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偏邑屈奇才 折腰吏半生落拓 荒山鬥怪獸 強項令千裡馳驅

關燈
老子嗎?向老子直瞧什麼?惹得老子性起,一個小指頭兒就把你撩到江心裡去。

    &rdquo這一發話不要緊,甘瘋子聽得口音明明是昨天酒店内自吹自擂的那個醉漢,真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哈哈一聲大笑,便向坡上趕來。

    那漢子一見甘瘋子氣概威嚴,自己的幾句話唬不倒人家,反惹得人家趕将上來。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不禁心裡有點發毛,卻還想充個硬漢,把鳥籠向地上一放,雙袖一撐兇睛一閃,喝問道:&ldquo難道你想太歲頭上動土嗎?小子且去鎮上打聽打聽俺九頭鳥王八爺的名頭,再來送死不遲。

    &rdquo語音未絕甘瘋子已立在面前笑道:&ldquo何必打聽别人,隻向你打聽便好。

    &rdquo九頭鳥看得甘瘋子雖不動手,聲勢已足驚人,禁不住退了兩步兀自瞪着眼喝道:&ldquo你向俺打聽甚事?&rdquo甘瘋子冷笑一聲道:&ldquo俺想打聽醴陵縣七萬多兩庫銀一票買賣,你不是插了一條腿麼?&rdquo一言未畢,九頭鳥吓得一張豬肝臉霎時變成白裡透青,連連向後倒躲,猛地一矮身,飕的一聲從靴幫内拔出一柄尺許長牛耳尖刀,狂吼一聲便向甘瘋子胸前刺來,甘瘋子喊聲來得好!一偏身倏地飛起一腿,聽得撲的一聲響跌個正着,那把明晃晃的牛耳尖刀一道白光飛落坡下去了。

    九頭鳥喊聲不好,一轉身向山上便跑。

    甘瘋子豈容他跑掉,一個箭步過去把脖子一把抓住,順勢向地上一掼,一提足便把他踏住。

    九頭鳥原是個鎮上地痞,身子早已被酒色淘虛,怎禁得甘瘋子神力,輕輕一掼已是跌得發昏!此時胸脯貼地背脊朝天,被甘瘋子一足踏住,不用使勁,早已兩眼上翻上氣不接下氣了。

    甘瘋子看他這樣不濟,放下踏住的腳,用腳尖隻一撥又把他象死屍般翻過身來。

    等了半晌才見他透過一口氣,拚命般爬起身來,向甘瘋子象雞啄米似的叩着頭哀求道:&ldquo老祖宗殺了俺宛如踏死一隻螞蟻,可憐俺還有八十歲的老母要俺養活,老祖宗赦了俺一條命,好比放生池裡放了王八。

    &rdquo 這樣一面直叩響頭,一面亂七八糟的求饒,倒惹得甘瘋子真的發起怒來,大喝道:&ldquo無恥狗才少說廢話!要俺饒你狗命,快把醴陵縣案子從實招來,有半句虛言立時砍下狗頭來!&rdquo說罷铮的一聲從身後拔出寶劍擱在九頭鳥頂上,隻吓得他三十六顆狗牙,捉對兒厮打起來,心裡一急嘴上結結巴巴越說不出話來。

