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用木刀立斬丘四 演戲術打救高生

關燈
塘每人賞銀三兩,吩咐各自散去,務要改邪歸正。

    衆人去後,小塘即委韓生照管濟貧的事務,不上十餘日徼承光也回來,師徒三人盡心竭力赈濟饑民,暫且不表。

     再說高仲舉夜宿曉行,那日進了北京,問清他嶽父的住處,一枝梅引路來到涯兒街火神廟路西戶部郎中于宅門首,叫門上人報進,說是山東高姑爺和姑奶奶到了。

    不多一時,丫鬟出來把于月英接入内室,高仲舉随後進去,于遐思迎下客舍,滿臉笑容,便道:“賢婿遠路風塵,多有辛苦。

    ”高仲舉道:“嶽父一向納福。

    ”夫妻二人朝上叩拜,丫鬟服侍小姐往後轉去,高仲舉出來謝了一枝梅護送之情,送了盤費。

    一枝梅别了仲舉也不回山東,此時遇過恩敖,并不怕人拿他,竟往永定門家中去了,這于遐思将仲舉請至書房,茶罷,仲舉道:“小婿此來,一來探望嶽父,二來順便納監,就在京中鄉試,萬望嶽父大人照管。

    ”于遐思滿心歡喜道:“賢婿主意不錯,老夫明早就去與賢婿辦理納監之事。

    ”說罷吩咐仆人擺上酒席與姑爺洗塵接風,翁婿二人借酒淡心不提。

     卻說于月英來至後宅,丫鬟在路上已告以後娶之事,月英吩咐丫鬟先去通報丁,随後進入房中,定睛觀看,這位後娶的奶奶,年紀有四十多歲,描眉畫鬓,自覺風流無比。

    于月英看罷,心中早不以繼母相待,也不呼長喚短,上前隻拜了一拜,這位京裡奶奶心内大不自在,明知故問道:“這是誰家娘子,到我官宅有何事情?”丫鬟回明:“就是老爺的小姐,同姑爺進京來了。

    ”那奶奶道:“原是你家老爺的小姐到了,我說這麼大模大樣的。

    我心裡不耐煩,請姑娘到别的房内安歇。

    ” 月英無奈,隻得随着丫鬟到在別房坐下,丫鬟們伺候茶飯已畢,于遐思即到在後邊,父女二人悲喜交集,又叙了些閑話,吩咐打掃了一座淨室,與仲舉夫妻居住。

     次早于遐思早上衙門,把女婿納監之事辦理妥當,至晚回家。

    原來那繼娶的奶奶褚氏,因于小姐沒給他行個大禮,記恨在心,時時不悅,于遐思總不理論,過了幾日,恰遇于遐思壽辰,衆同年親友送禮拜壽忙亂了多時,到後面歇息,隻褚氏頭也不梳臉也不洗,于遐思有心說她幾句,恐慣成了的性兒擻起潑來,一則恐被女婿女兒聽見吵嚷不成體面,二則怕外人知道傳至科道耳中參他家教不嚴,由此心雖不樂卻含笑叫聲:“奶奶,今日是我的賤辰,你該早些梳洗出去料理酒席,好和女婿女兒一同吃杯壽酒,合家歡樂一番。

    ”隻這女婿女兒四字,褚氏聽了冷笑道:“做官的,你也有女兒女婿嗎?我卻不知道呢。

    既是你的女兒,我即在你腳頭上睡一宿也是他的繼母,為何一進門來就把我放不到眼裡。

    ”說罷大哭大吵起來。

    于遐思怕人恥笑,無奈躲至書房,隻是發怔。

    不料高仲舉夫妻二人打點了壽禮正來拜壽,走至褚氏卧房門口,早把吵嚷的話聽在心裡,一齊轉身回房,夫妻商議買房搬出,免得于遐思生氣。

    仲舉即帶上銀包暗走出來,至草帽胡同賃了一處宅房,回來與妻子說知,才一同到書房與于老爺拜壽,又送上壽禮。

    于遐思命人收了,吩咐後堂看灑,仲舉連忙攔阻遭:“既有壽酒,就在書房奉敬老父三杯。

    ”于遐思道:“既是這樣,即在此看酒。

    ”家童不敢怠慢,忙将酒筵擺上,仲舉同妻于氏親自把盞,連敬了于遐思三杯,就要告辭到後邊去。

    于遐思道:“今日老父賤辰,預備下一杯水酒,原為合家歡樂叙叙家常,怎麼連坐也不坐就要後去?”仲舉道:“實不相瞞,外邊已賃了房子,今日就要搬移,到後邊打點打點。

    ”于遐思聽了低頭暗想,早知是為潑婦吵嚷之故,心下為難多時,不由的含淚向月英道:“我兒,那不良之人早晨與我吵嚷,隻以為你夫妻不曾聽見,誰知皆已盡知。

    非是為父的軟弱不能休她出去。

    但恐遇着懂事的說是賤人不良,若遇不知道的隻說你夫妻無容人之量,唆調父親休了繼母,這個名傳将出去惹人恥笑。

    老父所以為難。

    賢婿既然尋下房了,且在外邊暫住幾日,老父自然還有主意。

    但今乃正月二十三日,是個月忌日子,且在家住這一日,明早再搬不遲。

    ”于月英接口道:“吉人自有天相,怕什麼月忌日忌,早搬一日父親免一日氣生。

    ” 于遐思見他夫妻二人主意已定,即不攔阻,夫妻兩個随即叩辭,來至後邊,先叫來興同于宅仆人把衣物搬運過去,仲舉、月英又到書房,翁婿父女灑淚而别。

    要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