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點鐵成金泥雲三月别 開門揖盜牛馬一生休
關燈
小
中
大
rdquo
她說時,就伸手在身上掏出一盒煙卷來,取了一根三炮台煙卷,彎着腰就遞到言先生面前,然後接着擦了一根取燈,和言先生點煙。
言先生本是一肚皮怨氣,打算見着胡太太,索性向下追着一罵。
現在看到胡太太是這樣客氣,真個有苦叫不出,心裡的怒氣,不知不覺之間,就平下去了一大半。
因道:&ldquo我倒并不是和大山過不去,可是他一做處長之後,眼睛裡就沒有了朋友。
我也知道到了官場上,和從前幹新聞記者不同。
所謂做此官,行此禮,所以我人前人後,我總是稱呼他處長。
可是&hellip&hellip&rdquo 胡太太不等再往下說,就笑着答道:&ldquo您别提了,您的委屈,我全知道。
得了,您瞧我吧。
&rdquo 言先生道:&ldquo大山要是像大嫂這樣懂得人情世故,别說還給了我一件小事混了,就是叫我當一名奴才,我也願意。
&rdquo 胡太太笑道:&ldquo這可不敢當。
本來嘛,他都當了處長,您和他是老同事,就不應該還是拿這幾個錢。
他事情忙,倚恃着和您是老朋友,又不肯稍微客氣一點。
以後你差錢用,還是到我這裡來。
你瞧,真叫人過意不去,您還是穿了這一件藍布大褂子。
暫且在我這裡拿二十塊錢去,先買一件衣料。
&rdquo 說到這裡,那王媽已經将一壺龍井好茶,沏着來了。
胡太太一偏頭對她說:&ldquo去到我那玻璃格子抽屜裡,給我拿二十塊錢來。
那一疊鈔票,共是一百塊,你數上一數。
&rdquo 王媽答應了一聲,馬上就取了四張五元的鈔票來。
言先生看見鈔票,連說道:&ldquo不用不用,我現在還不差錢使。
&rdquo 胡太太笑道:&ldquo您就别客氣,這也不過一點小意思,老實說,大山他這個處長,雖然是進款小,花銷大,但是一二十塊錢兒,他也不見得費多麼大力。
您在我們家這些年,我們真就把你當一個小叔子看待,有什麼話還不能和您說的。
你不拿這錢,我也不見您多大情,傻子,您就拿去罷。
&rdquo 于是拿了一疊鈔票就向言先生身上亂塞。
言先生道:&ldquo老朋友,隻要面子上過得去,什麼都可以,我倒不在乎此。
&rdquo 他這樣說時,胡太太已經把錢塞到他懷裡放下了。
那鈔票在大襟裡藏着,又沒有個底來盛着的,言先生深怕由懷裡漏去了,連忙用手托住。
笑道:&ldquo這樣一來,倒好像我吵這一場,為了要錢似的,我實在不便收。
&rdquo 胡太太道:&ldquo我不是說了嗎?用不着客氣,您就暫收下吧。
大概您還沒有吃晚飯,我們就在這兒一處吃飯吧。
&rdquo 言先生道:&ldquo飯不必吃了,回頭大山來了,彼此撞見,很有些不方便,我暫且告辭吧。
&rdquo 胡太太看他那種情形,完全和緩了,也就不必再去敷衍他,就讓他走了。
言先生回得自己屋子裡去,仔細一想,胡大山這個人是靠不住的,我這樣羞辱了他一頓,他不但不敢辭我的事,又叫他太太這樣敷衍我一頓,分明暫且塞住了我的口,以後慢慢和我算賬。
俗語道:&ldquo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rdquo,将來他總有一天,會出我這一口氣,我不如趁他不防備我先溜了吧。
好在這裡我還有二十塊錢,可以做盤纏,另找地盤去。
當時不作聲,輕輕悄悄地就将小鋪蓋卷兒一包,包好了之後,天色已經昏暗不明,電燈就大亮了。
言先生心裡一劃算,急中生智,走到外院子廊檐下,伸手将電燈總機閘一扳,立刻前後院一陣漆黑。
滿屋兒人聲大嘩。
言先生一看是機會了,不敢再耽擱,将小鋪蓋卷向腋下一夾,就溜起走了。
胡大山坐在客廳,心裡正這樣想着,别的罷了,家裡藏有二萬八千兩煙土,整整地堆了一大屋子,這是同住的人都是知道的。
言先生他始終參與這事的機密,若是他向外一傳揚,這用不着人來搜查,隻要在我家裡待上一兩個鐘頭,就會聞到這一陣煙土味,我還不是把整個兒的證據端了出來嗎?這東西既然和我反了臉,話由他口裡出,他若是要和我為難,遲早是要給我捅一個漏子才能了事,俗言道:&ldquo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rdquo,我别讓他先下了我的手。
