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高仲舉典産求名 靠山王圖财剪徑
關燈
小
中
大
曉的,常言說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閉爐不煉丹,況是新正頭一個初五,若要出行,恐兇多吉少,将來還要家破人亡,夫妻逃散。
”仲舉聽了這一番言語眉頭緊皺,說:“先生,似我們讀書之人,從來百無忌諱,且是已将居産典出,焉有不去之理?先生不必再勸,我的主意已經定了。
”小塘聞言點頭說:“既如此我不勸你,待我贈你幾句言語,須要緊記在心,日後自有應驗。
”言罷提起筆來寫了一首七言律詩遞與仲舉,仲舉接來一看,寫的是: 出行偏在初五間,須知路途防不然。
打過一關算萬幸,還恐從此禍相連。
酉日初三方有禍,家破人離最可憐。
若問破鏡重圓日,須得貴子生門前。
高仲舉看罷滿心不如意,說不出口來,勉強言道:“多承指教。
我要告别了。
”拱手出門揚長而去,走到路上把那首詩撕了個粉碎,回到家中拜别親友。
等到初五早晨一些親友前來餞行,到了起身之時天已過午,走到日色平西才走了十七八裡路。
仲舉向趕腳的言道:“天色已晚,到何處方可住呢?” 胡大說:“齊河乃是唐道,到那裡歇吧!”說着說着天已黃昏,仲舉問道:“離齊河還有幾裡路?”腳夫說:“不多遠了。
”往前走不多時,天色黑暗,東西難分。
騾夫使了個暗号,把牲口投轉回來,反向東南而去,走不多會,那天約有三更時分,仲舉又向騾夫問道:“離齊河還有多少路呢?”騾夫說:“莫要心急,這就到了。
”話猶未了,隻聽得一聲鑼響,閃出了無數的賊人,燈籠火把如同白晝,一聲大叫:“獻金銀!”仲舉一見吓的他栽下牲口,骨軟腰麻,被衆寇捆綁起來拉至丘四馬前說:“大王爺,這就是露了白的那個呆子,轎裡還有一個美貌佳人,正好與大王做個壓寨的奶奶。
”丘四聞言滿心歡喜,說:“快把這呆子殺了,好與那個姣姣成親,别叫他在一邊吃酸。
”喽卒聽說才要動手,忽聽的一人高聲言道:“刀下留人!” 丘四一見,認得是河間府的史相公,專一坐館教學,還帶看壽星算命,名字半綱,後被請上山來做了一個謀士。
丘四見了開言問道:“史先生,俺這裡正要宰他,你為何叫留人呢?”史半綱說:“大王有所不知,一來今日是個破五開刀不利,二來他的妻子現在面前,因為宰他丈夫哭壞了美人,大王怎樣和他成親。
”丘四說:“先生之言有理。
”言罷吩咐喽卒押着駝轎騾子一同上山,這且不提。
且說小塘打發仲舉去後,把弟兄三人叫到跟前說:“高仲舉不聽吾言,定于今日起身,不過三更以後就要先遭一場大難,憐恤此人是個正人君子,隻得前去救他一番。
我想韓賢弟進步修行還無半點功果,這件功勞讓你做吧。
”韓生說:“怎樣去立此功,還求師父指教。
”小塘說:“不用細講,隻用你到泰山嶺後,逢賊便殺,把高仲舉夫妻救出山寨,就算你的頭功。
”韓生說 “師父,弟子不會騎馬掄刀,如何能以殺的賊寇,這件功勞還讓别人做吧。
”小塘說:“賢弟不必推辭,你在烏衣國曾做元帥,難道今日連些草寇也不能平麼?你還背将起來照樣行事,自然可以成功。
”言罷寫了一張靈符給韓生掖在頭巾之上,又把葫蘆給韓生背上,教與了他四句咒語,說:“賢弟此去出門直向正南,走到三岔路口便站住,可将咒語念上三遍,立刻就到嶺後,躲在松林之中,等着賊人将至,就把葫蘆解下來,照槐陰夢中一樣行事。
立功之時,小弟自然前去看你。
” 韓生聽罷,勉強從命,出門走到三岔路口,把咒語念了三遍,隻覺着身不自由兩腳騰空,不多時落在山嶺背後,看了果然有一松林,便走進去将靈符揭了息坐,全神專看強人的動靜。
等夠多時,遠遠的燈籠火把人喊馬嘶往前而來。
韓生忙把背上的葫蘆解将下來,就如那夢中一樣摔出來了許多兵卒,又摔出來盔甲刀馬,自己披挂起來,提刀上馬,一些兵卒排列兩旁,專候賊人。
