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種植
關燈
小
中
大
.016錠白銀;1940年前後賣0.63錠白銀;1943年前後,鴉片的價格暴漲至1兩1錠白銀。
種煙要比種糧食劃算得多。
那段時間,金陽是無煙不富,種糧必窮。
于是彜族農民紛紛将糧田用來種煙。
如派來鄉有個富裕農民叫阿熟比斯,原有可播50斤包谷種的土地,沒有娃子(農奴)。
改種罂粟以後,每年可收鴉片200兩。
他将所收鴉片向漢族居住區出售,并放高利貸(借1兩還5兩),很快成為暴發戶。
後來他買了4個娃子和可播150斤包谷種的土地。
1940年至1950年的10年間,金陽全縣40%的耕地都種上了罂粟。
安科區、對坪區鴉片種植面積甚至占耕地面積的50%。
燈廠區派來鄉在1945年戶戶種罂粟。
該鄉僅50戶的孟克補匹營盤,每年竟産煙1000兩以上。
燈廠區的蘆稿鄉,估計每年向漢族居住區運去鴉片7萬兩。
金陽生産的鴉片,有洋煙、大煙、熱煙、水泡煙四種。
洋煙适于低山地區種植,每年9至10月播種。
漢人挖窩點播,彜人撒播。
臘月須除草一次。
耕作較種糧食作物精細。
次年二三月收割。
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一般年景可收煙土50&mdash60兩,最多能收二三百兩。
洋煙單位面積産量雖高,但金陽多為二半山區和高山區,适于種洋煙的低山地不多。
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大煙,種于平壩區和二半山區的上等地,生長期較洋煙稍長。
每年9至10月播種,第二年三四月間收獲。
一般年成,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能收鴉片二三十兩,多的收到100兩。
熱煙種在高山區,三四月播種,七八月收獲。
通常情況下,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收鴉片20兩,多的收四五十兩。
水泡煙種植較晚,1940年左右鴉片奇貴時才開始生産,多種于五谷不生的河谷地。
每年10月播種,第二年三四月間收割,耕種粗放,廣種薄收。
種植鴉片使土質變硬,地力大減。
收割罂粟後,大春作物無法栽種,或雖然種下但産量很低。
安科鄉迪窩村,解放前的1950年,在可播133.55斤包谷種的土地上種植了鴉片。
這一年,該村大春作物減産10&mdash20%。
派來鄉每年種一季大煙,農作物便什麼也不能種。
解放前,金陽好些地方,居民的口糧,年年仰給于外省、外縣。
省府兜售鴉片種 1917年中英會勘貴州禁煙的前後,貴州省當局曾通令各縣清鏟煙苗,并派各縣駐防軍協助辦理。
沒有駐防軍的縣份,調動巡防軍前往協助鏟煙。
如省當局曾調巡防軍統帶和繼聖率軍開赴爐山、黃平等縣。
和繼聖至黃平舊州,見到糧田中有稀稀落落的煙苗,跟農作物夾雜一起(煙苗鋤掉後,隔年還能成活),不經調查,便斷定是農民有意擴種和複種罂粟。
和繼聖手握&ldquo尚方劍&rdquo,操有殺生權。
他在所過之處,大開殺戒,動不動把人拉出斃了,很多人無緣無故送了命。
和繼聖因此獲得了&ldquo和屠戶&rdquo的稱号。
貴州省當局在禁煙問題上做了很多文章,在一些縣份也着實砍了幾斧頭。
那知時隔不久,省當局态度陡然改變:從半心半意、假心假意的禁煙變為公然主張開放煙禁。
原來劉顯世雖是貴州的督軍、省長,名義上軍權、政權集于一身,但在實際上,軍權為劉顯世的外甥王文華所操持。
他要擴充軍事實力,就要千方百計籌措軍饷。
他打主意一下打到了鴉片上來。
這本來不足為怪,其他軍閥也都是這麼幹的。
鴉片是軍閥部隊軍饷的主要來源。
當時貴州雖然禁煙,但吸食鴉片者仍然很多,煙瘾也不見減低。
本省鴉片生産受禁煙影響,産量降低,不能滿足境内煙民需要,要從雲南運進鴉片。
煙價自然飛漲,每兩售票銀5至10兩。
如抽收鴉片稅,可得巨額款項。
于是王文華提出将軍隊偷偷摸摸保護煙商偷運鴉片,改為公開征收鴉片捐稅。
王文華的這個提議,很快由省長劉顯世提交省行政會議及省議會讨論,不費周折,就均獲得通過。
劉顯世火速派人到鄰省采購煙種,提供給省議會。
省議會收到省府撥下的煙種,立即選定議員多人,交給他們的使命有四:一是将煙種分别運往各縣;二是向各縣知事傳達省府關于鴉片開禁密令;三是親自向農民兜售煙種,價錢為每元一調羹;四是向農民口頭宣傳省府關于鴉片弛禁決定。
貴州省當局為免國人譴責,及逃避曆史罪責,采取了圓滑的做法,想不落把柄。
關于鴉片開禁,省府不敢公開行文各縣,僅給派往各縣的議員每人露封密令一件。
一議員負責三四個縣。
每到一縣,便将密令給縣知事細閱,看畢即收回帶走。
省議員傳達密令、兜售煙種、宣傳種煙,造成了嚴重惡果。
鴉片開禁的消息很快傳遍貴州全省,貴州省重又出現了種煙的高潮。
煙霸武裝護罂粟 四川西部松潘、茂縣、理番、汶川、懋功、靖化等六縣,解放前屬第十六專區。
是四川兩大産煙區之一。