今天且按捺一天,明天我就借一個事為題,把他調出京去。
讓他到了目的地,就打一個電報去,将他扣留不讓他回來。
想到這裡,不由得冷笑了一聲,心裡說着,不怕你強橫,你總抓在我手掌心裡,要你怎樣便怎樣。
及至電燈一滅,才把他的念頭打斷,就站在屋子裡叫道:&ldquo來啊!打電話給電燈公司,就說是胡處長家裡,今天請客,總司令也得來,他們把電燈弄滅了,擔得了這個責任嗎?&rdquo 這些當聽差的人,平常對人就要發狠,現在處長都站在屋子裡罵人,先就壯了膽子,這更可以不必客氣了。
因此要了電話,不分皂白,對電燈公司就是一陣亂罵。
電燈公司答說:&ldquo路線并沒有壞,不至于滅了燈,請你在家裡查一查,恐怕是家裡的線出了毛病吧,要不然就是總閘門敞開了。
&rdquo 聽差罵是罵了一陣,也不能不查一查,一查之後,可不是總閘門敞着嗎?将總閘門一合,電燈全亮了,大家一時粗心,鬧了這樣一個大發脾氣的笑話,電燈公司挨了一頓罵,那算是活該了。
胡大山知道了,也是自己一陣好笑。
正在這時,有聽差從言先生屋子門口過。
看到屋子裡剩了一張空床,便嚷起來道:&ldquo怎麼回事,這一會子就鬧賊了。
&rdquo 進房一看,小件東西都也卷去不少,這才想起,一定是言先生開了小差,連忙把這事向胡大山報告。
胡大山雖然覺得便宜了他,然而他隻要肯遠走高飛,少了一個能洩漏消息的人,未嘗不妙。
沉吟了一會子,便對聽差道:&ldquo把馬副官請來,我有話和他說。
&rdquo 不一會,進來一個穿綠哔叽長衫的青年,白白的長方臉兒,漆黑的頭發,一把梳着往後。
那個子雖然長一點,卻倒現得亭亭玉立,這人就是馬副官了。
他走進來,向旁邊垂手一站,就問道:&ldquo處長有什麼事嗎?&rdquo 胡大山道:&ldquo老言,他自己知道不是了,已經逃走了。
走了就走了,我倒不去追究他。
我就怕的是他走不遠,還是在北平城裡住着。
你給我留心查一查,看他現在住在什麼地方,他若是不肯走,你就勸一勸他,說是不必住在北平。
至于要幾個錢,我這裡或者也可以幫一幫他的忙,至少可以在我這裡拿幾兩土去。
&rdquo 馬副官連答應了幾句是,他正要退走,胡大山笑了一笑,又道:&ldquo我還有幾句話和你說。
&rdquo 馬副官聽說,便又站住了腳。
胡大山道:&ldquo我倒不是别事,上午的時候,我聽到我們太太在裡面說話,什麼當票友的,沒有好人了,什麼在外面混差事,要有好姐姐,好妹妹了。
婦人家的話,你可别聽,千萬别把這話和你令姐說。
&rdquo 馬副官道:&ldquo我哪有那麼傻。
把這話也回家去說。
&rdquo 大山道:&ldquo你知道就好了。
&rdquo 馬副官道:&ldquo沒有别的話嗎?&rdquo 胡大山道:&ldquo沒有别的話了。
不過這一程子,我看你大煙,抽得更厲害,雖然是不要錢的土,可是你這樣不分黑夜白日地抽,也耽擱工夫,依我說,你還是節制一點兒的好。
你要是怪悶的,不會到你們那班朋友家裡去多唱兩段嗎?&rdquo 馬副官又是了兩聲,就走了。
原來這馬副官是個世家子弟出身,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和一班票友交起朋友來,也就玩起票兒來。
他是個票青衣的,人既年輕,戲又唱得好,在朋友裡倒很有點風頭。
後來家道中落,本想下海唱戲,可是年長了幾歲,卻長出一個大個兒來,唱旦卻不合适。
胡大山别的嗜好是不大行,惟有聽戲這一件事,他倒是與日俱增。
從前他當新聞記者倦了的時候,也曾到茶樓上泡一壺茶喝着,聽幾回票友兒。
因為那樣,就和馬副官認識。
那時候馬副官叫小馬,小馬有一個姐姐,比馬副官隻大一歲,因為得了他兄弟的傳染病,也能哼幾句皮簧。
胡大山和小馬混得熟了,也常常到小馬家裡去吊個嗓子,真是閑了,也打個小牌兒玩。
若是小馬不在家,就由馬大姐來招待。
從此以後,馬大姐和胡大山認識的程度,還在小馬以上。
胡大山做了官了,馬大姐就再三地拜托,務必給小馬找一個差事。
這差事,一要名義好聽,二要多拿幾個錢,三要事情不忙。
胡大山聽了,一想除了顧問咨議之流的差事,哪裡有合于以上三個條件的事。
