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回 顧曲看奇人随聲喝彩 驚寒憐知己寄字贈袍
關燈
小
中
大
詞。
她叫井蘭芬&hellip&hellip&rdquo 梁寒山道:&ldquo哦,你說的是她!她的戲名字,倒是很熟,令你這樣崇拜,我倒出乎意料以外。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以前我也不知道她有什麼可注意的所在,這乃是最近發現的。
在我同一排座,有一個聽戲的人,不過二十多歲,戴一副近視眼的眼鏡,隻要井蘭芬一出台,他就不分青白叫好。
他本是個近視眼,低了頭,也不望着台上,隻管亂叫。
不過當井蘭芬唱的時候,他多用一隻手在前排椅子後靠拍着闆。
他那一顆青皮的頭,不住晃搖,縮了脖子,真有些酸态可掬。
我雖然知道他是捧井蘭芬的,料得和井蘭芬也沒有多大關系。
後來有一班丘八,也是捧井蘭芬的,很讨厭這人叫好。
因為他總是叫,容易賽過别人去。
而且也實在吵人。
有一天丘八就罵起來了,說是那小子不準叫好,再叫好,我就揍你。
他隻當沒有聽見,還是叫他的好。
其中有一個丘八,氣他不過,走過來,就給了他一個耳刮子。
這在差不多的人,縱不抵抗,也不應該還在那裡受窘了。
誰知他真有唾面自幹的本領,人家打了他一個耳刮子,他臉紅都不一紅,還是低頭聽戲,擺了頭叫好,這樣一來,滿戲院子的人都笑了起來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真有這樣一個人嗎?這人未免太沒有志氣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不要說他沒有志氣,他用情卻比任何人還專一。
他原是杭州人,家裡倒有幾個錢。
當井蘭芬在杭州唱戲的時候,他卻是中學堂裡一個學生,常常聽井蘭芬的戲。
二人都是青春年少的人,慢慢就認識了。
後來井蘭芬到上海,他在上海進了一個大學。
及至井蘭芬回北京,他也轉學到北京來。
到了北京離家已遠,無人幹涉他的行動,他于是放開膽來聽戲。
原先家裡每月寄一百塊錢來,本來也就夠用。
他除了學費而外,就全花在戲園子裡,他既天天聽戲,功課當然趕不上,三次年考,倒有兩次留級。
在旁人讀書被留級,以為是不幸的事,他倒正中下懷,落得借此在北京多待兩年。
不過他這種行動,家裡也知道了,以為自甘堕落,就斷絕了他的經濟,讓他好回家去,誰知他要在北京聽戲,窮死也不回家。
&rdquo 梁寒山道。
&ldquo他不回家,哪來的錢用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外是在同鄉親友那裡借貸。
好在當學生的人,生活費很有限,不難籌措。
&rdquo 梁寒山道:&ldquo生活費有人幫助罷了,聽戲的費,又靠誰來出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一份錢歸井蘭芬出了。
不但戲錢,連小費都是井蘭芬代付了。
因為井蘭芬知道他為了自己犧牲得很大,又知道他沒錢,所以替他按日出戲價。
這件事,實行也有半年來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她也很有名了,還在乎這樣一個人來捧她嗎?&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并不是她要人捧,因為那人非聽戲不可,既要聽戲,必定是當了東西,賣了東西,來湊乎這筆戲價。
她很不忍再讓人家擔了這一種負擔聽,所以把錢預先代付了,卻讓人通知那人一聲,叫那人不要付戲價。
&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說了半天,你還沒有告訴我那人姓甚名誰?&rdquo 賈叔遙道:&ldquo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隻知道他姓何,戲院子人都綽号他光棍。
&rdquo 梁寒山昂頭歎了口氣道:&ldquo隻要有錢,愚蠢如李胖子,有人叫他掌櫃。