這裡的漢民和彜民,原來并不會種煙,外地遷來種煙的,也不多見。
1938年以後,四川内地各縣哥老會分子及投機冒險之
種煙要比種糧食劃算得多。
那段時間,金陽是無煙不富,種糧必窮。
于是彜族農民紛紛将糧田用來種煙。
如派來鄉有個富裕農民叫阿熟比斯,原有可播50斤包谷種的土地,沒有娃子(農奴)。
改種罂粟以後,每年可收鴉片200兩。
他将所收鴉片向漢族居住區出售,并放高利貸(借1兩還5兩),很快成為暴發戶。
後來他買了4個娃子和可播150斤包谷種的土地。
1940年至1950年的10年間,金陽全縣40%的耕地都種上了罂粟。
安科區、對坪區鴉片種植面積甚至占耕地面積的50%。
燈廠區派來鄉在1945年戶戶種罂粟。
該鄉僅50戶的孟克補匹營盤,每年竟産煙1000兩以上。
燈廠區的蘆稿鄉,估計每年向漢族居住區運去鴉片7萬兩。
金陽生産的鴉片,有洋煙、大煙、熱煙、水泡煙四種。
洋煙适于低山地區種植,每年9至10月播種。
漢人挖窩點播,彜人撒播。
臘月須除草一次。
耕作較種糧食作物精細。
次年二三月收割。
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一般年景可收煙土50&mdash60兩,最多能收二三百兩。
洋煙單位面積産量雖高,但金陽多為二半山區和高山區,适于種洋煙的低山地不多。
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大煙,種于平壩區和二半山區的上等地,生長期較洋煙稍長。
每年9至10月播種,第二年三四月間收獲。
一般年成,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能收鴉片二三十兩,多的收到100兩。
熱煙種在高山區,三四月播種,七八月收獲。
通常情況下,可播一鬥包谷種的土地收鴉片20兩,多的收四五十兩。
水泡煙種植較晚,1940年左右鴉片奇貴時才開始生産,多種于五谷不生的河谷地。
每年10月播種,第二年三四月間收割,耕種粗放,廣種薄收。
種植鴉片使土質變硬,地力大減。
收割罂粟後,大春作物無法栽種,或雖然種下但産量很低。
安科鄉迪窩村,解放前的1950年,在可播133.55斤包谷種的土地上種植了鴉片。
這一年,該村大春作物減産10&mdash20%。
派來鄉每年種一季大煙,農作物便什麼也不能種。
解放前,金陽好些地方,居民的口糧,年年仰給于外省、外縣。
省府兜售鴉片種 1917年中英會勘貴州禁煙的前後,貴州省當局曾通令各縣清鏟煙苗,并派各縣駐防軍協助辦理。
沒有駐防軍的縣份,調動巡防軍前往協助鏟煙。
如省當局曾調巡防軍統帶和繼聖率軍開赴爐山、黃平等縣。
和繼聖至黃平舊州,見到糧田中有稀稀落落的煙苗,跟農作物夾雜一起(煙苗鋤掉後,隔年還能成活),不經調查,便斷定是農民有意擴種和複種罂粟。
和繼聖手握&ldquo尚方劍&rdquo,操有殺生權。
他在所過之處,大開殺戒,動不動把人拉出斃了,很多人無緣無故送了命。
和繼聖因此獲得了&ldquo和屠戶&rdquo的稱号。
貴州省當局在禁煙問題上做了很多文章,在一些縣份也着實砍了幾斧頭。
那知時隔不久,省當局态度陡然改變:從半心半意、假心假意的禁煙變為公然主張開放煙禁。
原來劉顯世雖是貴州的督軍、省長,名義上軍權、政權集于一身,但在實際上,軍權為劉顯世的外甥王文華所操持。
他要擴充軍事實力,就要千方百計籌措軍饷。
他打主意一下打到了鴉片上來。
這本來不足為怪,其他軍閥也都是這麼幹的。
鴉片是軍閥部隊軍饷的主要來源。
當時貴州雖然禁煙,但吸食鴉片者仍然很多,煙瘾也不見減低。
本省鴉片生産受禁煙影響,産量降低,不能滿足境内煙民需要,要從雲南運進鴉片。
煙價自然飛漲,每兩售票銀5至10兩。
如抽收鴉片稅,可得巨額款項。
于是王文華提出将軍隊偷偷摸摸保護煙商偷運鴉片,改為公開征收鴉片捐稅。
王文華的這個提議,很快由省長劉顯世提交省行政會議及省議會讨論,不費周折,就均獲得通過。
劉顯世火速派人到鄰省采購煙種,提供給省議會。
省議會收到省府撥下的煙種,立即選定議員多人,交給他們的使命有四:一是将煙種分别運往各縣;二是向各縣知事傳達省府關于鴉片開禁密令;三是親自向農民兜售煙種,價錢為每元一調羹;四是向農民口頭宣傳省府關于鴉片弛禁決定。
貴州省當局為免國人譴責,及逃避曆史罪責,采取了圓滑的做法,想不落把柄。
關于鴉片開禁,省府不敢公開行文各縣,僅給派往各縣的議員每人露封密令一件。
一議員負責三四個縣。
每到一縣,便将密令給縣知事細閱,看畢即收回帶走。
省議員傳達密令、兜售煙種、宣傳種煙,造成了嚴重惡果。
鴉片開禁的消息很快傳遍貴州全省,貴州省重又出現了種煙的高潮。
煙霸武裝護罂粟 四川西部松潘、茂縣、理番、汶川、懋功、靖化等六縣,解放前屬第十六專區。
是四川兩大産煙區之一。
這裡的漢民和彜民,原來并不會種煙,外地遷來種煙的,也不多見。
1938年以後,四川内地各縣哥老會分子及投機冒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