不過馬大姐既然說出來了,彼此交情不錯,總要敷衍敷衍才好。
想來想去,就介紹小馬在總部裡當了一名副官。
同時又請總司令把這名副官,撥在交際處聽用。
因此,小馬閑着無事,隻是很在胡大山家裡抽大煙。
大煙抽足了,陪着胡大山談談戲。
今天胡大山差他去探聽言先生的行蹤,這總算半年以來,所得的第一件美差。
當時他答應了幾個是,退将出來。
心裡想着,人海茫茫,偌大的北平城,到哪裡找這一個窮小子去,料得胡大山對于言先生也不過一時之氣,隻要事過境遷,過些時候,他也就會忘了的,又何必去做那不幹己的惡人。
因此他一出大門,也就把這一件事忘了。
他這一陣子,和那個馬浪蕩式的政客李久湖,倒混得很熟,這李久湖是個嫖賭逍遙,無所不為的人。
因為他是無所不為的人,人家要玩而不能到的地方,他都可以去。
許多闊人為玩的原故,不能不援引他,許多名伶名妓,要想結交闊老,也不能不借重他。
于是李久湖就做了一個聲色場中的掮客。
馬副官一來是票友出身,二來又是樊總司令特派在交際處當差的副官,這種人,恰是和李久湖對勁。
這時馬副官坐上自己新買的白銅包車,一直就到李久湖家裡來。
李久湖的汽車,停在大門口,汽車夫也坐在車上,看那樣子,好像馬上就要出門。
馬副官下了車,在門房口上一站,問道:&ldquo怎麼樣?李四爺要出門去嗎?&rdquo 門房聽了聲音,知道是馬副官,一路答應着,一路走出來,答道:&ldquo沒有走,您請進吧。
&rdquo 馬副官一進客廳,正碰到李久湖出來。
頂着大帽,手裡拿了一根斯的克,挺着闊大的胸脯,正要向外走。
一看馬副官,手上提着斯的克抱起拳頭作揖。
馬副官道:&ldquo這又來得不巧,四爺要走了。
上哪兒?有飯局嗎?&rdquo 李久湖道:&ldquo正是有一個飯局,同席的有馬二爺呢?&rdquo 說着,那黑胖的臉兒,透出一層濃厚的笑容,把他那嘴上一撮短毛,也笑得隻是聳動不已。
馬副官道:&ldquo有馬二爺在席,是誰請客,莫不是小林嗎?&rdquo 馬副官在身上掏出手表來看了一看,長針卻已指到了七點。
因笑道:&ldquo早着哩,還隻七點,他們家裡請酒,吃是小事,根本上就是大家要取樂鬧着玩。
這一鬧下去,不定要鬧到晚上什麼時候,還坐個十五分鐘去,準沒有事。
&rdquo 李久湖的意思,巴不得馬上就走,可是馬副官大小是個,紅人兒,又不能得罪的,隻好耐下性子,陪着他在客廳裡談了十五分鐘。
心裡想着,真是林老闆有事找我,他也會打電話來的,坐一下也不要緊。
不過心裡這樣想着,臉上總有一點不安定的神氣,眼睛望着馬副官,不住地發出假笑來。
馬副官看他這種神情,知道他坐着也是情不自安,何必把他苦苦留住,就起身告辭。
李久湖對他,并不挽留,一直把他送到大門口,馬副官道:&ldquo我們熟朋友,常來常往,還客氣什麼?&rdquo 李久湖道:&ldquo我倒不是客氣,這也就該到小林那裡去了。
&rdquo 于是汽車&ldquo忽突忽突&rdquo響了起來。
李久湖坐上車,說一聲林老闆家裡,汽車就如風一般,開到有規胡同林家來。
原來這林家的主人翁林芝芳是一個唱戲的旦角,上海的戲報上,常常為戲子登廣告,什麼名馳中外,名馳寰球,在别人對之,很有些慚愧。
可林芝芳當之,倒有個八九不離十。
所以他的起居飲食,比之大政客大官僚有過之無不及。
這時,他門口那一盞日球大電燈泡,照着紅漆門上,光彩耀目,門的左右,一列擺了許多漂亮汽車。
李久湖的汽車一停,自己向下一跳,門房的聽差看見,都笑着望了他,李久湖他倒很平等,不分上下,對這些人一個一個含笑點頭。
門房笑道:&ldquo四爺來了,裡頭早吃上了,趕快去吧。
&rdquo 李久湖笑道:&ldquo不要緊,不要緊,趕上三個菜,我就會吃飽的。
&rdquo 一人走到上房客廳外,隔了玻璃窗,隻見燈兒下一群人頭,東西晃動。
自己在外面就大喊道:&ldquo哦啊!糟了,趕不上了。
&rdquo 說着,一掀門簾子走了進去,手上拿了斯的克,又拿了帽子,合并不一處,就對滿桌的人,作了個羅圈揖。
在座的馬二爺,對他隻微微望了一眼,頭也不曾點。
林芝芳到底是個主人翁,卻在自己本位上,和李久湖點了點頭道:&ldquo四爺,請坐吧。
&rdquo 李久湖将帽子和斯的克,一齊放下,然後脫下大氅,就交給聽差。
