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天,又是天回鎮趕場的日子。
初冬的白晝,已不很長,鄉下人起身得又早,所以在東方天上有點魚肚白的顔色時,鎮上鋪家已有起來開鋪闆,收拾家具的了。
閑場日子,鎮上開門最早的,首數雲集、一品、安泰幾家客棧,這因為來往客商大都是雞鳴即起,不等大天光就要趕路。
随客棧而早興的,是鴉片煙館,是賣湯圓與醪糟的擔子。
在趕場日子,同時早興的,還有賣豬肉的鋪子。
趕場是貨物的流動,錢的流動,人的流動,同時也是聲音的流動。
聲音,完全是人的,雖然家禽、家畜也會發聲,但在趕場時,你們卻一點聽不見,所能到耳的,全是人聲!有吆喝着叫賣的,有吆喝着講價的,有吆喝着喊路的,有吆喝着談天論事,以及說笑的。
至于因了極不緊要的事而吵罵起來,那自然,彼此都要把聲音互争着提高到不能再高的高度,而在旁拉勸的,也不能不想把自家的聲音超出于二者之上。
于是,隻有人聲,隻有人聲,到處都是!似乎是一片聲的水銀,無一處不流到。
而在正午頂高潮時,你差不多分辨不出孰是叫賣,孰是吵罵,你的耳朵隻感到轟轟隆隆的一片。
要是你沒有習慣而驟然置身到這聲潮中,包你的耳膜一定會震聾半晌。
米市在火神廟内,也與活豬市一樣,是本鎮主要買賣之一。
天色平明,你就看得見滿擔滿擔的米,從糙的到精的,由兩頭場口源源而來,将火神廟戲台下同空壩内塞滿,留着窄窄的路徑,讓買米的與米經紀來往。
本來已經夠寬的石闆街面,經這兩旁的小市攤子,以及賣菜,賣零碎,賣飲食的攤子、擔子一侵蝕,頓時又窄了一半,而千數的趕場男女,則如群山中的野壑之水樣,無數道由四面八方的田塍上,野徑上,大路上,灌注到這條長約裡許、寬不及丈的長江似的鎮街上來。
你們盡可想象到齊場時,是如何擠! 川西壩——東西二百餘裡,南北七百餘裡的成都平原的通俗稱呼——出産的黑毛肥豬,起碼在四川全省,可算是頭一等好豬。
豬種好,全身黑毛,毛根稀,矮腳,短嘴,皮薄,架子大,頂壯的可以長到三百斤上下;食料好,除了廚房内殘剩的米湯菜蔬稱為潲水外,大部分的食料是酒糟、米糠,小部分的食料則是連許多瘠苦地方的人尚不容易到口的玉麥粉或碎白米稀飯;喂養得幹淨,大凡養豬的,除了鄉場上一般窮苦人家,沒辦法隻好放敞豬而外,其餘人家,都特修有豬圈,大都是大石闆鋪的地,粗木樁做的栅,豬的糞穢是随着傾斜石闆面流到圈外廁所裡去了,喂豬食的石槽,是窄窄的,隻能容許它僅僅把嘴筒放進去。
最大原則就是隻準它吃了睡,睡了吃,絕對不許它勞動。
如像郫縣、新繁縣等處,石闆不好找,便用木闆造成結實的矮樓,樓下是糞坑,樓闆時常被洗濯得很光滑。
天氣一熱,生怕發生豬瘟,還時時用冷水去潑它。
總之,要使它極為舒适,毫不費心勞神地隻管長肉。
所以成都西北道的豬,在川西壩中又要算頭等中的頭等。
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豬肉都要來得嫩些,香些,脆些,假如你将它白煮到剛好,切成薄片,少蘸一點白醬油,放入口中細嚼,你就察得出它帶有一種胡桃仁的滋味,因此,你才懂得成都的白片肉何以是獨步。
就是活豬市上的買賣,也不菲呀!活豬市在場頭一片空地上,那裡有很多大圈,養着很多的肥豬。
多是閑場時候,從四鄉運來,交易成功,便用二把手獨輪高車,将豬仰縛在車上,一推一挽向省城運去,做下飯下酒的材料。
豬毛,以前不大中用,現在卻不然,洋人在收買。
不但豬毛,就連豬腸,瘟豬皮,他都要。
成都東門外的半頭船,竟滿載滿載地運到重慶去成莊。
