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燈
小
中
大
媽媽、大姐的腳雖略大點,可是很瘦很尖,走起路來很有勁。
媽媽曾經誇獎過她的腳實在纏得好,再不像一般鄉下女人的黃瓜腳。
鄧大娘接口述說,她小時就愛好,在七歲上給她纏腳,從沒有淘過大神;又會做針線,現在她腳上的花鞋,就是她自己做的。
她已把鍋鏟搶了過去,笑道:“太太也太認真了,我身上是幹淨的,我們顧家敬祖宗的菜,還不是我做?” 她似乎頂喜歡笑,從頭一面和媽媽說話時,她是那麼地笑,一直到最後,沒有看見她不是一開口便笑。
大概她那令人一見就會興起“這女人還有趣”的一種念頭的原因,定然是除了有力的小腳,長挑的身材,俏麗的打扮,以及一對彎豆角眼睛外,這笑必也是要素之一。
她自己不能說是毫不感覺她有這長處,我們安能不相信她之随時笑,随地笑,不是她有意施展她的長處? 她不但腳好,頭也好,漆黑的頭發,又豐富,又是油光水滑的。
梳了個分分頭,腦後挽了個圓纂,不戴絲線網子,沒一根亂發紛披;纂心紮的是粉紅洋頭繩,别了根碧玉簪子。
别的一些鄉下女人都喜歡包一條白布頭布,一則遮塵土,二則保護太陽經,鄉下女人頂害怕的是太陽經痛。
而她卻隻用一塊印花布手巾頂在頭上,一條帶子從額際勒到纂後,再一根大銀針将手巾後幅斜别在纂上;如此一來,既可以遮塵土,而又出衆的俏麗。
大姐問她,這樣打扮是從哪裡學來的。
她搖着頭笑道:“大小姐,告訴了你,你要笑的。
……是上前年冬月,同金娃子的這個顧家爹爹,到教堂裡做外國冬至節時,看見一個洋婆子是這樣打扮的。
……你說還好看嗎?” 她不但模樣不讨厭,人又活動,性情也好。
說起話來,那聲音又清亮又秀氣,尤其在笑的時節,響得真好聽。
媽媽喜歡她,大姐喜歡她,就連王安——頂古怪的東西,連狗都合不來的,對于我們,更常是一副老氣橫秋讨人厭的樣子——也和她好。
我親眼看見在第二天的早飯後,她從溝邊洗了什麼東西回來,走到竹林邊時,王安忽從竹林中跑出,湊着她耳朵,不知說些什麼,她笑了起來,呸了一口,要走;王安涎着臉,伸手抓住她的膀膊,她便站住了,隻是看着王安笑,我故意從竈房裡跑出去找金娃子,王安才紅着臉丢開手走了,她哩,隻是笑。
隻有爹爹一個人,似乎不大高興她。
她在跟前時,雖也拿眼睛在看她,很和藹地招呼她,卻不大同她說話。
那天供了飯,我們吃酒之際,爹爹吃了兩箸魚,連連稱贊魚做得好,又嫩又有味。
他舉着酒杯道:“到底鄉下的活水魚不同些,單是味道,就鮮多了!”媽媽不作聲,大姐隻瞅着媽媽笑,二姐口快,先着我就喊道:“爹爹,這魚是鄧幺姐做的。
” 故事雖然明白,而金娃子業已飛黃騰達,并且與我們有姻娅之誼,當日喊的鄧幺姐,這時要尊稱之為姻伯母了。
爹爹見着她時,也備極恭敬,并且很周旋她。
“品行太差”一句話,他老人家大約久已忘懷了。
媽媽曾經誇獎過她的腳實在纏得好,再不像一般鄉下女人的黃瓜腳。
鄧大娘接口述說,她小時就愛好,在七歲上給她纏腳,從沒有淘過大神;又會做針線,現在她腳上的花鞋,就是她自己做的。
她已把鍋鏟搶了過去,笑道:“太太也太認真了,我身上是幹淨的,我們顧家敬祖宗的菜,還不是我做?” 她似乎頂喜歡笑,從頭一面和媽媽說話時,她是那麼地笑,一直到最後,沒有看見她不是一開口便笑。
大概她那令人一見就會興起“這女人還有趣”的一種念頭的原因,定然是除了有力的小腳,長挑的身材,俏麗的打扮,以及一對彎豆角眼睛外,這笑必也是要素之一。
她自己不能說是毫不感覺她有這長處,我們安能不相信她之随時笑,随地笑,不是她有意施展她的長處? 她不但腳好,頭也好,漆黑的頭發,又豐富,又是油光水滑的。
梳了個分分頭,腦後挽了個圓纂,不戴絲線網子,沒一根亂發紛披;纂心紮的是粉紅洋頭繩,别了根碧玉簪子。
别的一些鄉下女人都喜歡包一條白布頭布,一則遮塵土,二則保護太陽經,鄉下女人頂害怕的是太陽經痛。
而她卻隻用一塊印花布手巾頂在頭上,一條帶子從額際勒到纂後,再一根大銀針将手巾後幅斜别在纂上;如此一來,既可以遮塵土,而又出衆的俏麗。
大姐問她,這樣打扮是從哪裡學來的。
她搖着頭笑道:“大小姐,告訴了你,你要笑的。
……是上前年冬月,同金娃子的這個顧家爹爹,到教堂裡做外國冬至節時,看見一個洋婆子是這樣打扮的。
……你說還好看嗎?” 她不但模樣不讨厭,人又活動,性情也好。
說起話來,那聲音又清亮又秀氣,尤其在笑的時節,響得真好聽。
媽媽喜歡她,大姐喜歡她,就連王安——頂古怪的東西,連狗都合不來的,對于我們,更常是一副老氣橫秋讨人厭的樣子——也和她好。
我親眼看見在第二天的早飯後,她從溝邊洗了什麼東西回來,走到竹林邊時,王安忽從竹林中跑出,湊着她耳朵,不知說些什麼,她笑了起來,呸了一口,要走;王安涎着臉,伸手抓住她的膀膊,她便站住了,隻是看着王安笑,我故意從竈房裡跑出去找金娃子,王安才紅着臉丢開手走了,她哩,隻是笑。
隻有爹爹一個人,似乎不大高興她。
她在跟前時,雖也拿眼睛在看她,很和藹地招呼她,卻不大同她說話。
那天供了飯,我們吃酒之際,爹爹吃了兩箸魚,連連稱贊魚做得好,又嫩又有味。
他舉着酒杯道:“到底鄉下的活水魚不同些,單是味道,就鮮多了!”媽媽不作聲,大姐隻瞅着媽媽笑,二姐口快,先着我就喊道:“爹爹,這魚是鄧幺姐做的。
” 故事雖然明白,而金娃子業已飛黃騰達,并且與我們有姻娅之誼,當日喊的鄧幺姐,這時要尊稱之為姻伯母了。
爹爹見着她時,也備極恭敬,并且很周旋她。
“品行太差”一句話,他老人家大約久已忘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