聽差接了過去,李久湖還和他們點了一個頭。
馬二爺皺了眉道:&ldquo酒壺,你越來越不對勁兒,什麼人也交上了朋友。
&rdquo 原來這些闊人,對于李久湖是不大以客氣态度對之的,因為他&ldquo久湖&rdquo兩個字和&ldquo酒壺&rdquo兩個字,簡直音韻相同,所以就叫他&ldquo酒壺&rdquo。
李久湖自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人物,就讓人家叫他酒壺。
若是最闊的人叫他酒壺,他倒以為是親密之詞,很是歡喜。
所以馬二爺叫了他一聲酒壺,不由得滿臉堆下笑來。
當時李久湖看到下方還有一個空位,就坐下了。
這一桌上,除了馬二爺外,還有張釋然,他是個老世家子弟,今年四十多歲了,還是一位少爺脾氣。
其次便是戲劇大家徐如峰,專門給林芝芳編劇本的,也是林家有會必與,還有客就是和林芝芳同班的配角,江妙聞陶佩瑚以及學生賈步林。
李久湖坐下來,扶着筷子,正夾了一筷子菜,想要張口來吃。
忽然有一個聽差進來對林芝芳道:&ldquo外面來了個穿洋服的,要見林老闆。
&rdquo 林芝芳道:&ldquo是誰?他沒有拿名片出來嗎?&rdquo 聽差道:&ldquo看他那樣子,倒好像有些生氣似的。
&rdquo 李久湖聽了,把筷子一放道:&ldquo這是誰,這大概又是一些無聊的人前來搗亂,我去見一見他去,看他說些什麼。
&rdquo 林芝芳雖是個男子,究竟因為唱旦的年歲太久,終年是調脂弄粉,所以也像女子一樣,膽子比平常人格外要小上一倍。
聽到有個生客來找他,已經就很為難,聽差又說那人生氣,更是不敢去。
現在李久湖說代他去見客,他正求之不得,連忙拱揖道:&ldquo四爺,那就勞駕一趟吧。
&rdquo 李久湖對于名人,就受不得這個,站起來,便道:&ldquo我去見一見,料着沒有别的事,準是學生老爺來說義務戲的。
若是為了這個,好歹我打發他走。
&rdquo 他說着,已經就走出院子來了。
聽差引他到了前邊,來的那個客,已進走到院子中心,李久湖看他時,穿了一套半新不舊的灰色西服,手上拿了帽子,手背在後面,倒是一臉的風塵之色。
看那年紀,不過二十多歲,挺了胸脯,站着倒像是和這裡很熟,李久湖不等他開門,先就問道:&ldquo是你閣下要見林老闆嗎?&rdquo 他看見李久湖,點了個頭道:&ldquo是我來要見林老闆的,有點事要和他商量。
&rdquo 李久湖把他讓到外面小客廳裡,和他對面坐下,說道:&ldquo林老闆今天人有點不大舒服,你有什麼事,請告訴我,我可以代表答複。
&rdquo 那人道:&ldquo未請教你先生貴姓是?&rdquo 李久湖道:&ldquo我叫李久湖,在國務院裡當過參謀,這裡的林老闆和我是好朋友。
&rdquo 那人坐在一張小沙發上,分開兩腿,雙手拿了呢帽子,隻管盤旋不定,低了頭看帽子出神,好像林芝芳沒有出來,大失所望。
半晌,才說道:&ldquo和你先生說,也是一樣。
&rdquo 說到這裡,他臉色慢慢地變起色來,現出非常凄慘的樣子。
于是在身上掏出一方手絹,先擦了一擦眼睛,然後又在身上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李久湖。
李久湖接過來一看,上寫張振綱,此外并沒有什麼别号籍貫住址。
李久湖道:&ldquo你先生和林老闆,大概素不認識吧。
&rdquo 張振綱道:&ldquo就是為了素不認識,這總有點難為情,非面見林老闆說不出口。
&rdquo 李久湖道:&ldquo不要緊,有什麼事,你隻管對我說就是了。
&rdquo 張振綱躊躇了一會子,才笑了一笑道:&ldquo這話真是不好出口。
&rdquo 李久湖見他這樣子,分明是來求捐募款的,膽子就壯了,格外看張振綱不起,将胸脯一挺,瞪了雙眼,望着他。
張振綱聲音低了一低道:&ldquo實在告訴李先生吧。
我也是一個讀書的人,因為運氣不好,找不着事做。
這一個多月,先母又病了,為了求醫,弄得當盡賣光。
到了今天下午,她老人家,就去世了。
我一個外鄉窮人,哪裡有錢去弄衣衾棺椁,想來想去,實在沒有法子,因想到林老闆&hellip&hellip&rdquo 李久湖擺着兩隻手道:&ldquo得!得!你的話我明白了,你不是到這兒來化棺材本來了嗎?碰你的造化!我給你說去
