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解道鏡中花揮金似土 可憐閨裡月吊影銷魂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陳禹浪忽然大笑起來,吳氏母女望着都為愕然。
還是陳禹浪笑着先問道:&ldquo你們信算命看相的不信?&rdquo 吳劉氏道:&ldquo信哪。
我就愛叫街上的瞎子,掐個八字兒。
人的妻财子祿,哪樣不是由命裡注定了的。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原先我也是這樣說,現在就不對了。
原來我們會館裡住了一個同鄉,他就常對人說,能看相,也能算命。
反正是不花錢的事,我也就請教過兩次。
他對我說,從今年以後,我的運氣,要越過越壞了。
趁着現在還是剛交壞運,你就趕快回南,到老家去吧。
我也是将信将疑,沒有決定。
昨天他看到我當了當,又沒有飯吃了。
他又說我臉上的氣色壞,背地裡對人說,将來我非在北平讨飯不可!現在我不但沒有餓死,反而得了事。
那照着人家眼前形色算命看相的話,分明是勢利鬼說鬼話,哪裡能信?&rdquo 這一篇話,雖是說算命的,暗中不啻句句罵了吳劉氏。
吳劉氏怪不好意思的,笑着道:&ldquo走江湖人的話,本來是看風轉舵,哪裡找許多活神仙下凡,給人算命去。
陳先生,您别走,在我們這兒吃午飯去,我這就上街去買點東西。
&rdquo 說着,提了一個小菜筐子,就出門去了。
吳月卿先聽了陳禹浪一番話,知道他還是怄着氣,這時就笑道:&ldquo我媽的脾氣,您還有什麼不明白,她就是這樣碎嘴子,可是她心裡有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就是這樣得罪人。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你不要誤會,我并不是說你母親,實在我們會館裡,真有這樣一個同鄉。
我今天回去,倒要問他一問,現在我出門了,就是要讨飯,大概也不至于在北平讨飯,要到大名去讨飯了。
&rdquo 接上,就是哈哈一陣大笑。
陳禹浪本來對吳月卿是無多大惡感的,加上吳月卿又賠了一番小心,也就出了這口怨氣了。
一會工夫,吳劉氏買了幾包荷葉冷葷回來,讓吳月卿陪着陳禹浪談話,自己就帶了老媽子到廚房裡去,安排菜飯。
陳禹浪在吳家吃飯的日子,也不少了,向來都是随便坐。
今天菜飯擺上了桌,吳劉氏一定要他上座。
她還解釋着說:&ldquo平常咱們像家裡人一樣,誰也不客氣。
現在您要走了,見面日子短了,您總是個客,應該上座的。
&rdquo 陳禹浪一向都是陪着主人翁吃飯的,而今突然颠倒過來,倒有些難為情。
然而人家既是十分的恭敬,也推卻不得,隻好笑道:&ldquo這樣客氣,我實是不敢當。
等我将來有公事回來的時候,我再來道謝吧。
&rdquo 吳劉氏道:&ldquo若是您回北平來,請您先給我一封信,我一定到車站上去接您。
&rdquo 陳禹浪笑着謙遜了一番,高高興興地吃完一餐飯,然後告辭回會館去。
會館裡向來是住着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候差事的,一部分是學生。
陳禹浪這會館在南城,距離着學校遠,因此會館裡都是候差事的,這些人有錢的,就聽戲打小牌,來消磨光陰。