若是沒錢,像這個姓何的,實實在在的大學生,倒會成了光棍。
他又何曾沾了人家什麼呢?光則有之,棍卻未必吧?&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和他這樣同情,我倒可以介紹介紹你和他見面,成為一個朋友。
&rdquo 梁寒山道:&ldquo倒不必做朋友,人家不明其故,還會疑心我們别有用意。
不如你再請我聽一回戲,讓我在戲院子看看他就行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他也不過是一個直鼻子橫眼睛的人,那有什麼看得?&rdquo 梁寒山道:&ldquo一個人捧角捧到這種程度,不能不算是個怪人了,我要看一看他究竟有什麼異乎常人之處沒有?在我們就可以說是好奇心重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明天的戲不錯,井蘭芬反串小生,你可以看出她的本來面目來。
我好久不聽戲了,明天陪你去一趟,你準到嗎?&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按了你約定的鐘點,準到。
&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可是你到書局子裡去,不要說出來,一讓大家知道,又是一場讨論。
我很不願把我的事,當諸位談天的資料。
&rdquo 梁寒山道:&ldquo那要什麼緊,我們想把事情讓人家當資料談去,還不能夠呢!而且你把這一條路子打通了,談料也正多啊。
你不是說這一首詞,另外有用意嗎?這又是可談的了,可不可以讓我知道?&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個我可以告訴你的。
這首詞是我送給薛愛青看的。
&rdquo 梁寒山走過來,笑着拍了一拍他的肩膀道:&ldquo怪不得你離開了鳴鳳樓主,原來又找到了這樣好的一個朋友,這一位的美,倒有些合乎詩經上所說的碩人其傾的碩人,而且唱和做工,都不錯。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要胡說了,我們哪想做那種癞蛤蟆,和她交朋友。
這不過因為我有兩次和我的朋友拜訪她,談到了飛霞的事,我的朋友極力和我一吹,說是她如何鐘情,每日不是作詩,就是填詞。
她就笑着要我把一點稿子給她看,我就答應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不過知道她認識幾個字罷了,原來她還有這種本領。
&rdquo 賈叔遙道:&ldquo其實她也不見得懂,不過這是女子一種虛榮心的表現,以為她好文墨,比平常坤伶隻認得幾個字又要高一籌,我們拿什麼詞章之類給她看,她總是點頭說好,你在表面上看去,也就不能疑心她不懂呢。
&rdquo 梁寒山道:&ldquo這總也算是力争上流,不能說她完全是虛榮心。
這個人我倒想和她談一談,你能不能介紹一下?&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不要忙啊。
我們聽戲熬了兩三年的資格,也不過如此。
你剛一聽說,就要認識這個,認識那個,那不太快了一點了嗎?&rdquo 梁寒山一聽說,也就笑了。
賈叔遙伸頭向玻璃窗外一看,梁家的聽差正在院子裡掃雪,原來掃幹淨的石闆地上,又鋪上了一片白氈,雪又下起來了。
因道:&ldquo明天要是不晴,就展期一天吧。
因為舊式的戲園,十分的冷,怕你坐不住哩。
我回去了,晚上再定局吧。
&rdquo 說畢,賈叔遙走了。
到了次日,天色雖沒有晴,卻也沒有再下雪,街上的積雪,都讓打掃夫掃着堆在街道兩邊。
下午的時候,梁寒山走到大門口來看看,隻見雪胡同裡地上,正如在棉花堆中,辟了一條人行路。
地上的土,先讓積雪潮潤了,掃過之後,風吹着一凍,猶如石闆,正好走路。
心想:且不問賈叔遙到不到,我一個人也去。
不然這件事放在心裡不解決,也是不安的。
這樣想着,馬上坐車到喜聲戲院去。
進得戲園子,經過一條長夾道,瓦檐轉過來的旋風,刮着屋檐上的碎雪,向人身上亂飛亂撲,那陣割人肌膚的奇冷,簡直未可以言語來形容。
