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兒女英雄多情甘做妾 美人名士得意共參軍
關燈
小
中
大
三四百字論說,她學一手衛夫人的小楷,尤其是寫得秀媚入骨。
羅老太太也不知道她女兒的本領如何,因為人家都說好,她也相信好,很不願意埋沒二小姐的才學,滿心要攀一個闊親戚。
北方人結婚是最早的,十五六歲出嫁,乃是常事。
靜英長到十八歲,還沒有将婚事說好,羅老太太倒是一件心事。
她也曾囑托趙觀梅留心,給姨妹找一個婆家,說了四五家,都不妥當。
這一天趙太太回來,先和老太太說了一些閑話,後來就說道:&ldquo他現在場面倒是闊了,又認識一個王鎮守使。
這王鎮守使帶着好幾萬兵,有二三十縣的縣知事都歸他管,一年工夫要掙上百來萬。
&rdquo 羅老太太笑道:&ldquo姑爺認識這樣一個朋友,那倒不錯,要在他那裡找個差事,一定是很容易了。
&rdquo 趙太太道:&ldquo據他說,現時還不向他要差事,讓他高升了再說,反正他兩人交情很好,事情跑不了,他是天天到他家裡去。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這王大人在北平有住宅嗎?&rdquo 趙太太道:&ldquo有,房子好極了!據他說屋子裡就像天宮一樣。
可是有一樣,還沒有太太。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是嗎?做到這樣大的官怎樣還沒有太太呢?&rdquo 趙太太一想,這是機會了,就把趙觀梅告訴他的話,說了一遍,惟有和妹子做媒這一節,按下不提。
羅老太太捧着一管水煙袋噗噜噗噜抽煙。
半晌說道:&ldquo可惜他京外有兩房家眷,若不然,倒是你妹子一頭好親事。
&rdquo 趙太太道:&ldquo有兩房家眷,倒不要緊,隻要明媒正娶就是了。
聽說這王鎮守使,一個大字也不認識。
現在要讨一個認識字的姑娘,不但百萬家财,都歸她掌管,就是他的公事,也要讓她去辦,譬方說吧,要是我們妹子做了太太,若是士傑求個縣知事做,不問王鎮守使答應不答應,妹子自己就可以做主給他做。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不能那樣容易吧!&rdquo 趙太太道:&ldquo怎樣不能?權柄都在手上,放個縣知事,算什麼呢?真有那個日子,士傑做了縣知事,你老人家也是一個老太太了。
&rdquo 她母女二人在屋子裡說話,羅士傑一手拿住一隻鴿子,和翅膀一把捉住。
兩個街坊的孩子,和他一塊站在院子中間。
半空中一群鴿子,帶着響鈴,繞着圈圈,在日光裡飛。
日光在鴿子背上,一閃一閃。
羅士傑右手的鴿子,向空中一抛,鴿子拍的一聲,伸開兩翅,在半空中如射箭一般,繞了半個圈圈,加入鴿群。
兩個小孩伸開右手巴掌,比着眉毛,擋住陽光,向天空看那鴿子笑道:&ldquo真不錯。
&rdquo 羅士傑很得意,說道:&ldquo誰也不能找着我這樣好的。
&rdquo 說畢,把那一隻鴿子,也抛入空中,用手拍着兩個小孩的肩膀道:&ldquo小四兒、小七兒,咱們到街上看看去。
&rdquo 趙太太在屋子裡,向着窗外叫道:&ldquo土傑,你這麼大人了,老是貪玩,将來要在衙門裡給你弄一份差使,你也到衙門裡去喂鴿子嗎?&rdquo 羅士傑對屋子裡一鼓嘴,說道:&ldquo廢話!誰給我找差使,姐夫不分白日個黑日個運動,也沒見差使在哪裡,倒要給我弄差事嗎!&rdquo 說畢,拉了兩個小孩子,就跑向門外去了。
