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術
關燈
小
中
大
得很。
江湖騙子曾把這套騙術專門總結成文,作為&ldquo師門&rdquo法寶,傳授給徒弟。
其一曰《紮飛篇》,專門叙述如何舞神弄鬼的做法與經驗。
包括畫符、念咒、扶乩、祈神禳鬼的儀式,以及怎樣用化學藥物來愚弄和恐吓群衆等。
饒有趣味的是,其中有這樣一段自供:&ldquo鬼神無憑,唯人是依。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衆口爍金,曾參殺人,雖明智之士,亦所疑惑,何況&lsquo一&rsquo哉。
&rdquo 意思是說:鬼神是沒有的,一切所謂神迹和鬼事,都是人制造出來的。
即使那些有知識的人,也會被謠傳弄得疑神疑鬼,何況那些迷信鬼神的&ldquo一哥&rdquo(江湖騙子侮辱行騙對象的隐語)呢。
這就明白告訴人們:裝神弄鬼的人,他們自己其實是不信鬼神的! 還有一篇叫《阿寶篇》,叙述的是如何通過&ldquo做阿寶&rdquo即&ldquo種金種銀&rdquo 來騙取錢财的騙術,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叙述了&ldquo做阿寶&rdquo的原則,叫做&ldquo博觀而約取&rdquo。
所謂&ldquo博觀&rdquo,就是要調查清楚行騙對象的底細。
第一、要查清楚他的身份、社會關系、被騙之後有無勢力追究等。
第二、要查清楚其财産來源是不是&ldquo不義之财&rdquo,浮财有多少,實業有多少。
如果騙取的是&ldquo不義之财&rdquo,則被騙人不會輕生,甚至不敢對旁人吐露,隻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如果騙取的是血汗錢,被騙者一定不肯甘休,要拚命追究,這樣就會使騙局敗露。
第三、要查清他的至親好友中,有無&ldquo江相派&rdquo師爸和江湖黑幫頭子。
如果有這種人,那就會&ldquo光棍遇着沒皮柴,賠了夫人又折兵&rdquo。
即使騙到手,也會被迫吐出來。
何謂&ldquo約取&rdquo呢?就是不要過分貪婪,騙得過多,最好隻騙其浮财。
如果騙得他變賣實業,傾家蕩産,事情也容易敗露。
&ldquo博觀而約取&rdquo的原則當然不是表明這夥騙子有善心,而主要是表明他們怕事情敗露,不能繼續行騙。
那麼,這些騙子是怎樣&ldquo做阿寶&rdquo的呢?這裡舉一例來說明。
江相派中有一個&ldquo前無古人&rdquo的大師爸叫李星南,約生于光緒初年。
表面上,他是個正當商人,是一家藥材行和一家進出口商行的經理。
他的兩個兒子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牙科醫生,各有一間設備齊全的私人醫館。
誰會懷疑這樣一個富商是一個&ldquo做阿寶&rdquo的大騙子呢?然而,正是此人,在1915&mdash1925年10年間,就做過七八次&ldquo生意&rdquo,所騙不下10餘萬。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行騙一個香港富商之子的。
香港的一個富商死了,遺囑将其全部生意都交給大兒子,小兒子陳某隻分得幾千元現款、2萬元股票以及價值3萬元左右的幾座洋房。
此人是個不務正業而又好享樂的角兒。
常到一些俱樂部搓麻雀、賭撲克,輸赢雖然不大,但年把下來,那幾千現款就耗去大半。
在俱樂部他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姓朱,是家洋雜店老闆;一姓胡,據稱是某家洋行的高級職員。
一天,朱某突然向陳、胡兩人借1500元買便宜貨。
胡某一口應允借500,陳某也就答應借1000。
個把月後,朱某告訴他們那宗貨已抛出,獲利甚豐,現在璧還借款,并且請他們吃飯,順便往彙豐銀行存款,一下存入2萬元。
事後,胡某密對陳說,姓朱的不像做生意,好像另有秘密。
兩人計議把朱灌醉,套出他一句話說是&ldquo轟天雷&rdquo指點。
陳某找到相士&ldquo轟天雷&rdquo,先算得一個發橫财的命;&ldquo轟天雷&rdquo又點香請神,拿出一隻神秘的碗,碗内隻有一泓清水,讓陳某凝神注視。
