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之婚
關燈
小
中
大
該稱之為「愛」。
然而無論如何,這發現使我歡喜若狂,因而對她也就更大膽更熱烈了。
當時,我的雙親正在為我的婚事張羅,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議親,每天我都去「看女人」。
我是抱着息事甯人的态度去應酬這些的。
我一口氣看了不下一、二十個女人,但每次母親來征求我的意見時,我祗有微笑。
「難道說連一個中意的也沒有嗎?」母親不樂地問我。
我歉然地搖搖頭。
有時一種奇異的沖動,使我幾乎把自己的心事和盤說出。
我看着母親的臉在想:如果讓她知道我中意的人是誰将怎樣呢?母親是不是要大大地吃驚?或者罵我是發瘋了? 但是我和平妹相愛的事情,終于吹進父親的耳中。
父親大發雷霆;他說他不願意自己有這麼個羞辱門第的兒子,在盛怒之下把我趕出家庭&mdash&mdash一次、二次、三次。
我就像遊魂般在朋友親戚家飄來蕩去。
但是母親舍不得。
每次都由她作好作歹的領我回去。
母親的慈愛愁歎和哀訴雖也使我難過得心裡有如刀割,可是我卻出奇的冷酷、倔強。
好像在裡面另有一個人在支使我,使我自己也沒有辦法。
母親眼看說我不動,于是遷怒到平妹身上去。
她罵她是淫邪無恥的女人;是一個專會迷惑男人的狐狸精,将一切過錯統統往她身上推,顯得自己的兒子是無辜受騙的犧牲者。
這實在是冤枉的。
然而我又不能替她分說。
由是以後,平妹便給我負起了十字架。
她是賠了多少眼淚的呵!我常常看見她那咬緊下唇,淚流滿面地忍受着一切的絕望的姿态。
平妹勸我離開她,回到父母身邊去安分守己的做一個好兒子。
但我祗能冷冷地聽着,一種不甘屈服的頑強的意識,使我在自己的行為中甚至感到無限驕傲和快感。
它作成了我的意志力的最大泉源。
「求你做做好事,離開我吧!」有一天,平妹又如此向我哀求,一半也是為了可憐我像喪家之犬的四處彷徨。
「我求你,」她又說:「你聽他們的話去娶個媳婦,他們還是會喜歡你的,我也可以少受點兒罵!」 「妳呢?」我反問。
「你就不要管我!」 「妳也嫁人嗎?」 「請你放心,我是不會嫁人的,」她帶着諷刺和自暴的口氣說:「不嫁人,也照樣可以活下去的!」 「我不娶!」我說得很堅決。
「你不娶,我也不嫁給你!」平妹也說得很堅決;仿佛我們在賭氣似的。
但是像線一樣的眼淚卻由她的雙頰流下來了。
我們坐在小溪旁,溪水幽咽,像伴她哭。
紫色的布鹜花,低低的垂覆在水面上,靜靜地。
我拿起她的手來撫摸着,心像飛到一千裡以外去了一般感到空虛、寂寞和怅惘。
我凝視着流動的溪水,有很大的功夫,在心裡盤算着一件事情,最後,我開口對她說: 「我到一個地方去,妳在家裡等我,隻一、二年的工夫,我就回來領妳走,遠遠的離開這裡!」 「你到哪裡去?」她擡起頭來,淚眼盈盈地望着我。
「滿洲!」 實際在很久以前,我便計畫着這件事了,但總躊躇不決。
到了此際,我才充分覺悟到我必須這樣做,除此别無他途可循。
我想:假使我們要結婚,便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第一,脫離家庭;第二,經濟自立! 其後不久,我便隻身跑得東北沈陽去。
第一年,我弄了一份汽車駕駛執照;努力建設起一個小小的立足點來。
第三年,我回來領她走,如此結束了我們那坎坷不平、艱難悲苦的戀愛。
那是民國二十九年(昭和十五年)八月三日的事。
在外面,雖然不再有人來幹涉和監視我們的行動,我們應該可以完全領有我們的日子和我們自身,而舒展一下數年來郁結的胸懷和緊張的神經了。
然而妻總還忘不了對世人的顧忌。
仿佛随時随地可能由一個角落伸出一隻可怕的手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關系随時都有被破壞和拆散的可能。
她那過份躊躇和疑慮,使我做丈夫的非常苦惱。
然而,那一段時間,在我們卻還是最平靜、最幸福、最甜蜜的。
台灣光複的翌年夏初,我們敵不過鄉心的引誘,于是回到久别的台灣,起初依照預定計畫留在高雄&mdash&mdash那時我一個最小的兄弟便住在那裡。
然後,又搬到我做事的任所去。
但是多麼不幸,不到一年,我生病了。
為了以後的生活着想,我們隻好硬着頭皮,回到故鄉家裡去。
那裡有我一份應得的産業,可資一家四口人的生計。
這是當初我們沒有料到的一着。
我們懷着受難者的心情,登上火車。
家裡,父親已于前幾年病故,兄弟也分散了,隻有大兄一房人守着老屋。
家人,包括母親在内,對平妹的态度,是頗微妙的。
他們雖說過去已曾相識,然而卻有如對一個外國人似的處處表示應酬。
在他們的言語和儀态中都帶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成分。
&mdash&mdash但是大緻說來,大家尚能平靜相處,不快的事件,還是由外面來的。
