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鬥三将許褚喪渑池 陷重圍徐晃棄函谷
關燈
小
中
大
緻死;函谷歸兵,不來則已,來則讓其半過而擊之,蔑不勝矣!”魏延李嚴,同聲稱善,依計進行。
那些降兵,扛着許褚屍首,到了新安,曹真接着,抱屍痛哭,拔下箭镞,沐浴裝殓,再送洛陽。
司馬懿接到渑池敗報,頓足歎道:“渑池一失,函谷将士,無歸路矣!”火速奏知曹操,調任城王鐵騎萬人,進攻渑池,以援函谷。
曹操在許昌,聽得許褚陣亡,渑池失守,不覺大痛,自率文武迎喪入城,撫棺痛哭,追贈大将軍,谥烈侯,以萬金恤其家,三子皆封關内侯。
又因前敵軍情吃緊,急令曹彰撥鐵騎一萬,交司馬懿調遣。
曹彰奉旨,即行派遣。
那曹操聞聽江東徐盛甘甯,兩次大敗,失了夏口,劉玄德自駐荊州,江東自顧不暇,更難收輔車之助!前敵失利,大将陣亡,渑池一失,函谷自危,漢兵三路,合趨洛陽,司馬懿獨力難支,當塗天明,怕有些難保!思慮萦心,創傷複發,扶病登朝,料理軍事,因此日重一日,快要升遐,又要遏密八音,連累我兄弟無戲可聽了。
那駐在阌鄉的孔明,接到魏延捷報,即複書道:“伯約奇謀,将軍與李将軍同心協應,建此奇功,為出軍以來第一次大捷。
許褚曹兵虎将,海内知名,今被誅夷,曹兵短氣;将軍可固守渑池,不必來攻函谷,但絕其糧運,彼以饑軍,将棄關而走,半過而擊之,則蔑不勝矣!”魏延得了孔明手書,手舞足蹈,與姜維李嚴傳觀,遵依将令行事。
孔明又遣人飛報馬超,言:“左翼已射殺許褚,得了渑池,孟起可速拔隊由陝東方面進兵,以文鴦為第一隊,馬岱為第二隊,孟起自将後軍,令張翼接應,直攻稠桑驿司馬昭營寨,彼軍決無抵抗之力,孟起可以後軍邀擊其東逃之卒,則彼軍軍實,當悉為我所有矣!”差人去後二日,孔明令黃忠領軍二萬,直取靈寶,孔明自督中軍接應。
黃忠領令,率領馬步全軍,來攻靈寶。
司馬昭接到渑池敗報,即将來使斬首,暗中與徐晃商議退兵,将稠桑驿大營并靈寶,掘下許多陷坑,各地都藏下硝磺引火之物,自與徐晃領兵從函谷退出,将谷口塞住,以阻追兵。
剛退出谷口,馬超縱馬截住,犬叫道:“徐晃休走,留下人頭!”徐晃大怒,持斧抵拒,兩個在馬上戰了二十餘合。
那文鴦馬岱,在稠桑驿撲了個空營,損失了二三十名馬隊,知道曹兵已走,文鴦便要進關追趕。
馬岱道:“曹兵一走,必塞函谷,不如繞崤山别徑,疾驅硖石,以截其前。
”二人火速回兵,直趨硖石。
那時馬超與徐晃戰了五十餘合,徐晃有些支持不住。
馬超将兵馬列開,曹兵得路,一湧而出,司馬昭在前,徐晃在後,馬超催兵追趕,曹兵盡棄辎重,逃命急行,馬超随後緩緩追趕。
剛到了硖石,一聲鼓響,文鴦馬岱兩馬齊出,齊聲叫道:“曹兵敗将,速速留下人頭!”司馬昭徐晃憤火中燒,死命奮鬥,二将見曹兵勢大,也不攔阻,讓他過去,二将卻從中截擊,把曹兵鍋盆飯罨,水杓茶缸,都搶得一幹二淨,卻迎着馬超,一路追趕下去。
那黃忠進了靈寶,得了一坐空城,四處火勢漫天,黃忠急忙督兵撲滅,安慰居民,迎接孔明入城。
