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騙子
關燈
小
中
大
商界騙子之行騙,自然離不開經商。
有賣假貨假藥欺騙顧客的,有買空賣空欺騙貨主的,有開假錢莊騙取存款的,有辦假廠礦騙取投資的,個中黑幕,書不勝書。
這裡先講兩個賣假貨、假藥的故事。
有個鄉下人偶至上海,到城隍廟趕熱鬧。
忽見一男子手持一镯,似黑非黑,似紅非紅,古意盎然,煞是可愛。
鄉人不知為何物,就站在那裡看稀奇。
不久,就有一人來問價錢,男子答要20元,那人搖頭說,不值不值,至多10元。
鄉人大疑,問道:這東西有什麼用處?值這麼多錢? 那問價的人鄭重其事地告訴他:此名琥珀镯,能治肝胃氣痛,無論多年不治之症,或痛不可耐,隻須以此镯剉未少許,和以陳酒飲服,無不立愈。
此時,那個男子以琥珀镯吸燈芯,對那人說:先生請看,貨色不是假的吧?那人道:我也知道貨色是真的,隻可惜價錢太貴了。
說畢掉頭而去。
鄉人心想,我也有胃痛病,既遇此物,不可當面錯過。
因問男子道:你至少需多少錢?男子答道:14元。
鄉人即傾囊予之,買镯而歸。
他的一個朋友看到了,告訴他:你受騙了!這镯哪裡是琥珀?是松香做的!你如不信,用火一燒就可知道真假了。
鄉人果然将镯放到火上,一觸即燃,須臾成灰。
才知道自己确實受了一次騙。
再講一事:有兩人在街市熱鬧之處擺了一個藥攤,如鹿角、虎骨、猴頭之類無不具備。
乘人多時撿起一塊常人不識的樹根或獸骨,對圍觀者說,這是無價之寶,其功能可治何種險症,每分可值銀數兩。
今路過此地,以濟人為懷,故廉價出售,明日即回。
當時就有幾名看客,露出一副詫異的神色說:&ldquo我的父親以前得某病已10餘年,神藥無效,到處找這種藥沒找到,請先生減半價,我就全買了,怎麼樣?&rdquo 随即另有一客上前争道:&ldquo我也早就要買這種藥了,你想一人獨買嗎?一定要與我平分才行。
&rdquo 先買者不許,二人相争不下,旁人勸解不聽。
賣藥的人調解道:&ldquo你們二人不要争,我還留有家用貨若幹,今願割愛出售。
但一具共有10幾兩,須全售盡,我方肯賣。
&rdquo 那兩個争着買藥的人高興地說:真的嗎?取出來看看。
賣藥的取出藥根一大段,購藥者争相傳觀。
兩個争買藥的人對衆人說:&ldquo我們兩人全買太多,不買可惜,諸位如需購買,可以分消,不緻錯過機會。
&rdquo 于是,那些見識少而又貪小利的人,争願分消,頃刻售盡。
原來那兩個初來争購的,是售假藥人同夥。
這裡講的隻不過是小商販的行騙,是小腳色,小買賣。
至于那些富商巨賈行騙,就遠非這些小腳色可比了。
有個姓丁的甯波人,其父以經營海味緻富,積資三四萬。
丁某繼承了父親的遺産,卻又不安現狀,想尋找緻富捷徑。
他看到上海有一種滑頭富翁,開設大莊号騙取存款而成巨富,便思仿效。
但又恐自己聲望未著,社會上沒有信用,誰肯來存款?思前想後乃得一法:先以家資三四萬于上海福州路熱鬧之處購地建屋。
屋成,門面上即挂上某某經租帳房的招牌,随即又秘密地将其抵押于外國銀行,得款2萬餘。
再東借西貸,湊足原數,複于鬧市購地建屋,屋成複秘密抵押于外國銀行。
得款之後複購地,複建屋,複抵押,如是者四次。
居然有市房無數,聲勢渲赫,信用日著。
