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西秦王愛财受騙 趙知府存仁施恩

關燈
煉,煎金匠煎了多會、見那罐中隻有灰末,并無汁水,連忙禀了秦王,秦王大怒,隻當是匠人偷去金子。

    吩咐将兩個匠人鎖住,次日,另找匠人,親自看着煎煉,也是如此。

    秦王正然納悶,有一個多嘴的太監說:“王爺,依奴婢看來是叫小塘哄了。

    他既會玩戲法,那鴨子屙的金子想必也是變了來的。

    ”秦王聽說猛然醒悟,說:“好窮酸竟敢戲弄孤家,我孤将他拿住必要碎屍萬段。

    ”言罷吩咐速行牌票,畫影圖形,捉拿小塘,這話不表。

     且說小塘帶着五千銀子出離陝西,到了山西平陽府,這一年,此處大早,顆粒未收,一些百姓餓的如黃病一般。

    小塘見這光景,心中憐念,把那哄來的元寶在銀房破開了五十,在四處買了糧米運至平陽城内關帝廟中,分給一些貧民,救活了這一城的生靈。

    到了伏天又求了一番大雨,這平陽府知府趙寬向他的書辦言道:“本府到任三年從未下雨,今日這場甘澤可為萬民之幸,理宜獻供以謝天地。

    ”書辦說:“老爺,這場雨有個來曆,新近來了個遊方秀才在關帝廟買糧濟貧,救這一方生靈,又在廟中搭起高台,虔心求雨,所以終有這番甘澤。

    ”知府說:“原來如此,世上那有這樣好人!待本府親去拜望。

    ”言罷上轎,擺開執事,來到廟中與小塘相見。

     尚未及說話,隻見一個書辦手執文書,說:“老爺,有陝西秦王的龍傳票到了。

    ”知府接來拆開一看,上寫着秦王手谕:“各府州縣知悉,今有遊方秀士妖人濟小塘拐去王府庫銀五千兩,即時拿獲解往西安,自有升賞。

    如要隐匿,一例同罪。

    外有圖像一張,以便對拿。

    ”知府看完把圖像打開,看看圖像,瞧瞧小塘,瞧瞧小塘,又看看圖像。

    看了一會,把圖像卷起,喝退左右從人,說:“請問先生尊姓高名?”小塘說:“生員姓濟名登科,草号小塘。

    ”知府說:“先生你可看看這張龍票。

    ” 小塘接來看了一遍,不由的微微含笑,心中想道:我濟某要被人擒拿,但不知這個知府心田如何,待我試試他看。

    想罷開言,就把那哄銀子的始末原由對知府說了一遍。

    說:“這也是合該大人成功,就把學生解了去罷。

    ”知府聽罷,心下作難,有心放了小塘,一則不能獻功,且是恐怕久後事犯,自己有罪;有心拿他,他又不是賊盜,雖然哄了幾千銀子,是東西換的,且是哄來的銀子又是救了窮民,想了一會,說:“也罷!我甯可放他逃走,莫要害此仁義之人。

    ”主意已定,說:“濟先生,本府不拿你,但此處離西安不遠,不宜久停,你改名換姓逃往他方去罷!”小塘說:“有心叫大人請功,不料是位忠正父母,既然施恩,敢不從命。

    也罷,且将濟字去了三點,改名齊好善,就此拜别,他年相會,恩有重報。

    ”言罷,拜别知府,手提花籃出了廟門,用左手把臉一摸,變了面貌,離了平陽,一路行着方便,往揚州而來,這且不表。

     且說北京順直門外,騾馬市東,徼家坑有個光棍,姓徼名是承光,專會拿人的訛頭,平生有一件好處,仗義疏财,軟的不欺,硬的不怕,取了富家錢财,卻去幫那窮漢。

    北京城中他也算是個小小的财主,那日八月初八,憫忠寺打醮請客,募化布施,本處居民多去随喜。

    徼承光也同兩個朋友來到寺裡會了布施,一見衆人無論認識與否俱各拱手讓坐,惟有上面一個少年,頭帶貂帽,身穿綢袍,上罩孤裘披風,見了承光昂昂不理,承光心中就有幾分不忿,及至坐下,擺上齋飯,大家一齊舉箸,那少年并不動手,忽然天降大雪,狂風驟至,人人俱說天寒,那少年偏說好熱,把貂帽摘将下來,吩咐小厮拿到窗戶眼前迎風吹吹。

    徼承光看了心中忿恨,從草紙袋内暗暗取出圖書印色,推故外面小解,走到窗前說:“長家的,好齊整一頂貂帽,借與我看看,我也照樣買頂。

    ”小厮聞言,雙手遞過,承光接來看了一看,暗把印記打在帽裡之上,複歸坐位,那小厮如何得知。

    衆人席散,各自回家,隻見那少年戴上貂帽,小厮打着雨傘出寺門,上了牲口,揚長而去。

    承光連忙也上了騾子,跟那少年一路行走,走到米市大街,承光把牲口夾了一夾,趕到跟前把那少年的帽子伸手抓将過去。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