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争後的鴉片問題
關燈
小
中
大
錢财,法帝國主義紅了眼,便以安南(越南)為基地,将鴉片轉運至廣州灣(湛江市)、香港、澳門、上海等地。
1920年以後,原在上海英租界經營鴉片的潮州煙幫,因與英租界當局發生矛盾,轉到了法租界,在寶裕裡、升平裡開設土行、土店數十家。
上海販毒中心逐漸從英租界轉到法租界。
法租界當局向潮州煙幫開辦的土行土店征收的鴉片稅,每月在12萬大洋以上。
在中國的鴉片市場上,美帝國主義是後來者。
它卻想出了一個&ldquo高招&rdquo,來跟把持中國鴉片市場的英、法、日帝國主義角逐,這就是制造和販賣毒性更大、獲利更多的嗎啡和海洛英等毒品。
嗎啡是鴉片中的主要生物堿,鴉片中約含嗎啡10%。
海洛英是嗎啡的衍生物。
這兩種毒品,便于吸用,為煙民們、尤其是上層煙民所喜好。
美帝國主義就是用它們打破了英、法、日對中國鴉片市場的壟斷,并且&ldquo後來居上&rdquo。
日本帝國主義從美國制造嗎啡、海洛英得到啟發,用嗎啡加糖精,制成&ldquo紅丸&rdquo,推銷于東北各地。
大連是紅丸制造中心,後運進上海,銷售到長江流域。
抗戰時期,日僞占領區的紅丸泛濫成災。
洋大人調查禁煙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跟英國簽定條約,規定禁運印土入華,中國亦自行禁止種煙。
以10年為期遞減禁絕,期滿由中英兩國派員聯合調查。
如在中國境内發現煙苗,則中國須賠償英國在禁運鴉片期間所受損失。
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下令全國禁種鴉片。
雲南、貴州土質适于種植罂粟,是中國鴉片主要産區。
一紙令下,貴州除了交通要道兩旁一裡左右未種以外,其餘地區照種不誤。
10年很快到期,北洋政府為履行上述條約,于10年期滿的前一年,即1916年,特令雲、貴二省妥拟辦法,厲行禁煙,加緊檢查清鏟,以應付英國派員會勘。
兩省當局規定,兩省所屬地區,如會勘時發現一株煙苗,種煙者處以槍決,主管之團鄉董及縣知事亦均處以槍決。
正在兩省加緊準備時,英國政府派定駐中國漢口領事窦爾慈為雲貴兩省會勘專使。
1917年初,貴州省省長劉顯世特調精通英語的三名縣知事為禁煙專員,他們是爐山縣知事沈仲堪、平舟縣知事陳昭令、調潭縣知事陳時濟。
省府調取各縣特産珍品;多方尋覓、高價收購白狼皮兩張;還待制赤金餐具,以便招待和饋贈即将到來的窦爾慈。
不僅如此,省府還通令各縣知事,搜羅民間珍藏古物及境内著名特産,待英國專使進入縣境,即予奉贈。
鎮甯縣知事接到命令,把民間所藏的諸葛銅鼓找了出來,以備到時獻給英使。
英國專使窦爾慈在中國多年,對内地情況較為熟悉。
他被委為專使後,立即委托在貴州的英法籍傳教士秘密調查貴州禁煙情況。
得到傳教士的詳細報告後,窦爾慈便于2月啟程,經重慶抵貴州松坎。
貴州省長劉顯世指定的三名專員及招待員王恩錫已恭候多時。
窦爾慈一到,王恩錫即獻上禮品,專員沈仲堪還湊上去為窦爾慈擦火點煙。
劉顯世很清楚,煙苗被清鏟的,隻是大道兩旁狹窄地區,全省廣大地區,處處都是綠油油的煙苗。
為防英使離開大道,闖入煙區,劉顯世特命在大道兩旁的叉路口駐紮軍警。
