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關燈
小
中
大
[甲戌:寶玉、襲人亦大家常事耳,寫得是已全領警幻意淫之訓。
此回借劉妪,卻是寫阿鳳正傳,并非泛文,且伏“二進”“三進”及巧姐之歸着。
] [此回劉妪一進榮國府,用周瑞家的,又過下回無痕,是無一筆寫一人文字之筆。
] [蒙:風流真假一般看,借貸親疏觸眼酸。
總是幻情無了處,銀燈挑盡淚漫漫。
] [題曰:朝扣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 卻說秦氏因聽見寶玉從夢中喚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納悶,又不好細問。
彼時寶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
衆人忙端上桂圓湯來,呷了兩口,遂起身整衣。
襲人伸手與他系褲帶時,不覺伸手至大腿處,隻覺冰涼一片沾濕。
唬的忙退出手來,問是怎麼了。
寶玉紅漲了臉,把他的手一撚。
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本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通人事,今見寶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覺察一半了,不覺也羞的紅漲了臉面,不敢再問。
仍舊理好衣裳,遂至賈母處來,胡亂吃畢了晚飯,過這邊來。
襲人忙趁衆奶娘丫鬟不在旁時,另取出一件中衣來與寶玉換上。
寶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萬别告訴人。
”襲人亦含羞笑問道:“你夢見什麼故事了?是那裡流出來的那些髒東西?”寶玉道:“一言難盡。
”說着便把夢中之事細說與襲人聽了,然後說至警幻所授雲雨之情,羞的襲人掩面伏身而笑。
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
[甲戌側批:數句文完一回提綱文字。
]襲人素知賈母已将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甲戌雙行夾批:寫出襲人身份。
]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
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别個不同,[甲戌雙行夾批:伏下晴雯。
]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
[甲戌雙行夾批:一段小兒女之态,可謂追魂攝魄之筆。
]暫且别無話說。
[甲戌雙行夾批:一句接住上回“紅樓夢”大篇文字,另起本回正文。
] 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雖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
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裡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甲戌側批:略有些瓜葛,是數十回後之正脈也。
真千裡伏線。
]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
你道這一家姓甚名誰,又與榮府有甚瓜葛?諸公若嫌瑣碎粗鄙呢,則快擲下此書,另覓好書去醒目;若謂聊可破悶時,待蠢物[甲戌雙行夾批:妙謙,是石頭口角。
]逐細言來。
方才所說的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過小小的一個京官,昔年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
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
[甲戌雙行夾批:與賈雨村遙遙相對。
]那時隻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甲戌雙行夾批:兩呼兩起,不過欲觀者自醒。
]與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餘者皆不認識。
目今其祖已故,隻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原鄉中住去了。
王成新近亦因病故,隻有其子,小名狗兒。
狗兒亦生一子,小名闆兒,嫡妻劉氏,又生一女,名喚青兒。
[甲戌雙行夾批:《石頭記》中公勳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無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
]一家四口,仍以務農為業,因狗兒白日間又作些生計,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闆姊妹兩個無人看管,狗兒遂将嶽母劉姥姥[甲戌雙行夾批:音老,出《諧聲字箋》。
稱呼畢肖。
]接來一處過活。
這劉姥姥乃是個積年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兒女,隻靠兩畝薄田度日。
今者女婿接來養活,豈不願意,遂一心一計,幫趁着女兒女婿過活起來。
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将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閑尋氣惱,[甲戌雙行夾批:病此病人不少,請來看狗兒。
]劉氏也不敢頂撞。
[甲戌眉批:自“紅樓夢”一回至此,則珍馐中之虀耳,好看煞!]因此劉姥姥看不過,乃勸道:“姑爺,你别嗔着我多嘴。
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
[甲戌側批:能兩畝薄田度日,方說的出來。
]你皆因年小的時候,托着你那老的福,[甲戌雙行夾批:妙稱,何肖之至!]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
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甲戌側批:此口氣自何處得來?甲戌雙行夾批:為纨绔下針,卻先從此等小處寫來。
]如今咱們雖離城住着,終是天子腳下。
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隻可惜沒人會去拿去罷了。
在家跳蹋會子也不中用。
”狗兒聽說,便急道:“你老隻會炕頭兒上混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劉姥姥道:“誰叫你偷去呢。
也到底想法兒大家裁度,不然那銀子錢自己跑到咱家來不成?”狗兒冷笑道:“有法兒還等到這會子呢。
我又沒有收稅的親戚,[甲戌雙行夾批:罵死。
]作官的朋友,[甲戌雙行夾批:罵死]做官的朋友,[脂批:罵死世人,可歎可悲!]有什麼法子可想的?便有,也隻怕他們未必來理我們呢!” 劉姥姥道:“這倒不然。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