趙太太在屋裡,一紅臉,對羅太太道:&ldquo媽!您瞧瞧這孩子說話,可有個輕重。
&rdquo 羅太太道:&ldquo我早就說了,這孩子沒出息,我将來都靠着姑爺哩。
&rdquo 一語未了,羅士傑跑了進來,笑道:&ldquo媽!姐夫,真闊呀。
剛才門口開來一輛大汽車,旁邊還站着四個挂手槍的護兵。
開汽車的也是一個兵。
小七兒小四兒都吓跑了,我也覺得怪,車子怎麼會停在咱們門口。
你猜是誰?開了車門,敢情是姐夫一頭鑽了出來。
大姐,他得了什麼好差事了咧?&rdquo 窗戶外面,早是一陣笑聲,接上說道:&ldquo這倒成了一個鄉下孩子了。
坐了一輛汽車來,這也不算什麼,值得這樣大驚小怪的。
&rdquo 話說畢,是趙觀梅進來了。
羅太太連忙讓坐,他随便敷衍着,臉卻對着趙太太道:&ldquo你出來不多大一會兒,王鎮守使就打電話來了,要我去,我說沒車,他馬上就派汽車來接我。
這樣的汽車,他有三四輛,分一輛接人,那是不算什麼,所以我也不客氣,就坐上他的車子來了。
他的車子,照例是有四個護兵護車,我坐了車,所以這四個護兵,也一路跟了下來。
&rdquo 羅太太道:&ldquo這王鎮守使有這樣闊嗎?一個人有三四輛汽車。
聽說一輛好汽車,頂少也值兩千塊錢,他有幾輛車,家私至少也有一萬上下了。
&rdquo 趙觀梅見嶽母大人羨慕起來,落得鼓吹一頓。
說是王鎮守使在北平各銀行裡存的款,至少也有五十萬。
天津銀行裡的還不算呢。
他不認識字,又不會打算盤。
結起賬來,也不知道銀行裡抹了他多少錢利息。
說起來真是可惜,我不想别的什麼事,隻要他那筆私賬交給我管,我也就發财了。
哈哈!羅太太聽了,心裡越是羨慕,慢慢地就談到婚姻上去。
羅太太說:&ldquo若是坐花轎,辦喜事,鳴鑼響道地接了去,那總為正不為小,不過就是一層,怕親戚朋友說閑話,就是你姨妹肯不肯,也難說。
終身大事,雖然是父母做主,可是這件事和平常結親不同,總得問她自個兒一聲。
這鎮守使模樣兒怎麼樣?上了年歲的人,恐怕你妹子也有些不大願意。
&rdquo 趙觀梅在身上一掏,掏出一張相片來,雙手交給羅太太說道:&ldquo這真巧了,今天他送了我一張相片,我還揣在身上,您瞧瞧,這相片多麼威武。
&rdquo 羅太太接過來一看,果然是一身軍服的人,那年紀也不過三十來歲,戴的軍帽,上面撐着一叢須兒,和家裡老爺子在日,挂的那張大總統袁世凱相片的衣帽,正是差不多。
憑這個樣子,官就不會小。
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說道:&ldquo總還不算錯。
&rdquo 因順手交給趙太太,微笑道:&ldquo回頭你拿着這相片,對你妹子說一說,看她怎樣?隻要她點個頭兒,這件事就算妥了。
&rdquo 趙觀梅大喜,在一邊又添上許多言語,見大概沒有什麼問題了,才告辭而去。
當羅太太和大姑奶奶讨論這件事的時候,二小姐靜英正拿着一本小說,坐在隔壁屋子裡看。
聽得說到自己婚姻頭上,就不由怔怔地聽了一聽。
先也覺得姐姐提到此事,有些冒昧,後來說到種種好處,倒聽得入港。
心想小說書上,提到什麼先鋒,什麼元帥啦,一個人讨兩三位夫人倒是有的,都是一樣大,也沒誰正誰副。
若是明媒正娶的,這也不要緊,可是一層,不知道這人的模樣兒好壞,若是一個老頭子,那也就算了。
後來又聽到說帶了一張相片來,心裡倒急于要看一看。