如英使要轉到小路,軍警即報:&ldquo前面有匪(實即煙苗),正在清剿,暫請勿往。
&rdquo 為使窦爾慈相信,小路兩旁也沒有煙苗,貴州的專員命鄉董、壯丁火速找出幾條兩旁沒有種上煙苗,或突擊鏟去煙苗的小道,陪窦爾慈前往會勘。
其實貴州省的種煙情況是瞞不過窦爾慈的,隻是因為貴州省府及各縣對他侍候得好,他才給予面子,專揀大道而行。
跑了些地方,便誇獎道:&ldquo過去這些地方煙鍋陳列,煙霧迷人,今天到來,不再嗅到煙氣了。
&rdquo 又說煙土收割季節将近,還要去雲南,就不及巡視貴州全省了。
窦爾慈滿載禮品,在貴州專員陳昭令等陪同下,取道安順、興義,去了雲南。
中英會勘貴州禁煙算是結束了。
帝國主義是中國煙禍的禍首,他們還要假惺惺地調查中國的禁煙。
軍閥販毒禍愈烈 進入民國以後,從表面上看,種植罂粟,販賣和吸食鴉片,法律是一概禁止的,似乎鴉片在中國已經禁絕了。
實際上,沒錢的變着法子在吸,有錢的堂而皇之的在吸。
鴉片的來源不僅沒有斷絕,還十分富足。
除了國内年年大批生産以外,帝國主義者還不斷從國外運來。
更壞的是,各省軍閥把鴉片的種植販賣,當作主要的财源。
軍閥要争地盤,就要有人有槍;要擴充兵員,武裝軍隊,保障給養,就要有大洋。
而種販鴉片,是攫取錢财的妙法。
于是軍閥們強迫人民種植罂粟,勒征苛稅。
不但如此,軍閥部隊還公然參與制造和販賣鴉片。
四川的大小軍閥都從事販毒,甚至用鴉片煉制嗎啡。
二十一軍就設有&ldquo軍實科&rdquo,由劉湘的舅子周成虎當科長,他勾結幫會,公然在軍事機關制造嗎啡原料&ldquo粗子&rdquo(坯子)。
劉湘手下有個師長叫藍文彬,也制造&ldquo粗子&rdquo。
他身邊有一名青幫大流氓叫劉頤章,專門為他在上海和
1920年以後,原在上海英租界經營鴉片的潮州煙幫,因與英租界當局發生矛盾,轉到了法租界,在寶裕裡、升平裡開設土行、土店數十家。
上海販毒中心逐漸從英租界轉到法租界。
法租界當局向潮州煙幫開辦的土行土店征收的鴉片稅,每月在12萬大洋以上。
在中國的鴉片市場上,美帝國主義是後來者。
它卻想出了一個&ldquo高招&rdquo,來跟把持中國鴉片市場的英、法、日帝國主義角逐,這就是制造和販賣毒性更大、獲利更多的嗎啡和海洛英等毒品。
嗎啡是鴉片中的主要生物堿,鴉片中約含嗎啡10%。
海洛英是嗎啡的衍生物。
這兩種毒品,便于吸用,為煙民們、尤其是上層煙民所喜好。
美帝國主義就是用它們打破了英、法、日對中國鴉片市場的壟斷,并且&ldquo後來居上&rdquo。
日本帝國主義從美國制造嗎啡、海洛英得到啟發,用嗎啡加糖精,制成&ldquo紅丸&rdquo,推銷于東北各地。
大連是紅丸制造中心,後運進上海,銷售到長江流域。
抗戰時期,日僞占領區的紅丸泛濫成災。
洋大人調查禁煙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跟英國簽定條約,規定禁運印土入華,中國亦自行禁止種煙。
以10年為期遞減禁絕,期滿由中英兩國派員聯合調查。
如在中國境内發現煙苗,則中國須賠償英國在禁運鴉片期間所受損失。
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下令全國禁種鴉片。
雲南、貴州土質适于種植罂粟,是中國鴉片主要産區。