孔明料道馬超決定窮追徐晃,教黃忠督兵打開函谷道路,即行前去接應馬超,到了渑池,屯兵候令。
黃忠得令,上馬即行。
孔明自同張翼,收擡燼餘,安輯地方,令鄭綽守住函谷,自與張翼緩緩前進。
卻說馬超二将,追趕曹兵,馬不停蹄,看看來到渑池,魏延得報,正待領兵出來迎擊,隻聽見東邊角上,旌旗蔽日,馬蹄動地,原來曹兵大将張郃,領了五千鐵騎,來攻渑池,接應徐晃司馬昭,左有司馬師步兵五千,右有孫禮步兵五千,直撲渑池而來。
魏延與姜維李嚴,在城樓上觀看,魏延道:“徐晃司馬昭雖經屢敗,士卒饑疲,而行列整齊,略不淆亂,我若出擊,彼敗兵挾思歸之心,新兵蓄報複之志,我軍羼于其中,彼必協以淩我。
”李嚴道:“曹兵棄關東走,元帥與孟起必督大兵追趕,我擊其前,追兵擊其後,徐晃司馬昭逃生不及,必不敢與我鬥也!” 魏延聽說有理,即令姜維守城,自與李嚴各領三千人馬,開城出擊函谷敗兵。
徐晃司馬昭那裡還敢戀戰,抹頭就跑,張郃司馬師向前接應,迎住魏延李嚴厮殺。
後面馬超兄弟同文鴦趕到,張郃火速收兵。
馬超見軍隊追趕辛苦,就倚城紮下大營,也不追趕。
隔了一日,黃忠也就到了,衆将相見,甚為喜悅。
遲了幾日,孔明大軍也到來了,馬超黃忠魏延,率領諸将出城迎接,衆軍歡聲雷動。
孔明入府坐定,諸将以次參谒,孔明一一獎勵諸将,差人向荊州報捷。
又問魏延道:“曹兵阻住新安,何人為将?”魏延答道:“司馬懿令劉晔督鐘鄭二将守洛陽,自駐新安,在渑池地方軍事,由長子司馬師主持;統軍大将張郃,合函谷敗将徐晃司馬昭餘兵萬人,共兵三萬餘人,據黑石關諸隘以拒我兵。
”
那些降兵,扛着許褚屍首,到了新安,曹真接着,抱屍痛哭,拔下箭镞,沐浴裝殓,再送洛陽。
司馬懿接到渑池敗報,頓足歎道:“渑池一失,函谷将士,無歸路矣!”火速奏知曹操,調任城王鐵騎萬人,進攻渑池,以援函谷。
曹操在許昌,聽得許褚陣亡,渑池失守,不覺大痛,自率文武迎喪入城,撫棺痛哭,追贈大将軍,谥烈侯,以萬金恤其家,三子皆封關内侯。
又因前敵軍情吃緊,急令曹彰撥鐵騎一萬,交司馬懿調遣。
曹彰奉旨,即行派遣。
那曹操聞聽江東徐盛甘甯,兩次大敗,失了夏口,劉玄德自駐荊州,江東自顧不暇,更難收輔車之助!前敵失利,大将陣亡,渑池一失,函谷自危,漢兵三路,合趨洛陽,司馬懿獨力難支,當塗天明,怕有些難保!思慮萦心,創傷複發,扶病登朝,料理軍事,因此日重一日,快要升遐,又要遏密八音,連累我兄弟無戲可聽了。
那駐在阌鄉的孔明,接到魏延捷報,即複書道:“伯約奇謀,将軍與李将軍同心協應,建此奇功,為出軍以來第一次大捷。
許褚曹兵虎将,海内知名,今被誅夷,曹兵短氣;将軍可固守渑池,不必來攻函谷,但絕其糧運,彼以饑軍,将棄關而走,半過而擊之,則蔑不勝矣!”魏延得了孔明手書,手舞足蹈,與姜維李嚴傳觀,遵依将令行事。
孔明又遣人飛報馬超,言:“左翼已射殺許褚,得了渑池,孟起可速拔隊由陝東方面進兵,以文鴦為第一隊,馬岱為第二隊,孟起自将後軍,令張翼接應,直攻稠桑驿司馬昭營寨,彼軍決無抵抗之力,孟起可以後軍邀擊其東逃之卒,則彼軍軍實,當悉為我所有矣!”差人去後二日,孔明令黃忠領軍二萬,直取靈寶,孔明自督中軍接應。