    甘瘋子用劍隻向他頸上一貼,九頭鳥驟覺頸上一冷,驚得大喊道:&ldquo小的說,小的說!老祖宗這家夥動不得。

    &rdquo甘瘋子喝聲快說。

    九頭鳥大哭道:&ldquo說我平日在樟樹鎮打降吃腥不算冤枉,說我做強盜打劫皇家庫銀可冤死我了,象我這樣的乏貨哪配做強盜。

    前幾天從福建來了一大幫客商,也不知他們做的甚麼買賣,一到樟樹鎮就出重價雇了一批長路健騾,買了百多隻新的麻袋,不到幾天就從湖南趕着騾子又回到鎮上。

    我看得騾子上麻袋隻隻沉重非常,知是金銀一類的東西,便紅了眼,想訛點油水,糾集了幾個同夥去尋是非。

    哪知那幫客商非但江湖上門檻精而又精,而且個個手上厲害非凡!但我們雖然碰了一鼻子灰,那幫客人卻也講究面子,居然拿出百多兩碎銀賞與我們算是遮羞錢。

    我們得了一點油水,越看得這幫客商不是正路,暗暗設法一探聽,才知是武夷山鐵扇幫的好漢。

    我們一聽是鐵扇幫,吓得遠遠躲避大氣也不敢出。

    幸而這般人在路上并不多留,贛江邊早已預備着十幾号大船,把騾子退回改用水路運向福建去了。

    小的句句都是實話,如有半句虛言定遭天雷擊頂。

    就是醴陵一起案子,直到這幾天沸沸揚揚傳到鎮上,我們才疑心到鐵扇幫去的。

    &rdquo說罷又連連叩頭不已。

    甘瘋子看他神情知無虛話,卻喜此番本拟到福建去訪友,這樣一來不是一舉兩便嗎。

    一看時光不早趕路要緊,便喝道:&ldquo象你這狗才也不足污我寶劍,權且寄下這顆狗頭。

    &rdquo說罷不再理會地上的九頭鳥,迳自匆匆趕下坡來,在江邊覓了一隻長路搭客船隻,揚帆而進。

    從此甘瘋子或水或陸曉行夜宿,一路遊山玩水又從江西繞到福建。

     講到這福建省,四周群山環繞,奇山怪谷層出不窮,沿海一帶島嶼星布山嶺重疊,格外來得雄奇秀麗。

    甘瘋子棄官雲遊,到了福建雖仍是遊覽各處勝境,卻一心想到鴛鴦嶺去訪好友錢東平。

    所以一入福建省境,便細細向人探明到建甯府的路程慢慢走去。

    這天走入興化府永春州交界地方,萬山競秀千壑争奇,幾百雖路高高低低都是奇險絕幽的山道,幸而一路山林之内,都有一二所寺院可以寄宿。

    披霜戴月飽看奇山,倒也胸襟潇灑一無牽挂。

    有一天翻過重重高嶺向前一望,十餘裡外筆直矗立着一座奇峰,左右群山如屏若奔若赴,峰頂煙雲明滅變幻無方。

    最可愛嶺下夾道的丹楓,一片紅錦似的直鋪到前面峰腳,襯着蔚藍的天空,深碧的峰頭以及白雲黃土松壑鳴泉,宛如一幅工緻絕倫的青綠山水。

    甘瘋子癡癡的看了半天,真有飄飄欲仙之概。

    卻記起昨晚山寺,從寺僧口内探明前面的奇峰叫做天柱峰,是著名勝境,還有四壁嶺、大竹山、金龍嶂一路都是名山古迹。

    這幾處遊盡便是沿海的長樂縣、連江縣、羅源縣、甯德縣,然後才到福安縣的鴛鴦嶺。

    算計還有好幾天路程,不敢再事留連隻好奔下嶺來。

    一忽兒走到天柱峰下,擡頭一看,上面一片片白雲像軋棉花般從半腰雖骨碌碌湧将而來,山腳巉巉岩壁裡鑿着一條窄窄的石磴,穿着核桃粗的一條扶手鐵鍊,左盤右折直穿入白雲深處,靜蕩蕩的絕無人影。