此回借劉妪,卻是寫阿鳳正傳,并非泛文,且伏“二進”“三進”及巧姐之歸着。
] [此回劉妪一進榮國府,用周瑞家的,又過下回無痕,是無一筆寫一人文字之筆。
] [蒙:風流真假一般看,借貸親疏觸眼酸。
總是幻情無了處,銀燈挑盡淚漫漫。
] [題曰:朝扣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 卻說秦氏因聽見寶玉從夢中喚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納悶,又不好細問。
彼時寶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
衆人忙端上桂圓湯來,呷了兩口,遂起身整衣。
襲人伸手與他系褲帶時,不覺伸手至大腿處,隻覺冰涼一片沾濕。
唬的忙退出手來,問是怎麼了。
寶玉紅漲了臉,把他的手一撚。
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本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通人事,今見寶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覺察一半了,不覺也羞的紅漲了臉面,不敢再問。
仍舊理好衣裳,遂至賈母處來,胡亂吃畢了晚飯,過這邊來。
襲人忙趁衆奶娘丫鬟不在旁時,另取出一件中衣來與寶玉換上。
寶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萬别告訴人。
”襲人亦含羞笑問道:“你夢見什麼故事了?是那裡流出來的那些髒東西?”寶玉道:“一言難盡。
”說着便把夢中之事細說與襲人聽了,然後說至警幻所授雲雨之情,羞的襲人掩面伏身而笑。
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
[甲戌側批:數句文完一回提綱文字。
]襲人素知賈母已将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甲戌雙行夾批:寫出襲人身份。
]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
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别個不同,[甲戌雙行夾批:伏下晴雯。
]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
[甲戌雙行夾批:一段小兒女之态,可謂追魂攝魄之筆。
]暫且别無話說。
[甲戌雙行夾批:一句接住上回“紅樓夢”大篇文字,另起本回正文。
] 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雖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
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裡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甲戌側批:略有些瓜葛,是數十回後之正脈也。
真千裡伏線。
]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
你道這一家姓甚名誰,又與榮府有甚瓜葛?諸公若嫌瑣碎粗鄙呢,則快擲下此書,另覓好書去醒目;若謂聊可破悶時,待蠢物[甲戌雙行夾批:妙謙,是石頭口角。
]逐細言來。
方才所說的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過小小的一個京官,昔年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
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
[甲戌雙行夾批:與賈雨村遙遙相對。
]那時隻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甲戌雙行夾批:兩呼兩起,不過欲觀者自醒。
]與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餘者皆不認識。
目今其祖已故,隻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原鄉中住去了。
王成新近亦因病故,隻有其子,小名狗兒。
狗兒亦生一子,小名闆兒,嫡妻劉氏,又生一女,名喚青兒。
[甲戌雙行夾批:《石頭記》中公勳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無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
]一家四口,仍以務農為業,因狗兒白日間又作些生計,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闆姊妹兩個無人看管,狗兒遂将嶽母劉姥姥[甲戌雙行夾批:音老,出《諧聲字箋》。
稱呼畢肖。
]接來一處過活。
這劉姥姥乃是個積年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兒女,隻靠兩畝薄田度日。
今者女婿接來養活,豈不願意,遂一心一計,幫趁着女兒女婿過活起來。
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将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閑尋氣惱,[甲戌雙行夾批:病此病人不少,請來看狗兒。
]劉氏也不敢頂撞。
[甲戌眉批:自“紅樓夢”一回至此,則珍馐中之虀耳,好看煞!]因此劉姥姥看不過,乃勸道:“姑爺,你别嗔着我多嘴。
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
[甲戌側批:能兩畝薄田度日,方說的出來。
]你皆因年小的時候,托着你那老的福,[甲戌雙行夾批:妙稱,何肖之至!]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
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甲戌側批:此口氣自何處得來?甲戌雙行夾批:為纨绔下針,卻先從此等小處寫來。
]如今咱們雖離城住着,終是天子腳下。
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隻可惜沒人會去拿去罷了。
在家跳蹋會子也不中用。
”狗兒聽說,便急道:“你老隻會炕頭兒上混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劉姥姥道:“誰叫你偷去呢。
也到底想法兒大家裁度,不然那銀子錢自己跑到咱家來不成?”狗兒冷笑道:“有法兒還等到這會子呢。
我又沒有收稅的親戚,[甲戌雙行夾批:罵死。
]作官的朋友,[甲戌雙行夾批:罵死]做官的朋友,[脂批:罵死世人,可歎可悲!]有什麼法子可想的?便有,也隻怕他們未必來理我們呢!” 劉姥姥道:“這倒不然。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