然而無論如何,這發現使我歡喜若狂,因而對她也就更大膽更熱烈了。
當時,我的雙親正在為我的婚事張羅,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議親,每天我都去「看女人」。
我是抱着息事甯人的态度去應酬這些的。
我一口氣看了不下一、二十個女人,但每次母親來征求我的意見時,我祗有微笑。
「難道說連一個中意的也沒有嗎?」母親不樂地問我。
我歉然地搖搖頭。
有時一種奇異的沖動,使我幾乎把自己的心事和盤說出。
我看着母親的臉在想:如果讓她知道我中意的人是誰将怎樣呢?母親是不是要大大地吃驚?或者罵我是發瘋了? 但是我和平妹相愛的事情,終于吹進父親的耳中。
父親大發雷霆;他說他不願意自己有這麼個羞辱門第的兒子,在盛怒之下把我趕出家庭&mdash&mdash一次、二次、三次。
我就像遊魂般在朋友親戚家飄來蕩去。
但是母親舍不得。
每次都由她作好作歹的領我回去。
母親的慈愛愁歎和哀訴雖也使我難過得心裡有如刀割,可是我卻出奇的冷酷、倔強。
好像在裡面另有一個人在支使我,使我自己也沒有辦法。
母親眼看說我不動,于是遷怒到平妹身上去。
她罵她是淫邪無恥的女人;是一個專會迷惑男人的狐狸精,将一切過錯統統往她身上推,顯得自己的兒子是無辜受騙的犧牲者。
這實在是冤枉的。
然而我又不能替她分說。
由是以後,平妹便給我負起了十字架。
她是賠了多少眼淚的呵!我常常看見她那咬緊下唇,淚流滿面地忍受着一切的絕望的姿态。
平妹勸我離開她,回到父母身邊去安分守己的做一個好兒子。
但我祗能冷冷地聽着,一種不甘屈服的頑強的意識,使我在自己的行為中甚至感到無限驕傲和快感。
它作成了我的意志力的最大泉源。
「求你做做好事,離開我吧!」有一天,平妹又如此向我哀求,一半也是為了可憐我像喪家之犬的四處彷徨。
「我求你,」她又說:「你聽他們的話去娶個媳婦,他們還是會喜歡你的,我也可以少受點兒罵!」 「妳呢?」我反問。
「你就不要管我!」 「妳也嫁人嗎?」 「請你放心,我是不會嫁人的,」她帶着諷刺和自暴的口氣說:「不嫁人,也照樣可以活下去的!」 「我不娶!」我說得很堅決。
「你不娶,我也不嫁給你!」平妹也說得很堅決;仿佛我們在賭氣似的。
但是像線一樣的眼淚卻由她的雙頰流下來了。
我們坐在小溪旁,溪水幽咽,像伴她哭。
紫色的布鹜花,低低的垂覆在水面上,靜靜地。
我拿起她的手來撫摸着,心像飛到一千裡以外去了一般感到空虛、寂寞和怅惘。
我凝視着流動的溪水,有很大的功夫,在心裡盤算着一件事情,最後,我開口對她說: 「我到一個地方去,妳在家裡等我,隻一、二年的工夫,我就回來領妳走,遠遠的離開這裡!」 「你到哪裡去?」她擡起頭來,淚眼盈盈地望着我。
「滿洲!」 實際在很久以前,我便計畫着這件事了,但總躊躇不決。
到了此際,我才充分覺悟到我必須這樣做,除此别無他途可循。
我想:假使我們要結婚,便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第一,脫離家庭;第二,經濟自立! 其後不久,我便隻身跑得東北沈陽去。
第一年,我弄了一份汽車駕駛執照;努力建設起一個小小的立足點來。
第三年,我回來領她走,如此結束了我們那坎坷不平、艱難悲苦的戀愛。
那是民國二十九年(昭和十五年)八月三日的事。
在外面,雖然不再有人來幹涉和監視我們的行動,我們應該可以完全領有我們的日子和我們自身,而舒展一下數年來郁結的胸懷和緊張的神經了。
然而妻總還忘不了對世人的顧忌。
仿佛随時随地可能由一個角落伸出一隻可怕的手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關系随時都有被破壞和拆散的可能。
她那過份躊躇和疑慮,使我做丈夫的非常苦惱。
然而,那一段時間,在我們卻還是最平靜、最幸福、最甜蜜的。
台灣光複的翌年夏初,我們敵不過鄉心的引誘,于是回到久别的台灣,起初依照預定計畫留在高雄&mdash&mdash那時我一個最小的兄弟便住在那裡。
然後,又搬到我做事的任所去。
但是多麼不幸,不到一年,我生病了。
為了以後的生活着想,我們隻好硬着頭皮,回到故鄉家裡去。
那裡有我一份應得的産業,可資一家四口人的生計。
這是當初我們沒有料到的一着。
我們懷着受難者的心情,登上火車。
家裡,父親已于前幾年病故,兄弟也分散了,隻有大兄一房人守着老屋。
家人,包括母親在内,對平妹的态度,是頗微妙的。
他們雖說過去已曾相識,然而卻有如對一個外國人似的處處表示應酬。
在他們的言語和儀态中都帶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成分。
&mdash&mdash但是大緻說來,大家尚能平靜相處,不快的事件,還是由外面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