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土大王
關燈
小
中
大
舊時經營煙土這一行,稱為&ldquo特業&rdquo,從事特業的商人,稱為&ldquo特商&rdquo。
向特商征收的稅,稱為&ldquo特稅&rdquo。
名稱都冠冕堂皇。
特商特别在哪裡呢?除了經營的貨物是毒品以外,還有三點:跟官僚、軍閥及社會上惡勢力勾結特别緊密;特别富于冒險精神;特别容易暴富。
現介紹一些著名的特商。
(1)重慶的曾俊臣 曾俊臣原是鹽幫學徒出身,從事鹽業30年之久,當過10多年重慶鹽幫會長。
1935年至1939年從事特業,短短5年,獲得巨額暴利。
據他自己說,他當時是&ldquo川幫&lsquo特商&rsquo中最有名的巨戶&rdquo。
曾俊臣長期經營鹽業,有着複雜的社會聯系。
他跟當時主管地方财政、稅收、軍需等部門的大小官吏和駐軍上層過從甚密。
特别是,他在鹽幫會長任上,為劉湘一夥墊軍饷,邀&ldquo包袱&rdquo(代為索賄),深得劉湘等人信任。
曾俊臣曾誇口說:&ldquo在劉甫公(劉湘号甫澄)面前,我犯了事該殺頭的,關三個月可以了事;該關三個月的,打個哈哈就算了。
&rdquo 後來,曾還結納了一些國民黨中央要員,如賀國光、徐源泉等人。
因他有手腕,後台硬,所以從事特業很快闖出局面。
1935年下半年,重慶國民黨政府公開招商經營待業,給以專辦鴉片進出口運銷、代客買賣、報關上稅等壟斷特權,以鼓勵特業,增加煙稅。
同時實行&ldquo公運&rdquo、&ldquo公棧&rdquo來防止煙土走私。
乘此機會,曾俊臣和李春江(貨物稅局局長,後來兩次任四川禁煙總局局長)、石竹軒(四川大鹽商、煙販,川鹽銀行常務董事兼經理)合夥組織了一家土行。
以三個&ldquo金&rdquo字合起來,取名&ldquo鑫記&rdquo。
股本總額10來萬元。
起初,鑫記土行一年僅做幾百、上千擔生意。
後來,一年最多做一二萬擔生意。
帳面資金總額最多時達二三千萬元。
土行在各地存貨最多時達1萬擔以上(1000擔可供30萬人吸一年)。
鑫記土行開張2年多,總計獲暴利200萬元。
有一次股東分紅,所得紅利為股本8倍。
職工(僅10幾個人)的花紅也發了七八萬元。
1937年,重慶國民黨政府實行鴉片&ldquo統收統銷&rdquo。
成立統收處,将收到的煙土加上利潤作價交給禁煙總局。
禁煙總局每月将煙土逐級分攤下去,直到每保每甲和每個煙民,強迫派銷。
煙土生意為官方壟斷,鑫記土行隻得關門。
一年以後,國民黨政府政策改變,取消官方壟斷,允許商營。
鑫記土行跟成都幫周雲章、江津幫王政平等10多家土行合并,成立慶康土行,擴大經營。
周雲章是川西著名的惡霸地主,在西南原有不少分莊,并有二十軍鄧錫侯部的師長謝德堪作後台。
鑫記跟周雲章等人的土行合并,組成慶康後,資本擴充為200萬元,在省内各産、銷區開了40幾個碼頭的分莊,幾乎全部控制了川省煙土的内銷。
同時發展了省外的業務。
職工有一二百名,另有加工煙土的煙匠幾十人。
僅一年左右時間,就在省内外各碼頭購買煙土2萬多擔,其中單在貴州就買了8000多擔。
從鑫記創辦到慶康結束,不到5年,就獲利五六百萬元。
曾俊臣作為慶康的經理,獲得了鴉片大王之稱。
曾俊臣跟人談到他擁有的财産時說:勝利銀行和蜀益煙草公司是他獨資經營;川鹽、美豐、川康等11家銀行,他參加大股;另有幾十家公司、商号,他是股東;他在威遠、重慶、成都的田地,每年可收租幾千擔。
連他的徒弟王政平,也跟着他販煙而成巨商。
曾俊臣賺錢的主要法門是結納權貴,将其拉入販煙冒險事業。
這正如他30年以後所說:&ldquo我同當時軍政界的權貴們,特别是主辦财政、稅收的所謂&lsquo禁政&rsquo的一次人交往密切,就利用他們替我撐腰壯膽,在經營過程中排除種種障礙。
此外由于這個生意又有他們在股,大家利害相共,所以官商之間,裡裡外外聲氣相通,一切行事也就無往而不利。
&rdquo 例如,鑫記土行開辦的第二年,曾俊臣趁新貨收獲、市疲價低,大量進貨。
但是吃脹了,行市還未漲動。
曾俊臣有點緊張,就乘飛機到成都,找鑫記的股東,當時任川省禁煙總局局長的李春江摸情況。
李詳細告訴他當時川省煙土産量和省内外銷量等數字,及當局的政策方針。
曾俊臣聽後放下心來,認為産不足銷,一定看漲。
于是決定繼續買進。
