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燈
小
中
大
風風雨雨,戰鬥的日子就像滿山紅葉,從你眼前紛紛飄落,不覺已經是一九五二年春天。
這一去,迷迷茫茫的,漫山漫野總是罩着大霧,什麼都看不分明。
隔着霧,遠處京畿山的炮火一照,那霧透出暈糊糊的紅意,一恍惚,還以為是太陽光照的呢。
高山河心頭也籠着層霧,有些兒迷糊:和平還是戰争,好難猜測。
前次阻擊戰的後果倒不必急,早就一清二楚。
那一仗,雖說志願軍撤出京畿山,敵人全線的攻勢卻碰得雞零狗碎,無法收拾,終于不得不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跟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舉行和平談判。
談判一開始,戰士們已不得一聲兒,一天到晚等着聽開城闆門店的消息。
有那性急的,還說:&ldquo這要是快,五天就談完了。
&rdquo 高山河也是癡心妄想,但願能早早和平。
不知怎的,越是在毀滅性的戰争當中,高山河對周圍每個生命,每個正在成長的東西,變得越是心善,從心眼裡往外愛。
看見彈坑壘的稻田裡爬出隻小螃蟹,他會用腳輕輕趕着,一直趕進稻田裡,心裡還對小螃蟹說:&ldquo小傻瓜,出來做什麼?不怕踩着。
&rdquo栗子樹落了花,結出指頭頂大帶綠刺的小栗子,高山河每天都要望幾遍,隻盼栗子能早一天長大成熟。
要是叫炸彈震掉一個,也會引起他的傷心。
有時面對着生意飽滿的好光景,高山河會呆頭呆腦想:&ldquo多好的世界呀!為什麼要打仗呢?&rdquo于是覺得敵人也不一定喜歡打仗,或許也願意和平。
可是從一九五一年七月起,一晃多半年,闆門店談來談去,和平還是渺茫得很,戰争卻依舊沿着三八線滾來滾去。
高山河肚子裡生暗氣,對梁家龍說:&ldquo依我看,敵人絲毫也沒和的意思,幹脆别談了,何必白陪着他消磨時間。
&rdquo 梁家龍慢靜靜說:&ldquo嗐!陪着吧,有什麼壞處?肯不肯和,關鍵也不在敵人。
&rdquo 高山河問道:&ldquo那麼在誰?&rdquo 梁家龍說:&ldquo在我們呗。
&rdquo 高山河聽了,直着眼發愣。
梁家龍笑笑說:&ldquo不懂得我的意思麼?你想想,和平也不是破衣爛裳,伸着手向敵人讨,讨得到手麼?得打呀。
隻要你有本事,打得他鼻青眼腫,屁滾尿流,不愁不和。
&rdquo 從此以後,高山河把和平的夢想連根拔掉,偶然間聽到和談的消息,隻當耳旁風,心想:談去吧!磨爛舌頭也是白搭工夫。
部隊從京畿山撤下來後,經過休整,一開春,又來到跟京畿山對峙着的二線陣地上,打坑道。
梁家龍有種根深蒂固的榮譽感:凡是分配給這個部隊的任務,必然是頭等重要的。
阻擊戰頭等重要,背糧、挖野菜也頭等重要&hellip&hellip不頭等重要,怎麼能分配給這樣個有光榮曆史的隊伍去執行呢?如今打坑道,不待說,更是頂頂頭等重要的了,就得使盡全力去完成任務。
乍上來,生手生腳的,誰會擺弄那錘子釺子的?不會學吧。
一遭生,二遭熟,日久天長,一錘子,一鑽子,漸漸鑽進山肚子去。
志願軍正是抱着這種精神,終于從東海到西海岸,沿着三八線,修成一千多公裡長的坑道,創造出亘古未有的&ldquo地下長城&rdquo,任憑敵人抛出千千萬萬噸鋼鐵,動不得志願軍一根汗毛。
這是後話,現在再回到梁家龍這個班來。
梁家龍把打坑道也看做打仗。
焦思苦慮,生怕受挫,挫折偏偏接二連三發生。
譬如說打眼,大錘一掄,釺子鑽得石頭直冒火星,濺到臉上,燒起斑斑雜雜的小紅點,飛到袖口上,便咬出無數小窟窿眼兒。
這不行啊,得想個法兒。
梁家龍麻搭着厚眼皮,似睡非睡,憋悶多半天,一拍大腿站起身,動手紮個草圈,浸透水,套到釺子尖上,火星就飛不起了。
坑道越打越深,黑得不透亮。
這倒容易,使松樹枝挑着爛膠鞋底,點起來,正好照明。
隻是油煙太大,氣味又臭,熏得戰士一個個滿臉烏黑,好像從竈火坑鑽出來一樣。
誰知膠鞋底燒着燒着,火苗顫巍巍的,越來越小,滅了。
想再點,整盒火柴快要劃光,也點不着。
戰士們急得亂轉,梁家龍沉吟着說:&ldquo别焦急,活人還能叫尿憋死?&rdquo摸着黑走出去。
約摸十幾分鐘工夫,梁家龍在坑道口甕聲甕氣說:&ldquo俗語說得好,人多出聖人&mdash&mdash一點不差。
我才到連部一問,人家第一線早想出了妙法,咱們也試試。
&rdquo當下大夥七手八腳用雨布縫成個長筒,挂到坑道口上,又從近邊地方朝鮮農家借了架風車,對着雨布筒一搖,涼風飕飕地吹進去,油煙排出來,火亮又點着了。
