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高仲舉典産求名 靠山王圖财剪徑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二人天明出城,到命館之中一見小塘,應舉上前一恭說:“多承指教,分單房契已皆到手,小弟來宋面謝,商議濟貧的事情。
”辛員外故意面帶怒色說:“濟先生,舍親的東西雖然有了,隻是想的,全然不準,咱兩個怎樣算帳。
”小塘聽見這話,把友生看了一看,搖了搖頭言道:“豈有此理,我若沒有這個眼力,怎敢開此命館,隻因你許了濟貧的領袖有點功德,所以免了這場災禍,你夜間曾見什麼來沒有?”友生滿臉陪笑說:“先生真神人也,如同眼見一般,閑言休提,咱是怎樣濟貧?”小塘說:”學生已打算妥當,我今在趵突泉西南搭起幾間棚來,寫上一些由頭散給卿宦富戶,大夥子集起錢來,治辦糧食煮飯濟貧,再治棉花布疋做成棉衣散給窮人,可得一個老實人經營帳目。
”高、辛二人聽了小塘之言,告辭回家前去治辦濟貧的事情,不多幾日諸事完備,小塘将積下的錢米也都運至廠中,管帳之人就是高應舉的族弟名仲舉号殿臣,乃是個秀才,他的妻子姓于名月英,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她娘家的父親現任戶部福建司郎中,不幸夫人去世,鳏居在京。
這話不提。
單說高應舉把仲舉派在濟貧廠中經營帳目,堪堪冬過春宋就是新正,仲舉領着仆人治辦了些過年的東西,回在家下辭别母親,到了晚上夫妻二人飲灑閑談,于月英說:“夫主,明歲乃大比之年,你在濟貧廠内管帳,是好事,到底也該溫詩書,到秋間好進舉場求取功名。
”仲舉說:“妻之言甚是有理,但在本省之中,已進三遍科場未得中,過年要上京科舉,不知賢妻以為何如?”于小姐帶笑開言說:“這個主意倒也不錯,奴家久想進京看望父親,欲要一同前去,不知可否。
”仲舉聞言滿心歡喜,說:“我心中也要如此,過了新年不免急速起身。
”言罷就寝,一夜晚景不提。
初一日應酬了一天,到了初二早起,仲舉寫了一張房産典契袖在袖中,走到高應舉家。
一來拜年,二來商議上京之事。
應舉一見置酒相待,仲舉就把典契遞與應舉,遂将上京之事說了一遍。
應舉聞言把典契看了一看說:“賢弟,論來五百銀子也不為多,但是一時難辦,待我和你嫂嫂商議,看她還有積下的銀子沒有。
”言罷到了後邊,不多一時領着小厮背了一個皮箱出來,打開與仲舉一看乃是五十兩一封的十封細絲白銀。
應舉說:“賢弟,這是白銀五百兩,你可拿去求取功名,這張典契,淪理我不該留,今日我且收住,全當與你照管照管,賢弟此去也好放心,但不知賢弟幾時起程?”仲舉說:“小弟上京心勝,隻在一二日間就要起身。
”應舉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好留你,且把銀子送回家中,打點起身之事要緊。
” 言罷吩咐小厮背了皮箱送仲舉回家而去。
仲舉到了家中,拿了幾百銅錢打發來人回去,又把典産業的事說與月英知道,于氏甚喜。
仲舉取過曆書揭開一看,自初一到初十并無出行的日期,惟有初五是個黃道日子。
仲舉說:“賢妻,咱就定于初五起身罷了。
”于氏上京見父的心勝,也沒理論是個破敗日期,便遂口答應。
夫妻商議已定,仲舉掖了一封銀子到大街劉小子店中雇了一乘駝轎,兩個長騾,共價銀三十二兩,先付一半。
仲舉兌下十六兩銀子,回家料理行裝。
這且不提。
且說山東連年荒旱,遍處出賊,泰山娘娘山後出了一夥強賊,聚有千餘,之中為首的叫丘四,自稱靠山大王。
諸日差喽卒裝做三教九流,各處打探哪一個财主幾時起身,走那條路徑,妤去劫截。
這日仲舉雇的牲口正是喽卒假充的腳騾夫,見仲舉拿着一封銀子來雇牲口,知道是個财主,暗叫夥伴先往山後投信前來劫截,這且不提。
且說仲舉回到家中将行李收拾完備,次日清晨來到濟貧廠中交接經手的賬目,把上京的話向小塘說了。
小塘聽罷,把高秀才的氣色看了一看說:“高兄,依學生看來此去不妥,後日的成敗且不必論,須要防備目下的災星。