後來銷路果然好了,當局又增了稅,很多人乘機搶購,掀起了大漲風。
曾俊臣抛出存
向特商征收的稅,稱為&ldquo特稅&rdquo。
名稱都冠冕堂皇。
特商特别在哪裡呢?除了經營的貨物是毒品以外,還有三點:跟官僚、軍閥及社會上惡勢力勾結特别緊密;特别富于冒險精神;特别容易暴富。
現介紹一些著名的特商。
(1)重慶的曾俊臣 曾俊臣原是鹽幫學徒出身,從事鹽業30年之久,當過10多年重慶鹽幫會長。
1935年至1939年從事特業,短短5年,獲得巨額暴利。
據他自己說,他當時是&ldquo川幫&lsquo特商&rsquo中最有名的巨戶&rdquo。
曾俊臣長期經營鹽業,有着複雜的社會聯系。
他跟當時主管地方财政、稅收、軍需等部門的大小官吏和駐軍上層過從甚密。
特别是,他在鹽幫會長任上,為劉湘一夥墊軍饷,邀&ldquo包袱&rdquo(代為索賄),深得劉湘等人信任。
曾俊臣曾誇口說:&ldquo在劉甫公(劉湘号甫澄)面前,我犯了事該殺頭的,關三個月可以了事;該關三個月的,打個哈哈就算了。
&rdquo 後來,曾還結納了一些國民黨中央要員,如賀國光、徐源泉等人。
因他有手腕,後台硬,所以從事特業很快闖出局面。
1935年下半年,重慶國民黨政府公開招商經營待業,給以專辦鴉片進出口運銷、代客買賣、報關上稅等壟斷特權,以鼓勵特業,增加煙稅。
同時實行&ldquo公運&rdquo、&ldquo公棧&rdquo來防止煙土走私。
乘此機會,曾俊臣和李春江(貨物稅局局長,後來兩次任四川禁煙總局局長)、石竹軒(四川大鹽商、煙販,川鹽銀行常務董事兼經理)合夥組織了一家土行。
以三個&ldquo金&rdquo字合起來,取名&ldquo鑫記&rdquo。
股本總額10來萬元。
起初,鑫記土行一年僅做幾百、上千擔生意。
後來,一年最多做一二萬擔生意。
帳面資金總額最多時達二三千萬元。
土行在各地存貨最多時達1萬擔以上(1000擔可供30萬人吸一年)。
鑫記土行開張2年多,總計獲暴利200萬元。
有一次股東分紅,所得紅利為股本8倍。
職工(僅10幾個人)的花紅也發了七八萬元。
1937年,重慶國民黨政府實行鴉片&ldquo統收統銷&rdquo。
成立統收處,将收到的煙土加上利潤作價交給禁煙總局。
禁煙總局每月将煙土逐級分攤下去,直到每保每甲和每個煙民,強迫派銷。
煙土生意為官方壟斷,鑫記土行隻得關門。
一年以後,國民黨政府政策改變,取消官方壟斷,允許商營。
鑫記土行跟成都幫周雲章、江津幫王政平等10多家土行合并,成立慶康土行,擴大經營。
周雲章是川西著名的惡霸地主,在西南原有不少分莊,并有二十軍鄧錫侯部的師長謝德堪作後台。
鑫記跟周雲章等人的土行合并,組成慶康後,資本擴充為200萬元,在省内各産、銷區開了40幾個碼頭的分莊,幾乎全部控制了川省煙土的内銷。
同時發展了省外的業務。
職工有一二百名,另有加工煙土的煙匠幾十人。
僅一年左右時間,就在省内外各碼頭購買煙土2萬多擔,其中單在貴州就買了8000多擔。
從鑫記創辦到慶康結束,不到5年,就獲利五六百萬元。
曾俊臣作為慶康的經理,獲得了鴉片大王之稱。
曾俊臣跟人談到他擁有的财産時說:勝利銀行和蜀益煙草公司是他獨資經營;川鹽、美豐、川康等11家銀行,他參加大股;另有幾十家公司、商号,他是股東;他在威遠、重慶、成都的田地,每年可收租幾千擔。
連他的徒弟王政平,也跟着他販煙而成巨商。
曾俊臣賺錢的主要法門是結納權貴,将其拉入販煙冒險事業。
這正如他30年以後所說:&ldquo我同當時軍政界的權貴們,特别是主辦财政、稅收的所謂&lsquo禁政&rsquo的一次人交往密切,就利用他們替我撐腰壯膽,在經營過程中排除種種障礙。
此外由于這個生意又有他們在股,大家利害相共,所以官商之間,裡裡外外聲氣相通,一切行事也就無往而不利。
&rdquo 例如,鑫記土行開辦的第二年,曾俊臣趁新貨收獲、市疲價低,大量進貨。
但是吃脹了,行市還未漲動。
曾俊臣有點緊張,就乘飛機到成都,找鑫記的股東,當時任川省禁煙總局局長的李春江摸情況。
李詳細告訴他當時川省煙土産量和省内外銷量等數字,及當局的政策方針。
曾俊臣聽後放下心來,認為産不足銷,一定看漲。
于是決定繼續買進。
後來銷路果然好了,當局又增了稅,很多人乘機搶購,掀起了大漲風。
曾俊臣抛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