&ldquo轟天雷&rdquo一面念咒,一面由紅葫蘆倒水添入,陳某就突然看見自己的形象,後面有三堆金子和兩個看守的惡鬼,但一霎那又不見了。
這時&ldquo轟天雷&rdquo說必須設法禳解,他的道行不夠,須請師伯出馬。
那師伯四海為家,好容易才到香港來,并帶有一個年輕漂亮的三姨太。
師伯當陳某面把10塊袁頭(銀元名)放進&ldquo法壇&rdquo,蓋上蓋子,貼道神符,然後焚香念咒,半個鐘點,揭蓋一看,竟是滿滿一壇光洋,數數一百一十枚,恰比原來多10倍。
接着就叫陳某籌措300兩黃金作&ldquo種金&rdquo。
陳某賣了股票,換成300兩金條。
他們在半山區租賃别墅,安頓師伯夫妻,并準備進行燒爐大法。
300兩金條放進八卦爐時,師伯還自加60兩,說是借陳某的福,算是酬勞,此外不取分文。
燒爐要七天七夜,輪流看守。
到了第六夜陳某自己看守時,三姨太送來參湯,陳某一喝便神魂颠倒,竟擁着她在爐邊行淫。
這當兒,忽聽一聲巨響,八卦爐破裂了,冒出一陣清煙。
師伯此時推門而入,見狀大怒,要把三姨太用柴刀劈死。
&ldquo轟天雷&rdquo從旁勸阻,師伯用刀劈開八卦爐,裡面紅亮亮的條子堆滿一爐,霎時由紅而灰而黑,夾出幾條一看,全成泥土,但表面還有幾處金色。
陳某隻好賠罪認錯,寫下悔過書了事,回家後還不敢向人家說。
幾個月之後,陳某方知受騙。
他找&ldquo轟天雷&rdquo,找師伯,找胡某,都已不知去向。
原來那個所謂&ldquo師伯&rdquo,正是大騙子李星南,其他人都是他的助手。
&ldquo照水碗&rdquo、&ldquo招銀&rdquo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個水碗是特制的,碗底是一塊突水晶,陳某和金元寶、鬼魂等形象,都是繪在一張紙上,貼在碗底。
碗裡水少時,那塊突水晶把光線反射出去,就看不到那些形象,當注水到一定滿度,那些形象便顯露出來。
&ldquo招銀&rdquo則不過是用另一個同樣的壇子換掉就是,而這個壇子裡預先貯下一百一十枚光洋。
&ldquo八卦爐&rdquo也沒什麼秘密,隻要在參湯裡放些安眠藥,待陳某喝下熟睡之後,就可以把爐内金條偷出來,泥條封進去。
而最後給陳某喝的那碗參湯,則摻了一種叫&ldquo金烏蠅&rdquo的春藥,喝了最能刺激性欲,令陳某無法自制,哪有不上鈎之理?
江湖騙子曾把這套騙術專門總結成文,作為&ldquo師門&rdquo法寶,傳授給徒弟。
其一曰《紮飛篇》,專門叙述如何舞神弄鬼的做法與經驗。
包括畫符、念咒、扶乩、祈神禳鬼的儀式,以及怎樣用化學藥物來愚弄和恐吓群衆等。
饒有趣味的是,其中有這樣一段自供:&ldquo鬼神無憑,唯人是依。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衆口爍金,曾參殺人,雖明智之士,亦所疑惑,何況&lsquo一&rsquo哉。
&rdquo 意思是說:鬼神是沒有的,一切所謂神迹和鬼事,都是人制造出來的。
即使那些有知識的人,也會被謠傳弄得疑神疑鬼,何況那些迷信鬼神的&ldquo一哥&rdquo(江湖騙子侮辱行騙對象的隐語)呢。
這就明白告訴人們:裝神弄鬼的人,他們自己其實是不信鬼神的! 還有一篇叫《阿寶篇》,叙述的是如何通過&ldquo做阿寶&rdquo即&ldquo種金種銀&rdquo 來騙取錢财的騙術,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叙述了&ldquo做阿寶&rdquo的原則,叫做&ldquo博觀而約取&rdquo。
所謂&ldquo博觀&rdquo,就是要調查清楚行騙對象的底細。
第一、要查清楚他的身份、社會關系、被騙之後有無勢力追究等。
第二、要查清楚其财産來源是不是&ldquo不義之财&rdquo,浮财有多少,實業有多少。
如果騙取的是&ldquo不義之财&rdquo,則被騙人不會輕生,甚至不敢對旁人吐露,隻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如果騙取的是血汗錢,被騙者一定不肯甘休,要拚命追究,這樣就會使騙局敗露。
第三、要查清他的至親好友中,有無&ldquo江相派&rdquo師爸和江湖黑幫頭子。
如果有這種人,那就會&ldquo光棍遇着沒皮柴,賠了夫人又折兵&rdquo。
即使騙到手,也會被迫吐出來。
何謂&ldquo約取&rdquo呢?就是不要過分貪婪,騙得過多,最好隻騙其浮财。
