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鴉片禍害
關燈
小
中
大
鴉片亦稱&ldquo阿片&rdquo。
為棕色或黑色幹膏狀塊,有特殊臭氣。
含嗎啡約10%,用作藥物,有鎮痛、止咳、止瀉等療效。
但長期應用,容易成瘾,而一旦成瘾,就難以戒除。
吸入、吞服、注射過量鴉片,或鴉片中提煉的嗎啡,或嗎啡的衍生物海洛英等,會引起中毒。
急性中毒的病人先有短暫舒适感,漸漸地目眩頭暈,昏昏欲睡,瞳孔縮小,呼吸緩慢,嚴重者昏迷不醒,甚至呼吸困難而死亡。
解放前,吞服鴉片自殺的事,報紙時有披露。
《申報》1931年4月1日刊登《寓客吞煙自盡》一文,文章說:&ldquo前日晚上,有自稱山西人之徐憐吾,年約三十餘歲,獨自一人,至法大馬路寶興裡東首某旅館開房間借宿。
不知因何刺激,&hellip&hellip吞服生煙土自殺。
追昨日上午,茶房叩門,&hellip&hellip撬開房門入内,&hellip&hellip已氣絕身死,口吐狼藉&hellip&hellip&rdquo 那個時代,旅館内,樹林中,草叢裡,河灘上,經常發現屍體,有男有女,還有年輕姑娘。
他們或者為生活所迫,或者受了某種刺激,而吞服大量鴉片,中毒身亡。
翻閱當年報刊,輕易就能找到這類材料。
染上鴉片瘾的人,會因長期吸食鴉片而發生慢性中毒,造成性格變化,精神萎靡不振和營養不良。
四十七八歲以上的人,恐怕很多都見到過解放前的煙鬼,他們衣冠不整,瘦骨嶙峋,靸着鞋子,有氣沒力,瘾發時呵欠流涕,坐立不安。
他們反應極遲鈍,有的即使遇到火警,也要吸幾口鴉片,才奪門而出。
特别是吸了摻假的煙膏,中毒就更深。
輕者一天天消瘦,胃納銳減,四肢麻木無力,重者肚痛,周身大汗,醫治無效,葬送性命。
而煙膏一般都摻假,所以中毒身亡的人不知凡幾。
舊時廣西容縣一帶财主常用這樣的話告誡子弟不要抽大煙:&ldquo針頭小的煙鬥眼,可以把大水牛抽進去,也可以把幾百畝田地吸了進去。
&rdquo 很多财主都懂得,抽鴉片會傾家蕩産 解放前抽大煙的有富人,也有窮人。
富人們把抽大煙當作消遣解悶的一種手段,當作尋歡作樂的一種方式,就像山珍海味、嬌妻美妾一樣不可缺少。
他們很講究煙土質量,嫌&ldquo新土&rdquo有火氣,不夠醇,要吸陳年&ldquo老土&rdquo。
所用煙具非常考究:紫檀嵌花的大煙盤,套上白銅打的小煙盤;煙燈的燈台,白銅鑽花的還看不上眼,要景泰藍或金銀空花的;燈罩要用清水厚玻璃磨成;煙槍要飽要陳,最好是百年煙槍,并有象牙、玉石翡翠作底口;煙鬥要空,要老,要用&ldquo彰鹿&rdquo、&ldquo詠香&rdquo名鬥。
許多闊老家裡都備有三五套精緻的煙具,并辟有抽大煙的密室。
富家子弟因抽大煙成為破落戶的,不在少數。
窮人吸鴉片往往是為生活所迫。
拉黃包車的、擡滑竿的、拉纖的、搬運工,等等,勞動強度大,每天勞作10多小時,終年不得休息。
且飲食粗劣,不得溫飽,身體赢弱,體力不支。
為消除疲勞,振作精神,他們常常在勞動之時或之餘吸幾口鴉片。
一旦上了瘾,不吸鴉片就無法幹活,而越吸鴉片身體越消瘦,精力就越不支,生活就越困苦。
另外,解放前的醫療條件極差。
比如貴州,全省隻有一所設備不全的醫院,總共才10多張病床。
除此之外,私人診所也隻有寥寥幾家。
一般人生了病,是住不進醫院的,為減輕病痛,他們不得不經常求助于鴉片。
因鴉片有麻醉、鎮痛和收斂的作用,對一些小病有一定療效。