無錢的,隻是終日閑談,或者下象棋,或者摸骨牌過五關。
這時日都是過得膩了又膩的,找不出一個什麼新鮮法子來。
現在聽到說陳禹浪接了一封急電,大家就料着不是他有了好機會,就是發生什麼大變故,急于要打聽個水落石出。
據長班回來說:&ldquo他在吳月卿家裡,又不曾回來,分明又不是什麼急事。
&rdquo 有幾個神經過敏的,認定他是有了機會,心裡打算等他回來,就對他表示親近。
所以陳禹浪一走進院子,早有四個人走了出來,将他包圍,先笑嘻嘻地道:&ldquo什麼好消息,能公開嗎?&rdquo 陳禹浪站在院子中間,笑着沉吟了一會子,便道:&ldquo對于同鄉,當然可以公開,不過會館以外,請諸位暫守秘密。
這其中有兩層原因,其一是免得人家說我有了好事,就到處傳揚。
其二是現在外面找事的人,真是無孔不入,回頭一聽到我的機會不錯,一定要來找我。
我和劉師長,雖是至交,可是相隔多年,我也不好意思,拖泥帶水,找上許多麻煩。
諸位也不必看電報,讓我來念吧。
這一念,大家就都聽見了。
&rdquo 他說過之後,在身上掏出那張電報稿子來,兩手高高捧着,就高聲朗誦起來。
所有在屋子裡的人,在陳禹浪未念完電報之先,聽到他說的那一個話帽子,已經驚異起來。
後來他将電報原文一讀,原來是劉師長請他去,這确是一樁好事,各屋子裡的人,都跑出來要看這電報。
東邊屋子裡有一桌小牌,是打五十枚銅子的進花園,同時也将牌放下,一齊圍着陳禹浪,問其所以然。
陳禹浪道:&ldquo這劉師長原是我的老同學,在學校裡,我們就拜了把子。
後來他棄文就武,一步一步往上升,在天津的時候,他是常用自己的汽車接我去聽戲吃館子。
自從他調到河南去了,我上北平,就分開了。
要論交情,我們是不錯。
&rdquo 大家聽說,也就随聲附和道:&ldquo自然是不錯。
若是沒有多大交情,豈能打了急電來請您去。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那是自然。
但是照我說,我們既是老朋友,就不能用上司對待下屬的辦法來對待我,既然請我,就應當派一個專人來歡迎我。
光憑這一道急電,不大恭敬,我還不願意去呢。
&rdquo 大家一聽這話,無不着急,都說:&ldquo那何必?那何必?我們隻要有事情,人家打發一條狗來傳話,我們也肯去。
現在劉師長老遠打了一個急電來,就算顧念交情的了,你為什麼還不滿意哩?這年頭兒,貧富之分,兒子也許不認得老子。
你有這樣的闊朋友,肯在你不得意的時候打電報來找了去,真是天上有地下無的人了。
&rdquo 于是大家你一嘴,我一舌,都來婉勸陳禹浪俯就。
同時又誇獎陳禹浪人品高尚,不是那種招之便來揮之便去的角兒。
陳禹浪更是趾高氣揚的神氣,對人道:&ldquo依着我的脾氣,我先不想去,窮死了活該。
既是大家都勸我俯就,我隻好去走一趟再說。
到了大名,若是事情不大好,我再回北平來,也不遲。
&rdquo 大家又都勸着他,他既是打急電來請,一定有事,若是不去,還不要緊。
去了又回來,那是給人家面子下不去了,這事千萬使不得。
陳禹浪故意裝着還價不賣的樣子,倒讓住會館的人,都替他捏着一把汗。
他暗中卻寫了一封快信給張縣長,大意說:&ldquo住在北平會館裡,正因候事不着,要南歸故裡。
得了來電,又給我薦了一個事,正是雪中送炭。
感激之處,如同再造,請轉呈劉團長,弟即日登程前來,聽候驅策。
&rdquo 信寫好,暗中發了。
可是去大名的川資,還是無着。