如果騙得他變賣實業,傾家蕩産,事情也容易敗露。
&ldquo博觀而約取&rdquo的原則當然不是表明這夥騙子有善心,而主要是表明他們怕事情敗露,不能繼續行騙。
那麼,這些騙子是怎樣&ldquo做阿寶&rdquo的呢?這裡舉一例來說明。
江相派中有一個&ldquo前無古人&rdquo的大師爸叫李星南,約生于光緒初年。
表面上,他是個正當商人,是一家藥材行和一家進出口商行的經理。
他的兩個兒子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牙科醫生,各有一間設備齊全的私人醫館。
誰會懷疑這樣一個富商是一個&ldquo做阿寶&rdquo的大騙子呢?然而,正是此人,在1915&mdash1925年10年間,就做過七八次&ldquo生意&rdquo,所騙不下10餘萬。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行騙一個香港富商之子的。
香港的一個富商死了,遺囑将其全部生意都交給大兒子,小兒子陳某隻分得幾千元現款、2萬元股票以及價值3萬元左右的幾座洋房。
此人是個不務正業而又好享樂的角兒。
常到一些俱樂部搓麻雀、賭撲克,輸赢雖然不大,但年把下來,那幾千現款就耗去大半。
在俱樂部他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姓朱,是家洋雜店老闆;一姓胡,據稱是某家洋行的高級職員。
一天,朱某突然向陳、胡兩人借1500元買便宜貨。
胡某一口應允借500,陳某也就答應借1000。
個把月後,朱某告訴他們那宗貨已抛出,獲利甚豐,現在璧還借款,并且請他們吃飯,順便往彙豐銀行存款,一下存入2萬元。
事後,胡某密對陳說,姓朱的不像做生意,好像另有秘密。
兩人計議把朱灌醉,套出他一句話說是&ldquo轟天雷&rdquo指點。
陳某找到相士&ldquo轟天雷&rdquo,先算得一個發橫财的命;&ldquo轟天雷&rdquo又點香請神,拿出一隻神秘的碗,碗内隻有一泓清水,讓陳某凝神注視。
&ldquo轟天雷&rdquo一面念咒,一面由紅葫蘆倒水添入,陳某就突然看見自己的形象,後面有三堆金子和兩個看守的惡鬼,但一霎那又不見了。
這時&ldquo轟天雷&rdquo說必須設法禳解,他的道行不夠,須請師伯出馬。
那師伯四海為家,好容易才到香港來,并帶有一個年輕漂亮的三姨太。
師伯當陳某面把10塊袁頭(銀元名)放進&ldquo法壇&rdquo,蓋上蓋子,貼道神符,然後焚香念咒,半個鐘點,揭蓋一看,竟是滿滿一壇光洋,數數一百一十枚,恰比原來多10倍。
接着就叫陳某籌措300兩黃金作&ldquo種金&rdquo。
陳某賣了股票,換成300兩金條。
他們在半山區租賃别墅,安頓師伯夫妻,并準備進行燒爐大法。
300兩金條放進八卦爐時,師伯還自加60兩,說是借陳某的福,算是酬勞,此外不取分文。
燒爐要七天七夜,輪流看守。
到了第六夜陳某自己看守時,三姨太送來參湯,陳某一喝便神魂颠倒,竟擁着她在爐邊行淫。
這當兒,忽聽一聲巨響,八卦爐破裂了,冒出一陣清煙。
師伯此時推門而入,見狀大怒,要把三姨太用柴刀劈死。
&ldquo轟天雷&rdquo從旁勸阻,師伯用刀劈開八卦爐,裡面紅亮亮的條子堆滿一爐,霎時由紅而灰而黑,夾出幾條一看,全成泥土,但表面還有幾處金色。
陳某隻好賠罪認錯,寫下悔過書了事,回家後還不敢向人家說。
幾個月之後,陳某方知受騙。
他找&ldquo轟天雷&rdquo,找師伯,找胡某,都已不知去向。
原來那個所謂&ldquo師伯&rdquo,正是大騙子李星南,其他人都是他的助手。
&ldquo照水碗&rdquo、&ldquo招銀&rdquo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個水碗是特制的,碗底是一塊突水晶,陳某和金元寶、鬼魂等形象,都是繪在一張紙上,貼在碗底。
碗裡水少時,那塊突水晶把光線反射出去,就看不到那些形象,當注水到一定滿度,那些形象便顯露出來。
&ldquo招銀&rdquo則不過是用另一個同樣的壇子換掉就是,而這個壇子裡預先貯下一百一十枚光洋。
&ldquo八卦爐&rdquo也沒什麼秘密,隻要在參湯裡放些安眠藥,待陳某喝下熟睡之後,就可以把爐内金條偷出來,泥條封進去。
而最後給陳某喝的那碗參湯,則摻了一種叫&ldquo金烏蠅&rdquo的春藥,喝了最能刺激性欲,令陳某無法自制,哪有不上鈎之理?