知道大姐一定要來找她的,自己悄悄地先就回到屋子裡去。
過了一會兒,趙太太果然來了,先說了一些閑話
羅老太太也不知道她女兒的本領如何,因為人家都說好,她也相信好,很不願意埋沒二小姐的才學,滿心要攀一個闊親戚。
北方人結婚是最早的,十五六歲出嫁,乃是常事。
靜英長到十八歲,還沒有将婚事說好,羅老太太倒是一件心事。
她也曾囑托趙觀梅留心,給姨妹找一個婆家,說了四五家,都不妥當。
這一天趙太太回來,先和老太太說了一些閑話,後來就說道:&ldquo他現在場面倒是闊了,又認識一個王鎮守使。
這王鎮守使帶着好幾萬兵,有二三十縣的縣知事都歸他管,一年工夫要掙上百來萬。
&rdquo 羅老太太笑道:&ldquo姑爺認識這樣一個朋友,那倒不錯,要在他那裡找個差事,一定是很容易了。
&rdquo 趙太太道:&ldquo據他說,現時還不向他要差事,讓他高升了再說,反正他兩人交情很好,事情跑不了,他是天天到他家裡去。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這王大人在北平有住宅嗎?&rdquo 趙太太道:&ldquo有,房子好極了!據他說屋子裡就像天宮一樣。
可是有一樣,還沒有太太。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是嗎?做到這樣大的官怎樣還沒有太太呢?&rdquo 趙太太一想,這是機會了,就把趙觀梅告訴他的話,說了一遍,惟有和妹子做媒這一節,按下不提。
羅老太太捧着一管水煙袋噗噜噗噜抽煙。
半晌說道:&ldquo可惜他京外有兩房家眷,若不然,倒是你妹子一頭好親事。
&rdquo 趙太太道:&ldquo有兩房家眷,倒不要緊,隻要明媒正娶就是了。
聽說這王鎮守使,一個大字也不認識。
現在要讨一個認識字的姑娘,不但百萬家财,都歸她掌管,就是他的公事,也要讓她去辦,譬方說吧,要是我們妹子做了太太,若是士傑求個縣知事做,不問王鎮守使答應不答應,妹子自己就可以做主給他做。
&rdquo 羅老太太道:&ldquo不能那樣容易吧!&rdquo 趙太太道:&ldquo怎樣不能?權柄都在手上,放個縣知事,算什麼呢?真有那個日子,士傑做了縣知事,你老人家也是一個老太太了。
&rdquo 她母女二人在屋子裡說話,羅士傑一手拿住一隻鴿子,和翅膀一把捉住。
兩個街坊的孩子,和他一塊站在院子中間。
半空中一群鴿子,帶着響鈴,繞着圈圈,在日光裡飛。
日光在鴿子背上,一閃一閃。
羅士傑右手的鴿子,向空中一抛,鴿子拍的一聲,伸開兩翅,在半空中如射箭一般,繞了半個圈圈,加入鴿群。
兩個小孩伸開右手巴掌,比着眉毛,擋住陽光,向天空看那鴿子笑道:&ldquo真不錯。
&rdquo 羅士傑很得意,說道:&ldquo誰也不能找着我這樣好的。
&rdquo 說畢,把那一隻鴿子,也抛入空中,用手拍着兩個小孩的肩膀道:&ldquo小四兒、小七兒,咱們到街上看看去。
&rdquo 趙太太在屋子裡,向着窗外叫道:&ldquo土傑,你這麼大人了,老是貪玩,将來要在衙門裡給你弄一份差使,你也到衙門裡去喂鴿子嗎?&rdquo 羅士傑對屋子裡一鼓嘴,說道:&ldquo廢話!誰給我找差使,姐夫不分白日個黑日個運動,也沒見差使在哪裡,倒要給我弄差事嗎!&rdquo 說畢,拉了兩個小孩子,就跑向門外去了。
趙太太在屋裡,一紅臉,對羅太太道:&ldquo媽!您瞧瞧這孩子說話,可有個輕重。