不但是川資而已,既然前去就事,衣帽總得整齊一點。
若穿着身上的衣服前去,人家還以為是來了一個過路的叫花子了。
因此隻是在院子裡走來走去想法子。
有人看見,也料他是川資問題,就給他出主意,說是同鄉胡鐵老手上有幾個錢,平常對朋友雖然不應酬,但是若說你有了事情,他就可以通融的。
陳禹浪道:&ldquo他為人是悭吝的,一個錢看得磨盤大,他豈肯無故地把一筆錢給我。
&rdquo 勸的人就說:&ldquo但是我看他對有事的朋友,幫過好幾回忙的。
你若是把這一通電報送給他去看,他相信你真有事了,或者可以幫一點忙。
&rdquo 陳禹浪一想,雖然不見得成功,也不妨試試。
因之就把那張譯好了的電報稿子,交給那人,索性就煩他去說一說,那人很高興地去了。
不到兩個鐘頭,那胡鐵老竟坐着自己一輛破馬車,自到會館來。
走到院子裡,就嚷道:&ldquo陳禹浪先生,住在哪屋子裡?&rdquo 陳禹浪早在破紙窗格眼裡看見他,便迎出來道:&ldquo在這裡,在這裡!&rdquo 胡鐵老也等不及說話,先作了兩個聯珠揖,然後笑道:&ldquo恭喜恭喜!現在爬上軍界去,乃是一條飛黃騰達的大道。
我看了這電報,非常替你高興。
這個師長,就是要做三省剿匪司令的劉師長嗎?&rdquo 胡鐵老一面說着,一面走進屋子來。
陳禹浪見他匆匆而來,又是言中有物,料得此來全是善意的。
且不管他所問的劉師長是哪一個,盡管答應他就是。
因道:&ldquo對了,正是他。
鐵老和他也有交情嗎?&rdquo 胡鐵老道:&ldquo交情是沒有,不過我很慕他的名,你老兄既是他的上客,将來也不難由你老兄從中介紹。
我有一封親筆信,相托你老兄帶給他,不知道可以不可以?&rdquo 陳禹浪道:&ldquo可以可以!請鐵老交給我,準沒有錯。
&rdquo 胡鐵老道:&ldquo我聽說你老兄快要動身,所以趕快來先說一句。
這信在今天晚上,好歹可以寫好,或者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一早,我就把信送來。
&rdquo 陳禹浪道:&ldquo明天是否能走得動,現在還未可定。
&rdquo 說時,現出那種沉吟之色。
胡鐵老連忙說:&ldquo我明白,我明白,大概川資不大方便。
大凡住會館住久了的人,經濟都是困難的,朋友有通财之誼,這一點小事,兄弟應當幫忙。
&rdquo 說着,就在身上掏出一個手巾包來,那手巾包圓滾滾地放在桌上,&ldquo撲咚&rdquo響着一下。
陳禹浪看那情形,大概是包着一卷現洋,便咳嗽了兩聲,找了一支煙卷,昂頭抽着,并不望那手巾包。
胡鐵老慢慢地将那手巾包透開,正是一大截現洋錢。
胡鐵老拿起洋錢來數了一數,然後五塊一疊,分做兩層,排在桌上,每排是一大疊,合起來共是三十元了。
胡鐵老兩手扶着向桌子中間推了一推,笑道:&ldquo說起來是很可笑的。
不過省儉一點子用,由北平到大名也就勉強夠的了。
&rdquo 說畢,嘿嘿嘿地笑了一陣。
陳禹浪聽他有明白表示了,便道:&ldquo胡鐵老,你幫這樣一個大忙,我實在感謝得很。
&rdquo 說着,站起來對他拱了兩拱手。
胡鐵老道:&ldquo這些時候,手上比較得拮據一點,聽了那位同鄉的話,我馬上就來了。
急忙之間,籌不到多少款子,還望老哥原諒。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無功不受祿,平白地要鐵老幫我這個大忙,實在是不敢當。