色騙
在&ldquo騙術大全&rdquo中,以色相行騙,可以說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種。
女騙以其特有之魅力,使登徒子們一見垂涎,幾乎無有不上鈎者。
然後再施以其他手段,或偷,或吓,或&ldquo借&rdquo,或卷逃,必欲将登徒子們的口袋掏光而後己。
這裡先講一個&ldquo風流三月,花金十萬&rdquo的故事。
上海大世界,是個最熱鬧的去處。
玩藝畢陳,遊人蟻集。
尤有那衣香鬓影,盛極一時;蝶黃花紫,目不暇接。
其中有一對&ldquo秦氏姐妹花&rdquo,長曰豔紅,次曰映紅,便是大世界的常客。
那豔紅蛾眉淡掃,脂粉不施,如出水芙蓉;映紅也是輕鬓浮雲,纖蛾初月。
二人皆姿色天生,豔冶絕俗,加上服飾奢華,舉動豪闊,見者莫不以為是侯門閨秀。
一日,二紅在聽蘇州評彈,聽到忘情處,神采煥發,含笑弄姿。
這一切早将近旁的一位風流少年弄得神魂颠倒。
那少年叫趙杏春,湖北漢口人。
父親在漢口開了爿綢莊,年利數萬,資産雄厚。
趙杏春協助父親經營,每年來滬兩三次。
此次攜資10萬來滬,購得一批緞匹,裝卸完畢,便來大世界一遊。
當下見到那兩個美人兒,兩眼直勾勾地盯着,宛如失魂落魄一般。
二紅亦已覺察,見那少年倜傥俊逸,氣度豪華,知是富家子弟。
便含情注目,微笑相迎。
比及曲終人散,豔紅又是秋波一轉,撩人心曲,杏春哪肯離去?于是暗蹑芳蹤,尾随而去。
豔紅時而回頭一笑,百媚俱生。
杏春益發心旌搖動,不能自己。
滿想前去與美人叙談,又不敢孟浪。
正在為難之時,忽聽豔紅道:&ldquo明天天蟾舞台的戲好極,我打算訂包廂數席,妹妹務必同去。
&rdquo 說話時故意回頭笑視杏春,顯然是明約其妹,實約杏春。
杏春自然領會,點頭作答。
臨回去時,豔紅又故意把手帕掉在地上。
杏春趕忙撿起,見手帕一角繡着&ldquo秦豔紅&rdquo三字,知是美人姓氏,喜不自勝。
此時,豔紅回頭尋手帕,杏春迅捷地将自己的手帕送與豔紅。
豔紅也不展示,鳴謝而去。
次日晚,杏春果然複與二紅相遇于天蟾舞台。
于是互通款曲,二女情意纏綿,杏春心願大慰。
從此日日周旋于二女之間,享盡人間豔福。
偶然問起二女身世,總是避而不答,或雲:&ldquo我們交往出于愛情,何須詳知家世?&rdquo 杏春遂不追問,而将自己的家世,在二女面前和盤托出。
中秋節後,杏春于牯嶺路賃一住宅,二女晝至而夜歸,幾無虛日。
但一再叮囑杏春不得洩密,因家母嚴峻,得知内情定然重責不饒。
從此,杏春溺于情海,把生意上的事情早已抛諸腦後,家中屢屢來信催歸,杏春總是借故拖延,他在此間樂不思蜀了。
過了兩個月,一日,豔紅姗姗而來,面帶不悅之色。
經杏春一再追問,才答道:&ldquo昨日在珠寶店中看見一隻鑽戒,光彩煥發,極為罕見,我急想購買,但需600元,我手頭隻有400元現款,尚欠200元,阿母雖然有錢,但不喜奢華,必然不肯給我。
因此向您啟齒,您能借我嗎?&rdquo 杏春慨然道:&ldquo這有何難!&rdquo 立時取款遞與豔紅。
豔紅高興得撲于杏春懷中,撒嬌道:&ldquo200元之數不為少,您信得過我嗎?&rdquo 于是二人親熱一番,移時豔紅駕車而出。