于是就在南市創設一彙劃莊号,資本号稱10萬,局面宏大,彙兌靈捷,同業中調查他的家産,果有市房數百幢,貴重地皮數十畝,赫然一上海巨富。
于是存款者絡繹而至,同業各莊号都樂于與他往來。
丁某借口做出口絲茶的生意,漸漸将現金彙往海外銀行,總計約五六十萬之巨。
接着又安排他的妻子離滬它去。
将近年關的時候,丁某忽然不見。
過了兩天,莊号宣告倒閉。
各存款戶及各莊号聞訊大驚,立即派人四處偵查,音訊全無。
要拍賣他的産業,則早已抵押于外國銀行了。
始知全都中了丁某的圈套,但悔之莫及了。
舊社會的商界,有一種人本身并無資本,而專靠介紹買賣,分得回扣,此種人即所謂掮客。
由于這是一種買空賣空的營業,所以極易為騙子所利用。
其中黑幕,令人咋舌。
上海有一個姓李的綢緞捐客,專與上海、蘇州、杭州一帶各綢緞幫來往,為之售貨。
他帶着貨樣往各處招攬主顧,分取回扣,由于他所覓主顧、所售價格均較其他掮客為優,且每月交清貨款不欠,各商号獲利不少,更加相信其為人誠樸,各貨主便特許他多帶貨出去陸續銷售,陸續交款,他也因此而生意日盛。
不久便在上海租屋數幢,安電燈電話,張挂字畫,懸号牌,标号名,俨然一副大商号的氣派。
然而,信用既昭,膽子即大。
從此漸漸欠下各商号的貨款,積零成整,所欠達萬餘金。
此時忽起風謠,說李某商号快&ldquo淴浴&rdquo(滬語倒閉)了。
愈傳愈烈,各貨主不禁心生疑懼。
然李某鎮靜如故,不久即将積欠款項通盤還清。
謠言于是平息,各貨主愈加歎服。
然而,李某果真是如此講信用的人嗎?非也。
當其手握各店号萬金之時,已存倒閉卷逃之心。
他的一個同黨、老于騙術的徐某告誡他說:&l
有賣假貨假藥欺騙顧客的,有買空賣空欺騙貨主的,有開假錢莊騙取存款的,有辦假廠礦騙取投資的,個中黑幕,書不勝書。
這裡先講兩個賣假貨、假藥的故事。
有個鄉下人偶至上海,到城隍廟趕熱鬧。
忽見一男子手持一镯,似黑非黑,似紅非紅,古意盎然,煞是可愛。
鄉人不知為何物,就站在那裡看稀奇。
不久,就有一人來問價錢,男子答要20元,那人搖頭說,不值不值,至多10元。
鄉人大疑,問道:這東西有什麼用處?值這麼多錢? 那問價的人鄭重其事地告訴他:此名琥珀镯,能治肝胃氣痛,無論多年不治之症,或痛不可耐,隻須以此镯剉未少許,和以陳酒飲服,無不立愈。
此時,那個男子以琥珀镯吸燈芯,對那人說:先生請看,貨色不是假的吧?那人道:我也知道貨色是真的,隻可惜價錢太貴了。
說畢掉頭而去。
鄉人心想,我也有胃痛病,既遇此物,不可當面錯過。
因問男子道:你至少需多少錢?男子答道:14元。
鄉人即傾囊予之,買镯而歸。
他的一個朋友看到了,告訴他:你受騙了!這镯哪裡是琥珀?是松香做的!你如不信,用火一燒就可知道真假了。
鄉人果然将镯放到火上,一觸即燃,須臾成灰。
才知道自己确實受了一次騙。
再講一事:有兩人在街市熱鬧之處擺了一個藥攤,如鹿角、虎骨、猴頭之類無不具備。
乘人多時撿起一塊常人不識的樹根或獸骨,對圍觀者說,這是無價之寶,其功能可治何種險症,每分可值銀數兩。
今路過此地,以濟人為懷,故廉價出售,明日即回。
當時就有幾名看客,露出一副詫異的神色說:&ldquo我的父親以前得某病已10餘年,神藥無效,到處找這種藥沒找到,請先生減半價,我就全買了,怎麼樣?&rdquo 随即另有一客上前争道:&ldquo我也早就要買這種藥了,你想一人獨買嗎?一定要與我平分才行。