&rdquo 口裡說着,眼睛望着那洋錢出神。
胡鐵老道:&ldquo你老兄,莫非是嫌少。
&rdquo 他口裡說着,兩手就把洋錢向中間疊了一疊。
陳禹浪一見,不由得駭然,莫非他要将錢拿了回去。
便向前兩手按着他道:&ldquo且不忙,且不忙。
&rdquo 他情不自禁地說出這話,胡鐵老聽了卻是莫明其妙。
回過頭來,翻着眼睛,望了他發愣。
陳禹浪定了一定神,也醒悟過來,剛才自己這幾句話,說得有些文不對題,如何按住人家的手,不讓人家拿錢。
便笑道:&ldquo我不是有什麼意見,請你老人家不忙在這一會子。
&rdquo 胡鐵老道:&ldquo怎麼不忙呢?你不是明後天就要動身嗎?&rdquo 陳禹浪道:&ldquo雖有明天後天動身之議,但是我有點怪脾氣,生平不食嗟來之食。
大名這一道電召,我是否前去,尚在考量之中。
&rdquo 胡鐵老一聽這話,臉上變了色,望着陳禹浪道:&ldquo怎麼?你老哥不打算去嗎?我要倚老賣老說兩句話&hellip&hellip&rdquo 陳禹浪一想不好,不要把煮熟的鴨子給打飛了。
陳禹浪見胡鐵老認起真來,倒不好再向下說,要不然,眼見得那三十塊錢,他又要帶回去了,隻得向胡鐵老拱了拱手道:&ldquo前言戲之耳,其然,豈其然乎?&rdquo 胡鐵老原要伸着手去掩護那些洋錢的,聽見他說的是開玩笑的,這才把兩隻手縮了回來。
笑道:&ldquo你這話不要緊,倒真吓我一跳。
既是決定了走,陳先生何時登程呢?&rdquo 陳禹浪本想說明日走,還恐怕胡鐵老要疑心,便道:&ldquo今天晚上有一班車,若是趕得上,今天晚上就走。
&rdquo 胡鐵老想了想道:&ldquo那倒也不必急于這一時,等我的信寫好了,你再決定時候吧。
&rdquo 陳禹浪看在桌上三十塊錢的份上,就答應了他。
胡鐵老很高興地回去,在晚上九點鐘以前,将信寫好,就派了專人送到會館裡來。
陳禹浪一想,真是活見鬼,我哪裡認得什麼要做三省剿匪司令的劉師長。
他拿來的這一封信,隻好不客氣地捏成一把,向字紙簍裡一塞。
那三十塊洋錢,除了買車票而外,還剩着一部分,就贖了一些當,添置了一些零碎東西,就在次日搭車南下。
由陸路坐着火車,向大名而來。
到了大名,直向縣公署投刺請見。
恰好這時候,劉團長到縣公署來拜會,商量就他籌款的事情。
張縣長一見陳禹浪的名刺,就對劉團長說,請的那個陳先生,已經來了。
劉團長道:&ldquo好極了,好極了。
就請來相見吧。
&rdquo 聽差出來傳話,将陳禹浪引到客廳裡相見。
張縣長是認識的了,隻見和張縣長對坐的,有一個粗黑漢子,穿了藍印度綢長袍子,花緞馬褂,口裡禦着煙卷,攏了衫袖,似乎斯文一脈的樣子和張縣長談話。
看那神情,當然是個剛解戎裝,依然得意的武人,因此也不管是誰,竟自上前向着那人高高舉手,深深放下,作了一個揖。
張縣長這才告訴他,這就是劉團長。
陳禹浪一聽是東家到了,連忙又補了一鞠躬。
劉團長道:&ldquo據張縣長說,你的文筆很好,作出來的文章,就和他差不多。
我正短少這樣一個人用,所以我就請張縣長打了一個電報把你請來。
我就是這樣一句話,一個銅子也沒有寄給你,不料你倒是真來了。
&rdquo 陳禹浪聽了這話,倒吓了一跳。
難道說打着急電叫我來,還是好玩兒的。
我在北平大張旗鼓地鬧了一陣,未免有些丢人。
劉團長見他臉上有些變色,便突然站起來,向前走了一步,握着陳禹浪的手道:&ldquo我姓劉的,不能那樣不夠朋友,打着電報把你叫了來,又把你擱在這兒。