不日,豔紅又來。
杏春見她手指上果然戴着一顆光彩燦爛的鑽戒,大加欣賞,連聲說:&ldquo600元不貴!&rdquo 不久,豔紅又将200元如數奉還。
由此,杏春更相信二紅是富家女子,二紅見杏春已吞下金鈎,便漸漸施展其騙術了。
當時滬西有個愛俪園,園林窮工極巧,足以娛人,杏春便約二紅同去遊園。
他左顧右盼,姹紫嫣紅,大有一番曹孟德挾二喬而遊銅雀台的味道。
忽然映紅面露驚駭之色,對豔紅道:&ldquo姐姐,你看見王家阿姨了嗎?在那邊看戲呢,我們快走吧。
&rdquo 豔紅急道:&ldquo果然是她,我們快走,不能讓她看見。
&rdquo 杏春依二紅視線看去,果見一個50上下、相貌兇狠的老妪,正目光灼灼注視着她們。
時二紅正轉身要走,忽聽阿姨招呼道:&ldquo秦家小妮子,你們也在這裡嗎?媽媽來了嗎?&rdquo 二紅聞語,面紅耳赤,隻得勉強應道:&ldquo阿姨好興緻!媽媽嫌煩沒有來。
&rdquo 阿姨又指着趙道:&ldquo何時選得乘龍佳婿?你媽也不告訴我一聲,明日當去向她道喜。
&rdquo 二紅低頭答道:&ldquo阿姨不要誤會。
&rdquo 阿姨道:&ldquo人證俱在,豈能當面抵賴?小妮子真是膽小如鼠!好吧,阿姨閉口不言就是了。
&rdquo 二紅忙道:&ldquo承阿姨體恤,我媽性情阿姨是知道的,萬不可對她講。
&rdquo 阿姨又保證守口如瓶,這才辭别而回。
一路上,二紅心事重重,郁郁寡歡。
杏春問道:&ldquo阿姨何人?你們為何這樣怕她?&rdquo 豔紅道:&ldquo她是母親的妹妹,又是鄰居。
既貪婪,又狠毒,今天被她撞見,必有禍事。
&rdquo 映紅道:&rdquo但願她真能守口如瓶。
&rdquo 豔紅道:&ldquo她不會忘記前次拒婚結下的怨恨的。
&rdquo 又向杏春解釋:姨有個兒子,相貌醜陋,為人卑鄙,向豔紅求婚,母親應允了而豔紅拒絕,她故懷恨在心。
當下三人議論許久,二紅始歸。
此後數日,二女竟絕迹不來,杏春以為必然是事情洩露了,益覺無聊,閉門默坐,一日,杏春剛睡午覺,映紅忽然氣喘籲籲奔來,斷斷續續地道:&ldquo禍事到了!前日阿姨撞見,她就多方偵查,盡知我們的底細。
今日突然喚我們姐妹到她那裡,以這件事為要挾,向我們借3000元。
若不與,她就告訴阿母。
豔紅還在她那裡作緩兵之計,我特地奔來跟你商量個辦法。
&rdquo 言畢,涕泣不已。
杏春道:&ldquo沒有旁的辦法,隻有用錢堵她的嘴。
&rdquo 映紅道:&ldquo我們姐妹哪裡拿得出這筆巨款!&rdquo 杏春無奈,隻得自己解囊,取金授映紅。
映紅淚水沾腮道:&ldquo因一次遊樂,無緣無故破費3000元,實在令人痛心。
&rdquo 杏春反倒安慰她一番。
他哪裡知道,所謂&ldquo阿姨&rdquo者,即二紅的母親。
母女共設騙局,專騙杏春錢财。
錢既到手,二紅欣然複來,告訴杏春:&ldquo阿姨立誓不言了。
&rdquo 杏春心乃大定,淫樂如初。
又過了一月有餘,一日,杏春方擁花抱玉,點翠裁香,忽有人在外高呼:&ldquo趙杏春,漢口來電報!&rdquo 趙急下樓取視,電報上僅兩行字:&ldquo急上海牯嶺路餘慶裡五号趙杏春汝父昨以喘卒,速歸料
