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關燈
小
中
大
鄧幺姑的親事既被父母留心之後,來做媒的自然不少。
莊稼人戶以及一般小糧戶,能為鄧大爺欣喜的,又未必是鄧大娘合意的;鄧大娘看得上的,鄧大爺又不以為然。
鄧大爺自以為是一家之主,嫁女大事,他認為不對的,便不可商量。
鄧大娘則以為女兒是我的,你雖是後老子,頂多隻能讓你做半個主,要把女兒嫁給什麼人,其權到底在我的手上。
兩口子為女兒的事,吵過多少回,然而所争執的,無非是你做主我做主的問題,至于所說的人家,是不是女兒喜歡的,所配的人須不須女兒看一看,問問她中不中意?照規矩,這隻有在嫁娶二婚嫂時,才可以這樣辦,黃花閨女,自古以來便隻有靜聽父母做主的了。
設如你就幹犯世俗約章,親自去問女兒:某家某人你要見不見一面?還合不合意?你打不打算嫁給他?或者是某家怎樣?某人怎樣?那我可以告訴你,你就問到舌焦唇爛,未必能得到肯定的答複。
或者竟給你一哭了事,弄得你簡直摸不着火門。
那女人像又勸了幾句,聽不很清楚,隻急得她絞着一雙手,心想:“該可答應了吧!” 鄧幺姑不等聽完,已如浸在冰裡一樣,抱着頭,也不管高低,一直跑到溝邊,傷傷心心地哭了好一會兒。
她父母卻一直不曉得有這樣一回事。
跟着是鄧大娘的聲音:“歲數差得也太遠啦!莫說做小老婆,賣斷根,連父母都見不着面;就是明媒正娶,要讨我們幺姑去做後太太,我也嫌他老了。
不說别的,單叫他同我們幺姑站在一塊,就夠難看了!” 雖然大家口裡都不提說,而大家心裡卻是雪亮。
鄧大爺隻注意在看鋪子,看鋪子裡的貨色;這樣也要問個價錢,那樣也要問個價錢,并問到某些貨色的來源,某些貨色的銷路,好像要來頂打蔡興順的鋪底似的。
并故意到街上,從旁邊入口中去探聽蔡興順的底實。
鄧大娘所着眼的,第一是人。
人果然不錯,高高大大的身材,皮色雖黃,比起做苦的人,就白淨多了。
天氣熱,大家不拘禮,藍土布汗衣襟一敞開,好一個結實的胸脯子!隻是臉子太不中看,又像胖,又像浮腫。
一對水泡眼,簡直看不見幾絲眼白。
鼻梁是塌得幾乎沒有,連鼻準都是扁的。
口哩,倒是一個海口,不過沒有胡須,并且連須根都看不見。
臉子如此不中看,還帶有幾分憨相,不過倒是個老實人,老實到連說話都有點不甚清楚。
并且臉皮很嫩,稍為聽見有點分量的話,立刻就可看見他一張臉漲得通紅,擺出十分不好意思和膽怯的樣子來。
但是這卻完全合了鄧大娘的口味。
她的想法:幺姑有那個樣子,又精靈,又能幹,又是有點怪脾氣的,像這樣件件齊全的女人,嫁的男人若果太好,那必要被克;何況家事也還去得,又是獨自一個;設若男子再精靈,再好,那不免過于十全,恐怕幺姑的命未見得能夠壓得住。
倒是有點缺憾的好,并且男子隻要本分,老實,脾氣好,醜點算什麼,有福氣的男兒漢,十有九個都是醜的。
直到她十八歲的春天,韓二奶奶的墳上已長滿了青草。
一晚,快要黃昏了,一陣陣老鸹亂叫着直向許多叢樹間飛去,田裡的青蛙到處在喧鬧,田間已不見一個人,她正站在攏門口,看鄰近一班小孩子牽着水牛去溝裡困水之際,忽見走向韓家大院的小路上,走來兩個女人;一個是老實而寡言的韓大奶奶,一個卻認不得,穿得還整齊幹淨。
兩個人筆端走來,韓大奶奶把自己指了指,悄悄在那女人耳邊,嘁喳了幾句,那女人便毫不拘執,來到跟前,淡淡打了個招呼,從頭至腳,下死眼把自家看一遍;又把一雙手要去,握在掌裡,捏了又看,看了又摸,并且牽着她走了兩步,這才同她說了幾句話,問了她年齡,又問她平日做些什麼。
态度口吻,很是親切。
韓大奶奶隻靜靜地站在旁邊。
爹爹又接過嘴去:“媽媽,同她說這些做啥?我們不是賣女兒的人!我們也不稀罕别人家做官發