我的意思說,在北平住會館的窮朋友,沒有錢做盤纏,來不了。
既是來了,當然給你一點事情幹。
我是一個小團長,做不了主
還是陳禹浪笑着先問道:&ldquo你們信算命看相的不信?&rdquo 吳劉氏道:&ldquo信哪。
我就愛叫街上的瞎子,掐個八字兒。
人的妻财子祿,哪樣不是由命裡注定了的。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原先我也是這樣說,現在就不對了。
原來我們會館裡住了一個同鄉,他就常對人說,能看相,也能算命。
反正是不花錢的事,我也就請教過兩次。
他對我說,從今年以後,我的運氣,要越過越壞了。
趁着現在還是剛交壞運,你就趕快回南,到老家去吧。
我也是将信将疑,沒有決定。
昨天他看到我當了當,又沒有飯吃了。
他又說我臉上的氣色壞,背地裡對人說,将來我非在北平讨飯不可!現在我不但沒有餓死,反而得了事。
那照着人家眼前形色算命看相的話,分明是勢利鬼說鬼話,哪裡能信?&rdquo 這一篇話,雖是說算命的,暗中不啻句句罵了吳劉氏。
吳劉氏怪不好意思的,笑着道:&ldquo走江湖人的話,本來是看風轉舵,哪裡找許多活神仙下凡,給人算命去。
陳先生,您别走,在我們這兒吃午飯去,我這就上街去買點東西。
&rdquo 說着,提了一個小菜筐子,就出門去了。
吳月卿先聽了陳禹浪一番話,知道他還是怄着氣,這時就笑道:&ldquo我媽的脾氣,您還有什麼不明白,她就是這樣碎嘴子,可是她心裡有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就是這樣得罪人。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你不要誤會,我并不是說你母親,實在我們會館裡,真有這樣一個同鄉。
我今天回去,倒要問他一問,現在我出門了,就是要讨飯,大概也不至于在北平讨飯,要到大名去讨飯了。
&rdquo 接上,就是哈哈一陣大笑。
陳禹浪本來對吳月卿是無多大惡感的,加上吳月卿又賠了一番小心,也就出了這口怨氣了。
一會工夫,吳劉氏買了幾包荷葉冷葷回來,讓吳月卿陪着陳禹浪談話,自己就帶了老媽子到廚房裡去,安排菜飯。
陳禹浪在吳家吃飯的日子,也不少了,向來都是随便坐。
今天菜飯擺上了桌,吳劉氏一定要他上座。
她還解釋着說:&ldquo平常咱們像家裡人一樣,誰也不客氣。
現在您要走了,見面日子短了,您總是個客,應該上座的。
&rdquo 陳禹浪一向都是陪着主人翁吃飯的,而今突然颠倒過來,倒有些難為情。
然而人家既是十分的恭敬,也推卻不得,隻好笑道:&ldquo這樣客氣,我實是不敢當。
等我将來有公事回來的時候,我再來道謝吧。
&rdquo 吳劉氏道:&ldquo若是您回北平來,請您先給我一封信,我一定到車站上去接您。
&rdquo 陳禹浪笑着謙遜了一番,高高興興地吃完一餐飯,然後告辭回會館去。
會館裡向來是住着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候差事的,一部分是學生。
陳禹浪這會館在南城,距離着學校遠,因此會館裡都是候差事的,這些人有錢的,就聽戲打小牌,來消磨光陰。
無錢的,隻是終日閑談,或者下象棋,或者摸骨牌過五關。
這時日都是過得膩了又膩的,找不出一個什麼新鮮法子來。
現在聽到說陳禹浪接了一封急電,大家就料着不是他有了好機會,就是發生什麼大變故,急于要打聽個水落石出。