掀開藍布門簾子走進池座,先就覺得裡面陰沉沉得霧氣騰騰,原來這陰沉沉的,是全戲園并不開設窗戶,隻是池座一個大落地罩,光線不夠。
霧沉沉的,是池座裡四圍塞閉,許多人在戲園子裡抽煙,呼吸着那不更換的空氣,醞釀成這種現狀。
梁寒山一想,北
她叫井蘭芬&hellip&hellip&rdquo 梁寒山道:&ldquo哦,你說的是她!她的戲名字,倒是很熟,令你這樣崇拜,我倒出乎意料以外。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以前我也不知道她有什麼可注意的所在,這乃是最近發現的。
在我同一排座,有一個聽戲的人,不過二十多歲,戴一副近視眼的眼鏡,隻要井蘭芬一出台,他就不分青白叫好。
他本是個近視眼,低了頭,也不望着台上,隻管亂叫。
不過當井蘭芬唱的時候,他多用一隻手在前排椅子後靠拍着闆。
他那一顆青皮的頭,不住晃搖,縮了脖子,真有些酸态可掬。
我雖然知道他是捧井蘭芬的,料得和井蘭芬也沒有多大關系。
後來有一班丘八,也是捧井蘭芬的,很讨厭這人叫好。
因為他總是叫,容易賽過别人去。
而且也實在吵人。
有一天丘八就罵起來了,說是那小子不準叫好,再叫好,我就揍你。
他隻當沒有聽見,還是叫他的好。
其中有一個丘八,氣他不過,走過來,就給了他一個耳刮子。
這在差不多的人,縱不抵抗,也不應該還在那裡受窘了。
誰知他真有唾面自幹的本領,人家打了他一個耳刮子,他臉紅都不一紅,還是低頭聽戲,擺了頭叫好,這樣一來,滿戲院子的人都笑了起來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真有這樣一個人嗎?這人未免太沒有志氣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不要說他沒有志氣,他用情卻比任何人還專一。
他原是杭州人,家裡倒有幾個錢。
當井蘭芬在杭州唱戲的時候,他卻是中學堂裡一個學生,常常聽井蘭芬的戲。
二人都是青春年少的人,慢慢就認識了。
後來井蘭芬到上海,他在上海進了一個大學。
及至井蘭芬回北京,他也轉學到北京來。
到了北京離家已遠,無人幹涉他的行動,他于是放開膽來聽戲。
原先家裡每月寄一百塊錢來,本來也就夠用。
他除了學費而外,就全花在戲園子裡,他既天天聽戲,功課當然趕不上,三次年考,倒有兩次留級。
在旁人讀書被留級,以為是不幸的事,他倒正中下懷,落得借此在北京多待兩年。
不過他這種行動,家裡也知道了,以為自甘堕落,就斷絕了他的經濟,讓他好回家去,誰知他要在北京聽戲,窮死也不回家。
&rdquo 梁寒山道。
&ldquo他不回家,哪來的錢用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外是在同鄉親友那裡借貸。
好在當學生的人,生活費很有限,不難籌措。
&rdquo 梁寒山道:&ldquo生活費有人幫助罷了,聽戲的費,又靠誰來出呢?&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一份錢歸井蘭芬出了。
不但戲錢,連小費都是井蘭芬代付了。
因為井蘭芬知道他為了自己犧牲得很大,又知道他沒錢,所以替他按日出戲價。
這件事,實行也有半年來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她也很有名了,還在乎這樣一個人來捧她嗎?&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并不是她要人捧,因為那人非聽戲不可,既要聽戲,必定是當了東西,賣了東西,來湊乎這筆戲價。
她很不忍再讓人家擔了這一種負擔聽,所以把錢預先代付了,卻讓人通知那人一聲,叫那人不要付戲價。
&rdquo 梁寒山笑道:&ldquo說了半天,你還沒有告訴我那人姓甚名誰?&rdquo 賈叔遙道:&ldquo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隻知道他姓何,戲院子人都綽号他光棍。
&rdquo 梁寒山昂頭歎了口氣道:&ldquo隻要有錢,愚蠢如李胖子,有人叫他掌櫃。