但這無異&ldquo飲鸩止渴&rdquo,表面上治了病,骨子裡中了毒。
吸煙者一個個成了形容枯槁之人,并且因抽煙而耗盡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錢财。
四川金陽縣派來鄉唐家營盤,1944年時共有10幾戶人家,有勞動能力的人無一例外地全部吸食鴉片。
每天上午10點鐘左右才有氣沒力地上工,幹了不到4小時,就疲憊不堪,支持不住,隻得收工回家。
安科鄉的苦齊阿達家,8口人中有6個吸鴉片,不到兩年,180斤包谷種面積的土地,以及16家娃子(農奴)都賣光了。
安科鄉的苦斯呷家,有3人吸鴉片,不但将18斤包谷種面積的土地及4家娃子賣掉,連自己的兒子也賣給了别人。
四川有個女孩,年僅10歲,其母無錢過煙瘾,以25元價格将她賣給了一個姓黃的地主為婢。
重慶十八梯轎鋪巷,有個十七八歲的女青年,其母吸煙,無錢過瘾,将其逼迫緻死。
街坊憤憤不平,要求警察分局懲辦其母,警察巡官當着衆人說:&ldquo這類的事,很是尋常,無從辦起。
&rdquo 在他們看來,因吸煙逼死子女的事,實在司空見慣,不必大呼小叫。
勞動者用血汗掙來的家業,地主、豪紳、富商等聚斂的錢财,化成了鐐繞的鴉片煙霧。
鴉片,将很多窮人和一些富人,趕到了乞丐的行列。
禁煙黑幕 國民黨軍政人員,有的&ldquo雷厲風行&rdquo地禁煙,有的或明或暗反對禁煙。
但如果認為國民黨軍政人員在鴉片問題上分成了禁煙派和反對禁煙派,那就錯了。
高喊禁煙的,往往就是反對禁煙,或是借禁煙漁利的。
欲明真相,請看下文。
&ldquo煙是軍隊經濟命脈&rdquo 鴉片為什麼禁不了?因為官僚、軍閥不想禁。
而不想禁,主要原因又在于他們不肯放棄鴉片稅這筆巨大的收入。
1943年,楊若瑜被劉文輝委任為四川蘆山縣縣長。
上任前,楊若瑜先去拜見了省保安處長王靖宇,想從他那裡讨點為政的&ldquo訣竅&rdquo。
王靖字很關切地對楊說:&ldquo别的沒有什麼,隻是禁煙的問題,要把它拿穩,須要去好好向主席請示。
&rdquo 楊若瑜根據王靖字的指點,去拜見了省主席劉文輝。
在談了一些有關縣政方面的問題後,便着重提出&ldquo禁煙&rdquo之事,向劉文輝請示,該如何辦理。
本來,關于禁煙,法令條文很明确,照章辦理就是了。
實際上,制定法令的人,并不希望下面的人完全照法令辦事,而要他們&ldquo随機處置&rdquo。
這就要下面的人揣摩、領會上峰在法令之外的真實意圖。
楊若瑜經人指點,懂得了這個奧妙。
但劉文輝隻是含糊其詞他說了兩句,另外,叫他動身前去找下伍參謀長(培英)。
楊一聽,知道有些話不便由省主席之口說出,而得由伍培英代達。
果然楊若瑜見到伍培英時,伍直截了當地說:&ldquo關于煙的問題,這是有關本軍經濟命脈的問題,楊縣長到蘆山後,要慎重處理。
公文上當然是要嚴厲的,這就要你善于應付了。
&rdquo 這就是說,禁煙是要喊的,但不能真幹,以緻傷了&ldquo本軍經濟命脈”禁煙,公文上&ldquo嚴厲&rdquo就行了,具體辦理,隻需&ldquo應付&rdquo、&ldquo應付&rdquo。
楊若瑜摸到了劉文輝的意圖之後,就走馬上任了。
那時。
煙苗已破土而出,省府嚴禁種煙的公文一道又一道下達。
楊若瑜采取了&ldquo空雷不雨&rdquo的辦法來應付。
上任後不幾天,楊若瑜就召開了縣行政會議,特别強調禁煙問題的嚴重性,和省府在年内禁絕鴉片的決心。