言先生本是一肚皮怨氣,打算見着胡太太,索性向下追着一罵。
現在看到胡太太是這樣客氣,真個有苦叫不出,心裡的怒氣,不知不覺之間,就平下去了一大半。
因道:&ldquo我倒并不是和大山過不去,可是他一做處長之後,眼睛裡就沒有了朋友。
我也知道到了官場上,和從前幹新聞記者不同。
所謂做此官,行此禮,所以我人前人後,我總是稱呼他處長。
可是&hellip&hellip&rdquo 胡太太不等再往下說,就笑着答道:&ldquo您别提了,您的委屈,我全知道。
得了,您瞧我吧。
&rdquo 言先生道:&ldquo大山要是像大嫂這樣懂得人情世故,别說還給了我一件小事混了,就是叫我當一名奴才,我也願意。
&rdquo 胡太太笑道:&ldquo這可不敢當。
本來嘛,他都當了處長,您和他是老同事,就不應該還是拿這幾個錢。
他事情忙,倚恃着和您是老朋友,又不肯稍微客氣一點。
以後你差錢用,還是到我這裡來。
你瞧,真叫人過意不去,您還是穿了這一件藍布大褂子。
暫且在我這裡拿二十塊錢去,先買一件衣料。
&rdquo 說到這裡,那王媽已經将一壺龍井好茶,沏着來了。
胡太太一偏頭對她說:&ldquo去到我那玻璃格子抽屜裡,給我拿二十塊錢來。
那一疊鈔票,共是一百塊,你數上一數。
&rdquo 王媽答應了一聲,馬上就取了四張五元的鈔票來。
言先生看見鈔票,連說道:&ldquo不用不用,我現在還不差錢使。
&rdquo 胡太太笑道:&ldquo您就别客氣,這也不過一點小意思,老實說,大山他這個處長,雖然是進款小,花銷大,但是一二十塊錢兒,他也不見得費多麼大力。
您在我們家這些年,我們真就把你當一個小叔子看待,有什麼話還不能和您說的。
你不拿這錢,我也不見您多大情,傻子,您就拿去罷。
&rdquo 于是拿了一疊鈔票就向言先生身上亂塞。
言先生道:&ldquo老朋友,隻要面子上過得去,什麼都可以,我倒不在乎此。
&rdquo 他這樣說時,胡太太已經把錢塞到他懷裡放下了。
那鈔票在大襟裡藏着,又沒有個底來盛着的,言先生深怕由懷裡漏去了,連忙用手托住。
笑道:&ldquo這樣一來,倒好像我吵這一場,為了要錢似的,我實在不便收。
&rdquo 胡太太道:&ldquo我不是說了嗎?用不着客氣,您就暫收下吧。
大概您還沒有吃晚飯,我們就在這兒一處吃飯吧。
&rdquo 言先生道:&ldquo飯不必吃了,回頭大山來了,彼此撞見,很有些不方便,我暫且告辭吧。
&rdquo 胡太太看他那種情形,完全和緩了,也就不必再去敷衍他,就讓他走了。
言先生回得自己屋子裡去,仔細一想,胡大山這個人是靠不住的,我這樣羞辱了他一頓,他不但不敢辭我的事,又叫他太太這樣敷衍我一頓,分明暫且塞住了我的口,以後慢慢和我算賬。
俗語道:&ldquo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rdquo,将來他總有一天,會出我這一口氣,我不如趁他不防備我先溜了吧。
好在這裡我還有二十塊錢,可以做盤纏,另找地盤去。
當時不作聲,輕輕悄悄地就将小鋪蓋卷兒一包,包好了之後,天色已經昏暗不明,電燈就大亮了。
言先生心裡一劃算,急中生智,走到外院子廊檐下,伸手将電燈總機閘一扳,立刻前後院一陣漆黑。
滿屋兒人聲大嘩。
言先生一看是機會了,不敢再耽擱,将小鋪蓋卷向腋下一夾,就溜起走了。
胡大山坐在客廳,心裡正這樣想着,别的罷了,家裡藏有二萬八千兩煙土,整整地堆了一大屋子,這是同住的人都是知道的。
言先生他始終參與這事的機密,若是他向外一傳揚,這用不着人來搜查,隻要在我家裡待上一兩個鐘頭,就會聞到這一陣煙土味,我還不是把整個兒的證據端了出來嗎?這東西既然和我反了臉,話由他口裡出,他若是要和我為難,遲早是要給我捅一個漏子才能了事,俗言道:&ldquo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rdquo,我别讓他先下了我的手。
今天且按捺一天,明天我就借一個事為題,把他調出京去。
讓他到了目的地,就打一個電報去,将他扣留不讓他回來。