若是沒錢,像這個姓何的,實實在在的大學生,倒會成了光棍。
他又何曾沾了人家什麼呢?光則有之,棍卻未必吧?&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和他這樣同情,我倒可以介紹介紹你和他見面,成為一個朋友。
&rdquo 梁寒山道:&ldquo倒不必做朋友,人家不明其故,還會疑心我們别有用意。
不如你再請我聽一回戲,讓我在戲院子看看他就行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他也不過是一個直鼻子橫眼睛的人,那有什麼看得?&rdquo 梁寒山道:&ldquo一個人捧角捧到這種程度,不能不算是個怪人了,我要看一看他究竟有什麼異乎常人之處沒有?在我們就可以說是好奇心重了。
&rdquo 賈叔遙道:&ldquo明天的戲不錯,井蘭芬反串小生,你可以看出她的本來面目來。
我好久不聽戲了,明天陪你去一趟,你準到嗎?&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按了你約定的鐘點,準到。
&rdquo 賈叔遙笑道:&ldquo可是你到書局子裡去,不要說出來,一讓大家知道,又是一場讨論。
我很不願把我的事,當諸位談天的資料。
&rdquo 梁寒山道:&ldquo那要什麼緊,我們想把事情讓人家當資料談去,還不能夠呢!而且你把這一條路子打通了,談料也正多啊。
你不是說這一首詞,另外有用意嗎?這又是可談的了,可不可以讓我知道?&rdquo 賈叔遙道:&ldquo這個我可以告訴你的。
這首詞是我送給薛愛青看的。
&rdquo 梁寒山走過來,笑着拍了一拍他的肩膀道:&ldquo怪不得你離開了鳴鳳樓主,原來又找到了這樣好的一個朋友,這一位的美,倒有些合乎詩經上所說的碩人其傾的碩人,而且唱和做工,都不錯。
&rdquo 賈叔遙道:&ldquo不要胡說了,我們哪想做那種癞蛤蟆,和她交朋友。
這不過因為我有兩次和我的朋友拜訪她,談到了飛霞的事,我的朋友極力和我一吹,說是她如何鐘情,每日不是作詩,就是填詞。
她就笑着要我把一點稿子給她看,我就答應了。
&rdquo 梁寒山道:&ldquo我不過知道她認識幾個字罷了,原來她還有這種本領。
&rdquo 賈叔遙道:&ldquo其實她也不見得懂,不過這是女子一種虛榮心的表現,以為她好文墨,比平常坤伶隻認得幾個字又要高一籌,我們拿什麼詞章之類給她看,她總是點頭說好,你在表面上看去,也就不能疑心她不懂呢。
&rdquo 梁寒山道:&ldquo這總也算是力争上流,不能說她完全是虛榮心。
這個人我倒想和她談一談,你能不能介紹一下?&rdquo 賈叔遙道:&ldquo你不要忙啊。
我們聽戲熬了兩三年的資格,也不過如此。
你剛一聽說,就要認識這個,認識那個,那不太快了一點了嗎?&rdquo 梁寒山一聽說,也就笑了。
賈叔遙伸頭向玻璃窗外一看,梁家的聽差正在院子裡掃雪,原來掃幹淨的石闆地上,又鋪上了一片白氈,雪又下起來了。
因道:&ldquo明天要是不晴,就展期一天吧。
因為舊式的戲園,十分的冷,怕你坐不住哩。
我回去了,晚上再定局吧。
&rdquo 說畢,賈叔遙走了。
到了次日,天色雖沒有晴,卻也沒有再下雪,街上的積雪,都讓打掃夫掃着堆在街道兩邊。
下午的時候,梁寒山走到大門口來看看,隻見雪胡同裡地上,正如在棉花堆中,辟了一條人行路。
地上的土,先讓積雪潮潤了,掃過之後,風吹着一凍,猶如石闆,正好走路。
心想:且不問賈叔遙到不到,我一個人也去。
不然這件事放在心裡不解決,也是不安的。
這樣想着,馬上坐車到喜聲戲院去。
進得戲園子,經過一條長夾道,瓦檐轉過來的旋風,刮着屋檐上的碎雪,向人身上亂飛亂撲,那陣割人肌膚的奇冷,簡直未可以言語來形容。
掀開藍布門簾子走進池座,先就覺得裡面陰沉沉得霧氣騰騰,原來這陰沉沉的,是全戲園并不開設窗戶,隻是池座一個大落地罩,光線不夠。
霧沉沉的,是池座裡四圍塞閉,許多人在戲園子裡抽煙,呼吸着那不更換的空氣,醞釀成這種現狀。
梁寒山一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