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的風水汪精衛死後秘聞

關燈
過了,說:“你不必再胡鬧了,爸爸在世的時候,給你搬到東,搬到西,絲毫得不着自由,現在你還把他搬來搬去,弄得死者不安,我看你将就算了吧!”一番話說得老太婆啞口無言,不能回嘴。

    于是一般僞官,才環繞着預備行禮。

    後來有人說:他們是“連環怕”——兒子怕爸爸,爸爸怕老婆,老婆又得聽兒子的話。

     靈堂擺設好了,中間挂着的遺容,是一張普通照片,僅隻十二寸,她認為太小,招呼放大,那知放得又太大了,比人的身材還大,靈台前沒有這幺大的地方,隻好斜放在靈前,靈旁挂着一副陳逆公博的挽聯,寫的是: “大夏奠新基,保亞興華千古仰, “哀音傳薄海,鞠躬盡瘁百僚悲。

    ” 汪家的孤子、孤女同陳氏,當然要睡在靈旁,以盡孝思了!偏偏一聲令下,要叫僞部長次長以上和各方面的大員按日照單陪靈,這一下可把許多人給苦壞了。

    每晚九點鐘必得到,遲到了,老太婆要發怒,說:不忠于職守,一點良心全沒有。

    陪靈吧,第二天八點鐘才能走,早走了還要被罵,被頭毛毯一類不許帶的,必要沾塊昏迷的哀哀不已然後才見“附庸”之“忱”,鴉片煙槍當然更不好意思了,隻好過足了瘾去,偶爾大意些,說話提高了聲音,副官出來說:“說話低些,不要驚了夫人的覺!”若是半夜打起呵欠,一下被她看到,她要問“×同志,你們何必來呢,在家裡睡覺不舒服嗎?”傅逆式說,就是被他罵過的一個。

    老太婆之跋扈,可見一斑。

     依着老太婆的意思,是把他葬在廣州黃花崗的旁邊的白雲山。

    但是林逆柏生說:這樣的一個大人物,應該附葬在中山陵,以垂不朽,等到交通便利再計劃吧!結果一緻贊同之下,又覺得墓山沒有名字,不大雅觀,想來想去,想出個京郊桃花山來,硬将他改名梅花山,以為足可與黃花崗媲美?但可惜一株梅花也沒有,虧得林又想了一個主意,姑且改名,俟清明再行補種。

    同時又傳意各僞府部門,一緻攤款,興修石墓,以志景仰。

    這一着,不費吹灰之力,又替老太婆撈了一筆巨款,石人石馬的建築,卻不知那裡去了。

     最可怪的,安葬送殡的那天,賺材錢的那個親信副官,手扶靈榇,寸步不離,行了幾十裡路程,那種哀哀欲絕的樣子,人人說他忠心故主,但在第二天,就突然七孔流血暴亡了,随故主于地下,還是故主叫了他去,始終成了一個“謎”。

    老太婆亦盛道其孝,效王承恩之故事,附葬于汪墓之旁。

     精于風鑒的說,這個墓地,是會發繼承人的,但是明年某月,卻又有些不利,陳逆一般,方自要計劃改建梅花山,讓他掉轉一下墓向之時,自己卻已身落法網,如今羁押在重慶的土橋監獄,與世隔絕,不知看梅花山的風水先生事前亦有先見于此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