂軍二萬人,兼程來許,以厚兵力。
雲長令出如山,兼旬之間,諸軍畢集,趙雲捷報也便到了。
且說趙雲辭别雲長,過了六安,令廖化領軍三千,扣城讨戰,自與嚴壽乘夜領兵越過合肥,藏兵黃山,廖化領兵,鼓行而前。
孫韶少年骁勇,欺負廖化兵少,便要領兵出戰。
左右偏将,同聲谏阻,說道:“小将軍!陸将軍臨行,再三囑咐,隻可緊守地方,不許擅行出戰,以合肥地關重要,稍有疏虞,山東兵無歸路,江東兵無出路,切不可出戰,恐有蹉跌!”孫韶卻才按捺下去。
廖化卻令兵士在城下放火,辱罵孫韶,螟蛉義子,外加種種不堪入耳言語。
孫韶大怒,綽槍上馬,整隊出城。
左右裨将,無法制止,隻得分兵一半随孫韶出城,一半守護城池。
那孫韶出得城來,縱馬挺槍,望廖化便剌。
廖化将刀架住道:“孫韶小子,不是本将軍敵手,你叫陸遜出來,與我見過高低!”孫韶怒極,破口大罵,一連幾槍。
廖化虛掩一刀,敗下陣去,漢兵紛紛四散。
孫韶揮兵追趕,不到兩三裡地,衆将士環請回城。
孫韶意欲回馬,隻見前頭廖化下得馬來,坐在地下,用手招着孫韶。
孫韶怒不可遏,飛馬上前,廖化翻身上馬,戰不三合,又往後敗走。
孫韶本來乖巧,察言觀色,一個疑心,勒馬便回。
隻見迎頭山坡左右,兩支漢兵,攔住去路,左邊馬雲騄,右邊黃武;廖化又回轉馬來,三面圍攻,将孫韶困住在垓心,東吳将士,舍命沖突,不得出來,城上吳軍,看見主将被困,留二千人守城,盡起城兵,前來救護,裡應外合,萬衆一心,救出孫韶,回城便走。
不料趙雲嚴壽,早從背後攻入城中;令嚴壽收拾城内殘兵,自領部兵,出城來攻孫韶。
孫韶一見,認得是趙雲,不敢戀戰,望三河口方面敗走。
趙雲得了合肥,也不窮追,令将士安撫城中百姓,驅逐東吳潰卒,檢點府庫,金帛器械糧草,異常豐富,補修城垣,浚深池壕,遠設斥堠,安排固守。
隔不多日,黃叙領兵來到六安,阜陽霍邱,雲長都派重兵屯紮,聲勢聯絡。
趙雲與諸将養精蓄銳,據險自守,專候吳兵到來厮殺,令人飛報雲長,轉達孔明。
那孫韶敗到巢湖,所部二萬餘人,折損一半,韶流涕對諸将道:“不聽衆位将軍之言,遂至喪師失地,使合肥重鎮,一旦失陷,既負桓王垂愛之殷,又負主公付托之重,尚何面目歸見江東!諸君可飛報吳王,請程黃兩将軍來守大岘,調水師沿海北上,護山東諸軍歸路,火速勿延。
”言訖,拔出寶劍,向項下一刎,左右救護不及,已無生路了。
将士皆痛哭失聲,一面保護孫韶屍首入小岘大營紮住,與巢湖水師犄角,以防趙雲來追;一面将孫韶屍首,沐浴成殓,專人送還建業,并告知吳王。
孫權聽得韓當傷重身死,十分悲痛;又聽得合肥失守,孫韶自殺,隻急得手足無措,掩袂痛哭,在朝文武,無不傷感。
遂吩咐将韓當祔葬先王墓側,孫韶祔葬桓王墓側,急令程普前往督兵,去守小岘山,黃蓋督水師沿海道北上,接應山東諸将。
二将領命,即時分道拔隊宿程。
程普令子程咨領兵萬人,去守臨淮,督淮泗宿毫各地兵将,以通山東消息。
孫權因前敵累敗,折了徐盛韓當,已經萬分傷感;又折了孫韶,是孫策最愛的人,臨死時節,執手告權,屬其好好看待,今盛年夭折,愈加痛惜!合肥失守,軍勢中斷,呂蒙諸将,能否全軍南歸,尚是問題,諸将若有蹉跌,江南又何能保!千思萬慮,恹恹成病,雖然延醫診治,卻是心病難醫,
超見懿陣未動,亦不追趕。
張郃回到營中,問道:“都督何故收兵?”懿道:“我軍新敗,利守而不利戰,非戰又不能守,不分勝負,便可收兵,馬超軍鋒甚銳,我軍未能即勝,不勝即敗,再敗即不可收拾矣!”司馬懿張郃正議論間,探子飛報吳軍大敗,韓當受傷甚重,懿急令劉晔去吳營慰問。
諸将聞報,深服司馬都督神算,各自堅守,馬超亦不進攻。
孔明聽得右翼大捷,吳兵固守不出,令張飛入趙雲軍中,代領右翼全軍,仍用趙雲旗幟,令趙雲夫婦與嚴壽黃武回大營聽令。
趙雲得令,來到大營,參見孔明。
孔明喚入帳中,說道:“吳軍大敗,陸遜必領兵來援濮陽,子龍可星夜領親軍還許昌,請雲長君侯撥騎兵萬人,令人代守新蔡,調廖化全軍八幹人,倍道兼行,由六安徑取合肥;得了合肥,不必進取,但嚴防守,調吳懿全軍駐紮六安,調黃叙領襄陽戎兵萬五千人進駐新蔡,以為聲援,而檄劉牧遣兵填撫襄陽可也。
