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土大王

關燈
貨,獲得每天近10萬元的暴利。

    那次增稅前半個月,就有一個叫唐華的人,将增稅的經濟情報透露給曾俊臣。

    唐華那時任二十一軍軍部财政處長。

     曾俊臣得報,立即将原來借給四川省财政廳長劉航琛的幾百萬元期票,連同代雲南幫墊的借款,一齊抵作預交煙稅。

    10月19日果然成都來電,從次日起,每擔煙土稅由原來的300元,增加到700元。

    這個消息當天被重慶查煙查緝處處長周克明走漏出去,全城煙商競相預交煙稅,2個小時交庫稅款達200多萬元。

    省方得知這一情況,立即宣布預交稅無效,必須按新稅率補交。

     禁煙總局局長李春江特地從成都到重慶來處理此事。

    因李是鑫記土行股東,鑫記交的稅又是在增稅前半個月就辦好了手續的,便沒有補稅。

    按新稅率,鑫記少交三四十萬元的稅。

    事後,曾俊臣送了唐華5萬元的&ldquo包袱&rdquo。

     (2)滬上鴉片巨商 上海的鴉片市場被廣東潮州籍的煙商壟斷達60年以上。

    潮籍煙商中最著名的是鄭四太爺和郭子彬,他們都是百萬富翁。

    另有一些人也積資至數十萬。

    鄭四太爺是上海明星電影制片公司老闆兼導演鄭正秋的祖父。

    他周圍團聚了一批江湖上人,如武館教頭等,很有一些勢力,因而成了上海的潮州人的領袖人物。

     英帝國主義看中了他,委托他推銷鴉片。

    他由此而發财緻富。

    不少潮籍商人,憑借鄭四太爺的關系,轉而經營煙土,形成強大的潮州鴉片集團。

    在國民黨實行鴉片專賣之前,鄭四太爺創辦的鄭洽記始終是上海最大的土行之一。

     郭子彬,廚子出身。

    後來開辦了郭鴻泰土店。

    他經營有方,親自站櫃台,在煙民中頗有信用。

    他的櫃台上每天蹲着一隻白貓,很多顧客就以白貓為記,買煙土要買櫃台上蹲着白貓的土店的。

    郭鴻泰逐漸跟鄭洽記齊名滬上。

     除鄭、郭兩家外,鄭永康、鄭寶成、鄭寶泰、李裕康、陳源大、陳有利、蔡益源等,都是潮州籍的滬上鴉片巨富。

    潮州煙商從怡和、沙遜、哈同及後來的洋藥公司購進煙土,加工成熟膏,以批發或零售方式在上海英租界、華界及浦東等地區銷售。

    另外,還把煙土運至長江流域各省推銷。

    潮商各有各的運銷路線和範圍。

    如李裕康專走安徽線,鄭永康專走鎮江線,等等。

     潮籍煙商跟英帝國主義勾得很緊,但不敢跟日本人打交道,他們吃過日本人的虧。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潮州煙商跟上海法租界捕房華人翻譯範回春合辦的勝洋洋行,本來為法國推銷雲土煙膏。

    後見紅土銷路好,就跟一個日本鴉片商人簽訂合同,委托日商代購紅土200箱。

    合同上不能寫紅土一詞,便以&ldquo發電機&rdquo代替。

    先交定金的60%。

     日商如期交貨,打開一看,是一台破舊發電機。

    潮商提出控告,官司打到公共租界的日本法官處,不用說,敗訴的是潮商。

    潮商還要補交40%的貨款。

    勝洋洋行經不起這樣的波折,于是倒閉。

    &ldquo勝洋&rdquo成了&ldquo敗洋&rdquo。

     潮商得了教訓,決定直接到伊朗采購鴉片。

    大約在1920年,潮州煙商跟挪威商船的華人買辦、潮州人鄭宜賓合作,籌集現款100萬元,組成信遠公司。

    鄭宜賓任經理。

    他向挪威買了一艘2000噸的舊輪船,取名&ldquo亞琛&rdquo号。

    鄭宜賓親自乘着這艘船,到伊朗購回了500箱紅土。

     船離上海不遠,突然接到上海英租界當局通知,紅土不能運進租界(事先曾與上海英租界打通關節)。

    鄭宜賓在海上進退失據,一籌莫展。

    信遠公司的股東們,通過山東政客劉大同,買通了渤海艦隊司令溫樹德,&ldquo亞琛&rdquo号于是開到青島。

    渤海艦隊因内部分贓不均,發生内讧。

    溫樹德要&ldquo亞琛&rdquo号馬上駛離青島。

     信遠公司又出重金買通駐紮淞滬的浙軍第四師陳樂山部,把&ldquo亞琛&rdquo号開到吳淞口,把全部鴉片存放在該師在龍華的炮兵團部。

    不久,盧永祥、齊燮元在上海一帶開仗,信遠公司不得不再出一大筆錢,通過杜月笙疏通,把紅土運進法租界。

    信遠的這批紅土雖然經過很多波折和風險才運進上海,但仍獲利甚豐。

     當信遠公司的第二批紅土由伊朗運回上海時,法租界變了卦,不準&ldquo亞琛&rdquo号将煙土運進法租界。

    鄭宜賓大使手腕,買通了進駐上海的張宗昌部第一旅旅長程國瑞,将紅土全部存放在吳淞炮台。

    交換條件是,鄭宜賓負責在上海為程國瑞推銷從北方帶來的大批邊土(熱河等地産)。

     信遠公司解散後,另成立了規模更大的公平公司,資金1000萬元,股東包括全部潮籍煙商,仍由鄭宜賓任經理。

    公平公司成了上海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