&rdquo 羅太太道:&ldquo我早就說了,這孩子沒出息,我将來都靠着姑爺哩。
&rdquo 一語未了,羅士傑跑了進來,笑道:&ldquo媽!姐夫,真闊呀。
剛才門口開來一輛大汽車,旁邊還站着四個挂手槍的護兵。
開汽車的也是一個兵。
小七兒小四兒都吓跑了,我也覺得怪,車子怎麼會停在咱們門口。
你猜是誰?開了車門,敢情是姐夫一頭鑽了出來。
大姐,他得了什麼好差事了咧?&rdquo 窗戶外面,早是一陣笑聲,接上說道:&ldquo這倒成了一個鄉下孩子了。
坐了一輛汽車來,這也不算什麼,值得這樣大驚小怪的。
&rdquo 話說畢,是趙觀梅進來了。
羅太太連忙讓坐,他随便敷衍着,臉卻對着趙太太道:&ldquo你出來不多大一會兒,王鎮守使就打電話來了,要我去,我說沒車,他馬上就派汽車來接我。
這樣的汽車,他有三四輛,分一輛接人,那是不算什麼,所以我也不客氣,就坐上他的車子來了。
他的車子,照例是有四個護兵護車,我坐了車,所以這四個護兵,也一路跟了下來。
&rdquo 羅太太道:&ldquo這王鎮守使有這樣闊嗎?一個人有三四輛汽車。
聽說一輛好汽車,頂少也值兩千塊錢,他有幾輛車,家私至少也有一萬上下了。
&rdquo 趙觀梅見嶽母大人羨慕起來,落得鼓吹一頓。
說是王鎮守使在北平各銀行裡存的款,至少也有五十萬。
天津銀行裡的還不算呢。
他不認識字,又不會打算盤。
結起賬來,也不知道銀行裡抹了他多少錢利息。
說起來真是可惜,我不想别的什麼事,隻要他那筆私賬交給我管,我也就發财了。
哈哈!羅太太聽了,心裡越是羨慕,慢慢地就談到婚姻上去。
羅太太說:&ldquo若是坐花轎,辦喜事,鳴鑼響道地接了去,那總為正不為小,不過就是一層,怕親戚朋友說閑話,就是你姨妹肯不肯,也難說。
終身大事,雖然是父母做主,可是這件事和平常結親不同,總得問她自個兒一聲。
這鎮守使模樣兒怎麼樣?上了年歲的人,恐怕你妹子也有些不大願意。
&rdquo 趙觀梅在身上一掏,掏出一張相片來,雙手交給羅太太說道:&ldquo這真巧了,今天他送了我一張相片,我還揣在身上,您瞧瞧,這相片多麼威武。
&rdquo 羅太太接過來一看,果然是一身軍服的人,那年紀也不過三十來歲,戴的軍帽,上面撐着一叢須兒,和家裡老爺子在日,挂的那張大總統袁世凱相片的衣帽,正是差不多。
憑這個樣子,官就不會小。
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說道:&ldquo總還不算錯。
&rdquo 因順手交給趙太太,微笑道:&ldquo回頭你拿着這相片,對你妹子說一說,看她怎樣?隻要她點個頭兒,這件事就算妥了。
&rdquo 趙觀梅大喜,在一邊又添上許多言語,見大概沒有什麼問題了,才告辭而去。
當羅太太和大姑奶奶讨論這件事的時候,二小姐靜英正拿着一本小說,坐在隔壁屋子裡看。
聽得說到自己婚姻頭上,就不由怔怔地聽了一聽。
先也覺得姐姐提到此事,有些冒昧,後來說到種種好處,倒聽得入港。
心想小說書上,提到什麼先鋒,什麼元帥啦,一個人讨兩三位夫人倒是有的,都是一樣大,也沒誰正誰副。
若是明媒正娶的,這也不要緊,可是一層,不知道這人的模樣兒好壞,若是一個老頭子,那也就算了。
後來又聽到說帶了一張相片來,心裡倒急于要看一看。
知道大姐一定要來找她的,自己悄悄地先就回到屋子裡去。
過了一會兒,趙太太果然來了,先說了一些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