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老學士閑征姽婳詞 癡公子杜撰芙蓉诔

關燈
亦當出去候送才是,無奈不忍悲感,還是不去的是,遂又垂頭喪氣的回來。

     正在不知所以之際,忽見王夫人的丫頭進來找他說:“老爺回來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題目來了。

    快走,快走。

    ”寶玉聽了,隻得跟了出來。

    到王夫人房中,他父親已出去了。

    王夫人命人送寶玉至書房中。

     彼時賈政正與衆幕友們談論尋秋之勝,又說:“快散時忽然談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談,‘風流隽逸,忠義慷慨’八字皆備,倒是個好題目,大家要作一首挽詞。

    ”衆幕賓聽了,都忙請教系何等妙事。

    賈政乃道:“當日曾有一位王封曰恒王,出鎮青州。

    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選了許多美女,日習武事。

    每公餘辄開宴連日,令衆美女習戰鬥攻拔之事。

    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藝更精,皆呼為林四娘。

    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統轄諸姬,又呼為‘姽婳将軍’。

    ”衆清客都稱“妙極神奇。

    竟以‘姽婳’下加‘将軍’二字,反更覺妩媚風流,真絕世奇文也。

    想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風流人物了。

    ”賈政笑道:“這話自然是如此,但更有可奇可歎之事。

    ”衆清客都愕然驚問道:“不知底下有何奇事?”賈政道:“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一幹流賊餘黨複又烏合,搶掠山左一帶。

    [庚辰雙行夾批:妙!“赤眉”“黃巾”兩時之事,今合而為一,蓋雲一過是此等衆類,非特曆曆指明某赤某黃。

    若雲不合兩用便呆矣。

    此書全是如此,為混人也。

    ]恒王意為犬羊之惡,不足大舉,因輕騎前剿。

    不意賊衆頗有詭谲智術,兩戰不勝,恒王遂為衆賊所戮。

    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員,各各皆謂:‘王尚不勝,你我何為!’遂将有獻城之舉。

    林四娘得聞兇報,遂集聚衆女将,發令說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報其萬一。

    今王既殒身國事,我意亦當殒身于王。

    爾等有願随者,即時同我前往;有不願者,亦早各散。

    ’衆女将聽他這樣,都一齊說願意。

    于是林四娘帶領衆人連夜出城,直殺至賊營裡頭。

    衆賊不防,也被斬戮了幾員首賊。

    然後大家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倒作成了這林四娘的一片忠義之志。

    後來報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驚駭道奇。

    其後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滅,天兵一到,化為烏有,不必深論。

    隻就林四娘一節,衆位聽了,可羨不可羨呢?”衆幕友都歎道:“實在可羨可奇,實是個妙題,原該大家挽一挽才是。

    ”說着,早有人取了筆硯,按賈政口中之言稍加改易了幾個字,便成了一篇短序,遞與賈政看了。

    賈政道:“不過如此。

    他們那裡已有原序。

    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來應加褒獎而遺落未經請奏各項人等,無論僧尼乞丐與女婦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彙送履曆至禮部備請恩獎。

    所以他這原序也送往禮部去了。

    大家聽見這新聞,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婳詞》,以志其忠義。

    ”衆人聽了,都又笑道:“這原該如此。

    隻是更可羨者,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曠典隆恩,實曆代所不及處,可謂‘聖朝無阙事’,唐朝人預先竟說了,竟應在本朝。

    如今年代方不虛此一句。

    ”賈政點頭道:“正是。

    ” 說話間,賈環叔侄亦到。

    賈政命他們看了題目。

    他兩個雖能詩,較腹中之虛實雖也去寶玉不遠,但第一件他兩個終是别路,若論舉業一道,似高過寶玉,若論雜學,則遠不能及;第二件他二人才思滞鈍,不及寶玉空靈娟逸,每作詩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闆庸澀。

    那寶玉雖不算是個讀書人,然虧他天性聰敏,且素喜好些雜書,他自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誤失之處,拘較不得許多;若隻管怕前怕後起來,縱堆砌成一篇,也覺得甚無趣味。

    因心裡懷着這個念頭,每見一題,不拘難易,他便毫無費力之處,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無風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長篇大論,胡扳亂扯,敷演出一篇話來。

    雖無稽考,卻都說得四座春風。

    雖有正言厲語之人,亦不得壓倒這一種風流去。

    近日賈政年邁,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因在子侄輩中,少不得規以正路。

    近見寶玉雖不讀書,竟頗能解此,細評起來,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

    就思及祖宗們,各各亦皆如此,雖有深精舉業的,也不曾發迹過一個,看來此亦賈門之數。

    況母親溺愛,遂也不強以舉業逼他了。

    所以近日是這等待他。

    又要環蘭二人舉業之餘,怎得亦同寶玉才好,所以每欲作詩,必将三人一齊喚來對作。

    [庚辰雙行夾批:妙!世事皆不可無足餍,隻有“讀書”二字是萬不可足餍的。

    父母之心可不甚哉!近之父母隻怕兒子不能名利,豈不可歎乎?] 閑言少述。

    且說賈政又命他三人各吊一首,誰先成者賞,佳者額外加賞。

    賈環賈蘭二人近日當着多人皆作過幾首了,膽量逾壯,今看了題,遂自去思索。

    一時,賈蘭先有了。

    賈環生恐落後也就有了。

    二人皆已錄出,寶玉尚出神。

    [庚辰雙行夾批:妙篇寫出鈍态來。

    ]賈政與衆人且看他二人的二首。

    賈蘭的是一首七言絕,寫道是: 姽婳将軍林四娘,玉為肌骨鐵為腸,捐軀自報恒王後,此日青州土亦香。

     衆幕賓看了,便皆大贊:“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淵源,真不誣矣。

    ”賈政笑道:“稚子口角,也還難為他。

    ”又看賈環的,是首五言律,寫道是: 紅粉不知愁,将軍意未休。

     掩啼離繡幕,抱恨出青州。

     自謂酬王德,讵能複寇仇。

     誰題忠義墓,千古獨風流。

     衆人道:“更佳。

    倒是大幾歲年紀,立意又自不同。

    ”賈政道:“還不甚大錯,終不懇切。

    ”衆人道:“這就罷了。

    三爺才大不多兩歲,在未冠之時如此,用了工夫,再過幾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賈政笑道:“過獎了。

    隻是不肯讀書過失。

    ”因又問寶玉怎樣。

    衆人道:“二爺細心镂刻,定又是風流悲感,不同此等的了。

    ”寶玉笑道:“這個題目似不稱近體,須得古體,或歌或行,長篇一首,方能懇切。

    ”衆人聽了,都立身點頭拍手道:“我說他立意不同!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這便是老手妙法。

    就如裁衣一般,未下剪時,須度其身量。

    這題目名曰《姽婳詞》,且既有了序,此必是長篇歌行方合體的。

    或拟白樂天《長恨歌》,或拟詠古詞,半叙半詠,流利飄逸,始能盡妙。

    ”賈政聽說,也合了主意,遂自提筆向紙上要寫,又向寶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寫。

    不好了,我捶你那肉。

    誰許你先大言不慚了!”寶玉隻得念了一句,道是: 恒王好武兼好色, 賈政寫了看時,搖頭道:“粗鄙。

    ”一幕賓道:“要這樣方古,究竟不粗。

    且看他底下的。

    ”賈政道:“姑存之。

    ”寶玉又道: 遂教美女習騎射。

     秾歌豔舞不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