一紙令下,貴州除了交通要道兩旁一裡左右未種以外,其餘地區照種不誤。
10年很快到期,北洋政府為履行上述條約,于10年期滿的前一年,即1916年,特令雲、貴二省妥拟辦法,厲行禁煙,加緊檢查清鏟,以應付英國派員會勘。
兩省當局規定,兩省所屬地區,如會勘時發現一株煙苗,種煙者處以槍決,主管之團鄉董及縣知事亦均處以槍決。
正在兩省加緊準備時,英國政府派定駐中國漢口領事窦爾慈為雲貴兩省會勘專使。
1917年初,貴州省省長劉顯世特調精通英語的三名縣知事為禁煙專員,他們是爐山縣知事沈仲堪、平舟縣知事陳昭令、調潭縣知事陳時濟。
省府調取各縣特産珍品;多方尋覓、高價收購白狼皮兩張;還待制赤金餐具,以便招待和饋贈即将到來的窦爾慈。
不僅如此,省府還通令各縣知事,搜羅民間珍藏古物及境内著名特産,待英國專使進入縣境,即予奉贈。
鎮甯縣知事接到命令,把民間所藏的諸葛銅鼓找了出來,以備到時獻給英使。
英國專使窦爾慈在中國多年,對内地情況較為熟悉。
他被委為專使後,立即委托在貴州的英法籍傳教士秘密調查貴州禁煙情況。
得到傳教士的詳細報告後,窦爾慈便于2月啟程,經重慶抵貴州松坎。
貴州省長劉顯世指定的三名專員及招待員王恩錫已恭候多時。
窦爾慈一到,王恩錫即獻上禮品,專員沈仲堪還湊上去為窦爾慈擦火點煙。
劉顯世很清楚,煙苗被清鏟的,隻是大道兩旁狹窄地區,全省廣大地區,處處都是綠油油的煙苗。
為防英使離開大道,闖入煙區,劉顯世特命在大道兩旁的叉路口駐紮軍警。
如英使要轉到小路,軍警即報:&ldquo前面有匪(實即煙苗),正在清剿,暫請勿往。
&rdquo 為使窦爾慈相信,小路兩旁也沒有煙苗,貴州的專員命鄉董、壯丁火速找出幾條兩旁沒有種上煙苗,或突擊鏟去煙苗的小道,陪窦爾慈前往會勘。
其實貴州省的種煙情況是瞞不過窦爾慈的,隻是因為貴州省府及各縣對他侍候得好,他才給予面子,專揀大道而行。
跑了些地方,便誇獎道:&ldquo過去這些地方煙鍋陳列,煙霧迷人,今天到來,不再嗅到煙氣了。
&rdquo 又說煙土收割季節将近,還要去雲南,就不及巡視貴州全省了。
窦爾慈滿載禮品,在貴州專員陳昭令等陪同下,取道安順、興義,去了雲南。
中英會勘貴州禁煙算是結束了。
帝國主義是中國煙禍的禍首,他們還要假惺惺地調查中國的禁煙。
軍閥販毒禍愈烈 進入民國以後,從表面上看,種植罂粟,販賣和吸食鴉片,法律是一概禁止的,似乎鴉片在中國已經禁絕了。
實際上,沒錢的變着法子在吸,有錢的堂而皇之的在吸。
鴉片的來源不僅沒有斷絕,還十分富足。
除了國内年年大批生産以外,帝國主義者還不斷從國外運來。
更壞的是,各省軍閥把鴉片的種植販賣,當作主要的财源。
軍閥要争地盤,就要有人有槍;要擴充兵員,武裝軍隊,保障給養,就要有大洋。
而種販鴉片,是攫取錢财的妙法。
于是軍閥們強迫人民種植罂粟,勒征苛稅。
不但如此,軍閥部隊還公然參與制造和販賣鴉片。
四川的大小軍閥都從事販毒,甚至用鴉片煉制嗎啡。
二十一軍就設有&ldquo軍實科&rdquo,由劉湘的舅子周成虎當科長,他勾結幫會,公然在軍事機關制造嗎啡原料&ldquo粗子&rdquo(坯子)。
劉湘手下有個師長叫藍文彬,也制造&ldquo粗子&rdquo。
他身邊有一名青幫大流氓叫劉頤章,專門為他在上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