” 趙雲聞命大喜,同了夫人二将,領了三百親軍,兼程還許,見了雲長,詳告一切。
雲長笑道:“孔明可謂用兵如神,非子龍亦不足當此重任也!”即将部下分撥萬騎,與雲帶領前往,調遣之事,不煩過慮;雲拜别雲長,火速去了。
雲長恐呂蒙南歸路絕,橫轶徐土,令關平領兵萬人,出防淮陽;趙累領兵萬人,出防甯陵;飛檄荊州,遣兵填防襄陽,調黃叙進屯六安,調吳懿駐新蔡。
又以江夏方面防務,漸趨平緩,留蔣琪領兵萬人,随馬良會合水師鎮守江夏;令吳班率長沙零桂軍二萬人,兼程來許,以厚兵力。
雲長令出如山,兼旬之間,諸軍畢集,趙雲捷報也便到了。
且說趙雲辭别雲長,過了六安,令廖化領軍三千,扣城讨戰,自與嚴壽乘夜領兵越過合肥,藏兵黃山,廖化領兵,鼓行而前。
孫韶少年骁勇,欺負廖化兵少,便要領兵出戰。
左右偏将,同聲谏阻,說道:“小将軍!陸将軍臨行,再三囑咐,隻可緊守地方,不許擅行出戰,以合肥地關重要,稍有疏虞,山東兵無歸路,江東兵無出路,切不可出戰,恐有蹉跌!”孫韶卻才按捺下去。
廖化卻令兵士在城下放火,辱罵孫韶,螟蛉義子,外加種種不堪入耳言語。
孫韶大怒,綽槍上馬,整隊出城。
左右裨将,無法制止,隻得分兵一半随孫韶出城,一半守護城池。
那孫韶出得城來,縱馬挺槍,望廖化便剌。
廖化将刀架住道:“孫韶小子,不是本将軍敵手,你叫陸遜出來,與我見過高低!”孫韶怒極,破口大罵,一連幾槍。
廖化虛掩一刀,敗下陣去,漢兵紛紛四散。
孫韶揮兵追趕,不到兩三裡地,衆将士環請回城。
孫韶意欲回馬,隻見前頭廖化下得馬來,坐在地下,用手招着孫韶。
孫韶怒不可遏,飛馬上前,廖化翻身上馬,戰不三合,又往後敗走。
孫韶本來乖巧,察言觀色,一個疑心,勒馬便回。
隻見迎頭山坡左右,兩支漢兵,攔住去路,左邊馬雲騄,右邊黃武;廖化又回轉馬來,三面圍攻,将孫韶困住在垓心,東吳将士,舍命沖突,不得出來,城上吳軍,看見主将被困,留二千人守城,盡起城兵,前來救護,裡應外合,萬衆一心,救出孫韶,回城便走。
不料趙雲嚴壽,早從背後攻入城中;令嚴壽收拾城内殘兵,自領部兵,出城來攻孫韶。
孫韶一見,認得是趙雲,不敢戀戰,望三河口方面敗走。
趙雲得了合肥,也不窮追,令将士安撫城中百姓,驅逐東吳潰卒,檢點府庫,金帛器械糧草,異常豐富,補修城垣,浚深池壕,遠設斥堠,安排固守。
隔不多日,黃叙領兵來到六安,阜陽霍邱,雲長都派重兵屯紮,聲勢聯絡。
趙雲與諸将養精蓄銳,據險自守,專候吳兵到來厮殺,令人飛報雲長,轉達孔明。
那孫韶敗到巢湖,所部二萬餘人,折損一半,韶流涕對諸将道:“不聽衆位将軍之言,遂至喪師失地,使合肥重鎮,一旦失陷,既負桓王垂愛之殷,又負主公付托之重,尚何面目歸見江東!諸君可飛報吳王,請程黃兩将軍來守大岘,調水師沿海北上,護山東諸軍歸路,火速勿延。
”言訖,拔出寶劍,向項下一刎,左右救護不及,已無生路了。
将士皆痛哭失聲,一面保護孫韶屍首入小岘大營紮住,與巢湖水師犄角,以防趙雲來追;一面将孫韶屍首,沐浴成殓,專人送還建業,并告知吳王。
孫權聽得韓當傷重身死,十分悲痛;又聽得合肥失守,孫韶自殺,隻急得手足無措,掩袂痛哭,在朝文武,無不傷感。
遂吩咐将韓當祔葬先王墓側,孫韶祔葬桓王墓側,急令程普前往督兵,去守小岘山,黃蓋督水師沿海道北上,接應山東諸将。
二将領命,即時分道拔隊宿程。
程普令子程咨領兵萬人,去守臨淮,督淮泗宿毫各地兵将,以通山東消息。
孫權因前敵累敗,折了徐盛韓當,已經萬分傷感;又折了孫韶,是孫策最愛的人,臨死時節,執手告權,屬其好好看待,今盛年夭折,愈加痛惜!合肥失守,軍勢中斷,呂蒙諸将,能否全軍南歸,尚是問題,諸将若有蹉跌,江南又何能保!千思萬慮,恹恹成病,雖然延醫診治,卻是心病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