據長班回來說:&ldquo他在吳月卿家裡,又不曾回來,分明又不是什麼急事。
&rdquo 有幾個神經過敏的,認定他是有了機會,心裡打算等他回來,就對他表示親近。
所以陳禹浪一走進院子,早有四個人走了出來,将他包圍,先笑嘻嘻地道:&ldquo什麼好消息,能公開嗎?&rdquo 陳禹浪站在院子中間,笑着沉吟了一會子,便道:&ldquo對于同鄉,當然可以公開,不過會館以外,請諸位暫守秘密。
這其中有兩層原因,其一是免得人家說我有了好事,就到處傳揚。
其二是現在外面找事的人,真是無孔不入,回頭一聽到我的機會不錯,一定要來找我。
我和劉師長,雖是至交,可是相隔多年,我也不好意思,拖泥帶水,找上許多麻煩。
諸位也不必看電報,讓我來念吧。
這一念,大家就都聽見了。
&rdquo 他說過之後,在身上掏出那張電報稿子來,兩手高高捧着,就高聲朗誦起來。
所有在屋子裡的人,在陳禹浪未念完電報之先,聽到他說的那一個話帽子,已經驚異起來。
後來他将電報原文一讀,原來是劉師長請他去,這确是一樁好事,各屋子裡的人,都跑出來要看這電報。
東邊屋子裡有一桌小牌,是打五十枚銅子的進花園,同時也将牌放下,一齊圍着陳禹浪,問其所以然。
陳禹浪道:&ldquo這劉師長原是我的老同學,在學校裡,我們就拜了把子。
後來他棄文就武,一步一步往上升,在天津的時候,他是常用自己的汽車接我去聽戲吃館子。
自從他調到河南去了,我上北平,就分開了。
要論交情,我們是不錯。
&rdquo 大家聽說,也就随聲附和道:&ldquo自然是不錯。
若是沒有多大交情,豈能打了急電來請您去。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那是自然。
但是照我說,我們既是老朋友,就不能用上司對待下屬的辦法來對待我,既然請我,就應當派一個專人來歡迎我。
光憑這一道急電,不大恭敬,我還不願意去呢。
&rdquo 大家一聽這話,無不着急,都說:&ldquo那何必?那何必?我們隻要有事情,人家打發一條狗來傳話,我們也肯去。
現在劉師長老遠打了一個急電來,就算顧念交情的了,你為什麼還不滿意哩?這年頭兒,貧富之分,兒子也許不認得老子。
你有這樣的闊朋友,肯在你不得意的時候打電報來找了去,真是天上有地下無的人了。
&rdquo 于是大家你一嘴,我一舌,都來婉勸陳禹浪俯就。
同時又誇獎陳禹浪人品高尚,不是那種招之便來揮之便去的角兒。
陳禹浪更是趾高氣揚的神氣,對人道:&ldquo依着我的脾氣,我先不想去,窮死了活該。
既是大家都勸我俯就,我隻好去走一趟再說。
到了大名,若是事情不大好,我再回北平來,也不遲。
&rdquo 大家又都勸着他,他既是打急電來請,一定有事,若是不去,還不要緊。
去了又回來,那是給人家面子下不去了,這事千萬使不得。
陳禹浪故意裝着還價不賣的樣子,倒讓住會館的人,都替他捏着一把汗。
他暗中卻寫了一封快信給張縣長,大意說:&ldquo住在北平會館裡,正因候事不着,要南歸故裡。
得了來電,又給我薦了一個事,正是雪中送炭。
感激之處,如同再造,請轉呈劉團長,弟即日登程前來,聽候驅策。
&rdquo 信寫好,暗中發了。
可是去大名的川資,還是無着。
不但是川資而已,既然前去就事,衣帽總得整齊一點。
若穿着身上的衣服前去,人家還以為是來了一個過路的叫花子了。
因此隻是在院子裡走來走去想法子。