莊稼人戶以及一般小糧戶,能為鄧大爺欣喜的,又未必是鄧大娘合意的;鄧大娘看得上的,鄧大爺又不以為然。
鄧大爺自以為是一家之主,嫁女大事,他認為不對的,便不可商量。
鄧大娘則以為女兒是我的,你雖是後老子,頂多隻能讓你做半個主,要把女兒嫁給什麼人,其權到底在我的手上。
兩口子為女兒的事,吵過多少回,然而所争執的,無非是你做主我做主的問題,至于所說的人家,是不是女兒喜歡的,所配的人須不須女兒看一看,問問她中不中意?照規矩,這隻有在嫁娶二婚嫂時,才可以這樣辦,黃花閨女,自古以來便隻有靜聽父母做主的了。
設如你就幹犯世俗約章,親自去問女兒:某家某人你要見不見一面?還合不合意?你打不打算嫁給他?或者是某家怎樣?某人怎樣?那我可以告訴你,你就問到舌焦唇爛,未必能得到肯定的答複。
或者竟給你一哭了事,弄得你簡直摸不着火門。
那女人像又勸了幾句,聽不很清楚,隻急得她絞着一雙手,心想:“該可答應了吧!” 鄧幺姑不等聽完,已如浸在冰裡一樣,抱着頭,也不管高低,一直跑到溝邊,傷傷心心地哭了好一會兒。
她父母卻一直不曉得有這樣一回事。
跟着是鄧大娘的聲音:“歲數差得也太遠啦!莫說做小老婆,賣斷根,連父母都見不着面;就是明媒正娶,要讨我們幺姑去做後太太,我也嫌他老了。
不說别的,單叫他同我們幺姑站在一塊,就夠難看了!” 雖然大家口裡都不提說,而大家心裡卻是雪亮。
鄧大爺隻注意在看鋪子,看鋪子裡的貨色;這樣也要問個價錢,那樣也要問個價錢,并問到某些貨色的來源,某些貨色的銷路,好像要來頂打蔡興順的鋪底似的。
并故意到街上,從旁邊入口中去探聽蔡興順的底實。
鄧大娘所着眼的,第一是人。
人果然不錯,高高大大的身材,皮色雖黃,比起做苦的人,就白淨多了。
天氣熱,大家不拘禮,藍土布汗衣襟一敞開,好一個結實的胸脯子!隻是臉子太不中看,又像胖,又像浮腫。
一對水泡眼,簡直看不見幾絲眼白。
鼻梁是塌得幾乎沒有,連鼻準都是扁的。
口哩,倒是一個海口,不過沒有胡須,并且連須根都看不見。
臉子如此不中看,還帶有幾分憨相,不過倒是個老實人,老實到連說話都有點不甚清楚。
并且臉皮很嫩,稍為聽見有點分量的話,立刻就可看見他一張臉漲得通紅,擺出十分不好意思和膽怯的樣子來。
但是這卻完全合了鄧大娘的口味。
她的想法:幺姑有那個樣子,又精靈,又能幹,又是有點怪脾氣的,像這樣件件齊全的女人,嫁的男人若果太好,那必要被克;何況家事也還去得,又是獨自一個;設若男子再精靈,再好,那不免過于十全,恐怕幺姑的命未見得能夠壓得住。
倒是有點缺憾的好,并且男子隻要本分,老實,脾氣好,醜點算什麼,有福氣的男兒漢,十有九個都是醜的。
直到她十八歲的春天,韓二奶奶的墳上已長滿了青草。
一晚,快要黃昏了,一陣陣老鸹亂叫着直向許多叢樹間飛去,田裡的青蛙到處在喧鬧,田間已不見一個人,她正站在攏門口,看鄰近一班小孩子牽着水牛去溝裡困水之際,忽見走向韓家大院的小路上,走來兩個女人;一個是老實而寡言的韓大奶奶,一個卻認不得,穿得還整齊幹淨。
兩個人筆端走來,韓大奶奶把自己指了指,悄悄在那女人耳邊,嘁喳了幾句,那女人便毫不拘執,來到跟前,淡淡打了個招呼,從頭至腳,下死眼把自家看一遍;又把一雙手要去,握在掌裡,捏了又看,看了又摸,并且牽着她走了兩步,這才同她說了幾句話,問了她年齡,又問她平日做些什麼。
态度口吻,很是親切。
韓大奶奶隻靜靜地站在旁邊。
爹爹又接過嘴去:“媽媽,同她說這些做啥?我們不是賣女兒的人!我們也不稀罕别人家做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