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關燈
小
中
大
藥的,為啥子拿着命來拼?不說這些平常藥,幾十百把錢一服,就是幾兩銀子一服的,你也該吃呀。
三貢爺也不是隻認得錢的人,他也望你的病好呀,我親耳聽見他抱怨你舍不得吃藥,你為啥子這樣省呢?況且又沒有兒子,還怕把家當給兒子吃光了,他不孝順你?’……你隻管勸她,她總是笑着說她病好了些。
說起真可憐,前天我聽見她有個藥雞方子,曉得她又舍不得殺雞,我才殺了隻雞給她送來。
你們看,這人也太怪了,生死不收我的雞,還生死要拿她的一隻下蛋母雞還我!……像這樣的好鄰居,哪裡曉得就死喽!不說三貢爺傷心,就我們緊鄰說起也心痛啊!” 她一進房門,就把顧天成從床邊上拉起來道:“哎喲!人死了,連罩子都不掀開,她的三魂七魄,咋個出去呢?不要哭了,趕快上去,把罩子下了!” 在吃午飯時,他老婆呻喚了一陣,便絕了氣。
顧天成跳起腳地大哭;招弟看見他哭,也哭;阿龍還是個大小孩,也哭。
鄉下人是難得聽戲的,一年之中,隻有春天唱社戲時,有十來天的耳目之娛。
所以就是清唱,大家也聽得有勁。
顧天成也會唱幾句,在某一夜,喝了兩杯酒,一聽見鑼鼓敲打得熱鬧,竟自使他忘記了這在他家裡是一回什麼事,興緻勃勃,不待他人慫恿,公然高唱了一出《打龍袍》。
一番哭,已把顧天成哭得心裡很不自在;鐘幺嫂并把他喊在竈房裡,向他說:“這樣的娘家人,才不懂事呀!哪裡是号喪,簡直在罵人!罵你哩,已經不對了,哪家願意好好地死人呢?别人家裡死了人,哪個又不傷心咧?再罵到死人,更不對,人已死了,就有天大的仇,也該解了,還這樣挖挖苦苦地罵,别的人聽了,多難聽!你看,我難道與你三奶奶沒有過口角嗎?要說仇氣,那可深呀!前天聽見她一死,我駭得啥樣,趕來,傷傷心心地哭了她後,還向着衆人專說她的好處……”加以大殓之後,她嫂嫂要搶東西回去,說她妹子既死了,她就不忍心再住在這裡,看見招弟,就想到妹夫以後讨個後老婆的情形。
“有後娘就有後老子,以後招弟的日子才難過哩!若是舅舅家裡事好,我倒把她領去了。
如今,隻好把姑姑的東西拿些回去作憶念。
招弟大了,願意來看舅舅、舅母,又再來往好了!”名曰作憶念,卻恨不得把顧家所有的東西,整個搬了家去。
一片哭聲從院子透過林盤,從林盤透到四面散處的鄰居。
于是在阿三麻麻木木地正燒倒頭錢紙時,大娘、大嫂、嬸嬸、姆姆們先就湧了來,而第一個來的便是鐘幺嫂。
一個有年紀的男鄰居,才問他棺材怎麼辦,衣衾怎麼辦。
“也得在場上請個陰陽來開路,看日子,算七煞呀!”他遂把這一切全托付了這位老鄰居。
而鐘幺嫂卻處處都要參入支配,好像她也是顧家的一分子。
隻有一件事,是那老鄰居認為她做對了的,便是打發阿三趕三十裡到顧三奶奶的娘家去報信。
法事做完,不但顧家,就是鄰居們與鐘幺嫂,也都感覺到一種難以名狀的疲倦。
顧天成一直熟睡了三天,才打起精神,奔進省城到大牆後街幺伯家來商量下葬他老婆的事。
三貢爺也不是隻認得錢的人,他也望你的病好呀,我親耳聽見他抱怨你舍不得吃藥,你為啥子這樣省呢?況且又沒有兒子,還怕把家當給兒子吃光了,他不孝順你?’……你隻管勸她,她總是笑着說她病好了些。
說起真可憐,前天我聽見她有個藥雞方子,曉得她又舍不得殺雞,我才殺了隻雞給她送來。
你們看,這人也太怪了,生死不收我的雞,還生死要拿她的一隻下蛋母雞還我!……像這樣的好鄰居,哪裡曉得就死喽!不說三貢爺傷心,就我們緊鄰說起也心痛啊!” 她一進房門,就把顧天成從床邊上拉起來道:“哎喲!人死了,連罩子都不掀開,她的三魂七魄,咋個出去呢?不要哭了,趕快上去,把罩子下了!” 在吃午飯時,他老婆呻喚了一陣,便絕了氣。
顧天成跳起腳地大哭;招弟看見他哭,也哭;阿龍還是個大小孩,也哭。
鄉下人是難得聽戲的,一年之中,隻有春天唱社戲時,有十來天的耳目之娛。
所以就是清唱,大家也聽得有勁。
顧天成也會唱幾句,在某一夜,喝了兩杯酒,一聽見鑼鼓敲打得熱鬧,竟自使他忘記了這在他家裡是一回什麼事,興緻勃勃,不待他人慫恿,公然高唱了一出《打龍袍》。
一番哭,已把顧天成哭得心裡很不自在;鐘幺嫂并把他喊在竈房裡,向他說:“這樣的娘家人,才不懂事呀!哪裡是号喪,簡直在罵人!罵你哩,已經不對了,哪家願意好好地死人呢?别人家裡死了人,哪個又不傷心咧?再罵到死人,更不對,人已死了,就有天大的仇,也該解了,還這樣挖挖苦苦地罵,别的人聽了,多難聽!你看,我難道與你三奶奶沒有過口角嗎?要說仇氣,那可深呀!前天聽見她一死,我駭得啥樣,趕來,傷傷心心地哭了她後,還向着衆人專說她的好處……”加以大殓之後,她嫂嫂要搶東西回去,說她妹子既死了,她就不忍心再住在這裡,看見招弟,就想到妹夫以後讨個後老婆的情形。
“有後娘就有後老子,以後招弟的日子才難過哩!若是舅舅家裡事好,我倒把她領去了。
如今,隻好把姑姑的東西拿些回去作憶念。
招弟大了,願意來看舅舅、舅母,又再來往好了!”名曰作憶念,卻恨不得把顧家所有的東西,整個搬了家去。
一片哭聲從院子透過林盤,從林盤透到四面散處的鄰居。
于是在阿三麻麻木木地正燒倒頭錢紙時,大娘、大嫂、嬸嬸、姆姆們先就湧了來,而第一個來的便是鐘幺嫂。
一個有年紀的男鄰居,才問他棺材怎麼辦,衣衾怎麼辦。
“也得在場上請個陰陽來開路,看日子,算七煞呀!”他遂把這一切全托付了這位老鄰居。
而鐘幺嫂卻處處都要參入支配,好像她也是顧家的一分子。
隻有一件事,是那老鄰居認為她做對了的,便是打發阿三趕三十裡到顧三奶奶的娘家去報信。
法事做完,不但顧家,就是鄰居們與鐘幺嫂,也都感覺到一種難以名狀的疲倦。
顧天成一直熟睡了三天,才打起精神,奔進省城到大牆後街幺伯家來商量下葬他老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