有人看見,也料他是川資問題,就給他出主意,說是同鄉胡鐵老手上有幾個錢,平常對朋友雖然不應酬,但是若說你有了事情,他就可以通融的。
陳禹浪道:&ldquo他為人是悭吝的,一個錢看得磨盤大,他豈肯無故地把一筆錢給我。
&rdquo 勸的人就說:&ldquo但是我看他對有事的朋友,幫過好幾回忙的。
你若是把這一通電報送給他去看,他相信你真有事了,或者可以幫一點忙。
&rdquo 陳禹浪一想,雖然不見得成功,也不妨試試。
因之就把那張譯好了的電報稿子,交給那人,索性就煩他去說一說,那人很高興地去了。
不到兩個鐘頭,那胡鐵老竟坐着自己一輛破馬車,自到會館來。
走到院子裡,就嚷道:&ldquo陳禹浪先生,住在哪屋子裡?&rdquo 陳禹浪早在破紙窗格眼裡看見他,便迎出來道:&ldquo在這裡,在這裡!&rdquo 胡鐵老也等不及說話,先作了兩個聯珠揖,然後笑道:&ldquo恭喜恭喜!現在爬上軍界去,乃是一條飛黃騰達的大道。
我看了這電報,非常替你高興。
這個師長,就是要做三省剿匪司令的劉師長嗎?&rdquo 胡鐵老一面說着,一面走進屋子來。
陳禹浪見他匆匆而來,又是言中有物,料得此來全是善意的。
且不管他所問的劉師長是哪一個,盡管答應他就是。
因道:&ldquo對了,正是他。
鐵老和他也有交情嗎?&rdquo 胡鐵老道:&ldquo交情是沒有,不過我很慕他的名,你老兄既是他的上客,将來也不難由你老兄從中介紹。
我有一封親筆信,相托你老兄帶給他,不知道可以不可以?&rdquo 陳禹浪道:&ldquo可以可以!請鐵老交給我,準沒有錯。
&rdquo 胡鐵老道:&ldquo我聽說你老兄快要動身,所以趕快來先說一句。
這信在今天晚上,好歹可以寫好,或者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一早,我就把信送來。
&rdquo 陳禹浪道:&ldquo明天是否能走得動,現在還未可定。
&rdquo 說時,現出那種沉吟之色。
胡鐵老連忙說:&ldquo我明白,我明白,大概川資不大方便。
大凡住會館住久了的人,經濟都是困難的,朋友有通财之誼,這一點小事,兄弟應當幫忙。
&rdquo 說着,就在身上掏出一個手巾包來,那手巾包圓滾滾地放在桌上,&ldquo撲咚&rdquo響着一下。
陳禹浪看那情形,大概是包着一卷現洋,便咳嗽了兩聲,找了一支煙卷,昂頭抽着,并不望那手巾包。
胡鐵老慢慢地将那手巾包透開,正是一大截現洋錢。
胡鐵老拿起洋錢來數了一數,然後五塊一疊,分做兩層,排在桌上,每排是一大疊,合起來共是三十元了。
胡鐵老兩手扶着向桌子中間推了一推,笑道:&ldquo說起來是很可笑的。
不過省儉一點子用,由北平到大名也就勉強夠的了。
&rdquo 說畢,嘿嘿嘿地笑了一陣。
陳禹浪聽他有明白表示了,便道:&ldquo胡鐵老,你幫這樣一個大忙,我實在感謝得很。
&rdquo 說着,站起來對他拱了兩拱手。
胡鐵老道:&ldquo這些時候,手上比較得拮據一點,聽了那位同鄉的話,我馬上就來了。
急忙之間,籌不到多少款子,還望老哥原諒。
&rdquo 陳禹浪笑道:&ldquo無功不受祿,平白地要鐵老幫我這個大忙,實在是不敢當。
&rdquo 口裡說着,眼睛望着那洋錢出神。
胡鐵老道:&ldquo你老兄,莫非是嫌少。
&rdquo 他口裡說着,兩手就把洋錢向中間疊了一疊。
陳禹浪一見,不由得駭然,莫非他要将錢拿了回去。
便向前兩手按着他道:&ldquo且不忙,且不忙。
