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孤島起風波 女将軍鸾刀追敵 莽夫洩隐秘 俏佳人鸩羽殪仇

關燈
丫環向右,兩下裡風馳電掣夾攻過來。

    湘魂吃了一驚,心裡一思忖手上便略略慢了一步,自己暗器尚未發出,蓦地面前白光一閃,咔嚓一聲,一柄柳葉飛刀已插在樹上,同自己腦袋隻差尺許光景,這一下,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不料一擡頭又見一道白光向胸前射來,同時又聽得左邊腳步聲響,已有人逼近身後。

    慌一躍避開飛刀,回身一抖手向右邊發出一箭,未及看清中與不中,筠娘的飛刀,嗖嗖嗖!接二連三又向自已上中下三盤掃來。

    饒是用盡閃轉騰挪,铮的一聲左臂上中了一刀,這一吓非同小可!顧不得飛箭還敬,慌金蓮一頓斜刺裡飛出一丈開外,又接連一個箭步縱入樹林。

    先自一摸左臂卻喜毫無損傷,原來她臂上分套了好幾副金镯,一柄飛刀恰巧中在镯上,所以發出铮的一聲響,可是險也險到極處了。

    湘魂一咬牙從林中一探頭觀察動靜,隻見兩個人影在林外四處窺探,卻未敢追入林來。

    半晌,林外兩人湊在一處,隻聽得筠娘說道:&ldquo那賤婢明明已中我飛刀,我這幾柄飛刀與往常不同,都是毒藥淬的。

    那賤婢想活命萬萬不能!此刻無非在林内掙命罷了。

    我們大膽進去,怕她怎的?&rdquo那丫嬛起初暗襲湘魂并未成功,自己險些着了一支飛箭,此刻不敢大意,阻止筠娘道:&ldquo我們千慎萬重,萬一她躲在林内暗放冷箭,我們防不勝防,不如死活讓她去吧。

    &rdquo哪知她們兩人在林外說話之際,湘魂屏息蹑蹤鹭行鶴伏,從密雜雜的樹後神不知鬼不覺繞到林口,在兩人相近之處,一株樹後躲定鎮住心神,觑得準确,蓦地把兩手梅花箭用足腕勁一齊發出,隻聽得啊喲一聲,林外兩人便倒了一個。

    湘魂大喜,挫劍一躍面出大喝道:&ldquo你也有今日。

    &rdquo不料喝聲未絕,對面一人破口大罵道:&ldquo好狠心的毒婦,膽敢暗放冷箭,我不取你這毒婦人頭誓不回島。

    &rdquo聽口音卻是筠娘,才知那丫嬛做了替死鬼。

    湘魂怒火萬丈,更不答話,長劍一擺重又大戰起來。

     這一番狠鬥,兩人都已豁出性命,刀光劍影糾結一團,無奈海風愈來愈大,天上又無星月,兩人隻在黑地裡混殺。

    各人都殺得蓬頭散發香汗直流,戰了許久各人都已帶傷。

    尤其筠娘左手一柄雁翎刀,着了湘魂一腿脫手飛去,雙刀變了單刀,似乎湘魂略占上風。

    筠娘又支持了許久,漸漸不支起來,湘魂也是嬌喘籲籲拚命奮鬥。

    兩人正在舍死忘生當口,海灘一陣呼噪,霎時燈籠火球象火龍般向這邊馳來,筠娘知是接濟的大隊人馬到來,頓時膽氣陡壯,大呼奮砍。

    湘魂一看不好,虛掩一劍重又奔入密林,筠娘卻也怕她毒箭,孤身不敢追入。

    等到大隊人馬趕到,分頭向林内搜尋已無湘魂蹤影,想又穿過樹林,逃得不知去向。

    從此湘魂不知下落,直到下集才露面出來。

     且說筠娘尋不着湘魂,一時也無法可想,隻好拾起地上那柄雁翎刀挽上披散的頭發,裹好幾處創傷,跟着大隊人馬渡海回島。

    當夜把飛龍島主屍身盛殓,死在湘魂梅花箭下的丫嬛島勇也一一從厚撫恤。

    等着艾天翮回轉島來知道島中出了一場亂子,事已過去也無話可說。

    可是他此番回島,卻因在長江一帶收羅不少黨羽,并且另覓幾處秘密巢穴,決計把這海島棄據,将島中喽卒遣散的遣散,帶去的帶去,把島中精華裝了幾十艘海船,假充海外商人慢慢運入長江新辟巢穴。