想到這裡,不由得冷笑了一聲,心裡說着,不怕你強橫,你總抓在我手掌心裡,要你怎樣便怎樣。
及至電燈一滅,才把他的念頭打斷,就站在屋子裡叫道:&ldquo來啊!打電話給電燈公司,就說是胡處長家裡,今天請客,總司令也得來,他們把電燈弄滅了,擔得了這個責任嗎?&rdquo 這些當聽差的人,平常對人就要發狠,現在處長都站在屋子裡罵人,先就壯了膽子,這更可以不必客氣了。
因此要了電話,不分皂白,對電燈公司就是一陣亂罵。
電燈公司答說:&ldquo路線并沒有壞,不至于滅了燈,請你在家裡查一查,恐怕是家裡的線出了毛病吧,要不然就是總閘門敞開了。
&rdquo 聽差罵是罵了一陣,也不能不查一查,一查之後,可不是總閘門敞着嗎?将總閘門一合,電燈全亮了,大家一時粗心,鬧了這樣一個大發脾氣的笑話,電燈公司挨了一頓罵,那算是活該了。
胡大山知道了,也是自己一陣好笑。
正在這時,有聽差從言先生屋子門口過。
看到屋子裡剩了一張空床,便嚷起來道:&ldquo怎麼回事,這一會子就鬧賊了。
&rdquo 進房一看,小件東西都也卷去不少,這才想起,一定是言先生開了小差,連忙把這事向胡大山報告。
胡大山雖然覺得便宜了他,然而他隻要肯遠走高飛,少了一個能洩漏消息的人,未嘗不妙。
沉吟了一會子,便對聽差道:&ldquo把馬副官請來,我有話和他說。
&rdquo 不一會,進來一個穿綠哔叽長衫的青年,白白的長方臉兒,漆黑的頭發,一把梳着往後。
那個子雖然長一點,卻倒現得亭亭玉立,這人就是馬副官了。
他走進來,向旁邊垂手一站,就問道:&ldquo處長有什麼事嗎?&rdquo 胡大山道:&ldquo老言,他自己知道不是了,已經逃走了。
走了就走了,我倒不去追究他。
我就怕的是他走不遠,還是在北平城裡住着。
你給我留心查一查,看他現在住在什麼地方,他若是不肯走,你就勸一勸他,說是不必住在北平。
至于要幾個錢,我這裡或者也可以幫一幫他的忙,至少可以在我這裡拿幾兩土去。
&rdquo 馬副官連答應了幾句是,他正要退走,胡大山笑了一笑,又道:&ldquo我還有幾句話和你說。
&rdquo 馬副官聽說,便又站住了腳。
胡大山道:&ldquo我倒不是别事,上午的時候,我聽到我們太太在裡面說話,什麼當票友的,沒有好人了,什麼在外面混差事,要有好姐姐,好妹妹了。
婦人家的話,你可别聽,千萬别把這話和你令姐說。
&rdquo 馬副官道:&ldquo我哪有那麼傻。
把這話也回家去說。
&rdquo 大山道:&ldquo你知道就好了。
&rdquo 馬副官道:&ldquo沒有别的話嗎?&rdquo 胡大山道:&ldquo沒有别的話了。
不過這一程子,我看你大煙,抽得更厲害,雖然是不要錢的土,可是你這樣不分黑夜白日地抽,也耽擱工夫,依我說,你還是節制一點兒的好。
你要是怪悶的,不會到你們那班朋友家裡去多唱兩段嗎?&rdquo 馬副官又是了兩聲,就走了。
原來這馬副官是個世家子弟出身,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和一班票友交起朋友來,也就玩起票兒來。
他是個票青衣的,人既年輕,戲又唱得好,在朋友裡倒很有點風頭。
後來家道中落,本想下海唱戲,可是年長了幾歲,卻長出一個大個兒來,唱旦卻不合适。
胡大山别的嗜好是不大行,惟有聽戲這一件事,他倒是與日俱增。
從前他當新聞記者倦了的時候,也曾到茶樓上泡一壺茶喝着,聽幾回票友兒。
因為那樣,就和馬副官認識。
那時候馬副官叫小馬,小馬有一個姐姐,比馬副官隻大一歲,因為得了他兄弟的傳染病,也能哼幾句皮簧。
胡大山和小馬混得熟了,也常常到小馬家裡去吊個嗓子,真是閑了,也打個小牌兒玩。
若是小馬不在家,就由馬大姐來招待。
從此以後,馬大姐和胡大山認識的程度,還在小馬以上。
胡大山做了官了,馬大姐就再三地拜托,務必給小馬找一個差事。
這差事,一要名義好聽,二要多拿幾個錢,三要事情不忙。
胡大山聽了,一想除了顧問咨議之流的差事,哪裡有合于以上三個條件的事。
不過馬大姐既然說出來了,彼此交情不錯,總要敷衍敷衍才好。
想來想去,就介紹小馬在總部裡當了一名副官。
同時又請總司令把這名副官,撥在交際處聽用。
因此,小馬閑着無事,隻是很在胡大山家裡抽大煙。
