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古刹驚泥丸 非鬼非魔屍居餘氣 深山搜蛟卵 疑真疑假别有會心

關燈
當時,張地保對高司務說明了木牌上告示的來由,就接着道,&ldquo現在各處獵戶都想得這筆賞銀,托人情,走門戶,去報名上冊。

    不是獵戶,也想冒充獵戶,弄得擁擠不堪。

    幸而甯波人都是做買賣的多,當獵戶的很少,否則不要說三千名額,就是三萬名額,也輪不到我們紹興人。

    可是招募的限期快到,上竈、下竈、平水三處獵戶,報名的有五六十個人,經承辦的紳董挑選一下,把老的小的病的剔出去,隻剩得十九名。

     因為想湊成二十名,又命我敲着鑼各村兜了一個圈子,果然跟着我來報名的很多。

    但是本地紳董,都認識他們是種田的,不準他們。

    可是本縣限定今天晚上将四鄉招募獵夫送到城内點名,而且要當晚押赴甯波,你看廟内坐着好幾個本村紳董,陪着縣裡委員正辦着公事呢。

    你年紀輕輕,又是個道地獵戶,報名上去,正好湊足二十名額。

    你說來得巧不巧?倘然這個巧個勁兒,湊上巧運,一路巧到底,到了四明山就許搜着蛟卵,得着賞錢,那時你就算一跤跌到雲端裡去。

    &rdquo 說到這兒,他哈哈一笑,伸手向高司務背上一拍:&ldquo喂,阿高!到了那時候,恐怕把我張伯伯一番擡舉的功勞,也帶到雲端裡去,被風吹得無影無蹤了。

    我的話對不對?你說,&hellip&hellip你說。

    &hellip&hellip&rdquo 高司務正想接口答話,忽然廟門口跑出一個官差模樣的人,立在門口高聲叫道:&ldquo委員老爺傳地保問話。

    &rdquo那張地保連忙站起來,應道,&ldquo是!是!&rdquo 高司務也立了起來,一看門口立着的叫喚的官差已轉身進去,張地保對他道:&ldquo你此刻就同我進去,見了紳董委員老爺們,須要跪下叩頭,我叫你道什麼,你就說,不叫你說,不要多開口。

    知道麼?&rdquo一面說,一面把自己身上撣了撣土,掖了掖衣襟,又扶正了帽子,拉着高司務匆匆向廟門口走去。

     這時高司務心裡真有點迷迷糊糊起來,身不由己的撿起了獵槍跟着他走。

    還未進門,張地保又對高司務說道:&ldquo你扛着這長長的家夥,曳着累累贅贅的野物可不成。

    我代你攜着吧。

    &rdquo高司務就都交他拿着,然後跟着進了廟門,張地保先把他手裡拿着的家夥野物,一齊交與看門的廟祝,然後輕輕的對高司務道:&ldquo跟我走,看我眼色行事。

    &rdquo于是一先一後走了進去。

     高司務擡頭一看,小小天井裡擠滿了人,個個直着兩隻眼朝廟堂裡面看個不住。

    順着他眼光一看,廟堂口坐着幾個穿馬褂袍子的人,中間擺着一張白木裂縫矮桌,桌上疊着幾本帳簿,同一副筆硯。

    那張地保先叫高司務在天井站住,自己走近矮桌,把帽子一摘,雙手一垂,朝中間坐的一個黃胖臉、兩撇短胡的人說了幾句。

     隻聽見中間坐的人說了一句:&ldquo叫他來!&rdquo張地保轉身向高司務一招手,高司務愣頭愣腦的走了上去,一眼也不敢往上看,就撅着屁股爬在地下,象老母雞啄米似的,叩了一陣響頭。

    爬起來,低着頭,同那張地保并站着。

    那黃胖臉的人開口問他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多大歲數?高司務答道:&ldquo小的姓高,沒有名字,人人都叫我阿高,阿高就算小的名字,今年十九歲。

    &rdquo 那黃胖臉的人和旁邊坐的幾個人說道,&ldquo這個人似乎還老實也健壯,就把他補上吧。

    &rdquo那幾個人欠了一欠身,齊聲說道!&ldquo很好,很好。

    &rdquo這時張地保把高司務衣襟一拉,向他耳邊輕輕說道:&ldquo委員老爺已經把你補上了,還不趕快叩頭謝謝委員老爺,同幾位紳董老爺們!&rdquo 高司務又糊糊塗塗的叩了一陣頭,此時那黃胖臉的委員提起筆來,上了名冊,就立起身向衆紳拱拱手說道:&ldquo名額已定,兄弟立刻要回縣銷差。

    &rdquo又回頭對張地保說道:&ldquo這二十名獵戶,着你立刻押送到縣,不得延誤。

    &rdquo說畢,昂頭向外就走,幾個縣差把桌上名冊夾在脅下,也匆匆的跟在後頭,那班紳董自然恭送如儀,這且不提。

     那高司務知道立刻就要同這般獵戶一齊到縣,拉着張地保說道:&ldquo張伯伯,我要回家一趟,關好門戶,告别鄰居,才能安心出門。

    您讓我回去一趟吧!&rdquo說罷就要拔步出門,急得地保用手一攔,說道,&ldquo我的大爺,你倒看得稀松平常,可是你也聽道要立刻把你們送縣,今晚就要動身到甯波。

    你想這兒到你們下竈,少說也有三十多裡路,來回就六七十裡,你看太陽已經在山腳,兩膀生翅也來不及。

    再說想回家的不隻你一個人,你看天井立着十九位,哪一個沒有家呢?我的大爺,你算可憐我,讓我老骨頭少一頓闆子,你算積了大德哩。

    &rdquo 高司務被他說得沒有法子,四面一看,也沒有一個下竈人同認識的人,可以帶一個信回去。

    一想一間破屋子,誰也扛不了去,用不着挂慮。

    倘然搜到了蛟卵,得着賞銀,就算平地一聲雷,破屋子也可換新屋子。

    想到這兒就一聲不響,隻說了一句,請他得便到下竈代托鄰居照顧門戶。

    那張地保點頭答應,又尋着廟祝,把獵槍獵叉還了高司務,可是幾隻山雞、野兔就一聲不哼的笑納了。

     從此高司務同這般獵戶由張地保率領上縣,當夜從水道望甯波進發。

    那下竈村就從這天不見了高司務,偏偏那張地保銷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