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山海關小塘遇友 總帥府懷古受驚

關燈
欲待登門親拜謝,又恐相留擾盛筵。

     暗投旅店無人曉,寄此空書達座前。

     幾句言詞須謹記,別當山人是流談。

     準備興兵絕煙火,怕遇三伏大雨天。

     馬蘭峪下有真寶,求取焦石仔細參。

     後邊又有一行小字,說是: 焦石入水就滾,生米可成熟飯。

     總爺看罷,心中不解,吩咐差官與店主去了,回到書房,與懷古觀看了會子,也是不明白末後四句。

    二人正然的猜想,忽聽的墩堡炮響,不多時監旗來報,說是薊州邊上有敵兵到來。

    總爺聽說,忙傳軍令,挑選了人馬三千,同慕懷古放炮起營,直奔薊州而來。

    适逢着天雨連綿,走了三日,就下了三天大雨。

    這日遠探來報,說是敵兵在牆子外養馬,總爺見報,立時吩咐安營,安鍋造飯,此時天上是雨,地下是泥,那些打柴的軍士打了柴來,内外全濕,雖是找些引火的幹草,架上濕柴,點着就滅,人不得飯,馬不得料,總爺十分憂愁。

    還是慕懷占猛然想起,向總爺言道:“可應了濟先生的話了,他那字上說是:準備興兵絕煙火,馬蘭峪下取焦石。

    如今煙火已絕,可不知焦石是什麼東西,隻怕一時難找。

    ”戚總爺猛然醒悟,連忙披上雨衣,出營上馬,帶着數人,親自去找焦石。

     找到山腳以下,但隻見一股清泉,熱氣騰騰,似滾了的一般,總爺心内覺悟,把本處鄉民傳來一問,鄉民說:“此處叫作湯泉。

    聽見老人言講,說當初天上有七個日頭,二郎單鞭趕去六個,有一個鑽在馬蘭峪下,此泉有太陽真火,所以這水滾熱。

    ”總爺聽了,心內想道,或者此内就有焦石,也未可定,想罷開言說:“爾等軍民有本事者,在此泉眼内取出一塊石頭,賞銀五十兩。

    ”内中就有不怕死的,脫去衣服鞋襪,一個猛子下去,搬上一塊石來。

    總爺見那石頭色如墨染,祥光耀目,知道就是寶物,賞了此人一個元寶,說是再有能撈石者,還是如數賞賜,真真是财帛動人心,又有一人下去取了兩塊,得了兩個元寶。

    總爺吩咐軍校抱着二塊石頭,轉回營中,把民間的大缸找來幾個,打上水,倒上米,把焦石放在裡邊,立時之間,水滾飯熟。

    總爺一見滿心歡喜,叫軍士們飽餐一頓,又吩咐下去,上黑豆給馬煮出料來。

    滿營中,人強馬壯。

    這且不表。

     且說敵兵在牆子嶺邊外,差細作打聽,說是戚總爺營内,不動煙火便會做出飯來,人強馬壯,似乎難以征戰。

    兵主聞言,以為神異,倒轉幹戈出口而去。

    戚總爺打聽明白,凱歌回朝,這且不提。

     且說小塘弟兄三人離了山海關,那日到了北京東直門外六裡屯,天色已晚,投在一個織絹的機房住下,這房主送茶送水,甚是勤謹。

    小塘見他房中雖有兩張空機,卻并無人做活,知道他是本錢短少,有心助他,又怕他邪心田不能始終如一,到了臨睡之時,向徼、苗二人言道:“明日早晨你二人出去,裝着化緣,可在左近處住上三日,到第四日方許回來。

    ”二人答應,睡了一夜,早晨起來,向主人言道:“老居士,我二人要出去化緣,好做前途的路用,不過飯時就回,我們一同起身。

    ”言罷出門而去。

     這房主打掃完了,吃過早飯,不見二人回來,走到機房一看,小塘還自睡着,說:“相公,天不早了,我家中有現成的便飯,請先起來用些,等二位同伴回來,你們随意再吃。

    ” 小塘見問,故意的哎哼起來,說:“老居士,我今日頭疼眼昏渾身發冷,想必是受了風了,煩駕與我找回兩個同伴,留一個在此看我,差一個回家送信方好。

    ”主人聽說,上前把小塘摸了一摸,說:“相公想是感冒着了,二位同伴大約不久就回,待我與你熬些姜湯發散發散就好了。

    ”言罷進去端了一碗姜湯出來,打發小塘喝了,又與小塘蓋了幾件衣服,出門向外而去,到了晚上回來,看了看小塘,隻是哎哼,問及二位同伴,并未回來。

    小塘說:“他二人一天不回,必有緣故。

    ”說着掙紮起來,把衣服被窩摸了遍,說:“好兩個狠心的野賊,可坑死我了。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