大煙抽足了,陪着胡大山談談戲。
今天胡大山差他去探聽言先生的行蹤,這總算半年以來,所得的第一件美差。
當時他答應了幾個是,退将出來。
心裡想着,人海茫茫,偌大的北平城,到哪裡找這一個窮小子去,料得胡大山對于言先生也不過一時之氣,隻要事過境遷,過些時候,他也就會忘了的,又何必去做那不幹己的惡人。
因此他一出大門,也就把這一件事忘了。
他這一陣子,和那個馬浪蕩式的政客李久湖,倒混得很熟,這李久湖是個嫖賭逍遙,無所不為的人。
因為他是無所不為的人,人家要玩而不能到的地方,他都可以去。
許多闊人為玩的原故,不能不援引他,許多名伶名妓,要想結交闊老,也不能不借重他。
于是李久湖就做了一個聲色場中的掮客。
馬副官一來是票友出身,二來又是樊總司令特派在交際處當差的副官,這種人,恰是和李久湖對勁。
這時馬副官坐上自己新買的白銅包車,一直就到李久湖家裡來。
李久湖的汽車,停在大門口,汽車夫也坐在車上,看那樣子,好像馬上就要出門。
馬副官下了車,在門房口上一站,問道:&ldquo怎麼樣?李四爺要出門去嗎?&rdquo 門房聽了聲音,知道是馬副官,一路答應着,一路走出來,答道:&ldquo沒有走,您請進吧。
&rdquo 馬副官一進客廳,正碰到李久湖出來。
頂着大帽,手裡拿了一根斯的克,挺着闊大的胸脯,正要向外走。
一看馬副官,手上提着斯的克抱起拳頭作揖。
馬副官道:&ldquo這又來得不巧,四爺要走了。
上哪兒?有飯局嗎?&rdquo 李久湖道:&ldquo正是有一個飯局,同席的有馬二爺呢?&rdquo 說着,那黑胖的臉兒,透出一層濃厚的笑容,把他那嘴上一撮短毛,也笑得隻是聳動不已。
馬副官道:&ldquo有馬二爺在席,是誰請客,莫不是小林嗎?&rdquo 馬副官在身上掏出手表來看了一看,長針卻已指到了七點。
因笑道:&ldquo早着哩,還隻七點,他們家裡請酒,吃是小事,根本上就是大家要取樂鬧着玩。
這一鬧下去,不定要鬧到晚上什麼時候,還坐個十五分鐘去,準沒有事。
&rdquo 李久湖的意思,巴不得馬上就走,可是馬副官大小是個,紅人兒,又不能得罪的,隻好耐下性子,陪着他在客廳裡談了十五分鐘。
心裡想着,真是林老闆有事找我,他也會打電話來的,坐一下也不要緊。
不過心裡這樣想着,臉上總有一點不安定的神氣,眼睛望着馬副官,不住地發出假笑來。
馬副官看他這種神情,知道他坐着也是情不自安,何必把他苦苦留住,就起身告辭。
李久湖對他,并不挽留,一直把他送到大門口,馬副官道:&ldquo我們熟朋友,常來常往,還客氣什麼?&rdquo 李久湖道:&ldquo我倒不是客氣,這也就該到小林那裡去了。
&rdquo 于是汽車&ldquo忽突忽突&rdquo響了起來。
李久湖坐上車,說一聲林老闆家裡,汽車就如風一般,開到有規胡同林家來。
原來這林家的主人翁林芝芳是一個唱戲的旦角,上海的戲報上,常常為戲子登廣告,什麼名馳中外,名馳寰球,在别人對之,很有些慚愧。
可林芝芳當之,倒有個八九不離十。
所以他的起居飲食,比之大政客大官僚有過之無不及。
這時,他門口那一盞日球大電燈泡,照着紅漆門上,光彩耀目,門的左右,一列擺了許多漂亮汽車。
李久湖的汽車一停,自己向下一跳,門房的聽差看見,都笑着望了他,李久湖他倒很平等,不分上下,對這些人一個一個含笑點頭。
門房笑道:&ldquo四爺來了,裡頭早吃上了,趕快去吧。
&rdquo 李久湖笑道:&ldquo不要緊,不要緊,趕上三個菜,我就會吃飽的。
&rdquo 一人走到上房客廳外,隔了玻璃窗,隻見燈兒下一群人頭,東西晃動。
自己在外面就大喊道:&ldquo哦啊!糟了,趕不上了。
&rdquo 說着,一掀門簾子走了進去,手上拿了斯的克,又拿了帽子,合并不一處,就對滿桌的人,作了個羅圈揖。
在座的馬二爺,對他隻微微望了一眼,頭也不曾點。
林芝芳到底是個主人翁,卻在自己本位上,和李久湖點了點頭道:&ldquo四爺,請坐吧。
&rdquo 李久湖将帽子和斯的克,一齊放下,然後脫下大氅,就交給聽差。
聽差接了過去,李久湖還和他們點了一個頭。
馬二爺皺了眉道:&ldquo酒壺,你越來越不對勁兒,什麼人也交上了朋友。