    甘瘋子隻有從峰腳繞去,卻看得雲光岚影毓秀鐘靈,不禁遊興勃發,愛不忍去,決意直上峰巅玩個盡興再從峰後尋路下去。

    主意打定,把身上整理俐落,系好背上包裹便躍磴道,鹭行鶴伏攀扶而上。

    一個人循着窄窄磴道盤來盤去,不一時已到峰腰。

    回頭向山腳一看,已不下二三十丈,山腰内地勢卻尚平坦,滿是合抱長松,松藤上成千成萬的松鼠東竄西跳迸躍如飛,看見人來也不逃避。

    走出松林一條淺淺山澗阻住去路,幸得并不深闊一躍而過,向溪澗上流尋去,卻見一線銀瀑從天飛下。

    走近一看,飛瀑從頂上一塊突出的嵯峨岩石邊飛舞而下,遠看去那塊岩石宛如一顆龍頭張着大嘴從龍嘴噴出一道飛泉出來。

    到得半腰被松樹回環激蕩,散成濛濛的水霧,被太陽側光反映,幻成五彩雲霞,變化不測,蔚為奇觀。

    甘瘋子看得拍手驚呼,貪看多時,衣襟上都被飛瀑的水珠潤濕。

    向峰頂望去,兀自雲氣籠罩,知道這樣峻險平日人迹定必罕至,也許上有仙靈窟宅,格外動了好奇之心,卻當前水霧迷漫,一時尋不着上山路徑。

    甘瘋子重又退後向側面繞去,卻見瀑布後面一座十幾丈的峭壁,壁下亦有一條羊腸磴道,象螺旋接到壁頂。

    當面看去被飛瀑擋住固然看不出,就是側面遠望也一時難以覓着。

    因為這座峭壁并不截然如削,卻系一層層危崖斷石夾着虬松蒼柏,把一條羊腸磴道隐在壁内,不逼近眼前萬難找覓。

    甘瘋子走上這條磴道,可不比上峰時一條磴道容易走,又陡又滑一失足便可粉骨碎身,好容易走上壁頂,也覺腿軟腰酸。

    向下一望,一片雲海迷了路徑,連那條瀑布也看不見影子了,卻隐隐聽得泉聲淙淙似在腳下。

    望上一看,距離最高峰頭還有二三十丈,一個人好象立在雲端裡一般。

    四周遠眺,除近山一片雲海之外,遠處川流山脈星羅棋布如在掌上。

    休息片時仍欲尋路上去時,卻無上去磴道,想前人鑿路探山,也隻有鑿到峭壁上面為止,隻好從包裹内拔出寶劍斬莽披荊當作拄杖,向前走去。

    哪知這樣一走,才知這座天柱峰非但高出雲表,而且面積也非常廣闊,越走越深迷了方向,走了半天依然走不到峰巅。

    隻見前後左右全是奇形怪狀的巨石和鬼氣森森的古木。

     這時已日影西斜,陽光斜照地上,布滿了千奇百怪的木石陰影,好象前後左右一時現出許多魍魍鬼怪,又加上山風高寒吹得樹木呼呼發嘯,格外荒寒蕭瑟。

    雖是甘瘋子膽大氣雄,也覺得毛骨森森。

    一想不好,天已不早,看來今天難以下山,早知峰頂并無出奇之處,何苦費此精神?事已如此,隻有先覓個藏身宿夜之處,再作道理。

    正在這樣思索,忽聽得呼的一聲,從怪石縫内竄出幾隻灰色野兔子沒命的向身後跑去,接着又跑出一隻細腿長頸的糜子來,都箭也似的向山下逃去。

    甘瘋子以為糜追那野兔,并不在意,依然向前走去。

    正穿過一片松林,忽見當前一塊潔白危石約有兩三丈高,豎在當地。

    走近一看,下半截晶瑩光滑渾如白玉,巨石邊兒株長松下半截也光溜溜的不剩一片松皮,似乎附近有龐大野獸時常到此摩擦身體。

    細看松下果然落著許多黝黑堅銳的獸皮,卻辨不出何種獸類,看松樹摩擦痕迹,估量獸身比人要高出一倍。

    甘瘋子格外提心吊膽,急于尋覓藏身處所。

    轉過這塊巨石,猛然一擡頭,甘瘋子幾乎吓得心膽俱裂!隻見前面露出一片茸茸草地,約七八畝地大小,草地盡處危崖倒挂布滿藤蔓,崖上卻有一個鬼怪似的巨人半身探在崖外,一隻虬筋纏絡粗逾牛腰的巨臂,五指向上象欲攫月拿雲一般。

    深山孤客見此怪物,哪得不驚!但仔細定晴一看不禁連連自啐幾乎失笑,原來滿不相幹,自己看見龐大獸迹以後弄得草木皆兵,這時又日影沉西,危崖又在陰面,崖上一株千年古樹偏又生得古怪精靈,在這夜色蒼茫中遠看去真象巨人一般。

     甘瘋子雖然憑空吓了一跳卻在樹上得了主意,慌提劍連竄帶跳越過草地奔上崖頭,向這株怪樹打量一番,暗暗心喜,原來這株枯樹十人還抱不過來,樹身藤葛緊繞葛蔓遍體,近根處卻現出城門般的一個深洞,想是樹老中枯,照外面樹體這麼大,樹内的空洞定必寬廣異常,望去黑黝黝的,恐有毒蟒等類在巢穴内未敢進去,隻攀藤扶葛爬上樹身立在分叉處。

    一打量橫出崖面這支巨幹宛如一座橋梁,幹盡處五枝分出中如掌心,足容數人起卧。

    又喜枝上雖無一葉,糾結的藤蔓卻象蛛網般結在頂上,宛如當空搭着一座大棚帳。

    甘瘋子大喜,又從幹上如飛的跳進枝條分出的掌窩内,腳下軟軟的襯着許多落葉,似乎有大鳥做過巢穴的樣子,坐下來舒适異常。

    從枝叉内探頭一看,離地足有十餘丈,距生根的危崖也有五六丈。

    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天造地設的一個安身處所。

    這時甘瘋子身安心穩,把背後包裹同手上長劍都擱在近身地方,從包裹内摸出幹糧來吃了一頓,卻覺得喉嚨幹渴,四下裡一探,相近并無溪澗,記得那條飛瀑在前山峭壁下面,路途甚遠。

    天又漸漸黑下,一輪明月已升上山來,照得下面一片枯草,象罩了一層濃霜,山前山後許多異鳥發出各種怪聲,非常難聽,不便再下樹去尋水喝。

    而且走了一天,好不容易尋着栖身之所,也管不得山高地險口渴身寒,隻覺眼皮下垂朦胧渴睡起來。

    不料睡夢未醒,耳邊猛聽得震天價一聲怪吼,驚得他跳起身!四面一看,但見山風陡起,枝上倒垂的藤蘿随風亂舞,下面坪上一片枯草也象波浪一般起伏不定,心想風從虎威,難道這聲怪吼便是虎嘯不成?思猶未了,崖頭樹根處嗚嗚之聲大作,聲如破鑼震得耳邊嗡嗡不絕。

    急向崖上望去,卻未見一獸。

    再細聽發聲所在,竟象從地中發出一般。

    正在驚疑,又聽得呼的一聲,從樹根大窟窿内竄出一個龐大怪物來,急定睛細看時,隻見那東西身偉尾長斑斓滿體,竟是一隻吊睛白額大虎。

     那虎一出洞懶龍似的尾巴一陣搖擺,前爪一伸後腰一躬先伸了個懶腰,然後掉轉身全身一抖弄,尾豎毛張兩隻熒熒虎目閃閃放光,朝着樹洞伏地一聲大吼,頓時呼呼幾聲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