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關燈
小
中
大
[蒙:陰陽交結變無倫,幻境生時即是真。
秋月春花誰不見,朝晴暮雨自何因。
心肝一點勞牽戀,可意偏長遇喜嗔。
我愛世緣随分定,至誠相感作癡人。
] [請君着眼護官符,把筆悲傷說世途。
作者淚痕同我淚,燕山仍舊窦公無。
] [題曰:捐軀報君恩,未報軀猶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誠可待。
] 卻說黛玉同姊妹們至王夫人處,見王夫人與兄嫂處的來使計議家務,又說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語。
因見王夫人事情冗雜,姊妹們遂出來,至寡嫂李氏房中來了。
原來這李氏即賈珠之妻。
[甲戌側批:起筆寫薛家事,他偏寫宮裁,是結黛玉,明李纨本末,又在人意料之外。
]珠雖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
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甲戌側批:妙!蓋雲人能以理自守,安得為情所陷哉!]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
[甲戌側批:未出李纨,先伏下李紋、李绮。
]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甲戌側批:“有”字改得好。
]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隻不過将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隻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纨,字宮裁。
[甲戌側批:一洗小說窠臼俱盡,且命名字,亦不見紅香翠玉惡俗。
]因此這李纨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甲戌側批: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
]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甲戌側批:一段叙出李纨,不犯熙鳳。
]今黛玉雖客寄于斯,日有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餘者也都無庸慮及了。
[甲戌側批:仍是從黛玉身上寫來,以上了結住黛玉,複找前文。
] 如今且說雨村,因補授了應天府,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乃是兩家争買一婢,各不相讓,以至毆傷人命。
彼時雨村即傳原告之人來審。
那原告道:“被毆死者乃小人之主人。
因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
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銀子,我家小爺原說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門。
[甲戌側批:所謂“遲則有變”,往往世人因不經之談誤卻大事。
]這拐子便又悄悄的賣與薛家,被我們知道了,去找拿賣主,奪取丫頭。
無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脅仗勢,衆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
兇身主仆已皆逃走,無影無蹤,隻剩了幾個局外之人。
小人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
望大老爺拘拿兇犯,剪惡除兇,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地之恩不盡!” 雨村聽了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因發簽差公人立刻将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令他們實供藏在何處,一面再動海捕文書。
正要發簽時,隻見案邊立的一個門子,使眼色兒不令他發簽。
雨村心下甚為疑怪,[甲戌側批:原可疑怪,餘亦疑怪。
]隻得停了手。
即時退堂,至密室,侍從皆退去,隻留門子服侍。
這門子忙上來請安,笑問:“老爺一向加官進祿,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甲戌側批:語氣傲慢,怪甚!]雨村道:“卻十分面善得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
”那門子笑道:“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甲戌側批:刹心語。
自招其禍,亦因誇能恃才也。
]不記當年葫蘆廟裡之事?”雨村聽了,如雷震一驚,[甲戌側批:餘亦一驚,但不知門子何知,尤為怪甚。
]方想起往事。
原來這門子本是葫蘆廟内一個小沙彌,因被火之後,無處安身,欲投别廟去修行,又耐不得清涼景況,因想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熱鬧,[甲戌側批:新鮮字眼。
]遂趁年紀蓄了發,充了門子。
[甲戌側批:一路奇奇怪怪,調侃世人,總在人意臆之外。
]雨村那裡料得是他,便忙攜手笑道:“原來是故人。
”[甲戌側批:妙稱!全是假态。
]又讓坐了好談。
[甲戌側批:假極!]這門子不敢坐。
雨村笑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甲戌側批:全是奸險小人态度,活現活跳。
]你我故人也,二則此系私室,既欲長談,豈有不坐之理?”這門子聽說,方告了座,斜簽着坐了。
雨村因問方才何故有不令發簽之意。
這門子道:“老爺既榮任到這一省,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護官符’[甲戌側批:可對”聚寶盆“,一笑。