&rdquo 原來這些闊人,對于李久湖是不大以客氣态度對之的,因為他&ldquo久湖&rdquo兩個字和&ldquo酒壺&rdquo兩個字,簡直音韻相同,所以就叫他&ldquo酒壺&rdquo。
李久湖自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人物,就讓人家叫他酒壺。
若是最闊的人叫他酒壺,他倒以為是親密之詞,很是歡喜。
所以馬二爺叫了他一聲酒壺,不由得滿臉堆下笑來。
當時李久湖看到下方還有一個空位,就坐下了。
這一桌上,除了馬二爺外,還有張釋然,他是個老世家子弟,今年四十多歲了,還是一位少爺脾氣。
其次便是戲劇大家徐如峰,專門給林芝芳編劇本的,也是林家有會必與,還有客就是和林芝芳同班的配角,江妙聞陶佩瑚以及學生賈步林。
李久湖坐下來,扶着筷子,正夾了一筷子菜,想要張口來吃。
忽然有一個聽差進來對林芝芳道:&ldquo外面來了個穿洋服的,要見林老闆。
&rdquo 林芝芳道:&ldquo是誰?他沒有拿名片出來嗎?&rdquo 聽差道:&ldquo看他那樣子,倒好像有些生氣似的。
&rdquo 李久湖聽了,把筷子一放道:&ldquo這是誰,這大概又是一些無聊的人前來搗亂,我去見一見他去,看他說些什麼。
&rdquo 林芝芳雖是個男子,究竟因為唱旦的年歲太久,終年是調脂弄粉,所以也像女子一樣,膽子比平常人格外要小上一倍。
聽到有個生客來找他,已經就很為難,聽差又說那人生氣,更是不敢去。
現在李久湖說代他去見客,他正求之不得,連忙拱揖道:&ldquo四爺,那就勞駕一趟吧。
&rdquo 李久湖對于名人,就受不得這個,站起來,便道:&ldquo我去見一見,料着沒有别的事,準是學生老爺來說義務戲的。
若是為了這個,好歹我打發他走。
&rdquo 他說着,已經就走出院子來了。
聽差引他到了前邊,來的那個客,已進走到院子中心,李久湖看他時,穿了一套半新不舊的灰色西服,手上拿了帽子,手背在後面,倒是一臉的風塵之色。
看那年紀,不過二十多歲,挺了胸脯,站着倒像是和這裡很熟,李久湖不等他開門,先就問道:&ldquo是你閣下要見林老闆嗎?&rdquo 他看見李久湖,點了個頭道:&ldquo是我來要見林老闆的,有點事要和他商量。
&rdquo 李久湖把他讓到外面小客廳裡,和他對面坐下,說道:&ldquo林老闆今天人有點不大舒服,你有什麼事,請告訴我,我可以代表答複。
&rdquo 那人道:&ldquo未請教你先生貴姓是?&rdquo 李久湖道:&ldquo我叫李久湖,在國務院裡當過參謀,這裡的林老闆和我是好朋友。
&rdquo 那人坐在一張小沙發上,分開兩腿,雙手拿了呢帽子,隻管盤旋不定,低了頭看帽子出神,好像林芝芳沒有出來,大失所望。
半晌,才說道:&ldquo和你先生說,也是一樣。
&rdquo 說到這裡,他臉色慢慢地變起色來,現出非常凄慘的樣子。
于是在身上掏出一方手絹,先擦了一擦眼睛,然後又在身上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李久湖。
李久湖接過來一看,上寫張振綱,此外并沒有什麼别号籍貫住址。
李久湖道:&ldquo你先生和林老闆,大概素不認識吧。
&rdquo 張振綱道:&ldquo就是為了素不認識,這總有點難為情,非面見林老闆說不出口。
&rdquo 李久湖道:&ldquo不要緊,有什麼事,你隻管對我說就是了。
&rdquo 張振綱躊躇了一會子,才笑了一笑道:&ldquo這話真是不好出口。
&rdquo 李久湖見他這樣子,分明是來求捐募款的,膽子就壯了,格外看張振綱不起,将胸脯一挺,瞪了雙眼,望着他。
張振綱聲音低了一低道:&ldquo實在告訴李先生吧。
我也是一個讀書的人,因為運氣不好,找不着事做。
這一個多月,先母又病了,為了求醫,弄得當盡賣光。
到了今天下午,她老人家,就去世了。
我一個外鄉窮人,哪裡有錢去弄衣衾棺椁,想來想去,實在沒有法子,因想到林老闆&hellip&hellip&rdquo 李久湖擺着兩隻手道:&ldquo得!得!你的話我明白了,你不是到這兒來化棺材本來了嗎?碰你的造化!我給你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