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當馮世芬右肩受了傷,呻吟在亭子間裡養病的中間,一樣的在上海滬西,相去也沒有幾裡路的間隔,但兩人彼此都不曾知道的鄭秀嶽,卻得到了一個和吳一粟接近的機會。
革命軍攻入上海,閘北南市,各發生了戰事以後,神經麻木的租界上的住民,也有點心裡不安起來了,于是乎新聞紙就驟加了銷路。
本來鄭秀嶽他們訂的是一份《新聞報》,房東戴次山訂的是《申報》,前樓吳一粟訂的卻是替黨宣傳的《民國日報》。
鄭去非閑居無事,每天就隻好多看幾種報來慰遣他的不安的心裡。
所以他于自己訂的一份報外,更不得不向房東及吳一粟去借閱其他的兩種。
起初這每日借報還報的使命,是托房東用在那裡的金媽去的,因為鄭秀嶽他們自己并沒有傭人,飯是吃的包飯。
房東主人雖則因為沒有小孩,家事簡單,但是金媽的一雙手,卻要做三姓人家的事情,所以忙碌的上半天,和要燒夜飯的傍晚,當然有來不轉身的時節,結果,這每日借報還報的差使,就非由鄭秀嶽去辦不可了。
鄭秀嶽起初,也不過于傍晚吳一粟回來的時候上樓去還還而已,決不進到他的住室裡去的。
但後來到了禮拜天,則早晨去借報的事情也有了,所以漸漸由門口而走到了他的房裡。
吳一粟本來是一個最細心、最顧忌人家的不便的人,知道了鄭去非的這看報嗜好之後,平時他要上書館去,總每日自己把報帶下樓來,先交給金媽轉交的。
但禮拜日他并不上書館去,若再同平時一樣,把報特地送下樓來,則怕人家未免要笑他的過于殷勤。
因為不是禮拜日,他要鎖門出去,随身把報帶下樓來,卻是一件極便極平常的事情。
可是每逢禮拜日,他是整天的在家的,若再同樣的把報特地送下樓來,則無論如何總覺得有點可笑。
所以後來到了禮拜天,鄭秀嶽也常常到他的房裡去向他借報去了。
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過去,她居然也于去還報的時候和他立着攀談幾句了,最後就進到了在他的寫字台旁坐下來談一會的程度。
吳一粟的那間朝南的前樓,光線異常的亮。
房裡頭的陳設雖則十分簡單,但晴冬的早晨,房裡曬滿太陽的時候,看起來卻也覺得非常舒适。
一張洋木黃漆的床,擺在進房門的右手的牆邊,上面鋪得整整齊齊,總老有一條潔白印花的被單蓋在那裡的。
西面靠牆,是一排麻栗書櫥,共有三個,玻璃門裡,盡排列着些洋裝金字的紅綠的洋書。
東面牆邊,靠牆擺着一張長方的紅木半桌,邊上排着兩張藤心的大椅。
靠窗橫擺的是一張大号的寫字台,寫字台的兩面,各擺有藤皮的靠背椅子一張。
東面牆上挂着兩張西洋名畫複制版的鏡框,西面卻是一堂短屏,寫的是一首《春江花月夜》。
當鄭秀
革命軍攻入上海,閘北南市,各發生了戰事以後,神經麻木的租界上的住民,也有點心裡不安起來了,于是乎新聞紙就驟加了銷路。
本來鄭秀嶽他們訂的是一份《新聞報》,房東戴次山訂的是《申報》,前樓吳一粟訂的卻是替黨宣傳的《民國日報》。
鄭去非閑居無事,每天就隻好多看幾種報來慰遣他的不安的心裡。
所以他于自己訂的一份報外,更不得不向房東及吳一粟去借閱其他的兩種。
起初這每日借報還報的使命,是托房東用在那裡的金媽去的,因為鄭秀嶽他們自己并沒有傭人,飯是吃的包飯。
房東主人雖則因為沒有小孩,家事簡單,但是金媽的一雙手,卻要做三姓人家的事情,所以忙碌的上半天,和要燒夜飯的傍晚,當然有來不轉身的時節,結果,這每日借報還報的差使,就非由鄭秀嶽去辦不可了。
鄭秀嶽起初,也不過于傍晚吳一粟回來的時候上樓去還還而已,決不進到他的住室裡去的。
但後來到了禮拜天,則早晨去借報的事情也有了,所以漸漸由門口而走到了他的房裡。
吳一粟本來是一個最細心、最顧忌人家的不便的人,知道了鄭去非的這看報嗜好之後,平時他要上書館去,總每日自己把報帶下樓來,先交給金媽轉交的。
但禮拜日他并不上書館去,若再同平時一樣,把報特地送下樓來,則怕人家未免要笑他的過于殷勤。
因為不是禮拜日,他要鎖門出去,随身把報帶下樓來,卻是一件極便極平常的事情。
可是每逢禮拜日,他是整天的在家的,若再同樣的把報特地送下樓來,則無論如何總覺得有點可笑。
所以後來到了禮拜天,鄭秀嶽也常常到他的房裡去向他借報去了。
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的過去,她居然也于去還報的時候和他立着攀談幾句了,最後就進到了在他的寫字台旁坐下來談一會的程度。
吳一粟的那間朝南的前樓,光線異常的亮。
房裡頭的陳設雖則十分簡單,但晴冬的早晨,房裡曬滿太陽的時候,看起來卻也覺得非常舒适。
一張洋木黃漆的床,擺在進房門的右手的牆邊,上面鋪得整整齊齊,總老有一條潔白印花的被單蓋在那裡的。
西面靠牆,是一排麻栗書櫥,共有三個,玻璃門裡,盡排列着些洋裝金字的紅綠的洋書。
東面牆邊,靠牆擺着一張長方的紅木半桌,邊上排着兩張藤心的大椅。
靠窗橫擺的是一張大号的寫字台,寫字台的兩面,各擺有藤皮的靠背椅子一張。
東面牆上挂着兩張西洋名畫複制版的鏡框,西面卻是一堂短屏,寫的是一首《春江花月夜》。
當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