&rdquo 先買者不許,二人相争不下,旁人勸解不聽。
賣藥的人調解道:&ldquo你們二人不要争,我還留有家用貨若幹,今願割愛出售。
但一具共有10幾兩,須全售盡,我方肯賣。
&rdquo 那兩個争着買藥的人高興地說:真的嗎?取出來看看。
賣藥的取出藥根一大段,購藥者争相傳觀。
兩個争買藥的人對衆人說:&ldquo我們兩人全買太多,不買可惜,諸位如需購買,可以分消,不緻錯過機會。
&rdquo 于是,那些見識少而又貪小利的人,争願分消,頃刻售盡。
原來那兩個初來争購的,是售假藥人同夥。
這裡講的隻不過是小商販的行騙,是小腳色,小買賣。
至于那些富商巨賈行騙,就遠非這些小腳色可比了。
有個姓丁的甯波人,其父以經營海味緻富,積資三四萬。
丁某繼承了父親的遺産,卻又不安現狀,想尋找緻富捷徑。
他看到上海有一種滑頭富翁,開設大莊号騙取存款而成巨富,便思仿效。
但又恐自己聲望未著,社會上沒有信用,誰肯來存款?思前想後乃得一法:先以家資三四萬于上海福州路熱鬧之處購地建屋。
屋成,門面上即挂上某某經租帳房的招牌,随即又秘密地将其抵押于外國銀行,得款2萬餘。
再東借西貸,湊足原數,複于鬧市購地建屋,屋成複秘密抵押于外國銀行。
得款之後複購地,複建屋,複抵押,如是者四次。
居然有市房無數,聲勢渲赫,信用日著。
于是就在南市創設一彙劃莊号,資本号稱10萬,局面宏大,彙兌靈捷,同業中調查他的家産,果有市房數百幢,貴重地皮數十畝,赫然一上海巨富。
于是存款者絡繹而至,同業各莊号都樂于與他往來。
丁某借口做出口絲茶的生意,漸漸将現金彙往海外銀行,總計約五六十萬之巨。
接着又安排他的妻子離滬它去。
将近年關的時候,丁某忽然不見。
過了兩天,莊号宣告倒閉。
各存款戶及各莊号聞訊大驚,立即派人四處偵查,音訊全無。
要拍賣他的産業,則早已抵押于外國銀行了。
始知全都中了丁某的圈套,但悔之莫及了。
舊社會的商界,有一種人本身并無資本,而專靠介紹買賣,分得回扣,此種人即所謂掮客。
由于這是一種買空賣空的營業,所以極易為騙子所利用。
其中黑幕,令人咋舌。
上海有一個姓李的綢緞捐客,專與上海、蘇州、杭州一帶各綢緞幫來往,為之售貨。
他帶着貨樣往各處招攬主顧,分取回扣,由于他所覓主顧、所售價格均較其他掮客為優,且每月交清貨款不欠,各商号獲利不少,更加相信其為人誠樸,各貨主便特許他多帶貨出去陸續銷售,陸續交款,他也因此而生意日盛。
不久便在上海租屋數幢,安電燈電話,張挂字畫,懸号牌,标号名,俨然一副大商号的氣派。
然而,信用既昭,膽子即大。
從此漸漸欠下各商号的貨款,積零成整,所欠達萬餘金。
此時忽起風謠,說李某商号快&ldquo淴浴&rdquo(滬語倒閉)了。
愈傳愈烈,各貨主不禁心生疑懼。
然李某鎮靜如故,不久即将積欠款項通盤還清。
謠言于是平息,各貨主愈加歎服。
然而,李某果真是如此講信用的人嗎?非也。
當其手握各店号萬金之時,已存倒閉卷逃之心。
他的一個同黨、老于騙術的徐某告誡他說:&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