警告鄉鎮長們不可意存僥幸,以
為棕色或黑色幹膏狀塊,有特殊臭氣。
含嗎啡約10%,用作藥物,有鎮痛、止咳、止瀉等療效。
但長期應用,容易成瘾,而一旦成瘾,就難以戒除。
吸入、吞服、注射過量鴉片,或鴉片中提煉的嗎啡,或嗎啡的衍生物海洛英等,會引起中毒。
急性中毒的病人先有短暫舒适感,漸漸地目眩頭暈,昏昏欲睡,瞳孔縮小,呼吸緩慢,嚴重者昏迷不醒,甚至呼吸困難而死亡。
解放前,吞服鴉片自殺的事,報紙時有披露。
《申報》1931年4月1日刊登《寓客吞煙自盡》一文,文章說:&ldquo前日晚上,有自稱山西人之徐憐吾,年約三十餘歲,獨自一人,至法大馬路寶興裡東首某旅館開房間借宿。
不知因何刺激,&hellip&hellip吞服生煙土自殺。
追昨日上午,茶房叩門,&hellip&hellip撬開房門入内,&hellip&hellip已氣絕身死,口吐狼藉&hellip&hellip&rdquo 那個時代,旅館内,樹林中,草叢裡,河灘上,經常發現屍體,有男有女,還有年輕姑娘。
他們或者為生活所迫,或者受了某種刺激,而吞服大量鴉片,中毒身亡。
翻閱當年報刊,輕易就能找到這類材料。
染上鴉片瘾的人,會因長期吸食鴉片而發生慢性中毒,造成性格變化,精神萎靡不振和營養不良。
四十七八歲以上的人,恐怕很多都見到過解放前的煙鬼,他們衣冠不整,瘦骨嶙峋,靸着鞋子,有氣沒力,瘾發時呵欠流涕,坐立不安。
他們反應極遲鈍,有的即使遇到火警,也要吸幾口鴉片,才奪門而出。
特别是吸了摻假的煙膏,中毒就更深。
輕者一天天消瘦,胃納銳減,四肢麻木無力,重者肚痛,周身大汗,醫治無效,葬送性命。
而煙膏一般都摻假,所以中毒身亡的人不知凡幾。
舊時廣西容縣一帶财主常用這樣的話告誡子弟不要抽大煙:&ldquo針頭小的煙鬥眼,可以把大水牛抽進去,也可以把幾百畝田地吸了進去。
&rdquo 很多财主都懂得,抽鴉片會傾家蕩産 解放前抽大煙的有富人,也有窮人。
富人們把抽大煙當作消遣解悶的一種手段,當作尋歡作樂的一種方式,就像山珍海味、嬌妻美妾一樣不可缺少。
他們很講究煙土質量,嫌&ldquo新土&rdquo有火氣,不夠醇,要吸陳年&ldquo老土&rdquo。
所用煙具非常考究:紫檀嵌花的大煙盤,套上白銅打的小煙盤;煙燈的燈台,白銅鑽花的還看不上眼,要景泰藍或金銀空花的;燈罩要用清水厚玻璃磨成;煙槍要飽要陳,最好是百年煙槍,并有象牙、玉石翡翠作底口;煙鬥要空,要老,要用&ldquo彰鹿&rdquo、&ldquo詠香&rdquo名鬥。
許多闊老家裡都備有三五套精緻的煙具,并辟有抽大煙的密室。
富家子弟因抽大煙成為破落戶的,不在少數。
窮人吸鴉片往往是為生活所迫。
拉黃包車的、擡滑竿的、拉纖的、搬運工,等等,勞動強度大,每天勞作10多小時,終年不得休息。
且飲食粗劣,不得溫飽,身體赢弱,體力不支。
為消除疲勞,振作精神,他們常常在勞動之時或之餘吸幾口鴉片。
一旦上了瘾,不吸鴉片就無法幹活,而越吸鴉片身體越消瘦,精力就越不支,生活就越困苦。
另外,解放前的醫療條件極差。
比如貴州,全省隻有一所設備不全的醫院,總共才10多張病床。
除此之外,私人診所也隻有寥寥幾家。
一般人生了病,是住不進醫院的,為減輕病痛,他們不得不經常求助于鴉片。
因鴉片有麻醉、鎮痛和收斂的作用,對一些小病有一定療效。
但這無異&ldquo飲鸩止渴&rdquo,表面上治了病,骨子裡中了毒。