所以許多鄉下人都奇怪:“我們丢了
初冬的白晝,已不很長,鄉下人起身得又早,所以在東方天上有點魚肚白的顔色時,鎮上鋪家已有起來開鋪闆,收拾家具的了。
閑場日子,鎮上開門最早的,首數雲集、一品、安泰幾家客棧,這因為來往客商大都是雞鳴即起,不等大天光就要趕路。
随客棧而早興的,是鴉片煙館,是賣湯圓與醪糟的擔子。
在趕場日子,同時早興的,還有賣豬肉的鋪子。
趕場是貨物的流動,錢的流動,人的流動,同時也是聲音的流動。
聲音,完全是人的,雖然家禽、家畜也會發聲,但在趕場時,你們卻一點聽不見,所能到耳的,全是人聲!有吆喝着叫賣的,有吆喝着講價的,有吆喝着喊路的,有吆喝着談天論事,以及說笑的。
至于因了極不緊要的事而吵罵起來,那自然,彼此都要把聲音互争着提高到不能再高的高度,而在旁拉勸的,也不能不想把自家的聲音超出于二者之上。
于是,隻有人聲,隻有人聲,到處都是!似乎是一片聲的水銀,無一處不流到。
而在正午頂高潮時,你差不多分辨不出孰是叫賣,孰是吵罵,你的耳朵隻感到轟轟隆隆的一片。
要是你沒有習慣而驟然置身到這聲潮中,包你的耳膜一定會震聾半晌。
米市在火神廟内,也與活豬市一樣,是本鎮主要買賣之一。
天色平明,你就看得見滿擔滿擔的米,從糙的到精的,由兩頭場口源源而來,将火神廟戲台下同空壩内塞滿,留着窄窄的路徑,讓買米的與米經紀來往。
本來已經夠寬的石闆街面,經這兩旁的小市攤子,以及賣菜,賣零碎,賣飲食的攤子、擔子一侵蝕,頓時又窄了一半,而千數的趕場男女,則如群山中的野壑之水樣,無數道由四面八方的田塍上,野徑上,大路上,灌注到這條長約裡許、寬不及丈的長江似的鎮街上來。
你們盡可想象到齊場時,是如何擠! 川西壩——東西二百餘裡,南北七百餘裡的成都平原的通俗稱呼——出産的黑毛肥豬,起碼在四川全省,可算是頭一等好豬。
豬種好,全身黑毛,毛根稀,矮腳,短嘴,皮薄,架子大,頂壯的可以長到三百斤上下;食料好,除了廚房内殘剩的米湯菜蔬稱為潲水外,大部分的食料是酒糟、米糠,小部分的食料則是連許多瘠苦地方的人尚不容易到口的玉麥粉或碎白米稀飯;喂養得幹淨,大凡養豬的,除了鄉場上一般窮苦人家,沒辦法隻好放敞豬而外,其餘人家,都特修有豬圈,大都是大石闆鋪的地,粗木樁做的栅,豬的糞穢是随着傾斜石闆面流到圈外廁所裡去了,喂豬食的石槽,是窄窄的,隻能容許它僅僅把嘴筒放進去。
最大原則就是隻準它吃了睡,睡了吃,絕對不許它勞動。
如像郫縣、新繁縣等處,石闆不好找,便用木闆造成結實的矮樓,樓下是糞坑,樓闆時常被洗濯得很光滑。
天氣一熱,生怕發生豬瘟,還時時用冷水去潑它。
總之,要使它極為舒适,毫不費心勞神地隻管長肉。
所以成都西北道的豬,在川西壩中又要算頭等中的頭等。
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豬肉都要來得嫩些,香些,脆些,假如你将它白煮到剛好,切成薄片,少蘸一點白醬油,放入口中細嚼,你就察得出它帶有一種胡桃仁的滋味,因此,你才懂得成都的白片肉何以是獨步。
就是活豬市上的買賣,也不菲呀!活豬市在場頭一片空地上,那裡有很多大圈,養着很多的肥豬。
多是閑場時候,從四鄉運來,交易成功,便用二把手獨輪高車,将豬仰縛在車上,一推一挽向省城運去,做下飯下酒的材料。
豬毛,以前不大中用,現在卻不然,洋人在收買。
不但豬毛,就連豬腸,瘟豬皮,他都要。
成都東門外的半頭船,竟滿載滿載地運到重慶去成莊。
所以許多鄉下人都奇怪:“我們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