&rdquo 他情不自禁地說出這話,胡鐵老聽了卻是莫明其妙。
回過頭來,翻着眼睛,望了他發愣。
陳禹浪定了一定神,也醒悟過來,剛才自己這幾句話,說得有些文不對題,如何按住人家的手,不讓人家拿錢。
便笑道:&ldquo我不是有什麼意見,請你老人家不忙在這一會子。
&rdquo 胡鐵老道:&ldquo怎麼不忙呢?你不是明後天就要動身嗎?&rdquo 陳禹浪道:&ldquo雖有明天後天動身之議,但是我有點怪脾氣,生平不食嗟來之食。
大名這一道電召,我是否前去,尚在考量之中。
&rdquo 胡鐵老一聽這話,臉上變了色,望着陳禹浪道:&ldquo怎麼?你老哥不打算去嗎?我要倚老賣老說兩句話&hellip&hellip&rdquo 陳禹浪一想不好,不要把煮熟的鴨子給打飛了。
陳禹浪見胡鐵老認起真來,倒不好再向下說,要不然,眼見得那三十塊錢,他又要帶回去了,隻得向胡鐵老拱了拱手道:&ldquo前言戲之耳,其然,豈其然乎?&rdquo 胡鐵老原要伸着手去掩護那些洋錢的,聽見他說的是開玩笑的,這才把兩隻手縮了回來。
笑道:&ldquo你這話不要緊,倒真吓我一跳。
既是決定了走,陳先生何時登程呢?&rdquo 陳禹浪本想說明日走,還恐怕胡鐵老要疑心,便道:&ldquo今天晚上有一班車,若是趕得上,今天晚上就走。
&rdquo 胡鐵老想了想道:&ldquo那倒也不必急于這一時,等我的信寫好了,你再決定時候吧。
&rdquo 陳禹浪看在桌上三十塊錢的份上,就答應了他。
胡鐵老很高興地回去,在晚上九點鐘以前,将信寫好,就派了專人送到會館裡來。
陳禹浪一想,真是活見鬼,我哪裡認得什麼要做三省剿匪司令的劉師長。
他拿來的這一封信,隻好不客氣地捏成一把,向字紙簍裡一塞。
那三十塊洋錢,除了買車票而外,還剩着一部分,就贖了一些當,添置了一些零碎東西,就在次日搭車南下。
由陸路坐着火車,向大名而來。
到了大名,直向縣公署投刺請見。
恰好這時候,劉團長到縣公署來拜會,商量就他籌款的事情。
張縣長一見陳禹浪的名刺,就對劉團長說,請的那個陳先生,已經來了。
劉團長道:&ldquo好極了,好極了。
就請來相見吧。
&rdquo 聽差出來傳話,将陳禹浪引到客廳裡相見。
張縣長是認識的了,隻見和張縣長對坐的,有一個粗黑漢子,穿了藍印度綢長袍子,花緞馬褂,口裡禦着煙卷,攏了衫袖,似乎斯文一脈的樣子和張縣長談話。
看那神情,當然是個剛解戎裝,依然得意的武人,因此也不管是誰,竟自上前向着那人高高舉手,深深放下,作了一個揖。
張縣長這才告訴他,這就是劉團長。
陳禹浪一聽是東家到了,連忙又補了一鞠躬。
劉團長道:&ldquo據張縣長說,你的文筆很好,作出來的文章,就和他差不多。
我正短少這樣一個人用,所以我就請張縣長打了一個電報把你請來。
我就是這樣一句話,一個銅子也沒有寄給你,不料你倒是真來了。
&rdquo 陳禹浪聽了這話,倒吓了一跳。
難道說打着急電叫我來,還是好玩兒的。
我在北平大張旗鼓地鬧了一陣,未免有些丢人。
劉團長見他臉上有些變色,便突然站起來,向前走了一步,握着陳禹浪的手道:&ldquo我姓劉的,不能那樣不夠朋友,打着電報把你叫了來,又把你擱在這兒。
我的意思說,在北平住會館的窮朋友,沒有錢做盤纏,來不了。
既是來了,當然給你一點事情幹。
我是一個小團長,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