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月英東嶽還香願 年七見色起淫心

關燈
話說仲舉夫妻辭了于老爺,月英上轎,仲舉上馬,帶領奴仆,不一時到在草帽胡同路西新宅住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那日到了三月二十七日,月英便道:“遇寇之時曾許下東嶽泰山進香,家神聖靈應默默使人來救,夫妻始免災殃。

    想京中廟宇甚多,必有東嶽行宮,明日這位老爺的聖誕,我意欲前去進香以了心願,不知夫主意下如何?”仲舉一時失了主意,便道:“要進香,明日同到東嶽廟走走,一來還願,二來也看看熱鬧。

    ”于月英聽了滿心歡喜,到了晚上夫妻各自沐浴,兩鋪安歇。

     次日早起,梳洗已畢,仲舉先去請了香燭元寶,雇了一頂二人小轎,把房門鎖了,托咐隔壁老者照看,打發月英上了轎,高仲舉帶領小厮丫鬟一同前去。

    走了多時,來至東四牌樓街上,但見那些進香的男男女女擠擁不透,仲舉與來興幫着轎子擠至廟門以前,丫鬟近前掀開轎簾,月英下來,少不得出頭露面,被人觀瞧。

    仲舉當先引路,挨擠了半日方進大殿,夫妻二人焚香跪拜,默祝已畢,月英轉至子孫殿前拜了金身,見那些婦女正打那神前懸挂的金錢,月英也近前去打。

     忽從殿下來了一人,乃是嚴嵩的頭一個管家名叫年七,此人倚仗主子威勢無所不為,跟他的幾個小厮一齊吆喝開衆人,年七上了子孫殿的台階,不錯眼珠兒往殿上看那些打金錢的婦人,一眼瞧見丁月英那一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不由的心生一計,叫小厮拿過一吊錢來,在月英身旁把錢取下,一把往金錢上撒去,并沒打着,一連打了幾把,與那金錢竟兩不相幹。

     于月英那裡還在前邊打那金錢,無意之中往上撂去,那錢正中在金錢眼内,蹿将過去正落在子孫娘娘懷中。

    年七高聲叫道:“這位娘子固是手準,也是虔心所緻,日後定養個絕好的兒子。

    ”月英聽見此言,直羞得面紅過耳,一回頭看見年七那等的輕薄體态,知非好人,忙着叫着丫鬟往外竟走。

    年七也随後跟來,正要**,忽見一人走上與這女人講話,穿帶的是秀才衣巾。

    年七雖有勢力,明朝秀才甚有聲價,也就不敢十分撒野,叫了一個能幹小厮附耳低言囑咐了幾句,這小厮緊跟着他夫妻二人出了廟門,看着于氏上了轎子,秀才領定丫鬟小厮一齊往西而去。

    年七的小厮緊緊後跟,一直到草帽胡同,細細打聽明白,回至玉河橋嚴閣老新府旁邊,見了年七一一回明。

     年七笑道:“我說那個婦人怎生得那樣十全,原來是個官宦小姐。

    ”說罷從護書内取了個名帖,叫方才去的小厮雙喜道:“你拿此帖到高家,如此這般,務必把他請來。

    ”雙喜答應一聲接了名帖,騎上一匹走騾,不多一時來至高秀才門首叫門。

     高仲舉親來開門,雙喜一見便道:“我奉嚴閣老府中年七爺所差,有名帖在此,耍請高相公說話。

    ”仲舉接過名帖一看,上寫通家卷弟年拜柬,問道:“這位年爺非親非故,請我有何話說?”雙喜笑道:“我家七爺是閣老府中頭一位總管人,仰高相公鴻才,有一篇祭文送你老人家去寫寫,自有重金相送,還要與相公幹辦前程。

    ” 仲舉聽了滿心歡喜,并不去與月英商議,即騎上牲口,雙喜當先引路,不多一時來到年七門首,下了騾子,雙喜進去通報,年七迎至書房見禮坐下,茶罷,仲舉開言道:“弟乃一介寒儒,蒙賜尊召,有何見谕?”年七道:“久聞先生大才,有篇祭文是上邊相爺發下來的,煩大筆代作,所以奉請前來。

    ” 仲舉道:“恐才淺學疏不能勝任。

    ”年七道:“不必太謙。

    ”遂吩咐取過文房四寶,年七從袖内取出一個底兒,仲舉接來一看,乃是與定國公的夫人上祭的祭典,看畢提起筆來用吃一頓飯時候當即作完,雙手遞與年七。

    年七并不識字,接來瞎看了幾句,連聲誇獎:“真是高才,上邊相爺見了,定然擡舉你個大小前程。

    ”仲舉聽了掃地一躬,道:“全仗七爺保舉。

    ” 年七吩咐:“看酒,與你高大爺潤筆酬勞。

    ”小厮答應一聲,登時擺上肴馔。

    年七親自把盞,先敬了三杯,然後問道:“高兄仙鄉何處,昆仲幾人?”仲舉答道:“小弟祖居山東濟南府曆城縣人氏,并無手足弟兄。

    ”年七故意點頭歎道:“高兄命孤原來與小弟相同,也是獨自一人,況且又是同鄉,若不棄嫌結為兄弟何如?” 仲舉道:“小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