三字從來未見,奇之至!]來不成?”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
秋月春花誰不見,朝晴暮雨自何因。
心肝一點勞牽戀,可意偏長遇喜嗔。
我愛世緣随分定,至誠相感作癡人。
] [請君着眼護官符,把筆悲傷說世途。
作者淚痕同我淚,燕山仍舊窦公無。
] [題曰:捐軀報君恩,未報軀猶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誠可待。
] 卻說黛玉同姊妹們至王夫人處,見王夫人與兄嫂處的來使計議家務,又說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語。
因見王夫人事情冗雜,姊妹們遂出來,至寡嫂李氏房中來了。
原來這李氏即賈珠之妻。
[甲戌側批:起筆寫薛家事,他偏寫宮裁,是結黛玉,明李纨本末,又在人意料之外。
]珠雖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
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甲戌側批:妙!蓋雲人能以理自守,安得為情所陷哉!]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
[甲戌側批:未出李纨,先伏下李紋、李绮。
]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甲戌側批:“有”字改得好。
]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隻不過将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隻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纨,字宮裁。
[甲戌側批:一洗小說窠臼俱盡,且命名字,亦不見紅香翠玉惡俗。
]因此這李纨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甲戌側批: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
]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甲戌側批:一段叙出李纨,不犯熙鳳。
]今黛玉雖客寄于斯,日有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餘者也都無庸慮及了。
[甲戌側批:仍是從黛玉身上寫來,以上了結住黛玉,複找前文。
] 如今且說雨村,因補授了應天府,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乃是兩家争買一婢,各不相讓,以至毆傷人命。
彼時雨村即傳原告之人來審。
那原告道:“被毆死者乃小人之主人。
因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
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銀子,我家小爺原說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門。
[甲戌側批:所謂“遲則有變”,往往世人因不經之談誤卻大事。
]這拐子便又悄悄的賣與薛家,被我們知道了,去找拿賣主,奪取丫頭。
無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脅仗勢,衆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
兇身主仆已皆逃走,無影無蹤,隻剩了幾個局外之人。
小人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
望大老爺拘拿兇犯,剪惡除兇,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地之恩不盡!” 雨村聽了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因發簽差公人立刻将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令他們實供藏在何處,一面再動海捕文書。
正要發簽時,隻見案邊立的一個門子,使眼色兒不令他發簽。
雨村心下甚為疑怪,[甲戌側批:原可疑怪,餘亦疑怪。
]隻得停了手。
即時退堂,至密室,侍從皆退去,隻留門子服侍。
這門子忙上來請安,笑問:“老爺一向加官進祿,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甲戌側批:語氣傲慢,怪甚!]雨村道:“卻十分面善得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
”那門子笑道:“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甲戌側批:刹心語。
自招其禍,亦因誇能恃才也。
]不記當年葫蘆廟裡之事?”雨村聽了,如雷震一驚,[甲戌側批:餘亦一驚,但不知門子何知,尤為怪甚。
]方想起往事。
原來這門子本是葫蘆廟内一個小沙彌,因被火之後,無處安身,欲投别廟去修行,又耐不得清涼景況,因想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熱鬧,[甲戌側批:新鮮字眼。
]遂趁年紀蓄了發,充了門子。
[甲戌側批:一路奇奇怪怪,調侃世人,總在人意臆之外。
]雨村那裡料得是他,便忙攜手笑道:“原來是故人。
”[甲戌側批:妙稱!全是假态。
]又讓坐了好談。
[甲戌側批:假極!]這門子不敢坐。
雨村笑道:“貧賤之交不可忘,[甲戌側批:全是奸險小人态度,活現活跳。
]你我故人也,二則此系私室,既欲長談,豈有不坐之理?”這門子聽說,方告了座,斜簽着坐了。
雨村因問方才何故有不令發簽之意。
這門子道:“老爺既榮任到這一省,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護官符’[甲戌側批:可對”聚寶盆“,一笑。
三字從來未見,奇之至!]來不成?”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