    你道他為何如此?全因為海島孤懸不易發展,最有關系的,是他這幾年大大的做了兒票沒本錢的買賣,足可一世吃着不盡。

    想把鐵扇幫首領虛銜讓與别人,自己躲在背後作個太上皇,又想一面享福,一面遵着師傅遺命重新研究般禅掌的功夫,可以長生不老。

    哪知主意雖好事不由人,他撿了長江幾處山明水秀之處造了幾所大廈,樓台池沼色色講究,而且豔婢狡童一呼百喏宛然富商巨宦氣派。

    這樣居以氣、養以體的一來,哪是練功夫的做法,早已大腹便便變成一個巨家翁了。

    便是筠娘也享了幾年的福,不幸一病亡故。

    艾天翮卻又廣選嬌姬,日在聲色錦繡中過活,師傅的遺命、報仇的志願一齊掉到爪哇國去了,長江一帶都稱為艾八太爺。

    你道他這八字排行從何而來?原來鐵扇幫有這樣一個規矩,一個人隻準收八個徒弟,艾天翮從冷擎天為師時候是第八個關門徒弟,所以長江鐵扇幫的徒子徒孫都尊他一聲八太爺,後來不是幫中人也叫他八太爺了。

    艾天翮雖然享盡了福,對于鐵扇幫的事務卻依然在暗中操縱。

    他自已也有八個門徒,所有鐵扇幫的事就叫八個門徒分頭率領辦理。

    所以他自己雖不露面,他的名頭依然在江湖上威風十足。

     這樣過了二十多年,居然被他享盡庸福,論年紀也到五十開外,這時長江一帶,哥老會、天地會、白蓮教、鹽枭種種江湖上的幫頭各樹一幟,鐵扇幫盛極而衰已成過去。

    艾天翮手下幾個嫡系門徒也各行其是不相統率,有幾個且同别幫聯合為一,沒有往年的氣概了,艾天翮也心灰意懶不願再管閑事。

    可是他究竟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享了幾十年的福,忽然大澈大悟,覺着幾十年稱雄道霸美人黃金都是一夢。

    自己在鏡子裡一照,白發蒼蒼,哪有當年翩翩風度?三寸氣斷,還不是轉眼一具骷髅!悔不該忘掉先師遺言,不從般禅掌上面做功夫,倘然這二十多年用在般禅掌上,也許已到長生不老地步。

    艾天翮越想越悔,猛立定主意把狡童美妾立時分資遣散,把自己所有家财清理了一下,分存各處可靠地方,從此削發為僧不沾繁華塵土,尋到一所深山古寺修行起來。

    可是他修行的不是拜佛念經,卻是借着修行為名暗自練他的般禅掌。

    這所古寺住着一位百萬家資的怪物,一所破寺頓時改頭換面金碧輝煌起來。

     論艾天翮一生可分為三個時期,早年是綠林的怪傑,中年是百萬家财的怪富翁,晚年是深山靜修的怪和尚。

    平心而論,象他一生三怪,沒有大智慧的人萬難辦到的。

    他深山靜修了七八年的般禅掌的功夫很有可觀,雖不能返老還童,卻已具有幾層根基,與從前的艾天翮又不同了。

    後來雲遊四海悟澈真如,特地卓錫在雲居山相近橫溪百佛寺内,想解脫夙孽上登極樂。

    所以本書前述之王元超同雙鳳路過百佛寺,無意中碰着千手觀音家虎,由家虎引出一個得道高僧。

    當晚高僧留住王元超三人,由那高僧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曆史統統說了出來。

    王元超等才知這高僧便是自己師父師母大有關系的艾天翮,師父師母固結不解的怨孽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可是在下把艾天翮曆史從二十五回起,一直寫到三十二回才寫完。

    話又說回來,不是這麼寫,千手觀音同陸地神仙早年的轶事諸位怎會明白呢?這便是做小說的挖雲補月法,也可以說是女人的狡狯。

    閑話休提,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