韓生雖然害怕,現今有了這些兵馬也就膽壯起來,把那寶刀掂了一掂還沒二斤多沉,仔細一看,非鐵非銅,原來是金銀箔貼的一口木刀。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
”仲舉聽了這一番言語眉頭緊皺,說:“先生,似我們讀書之人,從來百無忌諱,且是已将居産典出,焉有不去之理?先生不必再勸,我的主意已經定了。
”小塘聞言點頭說:“既如此我不勸你,待我贈你幾句言語,須要緊記在心,日後自有應驗。
”言罷提起筆來寫了一首七言律詩遞與仲舉,仲舉接來一看,寫的是: 出行偏在初五間,須知路途防不然。
打過一關算萬幸,還恐從此禍相連。
酉日初三方有禍,家破人離最可憐。
若問破鏡重圓日,須得貴子生門前。
高仲舉看罷滿心不如意,說不出口來,勉強言道:“多承指教。
我要告别了。
”拱手出門揚長而去,走到路上把那首詩撕了個粉碎,回到家中拜别親友。
等到初五早晨一些親友前來餞行,到了起身之時天已過午,走到日色平西才走了十七八裡路。
仲舉向趕腳的言道:“天色已晚,到何處方可住呢?” 胡大說:“齊河乃是唐道,到那裡歇吧!”說着說着天已黃昏,仲舉問道:“離齊河還有幾裡路?”腳夫說:“不多遠了。
”往前走不多時,天色黑暗,東西難分。
騾夫使了個暗号,把牲口投轉回來,反向東南而去,走不多會,那天約有三更時分,仲舉又向騾夫問道:“離齊河還有多少路呢?”騾夫說:“莫要心急,這就到了。
”話猶未了,隻聽得一聲鑼響,閃出了無數的賊人,燈籠火把如同白晝,一聲大叫:“獻金銀!”仲舉一見吓的他栽下牲口,骨軟腰麻,被衆寇捆綁起來拉至丘四馬前說:“大王爺,這就是露了白的那個呆子,轎裡還有一個美貌佳人,正好與大王做個壓寨的奶奶。
”丘四聞言滿心歡喜,說:“快把這呆子殺了,好與那個姣姣成親,别叫他在一邊吃酸。
”喽卒聽說才要動手,忽聽的一人高聲言道:“刀下留人!” 丘四一見,認得是河間府的史相公,專一坐館教學,還帶看壽星算命,名字半綱,後被請上山來做了一個謀士。
丘四見了開言問道:“史先生,俺這裡正要宰他,你為何叫留人呢?”史半綱說:“大王有所不知,一來今日是個破五開刀不利,二來他的妻子現在面前,因為宰他丈夫哭壞了美人,大王怎樣和他成親。
”丘四說:“先生之言有理。
”言罷吩咐喽卒押着駝轎騾子一同上山,這且不提。
且說小塘打發仲舉去後,把弟兄三人叫到跟前說:“高仲舉不聽吾言,定于今日起身,不過三更以後就要先遭一場大難,憐恤此人是個正人君子,隻得前去救他一番。
我想韓賢弟進步修行還無半點功果,這件功勞讓你做吧。
”韓生說:“怎樣去立此功,還求師父指教。
”小塘說:“不用細講,隻用你到泰山嶺後,逢賊便殺,把高仲舉夫妻救出山寨,就算你的頭功。
”韓生說 “師父,弟子不會騎馬掄刀,如何能以殺的賊寇,這件功勞還讓别人做吧。
”小塘說:“賢弟不必推辭,你在烏衣國曾做元帥,難道今日連些草寇也不能平麼?你還背将起來照樣行事,自然可以成功。
”言罷寫了一張靈符給韓生掖在頭巾之上,又把葫蘆給韓生背上,教與了他四句咒語,說:“賢弟此去出門直向正南,走到三岔路口便站住,可将咒語念上三遍,立刻就到嶺後,躲在松林之中,等着賊人将至,就把葫蘆解下來,照槐陰夢中一樣行事。
立功之時,小弟自然前去看你。
” 韓生聽罷,勉強從命,出門走到三岔路口,把咒語念了三遍,隻覺着身不自由兩腳騰空,不多時落在山嶺背後,看了果然有一松林,便走進去将靈符揭了息坐,全神專看強人的動靜。
等夠多時,遠遠的燈籠火把人喊馬嘶往前而來。
韓生忙把背上的葫蘆解将下來,就如那夢中一樣摔出來了許多兵卒,又摔出來盔甲刀馬,自己披挂起來,提刀上馬,一些兵卒排列兩旁,專候賊人。
韓生雖然害怕,現今有了這些兵馬也就膽壯起來,把那寶刀掂了一掂還沒二斤多沉,仔細一看,非鐵非銅,原來是金銀箔貼的一口木刀。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