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束公主水淹鶴鳴 花元帥兵退白璧

關燈
珠飛馬來報元帥。

    那邊苗秀鴻亦已趕到,秀鴻忙問何事,賽珠就将水漲城濠之事說明。

    二人話未說完,前面雲飛鳳與水碧蓮也是飛馬而來,要禀元帥。

    二将問起情形,水碧蓮那邊城下水已高至四五尺了,“咱等隻得禀明元帥作何道理,候令定奪。

    ”四将都在轅門。

    時已三鼓,轅門上的守将俱已歸寝,無從禀報。

    欲思擊鼓,又無鼓槌。

    正在無計可施,苗秀鴻人急智生,道:“不如尋些磚塊石片來抛擊。

    ”三人聽了,都道:“苗将軍說的不錯。

    ”各去尋覓石片磚塊。

    不多時,四人拾來,向鼓上亂抛,登時鼓聲吟吟,接連不絕。

    元帥花如玉在帳房中,見夜色已探,正思就寝,寬去了外罩的衣裙,走向鏡台前,把元色羅帕包了雲髻,除去耳環,揭起羅帳,坐在床沿,脫去了三寸弓鞋,重把金蓮纏裹好了,放下羅帏。

    尚未就枕,忽聞鼓聲如雷,慌忙推枕而起,穿了弓鞋,拔上鞋根,鞋帶也不及系了,親自開了帳房門,喚起随營伏侍的丫環,速到外邊查問,為何鼓聲如此緊急。

    丫環領命出外,見外面的軍士都已睡熱,隻得迳往轅門開看,恰好四員大将正在那裡抛擊。

    丫環忙問何故,四人都道:“有緊急軍情面禀元帥,元帥在那裡?”丫環道:“衆位将軍可随婢子到中軍帳,待婢子去禀報便了。

    ”于是丫環在前,四将在後,走近帳前。

    隻見元帥晚妝已卸,秉燭而立。

    四人搶步上帳,各打一恭,便禀道:”城濠水漲已有四五尺高了,恐怕又是淑士國公主使的邪法,要來灌城。

    請元帥定奪。

    ”元帥聽了大驚失色,便喚丫環快些備馬。

    軍中連忙點起燈火。

    丫環聽了也都着急,可憐都是金蓮小足,顧不得地下的高低,如飛的一般,往後槽牽了元帥的馬匹,也不及鞍辔,元帥飛身上馬,正要加鞭,不料足上的弓鞋忽然堕地。

    忙喚丫環附耳道:“快到帳房中将鞋上的帶子取來。

    ”衆将見元帥住馬,正自不解,及見丫環取将帶子來,俯首去拾弓鞋,見元帥的金蓮又尖又細,真是不盈一握。

    丫環忙與元帥穿上弓鞋,系了鞋帶。

    元帥羞得滿面通紅,連忙加上幾鞭,到了關下,跳下馬來,飛步金蓮,迳上城來,望外一看,隻見城外一片汪洋,水勢約有七尺多高。

    隻吓得面如土色,魄散魂飛。

    呆了半晌,隻得步下城樓,複又飛身上馬,回到衙中,即命丫環打起聚将鼓來。

    軍師枝蘭音早巳驚醒,起身穿好了衣服,報時鐘已交四更二刻,疾忙來到元帥軍前。

    隻見元帥也不披挂,也不穿裙,元帕包了雲髻,耳環也不帶,大有慌張之色。

    蘭音緊走一步道:“元帥打鼓聚将,不知何故,乞道其詳。

    ”元帥道:“本帥正要來請軍師商議。

    ”遂将城外水勢浩大,倘灌入城中,滿城将士豈不都要變做魚鼈。

    軍師聽了也驚得目定口呆。

    元帥再三請計,蘭音道:“事在燃眉,别無良法,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元帥以為何如?”元帥道:“軍師之言有理。

    ”當下傳令大小三軍,速速收拾馬匹器械、辎重糧草,退守白璧關去。

    ”軍師道:“避水退兵,城上須虛設旌旗。

    每城紮縛二三十個草人,身上穿了軍士号挂,腰間系着梆鈴,以疑敵兵。

    ”元帥道:“軍師計劃周詳。

    ”便傳令能載坤:“速命軍士去備草人,如法布置好,随本帥到白璧關駐紮。

    關中舊有的軍士盡數帶至白璧關來。

    ”能載坤一聲“得令。

    ”立傳軍令,忙去辦理。

    元帥傳令已畢,天色大明。

    軍士疾忙造飯,各各飽餐一頓。

    元帥便喚随身的丫環,梳了雲髻,帶上耳環,穿好衣服,也吃了些飯食,連忙上馬。

    又見軍士飛報:“城中有水透進來了。

    ”元師忙請軍師作速上馬同行,傳令守城的四将:“待城上布置好了,也就收兵前來。

    ”命花逢春斷後,偃旗息鼓,徑往白璧關來。

    在路行了半日,時已過午,軍士埋鍋造飯。

    能載坤等也趕上了,禀道:“啟上元帥,城中之水已有四尺餘高,幸而元帥早走一步,不知如今的水勢怎麼樣了。

    ”元帥道:“老将軍與衆位将軍都辛苦了。

    ”當下各自用過午餐,元帥傳令趱行。

    将近黃昏時分,離白璧關尚有二十裡之遙。

    元帥便令:“就此安營,明日再去報知守關主将便了。

    今晚紮定營寨,大小三軍暫且安歇。

    ”軍士領令安營。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