黃忠領令,率領馬步全軍,來攻靈寶。
司馬昭接到渑池敗報,即将來使斬首,暗中與徐晃商議退兵,将稠桑驿大營并靈寶,掘下許多陷坑,各地都藏下硝磺引火之物,自與徐晃領兵從函谷退出,将谷口塞住,以阻追兵。
剛退出谷口,馬超縱馬截住,犬叫道:“徐晃休走,留下人頭!”徐晃大怒,持斧抵拒,兩個在馬上戰了二十餘合。
那文鴦馬岱,在稠桑驿撲了個空營,損失了二三十名馬隊,知道曹兵已走,文鴦便要進關追趕。
馬岱道:“曹兵一走,必塞函谷,不如繞崤山别徑,疾驅硖石,以截其前。
”二人火速回兵,直趨硖石。
那時馬超與徐晃戰了五十餘合,徐晃有些支持不住。
馬超将兵馬列開,曹兵得路,一湧而出,司馬昭在前,徐晃在後,馬超催兵追趕,曹兵盡棄辎重,逃命急行,馬超随後緩緩追趕。
剛到了硖石,一聲鼓響,文鴦馬岱兩馬齊出,齊聲叫道:“曹兵敗将,速速留下人頭!”司馬昭徐晃憤火中燒,死命奮鬥,二将見曹兵勢大,也不攔阻,讓他過去,二将卻從中截擊,把曹兵鍋盆飯罨,水杓茶缸,都搶得一幹二淨,卻迎着馬超,一路追趕下去。
那黃忠進了靈寶,得了一坐空城,四處火勢漫天,黃忠急忙督兵撲滅,安慰居民,迎接孔明入城。
孔明料道馬超決定窮追徐晃,教黃忠督兵打開函谷道路,即行前去接應馬超,到了渑池,屯兵候令。
黃忠得令,上馬即行。
孔明自同張翼,收擡燼餘,安輯地方,令鄭綽守住函谷,自與張翼緩緩前進。
卻說馬超二将,追趕曹兵,馬不停蹄,看看來到渑池,魏延得報,正待領兵出來迎擊,隻聽見東邊角上,旌旗蔽日,馬蹄動地,原來曹兵大将張郃,領了五千鐵騎,來攻渑池,接應徐晃司馬昭,左有司馬師步兵五千,右有孫禮步兵五千,直撲渑池而來。
魏延與姜維李嚴,在城樓上觀看,魏延道:“徐晃司馬昭雖經屢敗,士卒饑疲,而行列整齊,略不淆亂,我若出擊,彼敗兵挾思歸之心,新兵蓄報複之志,我軍羼于其中,彼必協以淩我。
”李嚴道:“曹兵棄關東走,元帥與孟起必督大兵追趕,我擊其前,追兵擊其後,徐晃司馬昭逃生不及,必不敢與我鬥也!” 魏延聽說有理,即令姜維守城,自與李嚴各領三千人馬,開城出擊函谷敗兵。
徐晃司馬昭那裡還敢戀戰,抹頭就跑,張郃司馬師向前接應,迎住魏延李嚴厮殺。
後面馬超兄弟同文鴦趕到,張郃火速收兵。
馬超見軍隊追趕辛苦,就倚城紮下大營,也不追趕。
隔了一日,黃忠也就到了,衆将相見,甚為喜悅。
遲了幾日,孔明大軍也到來了,馬超黃忠魏延,率領諸将出城迎接,衆軍歡聲雷動。
孔明入府坐定,諸将以次參谒,孔明一一獎勵諸将,差人向荊州報捷。
又問魏延道:“曹兵阻住新安,何人為将?”魏延答道:“司馬懿令劉晔督鐘鄭二将守洛陽,自駐新安,在渑池地方軍事,由長子司馬師主持;統軍大将張郃,合函谷敗将徐晃司馬昭餘兵萬人,共兵三萬餘人,據黑石關諸隘以拒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