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堕絮飄萍 勾欄憐薄命 帷燈匣劍 官舫隐奇蹤

關燈
老尼講到此處頓了一頓,她女兒面孔一紅,推着老尼格格笑道:&ldquo娘啊,你隻顧自己說得高興,不怕客人笑話。

    把女兒說成雛妓哩,肉球哩,越說越好聽了。

    &rdquo老尼笑道:&ldquo癡妮子,幾位貴客都是巾帼英雄胸襟闊朗,将來都是你的益友,真個論起來你還是晚輩哩。

    (湘魂在百笏岩拜過紉蘭為師)&rdquo母女這樣一逗趣紅娘子等已心下領悟,知道此刻講的是母女重逢的一幕,卻聽她河心救女的一手功夫不免暗暗驚疑。

    包翩翩尤其聞所未聞,忍不住問道:&ldquo您老人家這樣功夫實在驚人,但不解您救人時既已飛到河心抓住了她,何以又望空一撩,使這位姊姊在空中多翻幾個觔鬥呢?&rdquo包翩翩天真爛漫的一問,正中紅娘子等心懷。

    幻雲躲在老尼身後吃吃笑個不住,卻聽老尼微微笑道:&ldquo姑娘,你問得很有道理,足見平日用功精細。

    不瞞諸位說,貧尼對于水裡功夫卻是門外漢。

    從前曾聽峨嵋老師父說過,北方有位老前輩,平日十幾丈高樓跺跺腳随意上下,卻也不識水性,有一天在黃河口擺渡,那時正值秋汛,水流既急風浪又大,距岸還有七八丈光景,渡船上把舵的人一個失手船便翻身,滿渡船的人都被浪花卷去。

    獨有那位老前輩在船翻身當口,雙足一點便向岸上縱去,剛剛腳尖點沾岸邊,哪知黃河沿岸都是松松的沙土,風浪不斷的打擊格外不堅實。

    那位老前輩腳方沽岸人未立定,便聽得嘩啦啦一陣怪響,十餘丈土岸便坍塌下來,一個失足連人帶土一齊卷進洶浪奔流中。

    隻見從波心直竄上來有十餘丈高,無奈是直上直下竄不到岸上去,接連竄了幾十下愈竄愈低,終于力絕而死。

    因為人一落水内被水吸住,想橫竄上岸很是不易。

    當時貧尼請問師傅,有何法子解救?師傅說,功夫真個到了絕頂也是不難,便把一手推雲拿月的身法傳授于我。

    這一手功夫筋節上便在推拿兩字,這兩字卻以氣功輕身為根底。

    我師傅又說從前練這手功夫,在長江上流用七片瓦渡過江面,由狹而寬,由七片減至一片都無,便可在水波上遊行自在了。

    貧尼雖然得了這手功夫,苦于根基不深未能登峰造極。

    所以那年秦淮河救她時費了許多手腳,兀自兩人身上沾着不少水珠兒。

    諸位請想,我跟縱飛到河心是背着岸過去的,一把抓住人想再轉身飛回岸來實在沒有這樣大功夫。

    如果用燕子掠水直向那面飛去,對面卻是一座很高的石橋,距河心少說也有十幾丈開外,百忙裡挾着一個人想飛越到橋上,實在不易。

    那時急中生智隻好向空撩來,身子一輕,借着水波一點托力飛上去接住人,趁勢在空中轉了身,然後飛回柳樹底下。

    那時她固然吓昏的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我也弄得一身是汗。

    秦淮河是熱鬧所在,我這樣一顯身手,兩岸上的人霎時人山人海,家家水閣上也擠滿了莺莺燕燕看新鮮兒。

    那時我還不能斷定救的就是自己女兒,總以為妓女跳河也是常事。

    等到同船幾個大腹賈以及一群看熱鬧的各色人等圍攏身來,七嘴八舌的向我詢問,我也無暇理會,一蹲身先把地上躺着的女子救醒過來問她何故輕生,她也隻有哭泣的份兒說不出一句話來,還是她同院的幾個龜奴鸨婦聞訊趕來想把她背回妓院去。

    說也奇怪,她卻死命拉住貧尼再也不肯撒手。

    其實她從小離開貧尼,何嘗知道眼前便是親娘?大約也是母女天性,一半也是天公安排定當使我母女重逢。

    我被她拉住不肯撒手,索性由我抱她回妓院去,一面走一面打量她面龐,越看越象自己,不禁心頭亂跳,難道真個是母女巧遇不成。

    猛想起幻雲從小左掌心有芝麻大二粒硃砂痣,慌騰出一隻手把她左掌翻開,一看兩顆魚紅小痣赫然在目部位也一點不錯。

    貧尼這才斷定懷中人是幻雲無疑。

    那老鸨也必定就是乳娘,怪不得見着我喊出啊喲來。

    最後這妮子掙脫老鸨的手向我奔來,在老鸨想不到幻雲是跳河,以為認着親娘預先同貧尼約好的,又知貧尼大鬧過普光寺,非易與者,所以吓得一溜煙逃去。

    四面一想豁然貫通,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恨,究不知那乳娘怎會當起老鸨把自己女兒充起搖錢樹來?又不知今日幻雲為何如此悲切輕生,心裡暗暗籌劃了一個主意,且不動聲色到了妓院再說。

    那時一路上跟着許多人滿耳議論紛紛,幸而沒有幾步路已到妓院。

    一進門,院中龜奴看得門口擁滿了人,便砰的一聲把大門關住,領我抱進幻雲卧室把幻雲放在榻上。

    這時我看這妮子楚楚可憐的神色,想起自己一生命苦,連一個女兒也落在這種火坑内,不由得一陣心酸眼淚奪眶而出。

    一回頭見房門外有人進門慌極力忍住,用袖揾幹淚痕。

    立起身卻見幾個忸忸怩怩的妖姬,陪着兩個滿臉伧氣的大腹賈進來向我陪話道:今天幸虧大師傅有這樣神通救花小蓮一條小命,連我們也感激大師傅不淺。

    但是最奇不過,今天小蓮的母親看見小蓮跳河非但不救,反而自己跑得無影無蹤,到此刻還找不着她,這不是奇事麼?我心裡明白,表面上也連連稱奇,卻聽他們所稱花小蓮,大約就是幻雲勾欄中的混名,正想一步步用話打探,忽見這妮子一骨碌地從榻上跳起來,合掌向天拜道,謝天謝地,但願如從此一去不回才稱侬的心哩。

    她說了這句話,一個半老鸨婦用手向她一指道,小蓮,你不要說出這樣絕情話來。

    千不好萬不好,總是你的母親。

    你母女既然吃了這碗飯,豈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