吸煙者一個個成了形容枯槁之人,并且因抽煙而耗盡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錢财。
四川金陽縣派來鄉唐家營盤,1944年時共有10幾戶人家,有勞動能力的人無一例外地全部吸食鴉片。
每天上午10點鐘左右才有氣沒力地上工,幹了不到4小時,就疲憊不堪,支持不住,隻得收工回家。
安科鄉的苦齊阿達家,8口人中有6個吸鴉片,不到兩年,180斤包谷種面積的土地,以及16家娃子(農奴)都賣光了。
安科鄉的苦斯呷家,有3人吸鴉片,不但将18斤包谷種面積的土地及4家娃子賣掉,連自己的兒子也賣給了别人。
四川有個女孩,年僅10歲,其母無錢過煙瘾,以25元價格将她賣給了一個姓黃的地主為婢。
重慶十八梯轎鋪巷,有個十七八歲的女青年,其母吸煙,無錢過瘾,将其逼迫緻死。
街坊憤憤不平,要求警察分局懲辦其母,警察巡官當着衆人說:&ldquo這類的事,很是尋常,無從辦起。
&rdquo 在他們看來,因吸煙逼死子女的事,實在司空見慣,不必大呼小叫。
勞動者用血汗掙來的家業,地主、豪紳、富商等聚斂的錢财,化成了鐐繞的鴉片煙霧。
鴉片,将很多窮人和一些富人,趕到了乞丐的行列。
禁煙黑幕 國民黨軍政人員,有的&ldquo雷厲風行&rdquo地禁煙,有的或明或暗反對禁煙。
但如果認為國民黨軍政人員在鴉片問題上分成了禁煙派和反對禁煙派,那就錯了。
高喊禁煙的,往往就是反對禁煙,或是借禁煙漁利的。
欲明真相,請看下文。
&ldquo煙是軍隊經濟命脈&rdquo 鴉片為什麼禁不了?因為官僚、軍閥不想禁。
而不想禁,主要原因又在于他們不肯放棄鴉片稅這筆巨大的收入。
1943年,楊若瑜被劉文輝委任為四川蘆山縣縣長。
上任前,楊若瑜先去拜見了省保安處長王靖宇,想從他那裡讨點為政的&ldquo訣竅&rdquo。
王靖字很關切地對楊說:&ldquo别的沒有什麼,隻是禁煙的問題,要把它拿穩,須要去好好向主席請示。
&rdquo 楊若瑜根據王靖字的指點,去拜見了省主席劉文輝。
在談了一些有關縣政方面的問題後,便着重提出&ldquo禁煙&rdquo之事,向劉文輝請示,該如何辦理。
本來,關于禁煙,法令條文很明确,照章辦理就是了。
實際上,制定法令的人,并不希望下面的人完全照法令辦事,而要他們&ldquo随機處置&rdquo。
這就要下面的人揣摩、領會上峰在法令之外的真實意圖。
楊若瑜經人指點,懂得了這個奧妙。
但劉文輝隻是含糊其詞他說了兩句,另外,叫他動身前去找下伍參謀長(培英)。
楊一聽,知道有些話不便由省主席之口說出,而得由伍培英代達。
果然楊若瑜見到伍培英時,伍直截了當地說:&ldquo關于煙的問題,這是有關本軍經濟命脈的問題,楊縣長到蘆山後,要慎重處理。
公文上當然是要嚴厲的,這就要你善于應付了。
&rdquo 這就是說,禁煙是要喊的,但不能真幹,以緻傷了&ldquo本軍經濟命脈”禁煙,公文上&ldquo嚴厲&rdquo就行了,具體辦理,隻需&ldquo應付&rdquo、&ldquo應付&rdquo。
楊若瑜摸到了劉文輝的意圖之後,就走馬上任了。
那時。
煙苗已破土而出,省府嚴禁種煙的公文一道又一道下達。
楊若瑜采取了&ldquo空雷不雨&rdquo的辦法來應付。
上任後不幾天,楊若瑜就召開了縣行政會議,特别強調禁煙問題的嚴重性,和省府在年内禁絕鴉片的決心。
警告鄉鎮長們不可意存僥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