梁家龍叫人别急,其實心裡比誰都急。
每回放完炮,坑道頂震松了,常往下掉石
這一去,迷迷茫茫的,漫山漫野總是罩着大霧,什麼都看不分明。
隔着霧,遠處京畿山的炮火一照,那霧透出暈糊糊的紅意,一恍惚,還以為是太陽光照的呢。
高山河心頭也籠着層霧,有些兒迷糊:和平還是戰争,好難猜測。
前次阻擊戰的後果倒不必急,早就一清二楚。
那一仗,雖說志願軍撤出京畿山,敵人全線的攻勢卻碰得雞零狗碎,無法收拾,終于不得不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跟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舉行和平談判。
談判一開始,戰士們已不得一聲兒,一天到晚等着聽開城闆門店的消息。
有那性急的,還說:&ldquo這要是快,五天就談完了。
&rdquo 高山河也是癡心妄想,但願能早早和平。
不知怎的,越是在毀滅性的戰争當中,高山河對周圍每個生命,每個正在成長的東西,變得越是心善,從心眼裡往外愛。
看見彈坑壘的稻田裡爬出隻小螃蟹,他會用腳輕輕趕着,一直趕進稻田裡,心裡還對小螃蟹說:&ldquo小傻瓜,出來做什麼?不怕踩着。
&rdquo栗子樹落了花,結出指頭頂大帶綠刺的小栗子,高山河每天都要望幾遍,隻盼栗子能早一天長大成熟。
要是叫炸彈震掉一個,也會引起他的傷心。
有時面對着生意飽滿的好光景,高山河會呆頭呆腦想:&ldquo多好的世界呀!為什麼要打仗呢?&rdquo于是覺得敵人也不一定喜歡打仗,或許也願意和平。
可是從一九五一年七月起,一晃多半年,闆門店談來談去,和平還是渺茫得很,戰争卻依舊沿着三八線滾來滾去。
高山河肚子裡生暗氣,對梁家龍說:&ldquo依我看,敵人絲毫也沒和的意思,幹脆别談了,何必白陪着他消磨時間。
&rdquo 梁家龍慢靜靜說:&ldquo嗐!陪着吧,有什麼壞處?肯不肯和,關鍵也不在敵人。
&rdquo 高山河問道:&ldquo那麼在誰?&rdquo 梁家龍說:&ldquo在我們呗。
&rdquo 高山河聽了,直着眼發愣。
梁家龍笑笑說:&ldquo不懂得我的意思麼?你想想,和平也不是破衣爛裳,伸着手向敵人讨,讨得到手麼?得打呀。
隻要你有本事,打得他鼻青眼腫,屁滾尿流,不愁不和。
&rdquo 從此以後,高山河把和平的夢想連根拔掉,偶然間聽到和談的消息,隻當耳旁風,心想:談去吧!磨爛舌頭也是白搭工夫。
部隊從京畿山撤下來後,經過休整,一開春,又來到跟京畿山對峙着的二線陣地上,打坑道。
梁家龍有種根深蒂固的榮譽感:凡是分配給這個部隊的任務,必然是頭等重要的。
阻擊戰頭等重要,背糧、挖野菜也頭等重要&hellip&hellip不頭等重要,怎麼能分配給這樣個有光榮曆史的隊伍去執行呢?如今打坑道,不待說,更是頂頂頭等重要的了,就得使盡全力去完成任務。
乍上來,生手生腳的,誰會擺弄那錘子釺子的?不會學吧。
一遭生,二遭熟,日久天長,一錘子,一鑽子,漸漸鑽進山肚子去。
志願軍正是抱着這種精神,終于從東海到西海岸,沿着三八線,修成一千多公裡長的坑道,創造出亘古未有的&ldquo地下長城&rdquo,任憑敵人抛出千千萬萬噸鋼鐵,動不得志願軍一根汗毛。
這是後話,現在再回到梁家龍這個班來。
梁家龍把打坑道也看做打仗。
焦思苦慮,生怕受挫,挫折偏偏接二連三發生。
譬如說打眼,大錘一掄,釺子鑽得石頭直冒火星,濺到臉上,燒起斑斑雜雜的小紅點,飛到袖口上,便咬出無數小窟窿眼兒。
這不行啊,得想個法兒。
梁家龍麻搭着厚眼皮,似睡非睡,憋悶多半天,一拍大腿站起身,動手紮個草圈,浸透水,套到釺子尖上,火星就飛不起了。
坑道越打越深,黑得不透亮。
這倒容易,使松樹枝挑着爛膠鞋底,點起來,正好照明。
隻是油煙太大,氣味又臭,熏得戰士一個個滿臉烏黑,好像從竈火坑鑽出來一樣。
誰知膠鞋底燒着燒着,火苗顫巍巍的,越來越小,滅了。
想再點,整盒火柴快要劃光,也點不着。
戰士們急得亂轉,梁家龍沉吟着說:&ldquo别焦急,活人還能叫尿憋死?&rdquo摸着黑走出去。
約摸十幾分鐘工夫,梁家龍在坑道口甕聲甕氣說:&ldquo俗語說得好,人多出聖人&mdash&mdash一點不差。
我才到連部一問,人家第一線早想出了妙法,咱們也試試。
&rdquo當下大夥七手八腳用雨布縫成個長筒,挂到坑道口上,又從近邊地方朝鮮農家借了架風車,對着雨布筒一搖,涼風飕飕地吹進去,油煙排出來,火亮又點着了。
梁家龍叫人别急,其實心裡比誰都急。
每回放完炮,坑道頂震松了,常往下掉石