”仲舉說:“多承先生指教,但牲口駝轎已皆雇下,準于初五日起身,如何能再遲疑。
”小塘把頭點了兩點說:“高兄,你讀書識字,連百日的吉兇也不
”辛員外故意面帶怒色說:“濟先生,舍親的東西雖然有了,隻是想的,全然不準,咱兩個怎樣算帳。
”小塘聽見這話,把友生看了一看,搖了搖頭言道:“豈有此理,我若沒有這個眼力,怎敢開此命館,隻因你許了濟貧的領袖有點功德,所以免了這場災禍,你夜間曾見什麼來沒有?”友生滿臉陪笑說:“先生真神人也,如同眼見一般,閑言休提,咱是怎樣濟貧?”小塘說:”學生已打算妥當,我今在趵突泉西南搭起幾間棚來,寫上一些由頭散給卿宦富戶,大夥子集起錢來,治辦糧食煮飯濟貧,再治棉花布疋做成棉衣散給窮人,可得一個老實人經營帳目。
”高、辛二人聽了小塘之言,告辭回家前去治辦濟貧的事情,不多幾日諸事完備,小塘将積下的錢米也都運至廠中,管帳之人就是高應舉的族弟名仲舉号殿臣,乃是個秀才,他的妻子姓于名月英,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她娘家的父親現任戶部福建司郎中,不幸夫人去世,鳏居在京。
這話不提。
單說高應舉把仲舉派在濟貧廠中經營帳目,堪堪冬過春宋就是新正,仲舉領着仆人治辦了些過年的東西,回在家下辭别母親,到了晚上夫妻二人飲灑閑談,于月英說:“夫主,明歲乃大比之年,你在濟貧廠内管帳,是好事,到底也該溫詩書,到秋間好進舉場求取功名。
”仲舉說:“妻之言甚是有理,但在本省之中,已進三遍科場未得中,過年要上京科舉,不知賢妻以為何如?”于小姐帶笑開言說:“這個主意倒也不錯,奴家久想進京看望父親,欲要一同前去,不知可否。
”仲舉聞言滿心歡喜,說:“我心中也要如此,過了新年不免急速起身。
”言罷就寝,一夜晚景不提。
初一日應酬了一天,到了初二早起,仲舉寫了一張房産典契袖在袖中,走到高應舉家。
一來拜年,二來商議上京之事。
應舉一見置酒相待,仲舉就把典契遞與應舉,遂将上京之事說了一遍。
應舉聞言把典契看了一看說:“賢弟,論來五百銀子也不為多,但是一時難辦,待我和你嫂嫂商議,看她還有積下的銀子沒有。
”言罷到了後邊,不多一時領着小厮背了一個皮箱出來,打開與仲舉一看乃是五十兩一封的十封細絲白銀。
應舉說:“賢弟,這是白銀五百兩,你可拿去求取功名,這張典契,淪理我不該留,今日我且收住,全當與你照管照管,賢弟此去也好放心,但不知賢弟幾時起程?”仲舉說:“小弟上京心勝,隻在一二日間就要起身。
”應舉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好留你,且把銀子送回家中,打點起身之事要緊。
” 言罷吩咐小厮背了皮箱送仲舉回家而去。
仲舉到了家中,拿了幾百銅錢打發來人回去,又把典産業的事說與月英知道,于氏甚喜。
仲舉取過曆書揭開一看,自初一到初十并無出行的日期,惟有初五是個黃道日子。
仲舉說:“賢妻,咱就定于初五起身罷了。
”于氏上京見父的心勝,也沒理論是個破敗日期,便遂口答應。
夫妻商議已定,仲舉掖了一封銀子到大街劉小子店中雇了一乘駝轎,兩個長騾,共價銀三十二兩,先付一半。
仲舉兌下十六兩銀子,回家料理行裝。
這且不提。
且說山東連年荒旱,遍處出賊,泰山娘娘山後出了一夥強賊,聚有千餘,之中為首的叫丘四,自稱靠山大王。
諸日差喽卒裝做三教九流,各處打探哪一個财主幾時起身,走那條路徑,妤去劫截。
這日仲舉雇的牲口正是喽卒假充的腳騾夫,見仲舉拿着一封銀子來雇牲口,知道是個财主,暗叫夥伴先往山後投信前來劫截,這且不提。
且說仲舉回到家中将行李收拾完備,次日清晨來到濟貧廠中交接經手的賬目,把上京的話向小塘說了。
小塘聽罷,把高秀才的氣色看了一看說:“高兄,依學生看來此去不妥,後日的成敗且不必論,須要防備目下的災星。
”仲舉說:“多承先生指教,但牲口駝轎已皆雇下,準于初五日起身,如何能再遲疑。
”小塘把頭點了兩點說:“高兄,你讀書識字,連百日的吉兇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