女騙以其特有之魅力,使登徒子們一見垂涎,幾乎無有不上鈎者。
然後再施以其他手段,或偷,或吓,或&ldquo借&rdquo,或卷逃,必欲将登徒子們的口袋掏光而後己。
這裡先講一個&ldquo風流三月,花金十萬&rdquo的故事。
上海大世界,是個最熱鬧的去處。
玩藝畢陳,遊人蟻集。
尤有那衣香鬓影,盛極一時;蝶黃花紫,目不暇接。
其中有一對&ldquo秦氏姐妹花&rdquo,長曰豔紅,次曰映紅,便是大世界的常客。
那豔紅蛾眉淡掃,脂粉不施,如出水芙蓉;映紅也是輕鬓浮雲,纖蛾初月。
二人皆姿色天生,豔冶絕俗,加上服飾奢華,舉動豪闊,見者莫不以為是侯門閨秀。
一日,二紅在聽蘇州評彈,聽到忘情處,神采煥發,含笑弄姿。
這一切早将近旁的一位風流少年弄得神魂颠倒。
那少年叫趙杏春,湖北漢口人。
父親在漢口開了爿綢莊,年利數萬,資産雄厚。
趙杏春協助父親經營,每年來滬兩三次。
此次攜資10萬來滬,購得一批緞匹,裝卸完畢,便來大世界一遊。
當下見到那兩個美人兒,兩眼直勾勾地盯着,宛如失魂落魄一般。
二紅亦已覺察,見那少年倜傥俊逸,氣度豪華,知是富家子弟。
便含情注目,微笑相迎。
比及曲終人散,豔紅又是秋波一轉,撩人心曲,杏春哪肯離去?于是暗蹑芳蹤,尾随而去。
豔紅時而回頭一笑,百媚俱生。
杏春益發心旌搖動,不能自己。
滿想前去與美人叙談,又不敢孟浪。
正在為難之時,忽聽豔紅道:&ldquo明天天蟾舞台的戲好極,我打算訂包廂數席,妹妹務必同去。
&rdquo 說話時故意回頭笑視杏春,顯然是明約其妹,實約杏春。
杏春自然領會,點頭作答。
臨回去時,豔紅又故意把手帕掉在地上。
杏春趕忙撿起,見手帕一角繡着&ldquo秦豔紅&rdquo三字,知是美人姓氏,喜不自勝。
此時,豔紅回頭尋手帕,杏春迅捷地将自己的手帕送與豔紅。
豔紅也不展示,鳴謝而去。
次日晚,杏春果然複與二紅相遇于天蟾舞台。
于是互通款曲,二女情意纏綿,杏春心願大慰。
從此日日周旋于二女之間,享盡人間豔福。
偶然問起二女身世,總是避而不答,或雲:&ldquo我們交往出于愛情,何須詳知家世?&rdquo 杏春遂不追問,而将自己的家世,在二女面前和盤托出。
中秋節後,杏春于牯嶺路賃一住宅,二女晝至而夜歸,幾無虛日。
但一再叮囑杏春不得洩密,因家母嚴峻,得知内情定然重責不饒。
從此,杏春溺于情海,把生意上的事情早已抛諸腦後,家中屢屢來信催歸,杏春總是借故拖延,他在此間樂不思蜀了。
過了兩個月,一日,豔紅姗姗而來,面帶不悅之色。
經杏春一再追問,才答道:&ldquo昨日在珠寶店中看見一隻鑽戒,光彩煥發,極為罕見,我急想購買,但需600元,我手頭隻有400元現款,尚欠200元,阿母雖然有錢,但不喜奢華,必然不肯給我。
因此向您啟齒,您能借我嗎?&rdquo 杏春慨然道:&ldquo這有何難!&rdquo 立時取款遞與豔紅。
豔紅高興得撲于杏春懷中,撒嬌道:&ldquo200元之數不為少,您信得過我嗎?&rdquo 于是二人親熱一番,移時豔紅駕車而出。
不日,豔紅又來。
杏春見她手指上果然戴着一顆光彩燦爛的鑽戒,大加欣賞,連聲說:&ldquo600元不貴!&rdquo 不久,豔紅又将200元如數奉還。
由此,杏春更相信二紅是富家女子,二紅見杏春已吞下金鈎,便漸漸施展其騙術了。
當時滬西有個愛俪園,園林窮工極巧,足以娛人,杏春便約二紅同去遊園。
他左顧右盼,姹紫嫣紅,大有一番曹孟德挾二喬而遊銅雀台的味道。
忽然映紅面露驚駭之色,對豔紅道:&ldquo姐姐,你看見王家阿姨了嗎?在那邊看戲呢,我們快走吧。
&rdquo 豔紅急道:&ldquo果然是她,我們快走,不能讓她看見。
&rdquo 杏春依二紅視線看去,果見一個50上下、相貌兇狠的老妪,正目光灼灼注視着她們。
時二紅正轉身要走,忽聽阿姨招呼道:&ldquo秦家小妮子,你們也在這裡嗎?媽媽來了嗎?&rdquo 二紅聞語,面紅耳赤,隻得勉強應道:&ldquo阿姨好興緻!媽媽嫌煩沒有來。
&rdquo 阿姨又指着趙道:&ldquo何時選得乘龍佳婿?你媽也不告訴我一聲,明日當去向她道喜。
&rdquo 二紅低頭答道:&ldquo阿姨不要誤會。
&rdquo 阿姨道:&ldquo人證俱在,豈能當面抵賴?小妮子真是膽小如鼠!好吧,阿姨閉口不言就是了。
&rdquo 二紅忙道:&ldquo承阿姨體恤,我媽性情阿姨是知道的,萬不可對她講。
&rdquo 阿姨又保證守口如瓶,這才辭别而回。
一路上,二紅心事重重,郁郁寡歡。
杏春問道:&ldquo阿姨何人?你們為何這樣怕她?&rdquo 豔紅道:&ldquo她是母親的妹妹,又是鄰居。
既貪婪,又狠毒,今天被她撞見,必有禍事。
&rdquo 映紅道:&rdquo但願她真能守口如瓶。
&rdquo 豔紅道:&ldquo她不會忘記前次拒婚結下的怨恨的。
&rdquo 又向杏春解釋:姨有個兒子,相貌醜陋,為人卑鄙,向豔紅求婚,母親應允了而豔紅拒絕,她故懷恨在心。
當下三人議論許久,二紅始歸。
此後數日,二女竟絕迹不來,杏春以為必然是事情洩露了,益覺無聊,閉門默坐,一日,杏春剛睡午覺,映紅忽然氣喘籲籲奔來,斷斷續續地道:&ldquo禍事到了!前日阿姨撞見,她就多方偵查,盡知我們的底細。
今日突然喚我們姐妹到她那裡,以這件事為要挾,向我們借3000元。
若不與,她就告訴阿母。
豔紅還在她那裡作緩兵之計,我特地奔來跟你商量個辦法。
&rdquo 言畢,涕泣不已。
杏春道:&ldquo沒有旁的辦法,隻有用錢堵她的嘴。
&rdquo 映紅道:&ldquo我們姐妹哪裡拿得出這筆巨款!&rdquo 杏春無奈,隻得自己解囊,取金授映紅。
映紅淚水沾腮道:&ldquo因一次遊樂,無緣無故破費3000元,實在令人痛心。
&rdquo 杏春反倒安慰她一番。
他哪裡知道,所謂&ldquo阿姨&rdquo者,即二紅的母親。
母女共設騙局,專騙杏春錢财。
錢既到手,二紅欣然複來,告訴杏春:&ldquo阿姨立誓不言了。
&rdquo 杏春心乃大定,淫樂如初。
又過了一月有餘,一日,杏春方擁花抱玉,點翠裁香,忽有人在外高呼:&ldquo趙杏春,漢口來電報!&rdquo 趙急下樓取視,電報上僅兩行字:&ldquo急上海牯嶺路餘慶裡五号趙杏春汝父昨以喘卒,速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